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79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排出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在负压条件下冷轧机 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轧机系统的设计中,从环保角度考虑都设计有排油雾系统,及时排出冷轧机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轧制油雾,减轻对厂房环境的污染和对现场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冷轧机 的排油雾系统组成一般包括油雾收集罩、油雾收集管、油雾分离器、离心风机及排烟烟闺 等,经过油雾收集罩收集到的轧制油雾经油雾收集管进入油雾分离器,在油雾分离器内对油 雾进行冷却、分离, 一般超过90%以上的轧制油雾以液态形式被分离下来,分离下来的液态轧 制油汇集在油雾分离器底部的集油槽内,由于在分离过程中油雾分离器内部是负压状态(因 其通过管路直接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通),而位于分离器底部的排油管一端与油雾分离器底部 的集油槽连通,另一端则通过敞口的集油坑直接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因此汇集在油雾分离器 底部集油槽内分离出的分离液不能自动排出,需要定期停下离心风机进行手动排放到分离器 外部的集油坑,当集油坑内的分离液满时,还要安排专人把集油坑内的分离液抽掉,此举一
则要安排专人定期手动排放,非常麻烦;二则在关闭风机排放分离器内的分离液时,此时冷 轧机连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轧制油雾存在当时不能及时"抽走"而弥漫厂房的情况,对现场 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均不利;再者排烟雾风机的"频繁"关停和启动,对风机设备的寿命会 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负压差"的方法和装置,使油雾分离器内的分离液 在不需要专人定期关停风机的情况下随时自动排出,另外对自动排进集油坑内的分离液也实 现了自动外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 其特征是鉴于冷轧机排油雾系统的油雾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因为油雾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其出口管道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因此在离心风机工作过 程中,油雾分离器分离出的分离液聚集在油雾分离器底部的集油槽内不能通过与外界连通的 排油管自动排出。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油雾分离器是通过其出口管道与风机进风口相 连通,也就是说从油雾分离器、分离器出口与风机进风口间的连通管到风机进风口,它们距 离心风机的距离是由远到近,它们内部的负压值是逐渐增大的,即分离器内部的负压值小于 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内部的负压值,也就是分离器内部的压力与风机进风口管道内部压力之 差大于零,在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处开通一条旁通管,此管一端与风机进风口连通,另一端 与集油坑连通。同时把集油坑的上口由原来的完全敞开变为完全密闭,这样就使分离器的排 油管通过密闭的集油坑与风机进风口连通,因为油雾分离器内部的负压小于风机进风口处的 负压,旁通管又把风机进风口与集油坑连通起来,所以油雾分离器内部的负压值小于密闭集 油坑内部的负压值,且前者与后者的压力差大于零,因此利用它们的压力差大于零可以实现 分离器分离出的分离液自动排到集油坑。集油坑内设置有液位自动检测装置和带有排液泵的 自动排液装置,当集油坑内的液位到达设定高位时,液位检测装置给位于坑底部的排液泵发 出高位信号,收到高位信号后排液泵联锁开启,实现自动外排;当坑内液位达到设定低位时,
3液位检测装置给排液泵发出低位信号,此时排液泵联锁关闭,集油坑内的液态轧制油停止外 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装置,包括密闭的集油坑、集油 坑液位自动检测装置、排液泵(与集油坑液位自动检测装置联锁)、集油坑排油管(与排液泵 连通)、集油坑与风机进风口间的旁通管及相应阀门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与现有的方法及装置相比,(1)具有结构简单, 减轻了轧制油雾对环境的污染;(2)减少了由于人工定期排放而"频繁"关停和启动风机对 风机寿命的影响;(3)由于实现了油雾分离器分离液的自动排放而不再需专人手动排放,提 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歩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系统原有手动排液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油雾分离器入口管道,2-油雾分离器,3-油雾分离器出口管道,4-柔性补偿器, 5-风量调节器,6-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7-离心风机,8-风机的驱动电机,9-旁通管阀门, 10-旁通管,11-集油坑液位检测装置,12-集油坑排油管,13-排液泵,14-集油坑,15-集油 坑上密封盖,16-集油坑进油管,17 (24)-油雾分离器排油支管,18 (23)-油雾分离器棑油 支管,19 (21)-油雾分离器排油支管,20 (22, 25)-阀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 3所示,是系统原有的手动排液结构示意图。它主要包括油雾分离器排油支管17 (24)、排油支管18 (23)、排油支管19 (21)、阀门25 (22、 20)、集油坑进油管16、敞口的 集油坑14。上述结构组成依次连通,组成油雾分离器(2)的手动排液系统。该手动排液系统 直接与油雾分离器(2)的底部集油槽连通。
如图2、 3所示,油雾分离器(2)的入口连通着入口管道(1),通过入口管道(1)导入 轧机油雾并使90%以上的轧制油雾在油雾分离器(2)内部冷却、分离成液态,分离出来的轧 制油雾以液态形式汇集在油雾分离器(2)的底部集油槽内,低于10%的低浓度的轧制油雾则 在离心风机(7)的"引力"下依次经油雾分离器出n管道(3)、柔性补偿器(4)、风量调节 器(5)、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和离心风机(7)达标外排。
如图2、 3所示,经油雾分离器(2)分离出的液态轧制油雾汇集在油雾分离器(2)的底 部集油槽内,油雾分离器(2)的底部集油槽虽与排油支管17 (24)、 18 (23)、 19 (21)和 相应阔门(25)、 (22)、 (20)以及集油坑进油管(16)、集油坑(14)相连通,但油雾分离器
(2)内部由于离心风机(7)的引力作用而成负压状态,而排油管路系统(包括排油支管17、 24、 18、 23、 19、 21和阀门25、 22、 20及集油坑进油管16)与集油坑(14)相连通的一端 由于外界大气压作用成正压状态,所以在不关停离心风机〔7)的情况下,汇集在油雾分离器
(2)底部集油槽内的液态轧制油是不能通过排油支管24 (17)、 23 (18)、 21 (19)和集油 坑进油管(16)自动排到敞口集油坑(14)的。
如图1、 2、 3所示,图1为改进后的冷轧机油雾分离器(2)的分离液自动外排系统结构 图。该系统结构是在图2手动排液基础上完成的。
如图l、 3所示,冷轧机油雾分离器(2)的分离液自动排出装置,除了图2所示的已有 结构外,另外新设置了旁通管(10)、旁通管阀门(9)、集油坑上密封盖(15)、集油坑液位 检测装置(11)、集油坑排油管(12)和排液泵(13)。如图1、 3所示,冷轧机油雾分离器(2)的分离液自动排出装置中排油支管(21)、 (23)、 (24)的中心线标高大于集油坑进油管(16)与集油坑(14)连通处中心的标高。
如图1、 3所示,冷轧机油雾分离器(2)的分离液自动排出装置中排油支管(21)、 (23)、 (24)分别依次连通阔门(20)、 (22)、 (25)和支管(19)、 (18)、 (17),汇通到集油坑进油 管(16),在依次经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旁通管(10)、旁通管阀门(9)与离 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相连通。由于离心风机(7)的"引力"作用,从油雾分离器入口管 道(1)、油雾分离器(2)、油雾分离器出口管道(3)、柔性补偿器(4)、风量调节器(5)到 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上述各部分由于距风机(7)的距离依次由远到近,所以它们内部 的气压均为负压,且数值依次增大。即油雾分离器(2)底部集油槽内的负压值小于风机进风 口管道(6)处的负压值,因油雾分离器(2)底部的集油槽与排油支管(21)、 (23)、 (24) 相连通,所以油雾分离器(2)的排油支管(21)、 (23)、 (24)与油雾分离器(2)连接口处 的管内负压值小于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处的负压值,又因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 通过旁通管(10)、旁通管阀门(9)与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相连通,所以集油坑(14) 内部的负压值等于风机进风口管道(6)处的负压值而大于油雾分离器(2)内的负压值,因 此排油支管(21)、 (23)、 (24)与油雾分离器(2)连接口处的管内负压值小于密闭集油坑(14) 内部的负压值,且前者与后者之差大于零,本发明就是依靠该大于零的负压差为"动力",随 时把油雾分离器分离出的分离液自动排到集油坑(14),当集油坑(14)内的分离液达到设定 的高位时,位于集油坑(14)内的液位检测装置(11)给排液泵(13)发出高位信号,与之 联锁的排液泵(13)收到液位检测装置(11)发出高位信号后自动开启,将集油坑(14)内 的分离液自动外排;当集油坑(14)内的液位达到设定的低位时,液位检测装置(11)向排 液泵(13)发出低位信号,收到低位信号后,排液泵(13)自动关闭,停止自动外排。
权利要求
1.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油雾分离器(2)内部的负压值小于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处的负压值,将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处的负压通过旁通管(10)连通到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使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内的气压等于离心风机进风口管道(6)处的负压,那么油雾分离器(2)内部的负压值小于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内的负压值,它们的压力差就成为油雾分离器(2)分离液自动排出的动力。
2.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包括带上密封盖(15)的集油坑(14)、集油坑进油 管(16)、油雾分离器排油支管(21) (19) (23) (18) (24) (17)、旁通管(10)、液位检测 装置(11)、排液泵(13)、集油坑排油管(12)和阀门(20) (22) (2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泵(13)与液位检测装置(11)联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机油雾分离器分离液自动排出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为利用油雾分离器内部的负压与离心风机进风口处的负压之差大于零,在风机进风口处引入一旁通管,此旁通管一端连通风机进风口,另一端连通密闭的集油坑,这样油雾分离器与离心风机进风口之间的气压差转换成油雾分离器内部与密闭集油坑内部间的气压差,该大于零的负压差成为分离液自动排出的动力。其装置主要包括密闭的集油坑、集油坑进油管、旁通管、液位检测装置、排液泵及排液管等。本发明装置不但实现了分离液从油雾分离器内部自动排出,还实现了集油坑内分离液的自动外排。减少了因人工定期排放频繁停启风机对风机寿命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8B15/04GK101566276SQ20091001546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雪晗, 薛垂义, 邵传收 申请人:薛垂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