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97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指使用于车辆输送时,可利用停车装置于台车上设有复数相邻交错排列状的传动体,减少车辆的晃动现象,具有稳定输送、缩短输送时间功效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车辆逐年增加,停车空间则产生不敷使用的情况,且停车空间不足的现象更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大都会地区寸土寸金的有限土地上,地面式的停车空间根本无法符合车辆的停车需求,因此可常见车辆穿梭于各路段中寻找停车空间的窘况,而为了克服此种停车空间不足的现象,遂有业者研发出机械式的立体停车装置、仓储式停车装置,以利用层叠式停车方式,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更多的停车空间,但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或仓储式停车装置,均需利用输送平台将车辆输送至各个停车架的停车空间中停放,如中国台湾公告第二六九七一七号『立体停车场』发明专利案,公告于96年2月1日的专利公报,其将轨道敷设于复数层停车塔的纵方向,而可在轨道上设有搬送台车,于轨道设置复数停车区,并连接于停车塔设有出入车库,且于出入车库设有升降装置,以供车辆进入出入车库时,停驻于升降装置的搬送台车上,则利用升降装置将搬送台车及车辆移降至轨道上,再由轨道移送至停车区;也可将停车区内的搬送台车及车辆移送至轨道,且由轨道移送至升降装置,而利用升降装置将搬送台车及车辆升送至出入车库,即可供车辆由出入车库开出。
但此种停车塔的停车方式,于使用时具有以下各项缺失,如1、车辆于停驻在搬送台车的平台上,而于轨道上移送至停车区再将平台移送至停车区,使车辆在平台上移送的过程中容易晃动或产生碰撞,造成车辆构件的损耗,并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
2、驾驶人员必须将车辆开入升降装置上,且再由升降装置开入搬送台车上,不论停车或取车均需在出入车库等待一段时间,而浪费驾驶人员的等待时间。
再者,如中国台湾公告第三七二二五五号『立体停车场』发明专利案,公告于99年10月21日的专利公报,其具有可收纳车辆的入出库室,该入出库室构成可供车辆通过的通路,而于入出库室内设有复数升降空间,并由各升降空间再分隔有复数收容室,且于各升降空间设有可于复数收容室间运送车辆的叉举器,且叉举器利用升降起重机驱动;以于车辆由通道进入该入出库室后,将车辆移送至一升降空间内,再以该升降空间内的升降起重机驱动叉举器将车辆运送至一层收容室内,而使叉举器及车辆位于收容室的停车架上方,再将叉举器下降至停车架间,使车辆立置在停车架上,则可使叉举器向下位移,即可达到将车辆停置在收容室的停车架上。
然而该停车装置,在使用时仍具有诸多缺失,如1、叉举器由复数较大间隔排列的杆体所组成,而车辆于进入该叉举器上方时,即会产生大幅度的摇摆、震动,易造成车辆的精密构件因晃动而耗损。
2、欲在各收容室间停车或取车时,叉举器移动必须准确对位于收容室的停车架,否则叉举器容易超出停车架的范围,形成卡制状态,造成叉举器与停车架的损坏、故障。
又如中国台湾公告第二四八八四一号『仓储式双层停车装置』新型专利,公告于95年6月1日的专利公报,申请案号第八二二○九七五四号,其于双层式停车架内设有1号搬运车及2号搬运车,并利用1号搬运车移送停车架上层的上车台板,而2号搬运车则移送停车架下层的下车台板,但在移送车辆的过程,1号搬运车或2号搬运车一次仅能选择其中一个使用,在移送车辆的过程等待时间更长,且车辆停置在上车台板或下车台板,移动时上车台板或下车台板整个移动,也容易使车辆在移动过程产生摇晃的不稳定现象。
上述各种习用的停车装置在构造设计上并未完善,仍有待予以改进,即为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良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此种可稳定输送车辆且输送时间缩短的停车装置的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于台车上固设有两平行状的导轨,并分别于导轨上设有可做横向位移的轴部,且轴部连设有驱动装置,而于两轴部相对内侧设有复数呈相邻交错状排列的传动体,且相邻间隔排列的复数传动体分别利用转轴予以串接连结,复数相邻传动体可互补连续排列所形成的间隙,并于复数传动体两相对侧边组成指状对接部,从而,可利用复数传动体侧边的指状对接部结合于另一台车上复数传动体侧边的指状对接部,以达到复数传动体间隙缩小、具稳定传动及缩短输送时间的功效。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停车装置于实施使用时,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一、台车上设有复数交错排列的传动体,能供车辆停放于复数传动体上,不易晃动或摇摆,可平稳输送车辆。
二、台车可与停车架的停车空间对位,而利用复数传动体侧边的指状对接部相互对接结合,使台车与停车空间之间不产生过大间隙,输送车辆时即不造成车辆的晃动。
三、复数传动体以平稳方式输送车辆,可避免车辆因晃动而造成构件损耗,并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四、台车上复数传动体可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而自动输送车辆,不需驾驶人员等在车辆上驾驶车辆进出停车装置,可有效节省驾驶人员等待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体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复数传动体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侧视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台车11、 升降平台122、 轴部111、 纵向轴杆1221、 滑移轴承112、 推移液压缸1222、 驱动装置113、 升降液压缸13、 位移马达12、 导轨131、 滚轮121、 横向轴杆132、 轨道2、 传动体21、 间隙23、 指状对接部22、 转轴24、 顶部3、车辆31、 车轮4、搬运台车41、 位移轨道
43、 取车装置42、 停车装置431、 升降车台421、 升降车台5、停车塔 51、 停车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体的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俯视图、侧视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停车装置包括有台车1、复数传动体2所组成,其中该台车1于复数纵向轴杆111上枢设有升降平台11,升降平台11上则设有推移液压缸112,且升降平台11藉由升降液压缸113驱动,而可于复数纵向轴杆111上做升降位移,该升降平台11上固设有导轨12,且于导轨12外侧分别设有横向轴杆121,并分别于导轨12上设有可做横向位移的轴部122,而两轴部122外侧分别设有复数滑移轴承1221,复数滑移轴承1221则套置于横向轴杆121上,该轴部122由驱动装置1222予以驱动。
复数传动体2呈相邻交错状排列,使复数相邻的传动体2可互补连续排列所形成的间隙21,且呈间隔排列为单数列的各传动体2利用转轴22予以串接连结,而间隔排列为双数列的各传动体2也由转轴22予以串接连结,并于复数传动体2两相对侧边组成指状对接部23;该复数传动体2可为复数圆形滚轮,或者为复数圆形滚柱所组成。
上述的复数传动体2,是藉由复数转轴22串接连结于升降平台11的两轴部122的相对内侧,而可利用驱动装置1222驱动轴部122动作,再以轴部122连动复数转轴22转动,且复数转轴22即带动复数传动体2转动,并使复数传动体2连接于升降平台11的推移液压缸112;从而,利用升降平台11的推移液压缸112推动轴部122与复数传动体2,并使轴部122藉由两侧的复数滑移轴承1221于横向轴杆121上滑动位移,而使轴部122与复数传动体2在台车1上稳定做横向位移,不致偏位。
而台车1上的导轨12可呈两平行状设置,即可于两平行状导轨12上设有复数轴部122,该轴部122可设置齿轮、皮带轮等具传动功能的传动装置,并可利用轴部122连接于驱动装置1222,则藉驱动装置1222驱动轴部122进行传输动力;而该驱动装置1222可设置于台车1上,或者利用轴部122连接于台车1外部的驱动装置1222,从而,可藉驱动装置1222驱动复数轴部122转动。
且台车1上并可设有位移马达13及复数滚轮131,以可利用位移马达13带动滚轮131在轨道132上滚动位移,使台车1具有可移动的功能。
再请参阅图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传动体侧视图、实施方式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停车装置的复数传动体2呈相邻交错状排列,而使相邻的传动体2的顶部24切线距离,由原来的间距H缩短为互补后的间距h,从而,当停车装置供车辆3驶入于复数传动体2上方,该车辆3的车轮31于复数传动体2上滚动时,不致产生太大的落差,提供车轮31较平稳的滚动,以避免车辆3产生严重的摇晃。
请参阅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停车装置的台车1可使用于仓储式立体停车场、多层式立体停车场、停车塔或地下室停车场、平面停车场等;将台车1分别设置于搬运台车4与停车塔5上,并使搬运台车4可于位移轨道41上移动,而于位移轨道41的起点位置分别设有可供车辆3进出的停车装置42、取车装置43,且停车装置42设有升降车台421,取车装置43也设有升降车台431,且搬运台车4上的复数传动体2可利用推移液压缸112推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停车空间51与升降车台421、431上的复数传动体2则仅可转动但不可做横向位移;欲停车时,可将车辆3驶入停车装置42的升降车台421上,即可利用升降车台421下降至底层,并使升降车台421对位于位移轨道41上的搬运台车4,而利用搬运台车4上的推移液压缸112移动复数传动体2与升降车台421上的复数传动体2对接结合,而将升降车台421上的车辆3移送至搬运台车4上,再以搬运台车4将车辆3移送至停车塔5的停车空间51,则可将车辆3移送至停车空间51的复数传动体2上。
而欲取出车辆3时,则利用搬运台车4对位于停车空间51,并利用搬运台车4上的推移液压缸112移动复数传动体2与停车空间51上的复数传动体2对接结合,则可将停车空间51内的车辆3移送至搬运台车4上,再以搬运台车4于位移轨道41上移动至取车装置43处,且使搬运台车4对位于取车装置43的升降车台431上,从而,以搬运台车4上的推移液压缸112移动复数传动体2与升降车台431上的复数传动体2对接结合,而将车辆3移送至升降车台431的复数传动体2上,即可利用升降车台431将车辆3往上移送至取车装置43的出口,供驾驶人员顺利取得车辆3;且不论是停车或取车,只要车辆3进入停车装置42或取车装置43,即利用搬运台车4的复数传动体2的传动,使车辆3在搬运台车4上顺利进、出停车空间51,完全是自动操作,可缩短驾驶人员停车或取车的等待时间。
请参阅图7、8、9、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停车装置利用搬运台车4上的台车1以推移液压缸112推动复数传动体2做横向位移,而使复数传动体2的指状对接部23与停车空间51上复数传动体2的指状对接部23相互卡制连结,或者与升降车台421、431上复数传动体2的指状对接部23卡制连结,再以台车1上的驱动装置1222驱动复数传动体2转动,则可将台车1上的车辆3移送至停车塔5的停车空间51上,达到自动输送车辆3的功效,且由台车1上的推移液压缸112将轴部122与复数传动体2推移回原位,而使台车1与停车空间51上的复数传动体2的指状对接部23分离。
请参阅图12、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台车1上的复数传动体2可呈另一种方向排列,以提供车辆3可以侧身横向方式进入搬运台车4的复数传动体2上,再利用搬运台车4的复数传动体2横向输送车辆3,以将车辆3输送至停车空间51的复数传动体2上,具有横向输送位移的功能,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台车1配合不同停车场的停车位置做设计,并达到适用性广泛的效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停车装置,特别是使用于车辆输送时,可减少车辆晃动现象的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包括有台车、复数传动体,而台车上固设有导轨,并于导轨上设有轴部,且轴部连设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台车于轴部的相对内侧设有复数呈相邻交错状排列的传动体,且复数呈间隔排列的传动体则分别利用转轴予以串接连结于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传动体由交错间隔排列方式,互补连续排列所产生的间隙,而于复数传动体两相对侧边组成指状对接部;且复数传动体相邻间隔为单数列的各传动体,共同串接于转轴上,而相邻间隔为双数列的各传动体,也共同串接于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传动体为圆形滚轮或圆形滚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主要由台车、复数传动体所组成,该台车上固设有导轨,并分别于导轨上设有复数轴部,且轴部连设有驱动装置,而于轴部相对内侧设有复数呈相邻交错状排列的传动体,以使复数相邻传动体可互补连续排列所形成的间隙,且相邻间隔排列的复数传动体分别利用转轴予以串接连结,并于复数传动体两相对侧边组成指状对接部,从而,可利用复数传动体侧边的指状对接部结合于另一台车上复数传动体侧边的指状对接部,以达到复数传动体间隙缩小、具稳定传动及缩短输送时间的功效。
文档编号E04H6/22GK2723610SQ20042009330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黄国勋 申请人:黄国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