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07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控制柜和脱水桶、位于基座上的升降旋转架,所述旋转升降架上通过支架至少设置有四个筒子纱架,所述脱水桶至少为两个,所述筒子纱架包括中心支柱、串纱柱以及筒盖,所述串纱柱分上下多层设置于中心支柱的外围,相邻层的串纱柱为交错设置,所述每个串纱柱的高度为筒子纱高度的五分之四~五分之六;所述桶盖位于串纱柱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中心支柱的顶端穿过桶盖和支架连接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脱水桶底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孔。能有效提高脱水效率,增强脱水效果,使得筒子纱拆装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染色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筒子纱进行染色后为保证筒子纱的干燥效率,应当在经过脱水后再进行烘干作业。在专利文献CN202898778U中,提出了一种筒子纱脱水机,通过采用双吊笼升降架的升降与旋转,能够实现其中一个筒子纱架处于脱水筒中进行脱水时,另一筒子纱架则可让操作工非常方便地进行卸料与进料,每次智能对一个筒子纱架进行脱水作业,但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要求脱水效率提高,此种双吊笼结构已明显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作业了,脱水效率较低,制约了生产的整体效率。同时由于在串纱架上同时串多个筒子纱,靠近纱架中心的筒子纱上的纱线脱水效果低于其他部位,导致筒子纱的脱水不均匀,增加了后期的烘干工艺难度,而且串纱柱的长度较长,拆装作业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对这种脱水机进行改进,以提高脱水效率,增强脱水效果,满足产量的不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通过采用多个筒子纱架和脱水桶,能够实现对多个筒子纱架进行脱水作业,提高脱水效率;通过穿纱柱均匀的、分上下层的设置于中心支柱外围,使得穿纱柱上只放置一管筒子纱,拆装方便,且通过上下层之间的交错排列,有效避免各筒子纱之间紧靠在一起,使得脱水时水能够及时离心甩出,保障筒子纱各部位的脱水效果一致,利于后期的烘干加工,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旋转电机,通过中心支柱带动筒子纱架旋转运动,并通过固定柱防止旋转运动的轴心偏移,提高脱水过程中离心作用,旋转平稳,脱水速度得到加快,脱水效果也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闻了生广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控制柜和脱水桶、位于基座上的升降旋转架,所述旋转升降架上通过支架至少设置有四个筒子纱架,所述脱水桶至少为两个,所述筒子纱架包括中心支柱、串纱柱以及筒盖,所述串纱柱分上下多层设置于中心支柱的外围,相邻层的串纱柱为交错设置,所述每个串纱柱的高度为筒子纱高度的五分之四?五分之六;所述桶盖位于串纱柱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中心支柱的顶端穿过桶盖和支架连接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脱水桶底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孔。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支柱上的每层串纱柱平均分布,且围绕中心支柱形成一个圆。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电机为变频电机。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串纱柱的直径小于筒子纱的管径,保障筒子纱能够在串纱柱上自由转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多个筒子纱架和脱水桶,能够实现对多个筒子纱架进行脱水作业,提高脱水效率;通过穿纱柱均匀的、分上下层的设置于中心支柱外围,使得穿纱柱上只放置一管筒子纱,拆装方便,且通过上下层之间的交错排列,有效避免各筒子纱之间紧靠在一起,使得脱水时水能够及时离心甩出,保障筒子纱各部位的脱水效果一致,利于后期的烘干加工,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旋转电机,通过中心支柱带动筒子纱架旋转运动,并通过固定柱防止旋转运动的轴心偏移,提高脱水过程中离心作用,旋转平稳,脱水速度得到加快,脱水效果也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9]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脱水效率,增强脱水效果,使得筒子纱拆装更加方便,满足产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产效率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筒子纱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I上的控制柜2和脱水桶3、位于基座I上的升降旋转架4,所述旋转升降架4上通过支架5设置有四个筒子纱架,所述脱水桶3为两个,所述筒子纱架包括中心支柱6、串纱柱7以及筒盖8,所述串纱柱7分上下三层设置于中心支柱6的外围,相邻层的串纱柱7为交错设置,便于下层的筒子纱的安装,安装方便。所述每个串纱柱7的高度为筒子纱高度的五分之四?五分之六,保障一个筒子纱能够牢固的套装在穿纱柱7上,本实施例采用五分之四;所述桶盖8位于串纱柱7的上方,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9,所述中心支柱6的顶端穿过桶盖8和支架5连接于旋转电机9的旋转轴,通过支架5上的旋转电机9带动筒子纱架旋转运动,保障筒子纱架旋转的稳定性,有利于筒子纱架的运动控制。所述脱水桶3底部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中心支柱6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柱10相匹配的固定孔11。所述中心支柱6上的每层串纱柱7平均分布,且围绕中心支柱6形成一个圆,使得每层穿纱柱仅围绕中心支柱形成一圈,保障筒子纱脱离的水能够有效落入脱水桶内,防止脱离的水再次落入筒子纱线上,提高脱水效果。所述旋转电机9为变频电机。所述串纱柱7的直径小于筒子纱的管径,保障筒子纱能够在串纱柱7上自由转动,使得脱水时筒子纱能够在串纱柱上随着筒子纱架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提高筒子纱的脱水效率。
[0015]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筒子纱架可以为6个,脱水桶为2个,将筒子纱架分成3组,每2个一组,一组放置于脱水桶中进行脱水,一组用于作业员拆筒子纱,一组用于另一个作业员装筒子纱,实现脱水桶的不间断脱水作业。
[0016]通过采用多个筒子纱架和脱水桶,能够实现对多个筒子纱架进行脱水作业,提高脱水效率;通过穿纱柱均匀的、分上下层的设置于中心支柱外围,使得穿纱柱上只放置一管筒子纱,拆装方便,且通过上下层之间的交错排列,有效避免各筒子纱之间紧靠在一起,使得脱水时水能够及时离心甩出,保障筒子纱各部位的脱水效果一致,利于后期的烘干加工,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旋转电机,通过中心支柱带动筒子纱架旋转运动,并通过固定柱防止旋转运动的轴心偏移,提高脱水过程中离心作用,旋转平稳,脱水速度得到加快,脱水效果也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脱水效率,增强脱水效果,使得筒子纱拆装更加方便,满足产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产效率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包括基座(I)、位于基座(I)上的控制柜(2)和脱水桶(3)、位于基座(I)上的升降旋转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架(4)上通过支架(5)至少设置有四个筒子纱架,所述脱水桶(3)至少为两个,所述筒子纱架包括中心支柱(6)、串纱柱(7)以及筒盖(8),所述串纱柱(7)分上下多层设置于中心支柱(6)的外围,相邻层的串纱柱(7)为交错设置,所述每个串纱柱(7)的高度为筒子纱高度的五分之四?五分之六;所述桶盖(8)位于串纱柱(7)的上方,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9),所述中心支柱(6)的顶端穿过桶盖(8)和支架(5)连接于旋转电机(9)的旋转轴,所述脱水桶(3)底部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中心支柱(6)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柱(10)相匹配的固定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柱(6)上的每层串纱柱(7)平均分布,且围绕中心支柱(6)形成一个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9)为变频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用筒子纱染色后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纱柱(7)的直径小于筒子纱的管径,保障筒子纱能够在串纱柱(7)上自由转动。
【文档编号】D06B15/10GK203960562SQ20142033808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俞世奇, 王笑晗, 吴开国 申请人:芜湖富春染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