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积层浪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8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积层浪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板的结构设计,尤指一种可使浪板具有多层的可供风流通过的槽道,达到防火、隔水、耐热、抗压的纤维积层浪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习用的浪板,大部分都是利用薄铁板连续弯曲成浪状,并用于设置在屋顶、屋檐处,主要用以遮阳及遮雨等,但因习用薄铁板导热快速,常会因聚热快速而散热不易而造成室内过于闷热,为此,便有业者生产一种较可隔热的浪板,如图1、2所示,该浪板1亦为一种薄铁板连续弯曲成浪状,而其浪板1底面还结合有一平面的底板11,在浪板1与底板11间的槽道则设有泡棉12,藉由此构造设计,可利用泡棉12阻隔吸收浪板1上的热能,避免热能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然而,泡棉12在长时间处于干热的状态下极容易脆裂,且聚集在泡棉12内的热能也不易散去,实际上只是暂缓热能传递到室内的时间而已,对于实际的情形并未有大幅的改善;再者,由于泡棉12对人体及环保影响甚巨,有许多国家甚至已经拒用含有泡棉12的产品,由此可知,习用浪板1利用泡棉12来隔热的方式,已不符环保的世界潮流。
有鉴于上述习用浪板的各项缺憾,设计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纤维积层浪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浪板具有多层的可供风流通过的槽道,达到防火、隔水、耐热、抗压的纤维积层浪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回收再制,且易于回归大自然的纤维积层浪板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积层浪板结构,上、中、下三层的纤维积层板材所叠组而成,而上、中纤维积层板材呈波浪状,且其浪形间隔以X、Y轴相互交错,该下层的纤维积层板材则呈平板状,在上层纤维积层板材表面又涂设有树脂防水层,其中,该上、中、下三层纤维积层板材的组成材料是利用纤维丝轧织两层材、并在使其成布匹状的里材后、再注入填充材所构成,而该填充材由35~40%的中性水液、5~10%的黏合剂料、40%的水泥及20%的土粉所调制而成;藉此,可使浪板具有多层的可供风流通过的槽道,达到防火、隔水、耐热、抗压的功效。
较佳的,该上、下层纤维积层板材断面呈连续的方波状。


图1为习用浪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习用浪板的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A侧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B侧剖图。
附图标号说明浪板1 底板11 泡棉12 纤维积层浪板2树脂防水层浪板21纤维积层浪板22纤维积层平板2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5、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组合图、A-A侧剖图、B-B侧剖图。如图所示该纤维积层浪板2,由上、中、下三层的纤维积层板材21、22、23所叠组而成,而上、中纤维积层板材21、22又呈波浪状(另,该上、中层纤维积层板材断面可呈连续的方波状。),且其浪形间隔以X、Y轴相互交错,该下层的纤维积层板材23则呈平板状,在上层纤维积层板材21表面又涂设有树脂防水层,其中,该上、中、下三层纤维积层板材21、22、23的组成材料,是利用纤维丝轧织两层材,并在使其成布匹状的里材后,再注入填充材所构成,而该填充材由35~40%的中性水液、5~10%的黏合剂料、40%的水泥及20%的土粉所调制而成。所述填充材的配方,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418156号的专利,利用其绝佳的防火、隔水及高耐压加度的特性。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设计,可使纤维积层浪板2具有多层的可供风流通过的槽道,有效利用风对流的现象将热能带走,将隔热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再者,因为上、中、下三层纤维积层板材21、22、23都是利用环保材所制造,所以可重复回收切碎再度当成材料使用,非常的环保;藉此,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防火、隔水、耐热、抗压及环保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积层浪板结构,其特征是,其由上、中、下三层的纤维积层板材所叠组而成,上、中纤维积层板材呈波浪状,且其浪形间隔是以X、Y轴相互交错,该下层的纤维积层板材呈平板状,在上层纤维积层板材表面涂设有树脂防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积层浪板结构,其特征是,该上、下层纤维积层板材断面呈连续的方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积层浪板结构,由上、中、下三层的纤维积层板材所叠组而成,上、中纤维积层板材呈波浪状,且其浪形间隔以X、Y轴相互交错,该下层的纤维积层板材则呈平板状,在上层纤维积层板材表面涂设有树脂防水层,其中,该上、中、下三层纤维积层板材的组成材料,是利用纤维丝轧织两层材,并在使其成布匹状的里材后,再注入填充材所构成,该填充材由35~40%的中性水液、5~10%的黏合剂料、40%的水泥及20%的土粉所调制而成;藉此,可使浪板具有多层的可供风流通过的槽道,达到防火、隔水、耐热、抗压的功效。
文档编号E04D3/32GK2778947SQ20042012041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建蔚 申请人:李建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