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机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2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织机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夹纱器输送件,该夹纱器输送件具有用于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导向的垂直导向面和用于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导向的水平导向面。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夹纱器输送件在梭口内部借助于钩形导向元件进行导引,这些导向元件安装在织机的筘座上,并且为引纬穿过下面的经纱片放入所述梭口中,用于而后在引纬过程中导引所述夹纱器输送件。在引纬之后在所述纬纱打纬时,所述导向元件又从梭口中移出来。
在一种公开的开头所述类型的夹纱器输送件(EP 0275479 B1)上,所述具有夹纱器输送带形式的夹纱器输送件在其底边上设有切入的纵槽。所述上边和纵槽的槽底形成垂直导向面,在这些垂直导向面上所述可移进梭口中的导向元件导引着所述夹纱器输送带,以防止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移。所述导向元件出于技术原因具有朝着所述织筘敞开的钩状外形,这些导向元件以导边啮合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底切的纵槽中。所述水平导向面包括所述夹纱器输送带的远离所述织筘的侧表面,在该侧表面上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带在水平方向上偏移所述织筘。所述防止夹纱器输送带朝织筘方向偏移的水平导向面由所述纵槽的侧壁所构成。该表面势必比较小,因而在该位置上磨损较快,而磨损则使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成为废品。
也已经公开(WO 94/10364)设置C形导向元件,这些导向元件在所述朝向织筘的一侧在上下搭接所述夹纱器输送带,并且由此在远离所述织筘的侧表面上并且在朝着所述织筘的上面和下面区域的侧表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导引着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所述夹纱器输送带设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侧面的凸起,该凸起在所述C形导向元件的两个彼此对置的突出部分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得到导引。所述夹纱器输送带的上边和底边按照与所述导向元件的对置的表面保持间距的方式延伸,也就是说,它们没有用作垂直导向面。由于所述导向面比较小,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会严重磨损。此外,在所述夹纱器输送带的这种“浮动”导引过程中存在夹纱器输送带在织造速度很高时容易折断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夹纱器输送件,它提供了较大的导向面以改善导向并且由此使遭受的磨损减少。
解决该任务的方法是,至少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一部分长度上设置至少两条纵槽,这些纵槽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保持间距地布置并且形成水平导向面。
借助于所述纵槽可以构造较大的、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朝所述织筘的方向偏移的水平导向面,从而由此也可以延缓磨损。借助于所述纵槽,相对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横截面,所述导向面以及尤其所述水平导向面可以得到扩大,从而可以使用与所述导向面的大小相比具有小的横截面的夹纱器输送件。由此可以相对于通常的大小减小所述夹纱器输送件,但没有减小所述导向面以及尤其是水平导向面。具有小的横截面的夹纱器输送件具有相应很小的质量并且因此适合于高的织造速度。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设置了在一部分长度上对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进行补充或将其替代的导向件,该导向件具有所述两条纵槽。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持以往的具有纵槽的外形,同时在所述导向件内提供了附加的水平导向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纵槽的侧壁朝每一侧的高度至少近似地相当于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加宽所述在一侧连接着纵槽的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的上边和底边用作用于C形导向元件的垂直导向面并且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的两个侧表面用作C形导向元件的水平导向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所有的外表面用作导向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在所述上边和/或底边中设置了两个优选同样宽度和同样深度的纵槽。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边和底边中设置两个彼此对置的、优选同样宽度和同样深度的纵槽。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边和底边中设置了在横向上彼此错位的纵槽。在所有这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这一点,即所述防止在朝着织筘的方向上偏移的水平导向面可以得到足够的大小,用于减少磨损。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了一个孔组,该孔组具有从所述上边一直贯通到底边的穿孔,这些穿孔至少一部分处于没有纵槽的区域中。这一点尤其与按照EP 0275479 B1的结构形式相比是有利的,在按照EP 0275479 B1所述的结构形式中,所述孔组的穿孔处于所述纵槽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处于横截面因所述纵槽而减小的区域中。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产生于以下对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所进行的说明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其中图1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沿着图3或图7所示线条I-I的剖面图;图2是图3所示夹纱器输送件沿线条II-II的剖面图;图3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底边的局部视图;图4是沿图7所示线条IV-IV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7所示线条V-V的剖面图;图6是沿图7所示线条VI-VI的剖面图;图7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的稍作改动的实施方式从下面看的视图;图8到26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其它剖面图;图27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局部侧视图;图28是图27所示夹纱器输送件的纵剖面图;图29是按本发明的夹纱器输送件从下面看的视图;图30是图29所示夹纱器输送件的侧视图;图31是沿图29所示线条XXXI-XXXI的剖面图;图32是沿图29所示线条XXXII-XXXII的剖面图;图34是一种进一步改动过的类似于图29的实施方式从下面看的视图;图35是图34所示夹纱器输送件的侧视图,并且图36和37是夹纱器输送件的其它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夹纱器输送件也就是说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的导引着所述夹纱器输送件以防止其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其运行轨道的导向面被称为垂直导向面。相应地,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导引着所述夹纱器输送件防止其在水平方向上偏移其运行轨道的导向面被称为水平导向面。通常,所述垂直导向面基本上水平定向,并且所述水平导向面基本上垂直定向。所述垂直导向面和水平导向面优选彼此垂直延伸。但它们不一定在实际上水平或垂直定向。更确切地说,它们或多或少地倾斜于水平线或垂直线延伸。
在图1到3中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10具有夹纱器杆或夹纱器输送带的形状。夹纱器杆和夹纱器输送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夹纱器杆也在织机外部得到直线导引。与此相反,夹纱器输送带在织机外部围绕着驱动轮转向,从而在侧面在织机旁边需要很小的空间。与夹纱器输送带相比,夹纱器杆可以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
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通常由层压的、具有增强纤维尤其是碳纤维或者聚酰胺纤维(Polyaramidfaser)(凯夫拉尔纤维)中间层的塑料制成。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在其进入梭口中的端部上设有夹纱器。在梭口内部,借助安装在筘座上的导向元件11来导引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在该筘座上还固定着织筘。随着所述筘座的运动,所述导向元件11穿过下面的经纱片的经纱之间放入梭口中,使得这些导向元件11可以在该梭口内部导引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
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的上边12和底边13形成垂直导向面,它们在垂直方向上导引着该夹纱器输送件10,也就是说防止其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其预先设定的运行轨道。所述导向元件11具有C形外形,并且在朝向未示出的织筘一侧敞开着。这些导向元件11在两个侧表面14和15上导引着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这两个侧表面14和15形成水平导向面,从而防止该夹纱器输送件1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偏移。在所述导向元件11的封闭侧,可以将所述侧表面14的整个高度用作水平导向面。但在对置的敞开侧,只能将侧表面15的一部分用作水平导向面。
为了扩大所述水平导向面,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的底边13中加入纵槽16,该纵槽16的侧表面扩大了水平导向面。在此首先优选扩大所述水平导向面,其防止朝着所述织筘进行偏移,也就是所述纵槽16的在图1和2中处于右边的侧表面。所述导向元件的突出部分17啮合在纵槽16中,该突出部分17与所述纵槽16的侧表面一起支持着水平导向。
就象可从图2和3中看出的一样,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在其长度的比如500毫米长的一部分A上设有加宽段18。该加宽段18所述导向元件11的外部延伸。该加宽段18具有和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的在所述导向元件11的内部导引的部分几乎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几乎具有和所述侧表面14、15相同的高度。在这个加宽段18上,可以固定夹纱器。比如可以按照在WO 94/10364中公开的方式实现这一点。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的处于所述导向元件11内部的部分与所述加宽段之间,设有两条另外的纵槽19、20,所述C形导向元件11的彼此对置的区段就啮合在这两条纵槽19、20中。该夹纱器输送件10由此在所述其中存在加宽段18的区域A中在底边13中具有两条纵槽16、20,并且这两条纵槽16、20在横向方向上彼此保持间距地布置。
就象图4和5所示出的一样,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不必在整个长度上由单构件的部件所组成。图4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10’包括夹纱器杆或夹纱器输送带的与所述导向元件11的内轮廓相应的基体21以及形成所述在区域A上延伸的加宽段并且由此形成所述第二纵槽20’的导向件22。同样,它也形成所述纵槽19’并且在所述纵槽16的延伸段中形成纵槽16’。
图8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60尤其适合用作夹纱器输送带。它基本上具有平坦的矩形横截面,该横截面围绕水平轴线抗弯刚度较低,但围绕垂直轴线则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所述上边61和底边62形成垂直导向面,这两个导向面配设有导向元件63的导边,而这些导边则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移。在该夹纱器输送件60的底边62中,加入了两条纵槽64、65,这两条纵槽64、65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的宽度和相同的深度,并且它们到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的纵向中心处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导向元件63的突出部分66、67啮合在所述纵槽64、65中。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的远离所述导向元件63的敞开的、朝向未示出的织筘的一侧的侧表面68形成水平导向面,该水平导向面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在水平方向上从敞开侧偏移出来,也就是说从未示出的织筘偏移出来。所述纵槽64、65的朝向导向元件63的敞开侧的侧表面形成水平导向面,这些水平导向面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在水平方向上朝所述敞开侧偏移,也就是说朝所述未示出的织筘偏移。如此选择所述纵槽64、65的深度,使得所述纵槽64、65的两个朝向敞开侧的侧表面的叠加高度至少近似地相当于所述侧表面68的高度。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在朝着所述未示出的织筘的方向上进行偏移的整个导向面的高度由此至少近似相当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60的厚度。
图9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70同样尤其适合用作夹纱器输送带,因为它的高度小于宽度。它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作为所述底边72的纵槽74、75的补充,在上边71中设置了纵槽76、77。如此设计所述导向元件73,使得其啮合在所有四条纵槽74、75、76、77中,并且与由这些纵槽的侧壁构成的水平导向面共同起作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70在其纵向中心处设有从所述上边71贯通到底边72的穿孔78,这些穿孔78布置在一个孔组中。驱动齿轮的轮齿以公知的方式啮合在这些穿孔78中。该孔组的穿孔78处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70的其横截面没有因纵槽而消弱的区域中。
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基本上相当于图1到3所示的实施例。此外,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80的上边12中加入了另一条纵槽82,该纵槽82同样参与侧面导引,也就是说形成用于导向元件83的突出部分84的水平导向面。在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同样在所述导向元件83的外部延伸的加宽段88,该加宽段88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80的一部分长度比如大约500毫米的长度上延伸。该加宽段88通过上纵槽87以及下纵槽89连接到在所述导向元件83的内部导引的区域上。
在图12中示出了一种实施例,它在原理上相当于图8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0在其底边上具有两条纵槽101、102,导向元件103的突出部分105、107就啮合在这两条纵槽101、102中。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所述纵槽101、102相对于纵向中间面不对称,并且也没有相同的宽度。它们也没有相同的深度。所述纵槽102比纵槽101深。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力求达到这一点,即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0的防止朝导向元件103的敞开侧偏移的水平导向面的总高度至少近似地相当于该夹纱器输送件100的总厚度。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夹纱器输送件111中在其底边中心略微外面设置一条纵槽112,所述导纱元件113的凸起就啮合在该纵槽112中。在夹纱器输送件111的上边中,朝着所述导纱元件113的闭合侧与纵槽112错位地从上面加入一条纵槽114。所述导纱元件113的相应的突出部分115啮合在该纵槽114中,使得所述纵槽114的壁体也用作水平导向面。
因为所述在夹纱器输送件111的底边中和上边中开始的纵槽112、114在横向上或者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错位,所以其深度可以超过夹纱器输送件111的厚度的一半。在图14中示出,在夹纱器输送件111的上边中开始的纵槽115’就象所述纵槽112一样具有大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11的一半厚度的深度。
在图1到3或4到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宽段18和夹纱器输送件10、10’的在该加宽段18之前的区域中一样具有相同的厚度。就象在图15和16中所示出的一样,所述加宽段18’、18”的厚度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在其之前的夹纱器输送件的厚度。此外,可以将所述加宽段18’或18”用作支持垂直导向的附加的导向面。导向元件11’设有相应的突出部分25,该突出部分25对应于所述加宽段18’、18”的底边。所述加宽段18’、18”由此得到支撑,从而在所述加宽段18’、18”的区域中更好地承受扭力。
就象早已提到的一样,所述在水平方向上导引夹纱器输送件的水平导向面不必垂直定向。同样,所述在垂直方向上导引夹纱器输送件的垂直导向面也不必水平定向。除此以外,也不必将所有的水平导向面彼此平行定向。在图17和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夹纱器输送件170,该夹纱器输送件170在原理上相当于图1到3或图4到7所示的实施方式。和图1到3或图4到7所示的实施方式所不同的是,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70在附图中处于左上方的、对应于未示出的织筘的弯角的区域中具有倾斜的导向面171。这个倾斜的导向面171不仅防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70朝所述导向元件173的敞开侧也就是朝着织筘的方向偏移出其运行轨道,而且防止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移。同样在图17和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元件173设有朝向织筘的突出部分25,该突出部分25用于对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70的加宽段18进行支撑和导向。
在图19中示出了图1到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方案,就象比如借助于图19所示出的一样,也可以在所有其余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类似的倾斜于水平线和倾斜于垂直线延伸的导向面。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90设有倾斜的导向面191,为该导向面191配设了所述导向元件11’的相应倾斜的导边。
图9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70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借助于导向元件73’进行导引,该导向元件73’与图9所示的导向元件73之间的区别在于,仅仅在纵槽74、75、76、77的槽底的区域中以及在上边71及底边72的处于所述纵槽之间的区段的区域中进行垂直导向。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在内部处于所述导向元件73’中的部分的区域中,将所述导向元件73’留出空隙,使得所述导向元件73’与所述上边71及底边72的相应区段保持一个间距。
就象在图22中所示出的一样,在一种对图9或20所示实施方式稍作改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元件73”具有从敞开侧伸出来(朝向未示出的织筘)的突出部分25,利用该突出部分25来导引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的处于导向元件73”之外的部分的底边。
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在原理上相当于图1到3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10具有一种横截面,该横截面在水平方向上显著宽于在垂直方向上。一种所述的平坦的夹纱器输送件210尤其适合用作夹纱器输送带。
在图23和2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当于图1到3所示的实施方式。在图2、3和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还额外地规定,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30在其侧表面范围内设有纵向筋条231、232。所述处于敞开侧的纵向筋条232在所述C形导向元件233的对置区段之间导引。该纵向筋条在区域A中逐渐过渡到加宽段18中。所述导向元件233设有与所述纵向筋条231相匹配的凹处。借助于所述纵向筋条231、232来扩大处于区段A之外的垂直导向面。此外,在所述大致处于夹纱器输送件230的中性中间面中的纵向筋条231、232的区域中,放入多层加强纤维,这些加强纤维由此可以具有较大的宽度。
在图25到2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相应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导向元件63。在区段A的范围内,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50具有相应于图8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60的横截面。两个凸起66和67啮合在朝向底边敞开的纵槽中。这些纵槽处于三个筋条251、252、253之间,这三个筋条251、252、253从夹纱器输送件的底边向下突出。中间的筋条仅仅在夹纱器输送件250的区域A上延伸。两个外面的筋条251、253更加突出一些并且而后逐渐过渡到夹纱器输送件250的底边中。就象可从图26中看出的一样,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50在相连的区域中具有平坦的矩形外形。由此仅仅在整个区域A并且在连接着区域A的区域中才对夹纱器输送件250进行水平导向,在所述连接着区域A的区域中还有两个外面的纵向筋条251、253。图28示出优选用作夹纱器输送带的夹纱器输送件250的底边的视图,就象可从图28中看出的一样,在区段A中没有设置任何侧面的夹纱器输送件250加宽段。夹纱器固定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从导向元件63中突出来的部分上。
图29到32示出了一个夹纱器输送件290,该夹纱器输送件290类似于图4到7所示的夹纱器输送件,其中不过两条纵槽完全布置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90的导向件22’中。就象可从图32中看出的一样,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90具有平坦的矩形横截面。在其前面的区域中,所述带状部件291的高度减小到一半,并且从上面放到所述导向件22’上。所述导向件22’在区段A中形成一个加宽段18,该加宽段18从所述导向元件11的敞开侧突出来并且用于固定夹纱器。两个纵向筋条292、293从所述导向件的底边伸出来。所述导向件22’的加宽段具有和纵向筋条292、293相同的高度,从而一方面在所述纵向筋条292、293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在纵向筋条293与所述加宽段之间形成两条纵槽,所述导向元件11的突出部分啮合在这两条纵槽中。
对所述导向件22’的自由端部进行如此成形,从而在引入梭口中时尽可能不带动和损坏经纱。为此,不仅在俯视图中而且在侧视图中都设有倒圆的尖端。
图33到35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29到33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仅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90’的带状部件和导向件22’之间的连接区域中有所不同。其区别在于,在特定的设置了剖面XXXIII-XXXIII的区域上所述导向件22’的纵向筋条292和293通过所述带状部分的纵向筋条294、295得到延长,这两个筋条294、295以一个过渡部分逐渐过渡到所述夹纱器输送件290’的带状部分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中。
图36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当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但相对于所述导向元件83的突出部分如此安排所述纵槽82、82’、87、89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纵槽82、82’、87、89的槽底和所述导向元件83的突出部分之间存在一个间隙。由此在该区域中不会出现磨损。
图37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当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0’的纵槽101、102的槽底以及所述导向元件103的突出部分105、107之间设置间隙。此外,在外面连接着所述突出部分105设置一个指向外面的突出部分25,该突出部分25形成对应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100’的底边的导边。
所有实施方式都有这样的优点,即提供一种夹纱器输送件,它具有小的横截面并且与该横截面相比具有较大的导向面。由于所述横截面小,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质量因而就较小,从而可以以相应较高的织造速度进行作业。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和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更确切地说,所述单个的实施例的特殊结构也可以在其它的实施例上得到实现。尤其在所有的在本说明书中未得到明确说明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类似于图4到7或图29到3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导向件,这些导向件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一部分长度上对其进行补充或将其代替并且承载着夹纱器。如果仅仅在所述导向件中设置纵槽,那么所述水平导向仅仅局限于其中存在所述导向件的区域上。这首先是在其中安装了夹纱器的区域,该夹纱器而后通常由所述导向件进行承载。
权利要求
1.夹纱器输送件,其具有用于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导引的垂直导向面以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导引的水平导向面,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夹纱器输送件的长度的一部分A上设置至少两条纵槽,这些纵槽在水平方向彼此保持间距地布置并且其侧壁形成水平导向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是夹纱器输送带或者夹纱器杆,该夹纱器杆设有导向件(22),该导向件(22)具有两条纵槽。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的侧壁朝向每一侧的高度至少近似地相当于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的厚度。
4.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在一侧连接着纵槽进行加宽。
5.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或导向件的上边用作C形导向元件的垂直导向面,并且两个侧表面用作C形导向元件的水平导向面。
6.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边和/或底边中设置两个优选同样宽度和同样深度的纵槽。
7.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具有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深度。
8.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边和/或底边中设置两个彼此对置的纵槽。
9.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边及底边中设置在横向上彼此错位的纵槽。
10.按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存在孔组,该孔组具有从上边一直贯通到底边的穿孔,这些穿孔至少部分地处于没有纵槽的区域中。
11.按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纱器输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纱器输送件具有至少一个与水平线和垂直线成一倾角的导向面。
全文摘要
在用于织机的夹纱器输送带或夹纱器杆形式的夹纱器输送件(10)中,在底边(13)中至少在一部分长度上设置至少两条纵槽(16、20),这些纵槽(16、20)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保持间距地布置并且扩大了水平导向面。
文档编号D03D47/27GK101035942SQ200580033817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5日
发明者D·莫尼克莱伊, J·卡彭特 申请人:皮克诺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