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4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l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熔融纺制排 状单丝簇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生产无纺织物,已知多个细的丝条或伸长的纤维以排状布局被挤出。 为此使用细长的喷丝板组件,该喷丝板组件保持在一被加热的纺丝(保温) 箱体中。喷丝板组件在其下侧上具有喷丝板,在该喷丝板中包含有多个用 于挤出丝条的喷嘴孔。为将从熔体源输入的聚合物熔体输入到喷嘴孔,在 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EP1 486 591 Al中已知一种喷丝板组件,其中从熔体源输入的聚合 物熔体经由入口板的入口通道被输入并被引导到分配室中。该聚合物熔体 从分配室经由多孔板到达喷丝板的喷嘴孔。在此,分配室基本上在喷丝板 组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但是原则上这种系统具有如下缺陷,即以此仅可 生产有限宽度的无纺织物产品/堆栈(Vliesablage )。在超过4m的较大生 产宽度中,在聚合物分布中出现熔体停留时间的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 熔体改变并因此在挤出单丝时形成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也使丝条的物 理特性改变。
为避免这种缺陷,例如从US5,145,689或US6,220,843中已知一种用于 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的装置,其中喷丝板组件才莫块化地分成多个部件。在 此,单丝簇由可相互独立地挤出的各单丝组形成。喷丝板组件在每个模块 中具有一个入口通道和一个分配室,以便供给配设给分配室的喷嘴孔组。 为此每个模块用于借助于此通过喷嘴孔组挤出丝条。其中每个丝条组可与相邻的丝条组无关地挤出。
通过模块化划分喷丝板组件,虽然在生产无纺织物时能够通过将多组 丝条拼合在一起来实现大的生产宽度,但是具有以下缺点,即在挤出的丝 条组上出现熔体差异,该熔体差异会使挤出的丝条组的物理特性不同。就 这点而言,无法确保在无纺织物的整个生产宽度上生产均匀的单丝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这一类型的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 簇的装置,使得可挤出对于大的生产宽度具有基本均匀的物理特性的单丝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这样设计所述类型的装置,使得在挤出排状 单丝簇时实现熔体的尽可能恒定的停留时间。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这样实现,即入口板在纺丝箱体的纵向上具有 多个以一定距离并排形成的入口通道,并且在纺丝箱体的纵向上形成有多 个并排设置的分配室,其中入口通道分别通到分配室中的 一个中。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通过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来限定。
本发明具有特别的优点,即熔体在喷丝板组件的内部必须经过较短的 行程,以便被分配到喷嘴孔。就此而言当单丝簇相当广泛地散开、生产宽 度非常大时,也能实现熔体在喷丝板组件内部的恒定的停留时间。根据分 配室的大小和数目,在喷丝板组件内部将熔体的横向分布限制在允许的程 度上。
本发明的这样一种改进方案对熔融纺制均匀的单丝簇特别有利,在该 改进方案中在喷丝板中的喷嘴孔的上游设置有收集腔,该收集腔与分配室 相连接。因此直接在挤出熔体之前进行在经由分配室给出的熔体流之间的 均匀化。所以整个单丝簇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由所提供的聚合物熔体特别 是在相同的压力情况下通过喷嘴孔挤出。
为在喷丝板组件内部均匀地分配聚合物熔体并将其输入给成排状设置的喷嘴孔,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在入口板和喷丝板之间设 有一具有多个孔的多孔板,其中多孔板中的孔设置成多个孔组,其中分别 将孔组中的一个配设给与入口通道相对的分配室。因此可以实现熔体在喷 丝板组件内与喷嘴孔布置相配的分布。此外,可以通过多孔板内的孔的大 小和布置使压力升高,该压力升高改善了挤出工艺过程。
在此有利的是,在多孔板和喷丝板之间形成收集腔,从而使孔组的孔 能共同通入该收集腔中。
为在各分配室之间实现分隔,优选地设计本发明的这种改进方案,在 该改进方案中多孔板在面朝入口板的上侧上分别在孔组之间具有隔板,而 在入口板的下侧中在隔板之间形成有分配室。此外,当生产宽度较大时也 能在喷丝板组件内部实现高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设计方案一一在该设计方案中在隔板区域内的孔 这样倾斜地穿透多孔板,使得在多孔板的相对的下侧上具有在多孔板的面 上均匀的孔分布一_具有特别的优点,即尽管隔开了分配室,但特别是在 邻接的收集腔中实现了熔体在整个生产宽度上的均匀分布。
为过滤喷丝板组件的聚合物熔体而提出,为与入口通道相对的分配室 分别配设多个过滤元件中的一个,从而使过滤元件分别形成分配室的出口 并同时过滤熔体。为此过滤元件优选地在多孔板的上側配i殳在孔组中,从 而可实现简单的处理。
为了能够以尽可能恒定的过压将聚合物熔体挤压通过喷丝板的喷嘴 孔,入口板中的入口通道配设有多个纺丝泵,该纺丝泵由熔体源供给。在
此, 一个入口通道或一组入口通道分别配i史有一个纺丝泵。
为了在将聚合物熔体从熔体源输入到纺丝泵时实现尽可能相等的停留 时间,在熔体源和纺丝泵之间连接有具有多个分叉点的管道分配系统。
在生产无纺织物时,单丝簇的各单丝可以由两种或多种熔体组分生产 成例如皮芯纤维。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本发明的这种改进方案,在该 改进方案中入口通道^皮分成两组,所述两组入口通道分别配设给两组分配 室。在此,第一组分配室与第一多孔板协同作用,而第二组分配室与第二多孔板协同作用,所述第一和第二多孔板分别具有多个孔组。现在分配室 的和多孔板的在喷丝板组件内分开引导的熔体流可以在分配系统例如分配 板中输入到喷嘴孔。
在这些情况下,入口板中的入口通道组与至少两个熔体源相连接,其 中入口通道分别由纺丝泵供给。
本发明的这样一种改进方案可有利地用于在生产无纺织物时实现大的 生产宽度并因此实现高的生产率,在该改进方案中喷丝板组件在纺丝箱体
内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单丝簇可在> 5m的宽度上均匀地生产用以形成无 纺织物。
足够均匀的停留时间,优选按照本发明的改进方案设计分配室,使得分配 室在喷丝板组件内部具有<700mm、优选< 500mm的最大纵向伸展尺寸。 因此在纺丝箱体的纵向上伸展的熔体分布在输入熔体受到限制。
但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 一种改进方案在纺丝箱体内将多个喷丝板组件 这样排状地排列成纺丝长度,使得单丝簇可在> 5m的宽度上汇集在一起以 形成无纺织物。因此在生产无纺织物时可实现超过10m的生产宽度。
此外,才艮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用于由单丝簇生产纺粘型非织造织物。 但是也能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按照所谓的熔喷法挤出(非生产织物)粘合 纤维网。在这种情况下,喷丝板组件与吹风嘴在出口侧上相结合。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本发明装置的几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 图中
图l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2示意性示出喷丝板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纵剖视图3示意性示出图2的喷丝板组件的4黄剖浮见图4示意性示出按照图2的喷丝板组件的多孔板的俯视图5示意性示出喷丝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图6示意性示出喷丝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8示意性示出喷丝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此实施例示出用于 接纳细长的喷丝板组件5的细长的纺丝箱体1,该喷丝板组件5设置在纺 丝箱体l的下侧上。喷丝板组件5构建成板状,具有上方的入口板8、中 间的多孔板11和下方的喷丝板18。下面详细绘出和进一步说明喷丝板组 件5的设计方案和板件8、 11和18的设计方案。
喷丝板组件5通过多个熔体管路7.1、 7.2、 7.3等直至7.20与多个纺丝 泵6.1、 6.2、 6.3和6.4相连接。纺丝泵6.1至6.4配设有多个溶体管路,所 述熔体管路直接配设给入口板8。在此实施例中,每个纺丝泵6.1至6.4总 共配设有5个熔体管路。
在纺丝箱体内部设置有管道分配系统3,以便将纺丝泵6.1至6.4与一 这里未示出的熔体源相连接。在此,通过熔体源、例如挤出机提供的聚合 物熔体经由熔体进给口 2^皮输入到管道分配系统3。管道分配系统3具有 多个分叉点4.1、 4.2和4.3,以便将熔体进给口 2与纺丝泵6.1至6.4相连 接。
纺丝箱体1设计成可加热的,以使在纺丝箱体内部的引导熔体的构件 具有预定的工作温度。加热通常以进入箱形的纺丝箱体中的载热介质来进 行。或者,纺丝箱体l也可通过电加热装置来加热。
在工作状态下,聚合物熔体经过熔体源经由熔体进给口 2输入到纺丝 箱体l。聚合物熔体被引导经过管道分配系统3、分叉点4.1、 4.2、 4.3到 达各纺丝泵6.1至6.4。纺丝泵6.1至6.4分别以相同的运行转速被驱动, 使得经过连接的熔体管路7.1至7.20分别产生处于相同压力下的熔体分流/ 熔体支流并将该熔体分流输入到喷丝板组件5。喷丝板组件5将聚合物熔 体的这些分流汇集在一起并挤压通过喷丝板18中的喷嘴孔。由此形成排状的单丝簇25。单丝簇25在一生产宽度(在图1中以附图标记FL表示)上 产生。在生产宽度Ft内产生的单丝簇通过附加的、这里未示出的处理机组 在无纺织物堆栈上铺放成无纺织物。
为在整个生产宽度FL上获得均匀挤出的丝条以及丝条的均匀品质,所 述丝条经由纺丝泵6.1至6.4和熔体管路7.1至7.20按照一定的分配模式在 喷丝板组件5内部被引导和分配。在图2和3中示出这种喷丝板组件5的 一种实施例。图2示意性示出该喷丝板组件5的纵剖视图,而图3示出其 横剖视图。只要没有明确指出参照哪个附图,则下面的说明对这两个附图 都适用。
喷丝板组件5包括上方的入口板8、中间的多孔板ll和下方的喷丝板 18,它们例如通过螺旋连接相互连接。在入口板8中引入多个相互隔开一 定距离设置的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直接与熔体管路7.1至7.20之一相 连接。图2中仅示出前三个入口通道9.1、 9.2和9.3,因为结构是重复的。
入口通道9.1、 9.2和9.3中的每一个都通入一个分配室10.1、 10.2和 10.3中。分配室10.1、 10.2和10.3分别由在入口板8下侧中的凹部形成。 分配室10.1和10.2在喷丝板组件5的纵向上以小的间距并排设置。
在入口板8中的下侧上连接有多孔板11,该多孔板11为每个分配室 10.1、 10.2和10.3分别具有一个孔组13.1、 13.2和13.3。孔组13.1、 13.2 和13.3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孔12,这些孔12穿透多孔板11直至下侧。
为了说明多孔板ll内部的孔组布置,在图4中示出多孔板ll的俯视 图。就此而言,下面对多孔板ll的说明同样对图4所示的布置适用。在多 孔板ll的上侧上,孔组13丄13.2和13.3分别通过隔板14.1和14.2相互 隔开。如由图2可知的,隔板14.1和14.2与入口板8的下侧一起在各分配 室IO.I、 10.2和10.3之间共同形成分隔。
多孔板11中的、与隔板14.1和14.2相邻的孔设计成倾斜孔15并以< 90。的角度穿透多孔板11。配设给隔板14.1或14.2的孔列具有穿透多孔板 ll的、斜度不同的孔。这样选择在隔板14.1和14.2区域内的倾斜孔15的 倾斜,使得在多孔板11的下侧上形成在多孔板11的整个面上延伸的均匀的孔分布。因此从分配室10.1、 10.2和10.3出来的熔体流通过多孔板11 的孔12和倾斜孔15在多孔板11的下侧上均勾流出。
在多孔板11的上侧上为每个组13.1、 13.2和13.3分别保持一个过滤 元件16.1、 16.2和16.3。过滤元件16.1 i殳计成4吏得由分配室10.1形成的自 由面在入口板8的下侧上祐產盖,从而使过滤元件16.1形成分配室10.1 的出口。相应地,过滤元件16.2与分配室10.2相匹配,等等。
在多孔板11的下侧上连接有喷丝板18。喷丝板18在上侧具有收集腔 17,该收集腔17在整个生产宽度上延伸,从而使分配室10.1、 10.2、 10.3 等的各熔体分流经由孔组13.1、 13.2、 13.3等共同进入收集腔17中。收集 腔17在喷丝板18中配设有多个喷嘴孔19。喷嘴孔19形成为一排或多排 并在整个生产宽度FL上延伸。
为了在图2所示的熔体分配设计方案中获得尽可能恒定的停留时间, 已经证实,分配室10.1、 10.2、 10.3等的纵向伸展尺寸应当尽可能不超过 一定范围。在此实施例中,分配室10.1的纵向伸展尺寸以附图标记Vl表 示。为了获得具有最佳熔体分布的、尽可能大的、例如〉5m的生产宽度, 在最大700mm、优选最大500mm的范围内的分配室纵向伸展尺寸被证实 是特别有利的。但原则上也存在在分配室中实现更大或更小的纵向伸展尺 寸的可能性。
在工作状态下,聚合物熔体分别通过图1所示的熔体管路7.1至7.20 输入给喷丝板组件5。聚合物熔体通过熔体通道9.1、 9.2、 9.3等进入各连 接的分配室10.1、 10.2、 10.3等,以便经由所配设的过滤元件16.1、 16.2 和16.3流出。接着,熔体分流经由多孔板ll的孔组13.1、 13.2和13.3被 引导到收集腔17中并汇合在一起。在收集腔17中,所输入的熔体分流被 均匀化,使得包含在收集腔17中的聚合物熔体连续地经由在喷丝板18内 的、连接的喷嘴孔19被接纳并被挤出成单股单丝。因此会在引导熔体时实 现特别短的并且在纺丝箱体5的长度上恒定的停留时间,从而熔体不会分 解或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适合于从聚合物熔体挤出排状单丝簇。然而也可以在所谓的双组分纤维的情况下由例如两个分开/单独的熔体源提供多种
熔体类型并将其挤出成多组分纤维。为此,在图5中示意示出一喷丝板组 件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例如能用于生产皮芯纤维。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以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结构设计能通it^目对于之前所述实施例的不同 之处来示出。
喷丝板组件5由多个板件形成,其分别包括入口板8、多孔板ll、定 量板21、第二多孔板23、分配板24和喷丝板18。入口板8包括第一组分 配室IO.I、 10.2等,这些分配室通过第一组入口通道9.1、 9.2等与熔体管 路相连接。入口板8在下侧上配设有板件11,其中多孔板11对于每个分 配室10.1、 10.2等分别具有孔组13.1、 13.2等。对于每个孔组13.1、 13.2 等,在多孔板ll的上侧保持有过滤元件16.1、 16.2等,通过该过滤元件分 别覆盖孔组13.1、 13.2等的孔。
在多孔板11下面设置有定量板21,该定量板21在其上側上形成一分 配空间26.1且具有这里未示出的分配孔。在定量板21的下侧形成有第二 组分配室22.1、 22.2等,该第二组分配室分别通过第二组入口通道20.1和 20.2与熔体管路相联接。第二组入口通道20.2被引入入口板8中并延伸穿 过多孔板直到到达定量板21中的第二组分配室22.2。笫二组入口通道通过 熔体管路和纺丝泵与第二熔体源相连接。
在定量板21下面设置有第二多孔板23,该第二多孔板同样具有多个 孔组13.1、 13.2和13.3,以便分配从分配室22.1、 22.2等流出的聚合物熔 体。在分配室22.1和孔组13.1之间设置有另一过滤元件16.4,而在分配室 22.2和第二孔组13.2之间设置有又一过滤元件16.5。第二多孔板23的孔 组通入第二分配空间26.2中,该第二分配空间26.2形成在分配板24的上 方。此外,多孔板23具有通孔,以便将从分配空间26.1引出的第一熔体 组分引导到设置在第二多孔板23下面的分配板24。分配板24具有特别是 通过孔和开口以及通过凹槽构成的分配系统,以便将两种熔体组分分别引 导到喷丝板18的喷嘴孔19。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重要是,在生产宽度上输入给喷丝板组件5的聚合物熔体分别通过多个分流在入口侧上被输入。在此,每个熔体组分分 别通过分配室被引入喷丝板组件中。紧在通过喷嘴孔挤出之前才将熔体组 分汇集在一起。在此,由于基本水平取向的熔体引导而实现短的行程并因 此实现短的熔体停留时间。
图6示出喷丝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例如可用在图1所示的 装置中。在图6以横剖视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涉及喷丝板组件,以便按照所 谓的熔喷法生产成排状的单丝簇。为此,喷丝板组件包括入口板8、多孔 板ll、喷丝板18和吹风嘴27。入口板8、多孔板11以及喷丝板18的结 构基本上与按照图2和3的前述实施例相同,从而这里可参见前述说明, 下面仅说明不同之处。
在所谓的熔喷法中,通过喷嘴孔挤出的纤维在挤出时借助于吹风流被 抽出。为此,在喷丝板18的下侧上设置有吹风嘴27,该吹风嘴具有通向 喷嘴孔两侧的吹风嘴孔28.1和28.2。吹风嘴孔28.1和28.2连接在压缩空 气源上,以便例如将优选加热的吹风输入到喷嘴孔19的出口侧上。为此, 喷丝板18具有一排喷嘴孔19,这些喷嘴孔平行于狭缝状的吹风嘴孔28.1 和28.2延伸。
在喷丝板组件5内部,熔体引导与前述实施例相对应,从而使输入到 收集腔17中的聚合物熔体均勻地通过喷嘴孔19挤出。
图7中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视图。该装置 具有纺丝箱体1,该纺丝箱体在其下侧2上保持有沿纵向并排设置的喷丝 板组件5.1和5.2。喷丝板组件5.1和5.2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相同的并且 可以例如由按照图2、图5或图6的喷丝板组件构成。
喷丝板组件5.1和5.2中的每一个都配设有多个纺丝泵6.1、 6.2至6.8。 在此,纺丝泵6.1至6.4配设于第一喷丝板组件5.1,而纺丝泵6.5至6.8 配设于第二喷丝板组件5.2。纺丝泵6.1至6.8中的每一个都通过两个熔体 管路与喷丝板组件5.1或5.2相联接。就此而言,每个喷丝板组件5.1和5.2 总共具有八个入口通道。
这两组纺丝泵6.1至6.4和6.5至6.8配设有管道分配系统3,以便将所有纺丝泵与一熔体源相连接。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纺丝泵组中的每一 个都能独立地通过分开的管道分配系统与一个熔体源或与多个熔体源相连 接。
图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特别适合于在生产排状单丝簇时 实现大的生产宽度。通过这种系统可实现在> 10m范围内的生产宽度。
图8示出喷丝板组件5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喷丝板组件5如 之前的实施例所述的那样被保持在细长的纺丝箱体中并被加热。与此前所 示的实施例不同,在该喷丝板组件5中入口板8设计成支承板,在其下侧 上保持有多孔板11和喷丝板18。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例如入口板8可牢 固地内置在纺丝箱体l中。但可替代地,入口板8也可与喷丝板18和多孔 板11形成为可更换的单元。
在入口板8中引入有多个相互隔开一定距离设置的入口通道9.1、 9.2 和9.3,这些入口通道直接分别通过熔体管路7.1、 7.2和7.3与多个纺丝泵 6.1、 6.2和6.3中的一个相连接。入口通道9.1、 9.2和9.3中的每一个都通 入一分配室10.1、 10.2和10.3中。分配室10.1、 10.2和10.3分别由入口板 8下侧中的凹部形成。
在入口板8的下側上连接有多孔板11 ,该多孔板11具有多个孔12 , 这些孔连接多孔板的上侧与多孔板11的下侧。在多孔板11的上侧保持有 过滤元件16,该过滤元件直接构成分配室10.1、 10.2和10.3的下边界。
在入口板8的下侧,在两个相邻的分配室10.1和10.2以及相邻的分配 室10.2和10.3之间的交接区/过渡区中设有用于形成各分配开口 29.1和 29.2的空隙。分配开口 29.1和29.2在多孔板11上部形成通路,从而使分 配室10,1、 10.2和10.3相互连接。因此实现了被引入分配室10.1至10.3 中的各熔体分流在进入收集腔17之前的预分配。
结果,保持在多孔板11上侧上的过滤元件16形成分配室10.1、 10.2 和10.3的共同出口。
在多孔板11的下侧上连接有喷丝板18。喷丝板18在上侧具有收集腔 17,该收集腔在整个生产宽度上延伸,从而使经由多孔板ll输入的熔体流在收集腔17中被进一步均匀化。然后,聚合物熔体从收集腔17到达喷丝 板18的喷嘴孔19,所述喷嘴孔19在整个生产宽度Fl上成一排或多排延 伸。
在图8所示的喷丝板组件5的实施例中,分配室10.1、 10.2和10.3分
别在沿纺丝箱体纵向定向的纵向伸展尺寸VL上延伸。入口通道和分配室的 数量以及分配室的纵向伸展尺寸根据生产宽度fl这样选择,即在喷丝板组 件中从入口直到挤出单丝均匀的熔体流占主导。在此,入口板8是可更换 地设计成喷丝板组件的构件还是位置固定地设计成纺丝箱体的构件并不重 要。
图1至8所示的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在其结构和各部件的布置上都是 示例性的。因而入口通道和分配室的数量以及分配室的纵向伸展尺寸也是 示例性的。原则上分配室在最大生产宽度方面这样选择,使得聚合物熔体 能以短的行程和短的停留时间在纺丝箱体内部被引导,以便能在整个生产 宽度上由具有均匀特性的挤出纤维进行均匀的无纺织物生产。
附图标记列表:
1
2
3
4.1, 4.2, 4.3 5, 5.1, 5.2 6.1, 6.2, 6.3 7.1, 7.2, 7.3 8
9.1, 9.2, 9.3 10.1, 10.2, 10.3
11
12
纺丝箱体 熔体进给口 管道分配系统 分叉点 喷丝板组件 纺丝泵 熔体管路
入cr板 入cr通道 分配室
多孔板
孑匕13.1, 13.2, 13.3孔组
14隔板
15倾斜孔
16, 16.1,16.2, 16.3过滤元件
17收集腔
18喷丝板
19喷嘴孔
20.1, 20.2入cr通道组
21定量板
22.1, 22.2分配室
23第二多孔板
24分配板
25单丝簇
26.1, 26.2分配空间
27吹风嘴
28.1, 28.2吹风嘴孔
29.1, 29.2分配开口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25)的装置,具有用于接纳长形的喷丝板组件(5)的纺丝箱体(1),所述喷丝板组件在下侧具有带有多个喷嘴孔(19)的喷丝板(18),而在上侧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入口通道(9.1)的入口板(8),其中在入口板(8)和喷丝板(18)之间形成有分配室(10.1),该分配室与入口板(8)中的入口通道(9.1)和喷丝板(18)中的喷嘴孔(19)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入口板(8)在纺丝箱体(1)的纵向上具有多个以一定距离并排形成的入口通道(9.1,9.2,9.3),在纺丝箱体(1)的纵向上设计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分配室(10.1,10.2,10.3),其中入口通道(9.1,9.2,9.3)分别通到分配室(10.1,10.2,10.3)中的一个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丝板(18)中的 喷嘴孔(19)的上游设有收集腔(17),该收集腔与分配室(10.1, 10.2, 10.3 )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入口板(8) 和喷丝板(18)之间设置有带有多个孔(12)的多孔板(ll),多孔板(ll) 中的所述孔(12)设置成多个孔组(13.1, 13.2, 13.3),其中分别将孔组(13.1, 13.2, 13.3)中的一个配设给与入口通道(9.1, 9.2, 9.3)相对的 分配室(10.1, 10.2, 10.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喷嘴孔(19) 相连接的收集腔(17)形成在多孔板(11)和喷丝板(18)之间,其中孔 组(13.1, 13.2, 13.3)的孔(12)共同通到收集腔(17)中。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板(11)在 面朝入口板(8)的上侧上分别在孔组(13.1, 13.2, 13.3)之间具有隔板(14.1, 14.2),分配室(10.1, 10.2, 10.3)在入口板(8)的下侧中形成 在隔板(14.1, 14.2)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隔板(14.1, 14.2) 的区域内的孔(15)倾斜地穿透多孔板(11),使得在多孔板(11)的相对的下侧上具有在多孔板(11)的面上均匀的孔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入口 通道(9.1, 9.2, 9.3)相对的分配室(10.1, 10.2, 10.3)分别配设有多个 过滤元件(16.1, 16.2, 16.3)中的一个,其中过滤元件(16.1, 16.2, 16.3) 分别形成分配室(10.1, 10.2, 10.3)的出口。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板(8 ) 中的入口通道(9.1, 9.2, 9.3)与熔体源相连接,其中入口通道(9.1, 9.2, 9.3)中的每一个或一组入口通道(20.1)配设有多个纺丝泵(6.1至6.4) 中的一个。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熔体源(2)和纺 丝泵(6.1至6.4)之间设置有带有多个分叉点(4.1, 4.2, 4.3)的管道分 配系统(3)。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 口通道分成两组(20.1, 20.2),所述入口通道(20.1, 20.2)配i殳有两组 分配室(10.1, 22.1),其中第一组分配室(10.1, 10.2)形成于入口板(8) 和具有多个孔组的第一多孔板(11)之间,而第二组分配室(22.1, 22.2) 形成于定量板(21)和具有多个孔组的第二多孔板(23)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丝板(18)上 游设有具有分配系统的分配板(24),两个多孔板(11, 23)的孔组通过 该分配板与喷丝板(18)的喷嘴孔(19)相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板(8) 中的入口通道(20.1, 20.2)的组与两个熔体源相连接,其中在入口通道(20.1, 20.2)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纺丝泵(6.1至6.4)中的一个。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丝 板组件(5)在纺丝箱体(1)内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在大于5m的生产 宽度(FL)上可均匀地生产单丝簇(25)用以形成无纺织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配室(IO.I, 10.2) 在喷丝板组件(5)内部具有小于70mm的、优选小于500mm的最大纵向伸展尺寸(VL)。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纺 丝箱体(l)内部,多个喷丝板组件(5.1, 5.2)成排状地排列成纺丝长度, 使得单丝簇(25)可在大于5米的生产宽度(FL)上汇集在一起以形成无 纺织物。
1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分配室 (10.1, 10.2, 10.3)通过至少一个分配开口 (29.1, 29.2)相互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融纺制排状单丝簇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接纳细长的喷丝板组件的纺丝箱体。喷丝板组件在下侧具有带有多个喷嘴孔的喷丝板而在上侧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入口通道的入口板,其中在入口板和喷丝板之间形成有分配室,该分配室与入口板中的入口通道和喷丝板中的喷嘴孔相连接。为在生产宽度大时获得聚合物熔体在喷丝板组件内部的尽可能恒定的停留时间,根据本发明,入口板在纺丝箱体的纵向上具有多个以一定距离并排形成的入口通道。在纺丝箱体的纵向上形成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分配室,该分配室配设给入口通道。
文档编号D01D4/06GK101443489SQ20078001694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1日
发明者H·拉威, V·比克霍尔茨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