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77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石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现有的人造石压机一般都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加压一、四点油缸油压加压,这种加压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四点状加压造成压机所受压力不均匀,受压点与未受压部位的压力相差过大,影响产品质量;2、油缸为活塞结构,受压机的振动力影响状态下频繁使用,极易漏油或损坏,维修时间长、维护成本较高;同时,油缸的中心轴和外缸直接将压机压头的振动力传遍整个压机,造成压机的其它部件极易损毁;3、油压的压力为硬力,没有缓冲减震的作用,使得输出压力大小不均匀。二、四点气缸气压加压,这种加压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四点状加压造成压机所受压力不均匀,受压点与未受压部位的压力相差过 大,影响产品质量;2、气缸为活塞结构,受压机的振动力影响状态下频繁使用,较易漏气或磨损,维修时间长、维护成本较高;同时,气缸的中心轴和外缸直接将压机压头的振动力传遍整个压机,造成压机的其它部件极易损毁;3、气压的压力相对较软,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但使得输出压力大小更加不均匀。三、四点气囊气压加压,这种加压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I、四点状加压造成压机所受压力不均匀,受压点与未受压部位的压力相差过大,影响产品质量,定位点小,使气囊使用寿命缩短;2、气囊有很强韧性,在压机振动力状态下使用,对其自身破坏性较小;同时,由于气囊为柔韧性物质,不易将压头的震动力传到其它部件上,但因点位小,容易损坏其它零部件;3、气压的压力相对较软,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但因定位点小使得输出压力大小很难达到平衡。因此,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人造石压机的加压方式还存在诸多缺点,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动作平稳,压机受压非常均匀,输出压力大小更加均匀的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它包括有压头、升降框、油缸、底板,其中,所述油缸的缸体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同时,油缸的活塞头与位于其上方的升降框相接;所述的压头对应安装在升降框中间部位的压头安装位处,并且位于底板的上方,与底板之间形成对坯料进行压制的空间,同时,该压头通过其周边的上、下挡位与升降框间的配合,实现其上下升降;它还包括有对应设在升降框和压头的下挡位之间的环状气囊或多点气囊。所述的环状气囊是对应套装在压头上。所述的多点气囊是沿下挡位的形状轨迹均匀排布。所述的气囊至少有20点。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0009]I、压机受压非常均匀,全面整体加压使得受压部位没有压力差,产品质量得到保证;2、气囊有很强韧性,在压机振动力状态下使用,对其自身破坏性较小;同时,由于气囊充气后通过韧性涨缩,不易将压头的振动力传到压头以外的其它部件上,较难损毁其它零部件;3、气压的压力相对较软,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使的输出压力大小更加均匀;4、采用多点气囊或环状气囊加压或减压,使得整体涨缩均衡。

图I为实施例I中和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中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参见附图I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它包括有压头I、升降框2、油缸3、呈长方形的底板4、环状气囊7,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油缸3有四个,并且其缸体垂直固定在底板4的四个角上,同时,油缸3的活塞头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升降框2固定相接;所述的压头I对应安装在升降框2中间部位的压头安装位处,并且位于底板4的上方,与底板4之间形成对坯料进行压制的空间,同时,该压头I通过其周边的上、下挡位5、6与升降框2间的配合,实现其上下升降;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环状气囊7对应设在升降框2和压头I的下挡位6之间,并且是套装在压头I上,本实施例通过调节环状气囊7的气压来得到不同的加压压力,同时,增加的压力只是在压头I自身固有的压力上叠加,对压机其它零部件不产生力的作用;另外,由于环状气囊7有很强韧性,在压机振动力状态下使用,对其自身破坏性较小,同时,由于环状气囊7充气后通过韧性涨缩,不易将压头I的振动力传到压头I以外的其它部件上,因此,较难损毁其它零部件;还有,由于环状气囊7的压力相对较软,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使的输出压力大小更加均匀,整体涨缩均衡。实施例2 :参见附图I和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升降框2和压头I的下挡位6之间采用的是22点气囊8,且该22点气囊8是沿下挡位6的形状轨迹均匀排布。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它包括有压头(I)、升降框(2)、油缸(3)、底板(4),其中,所述油缸(3)的缸体垂直固定在底板(4)上,同时,油缸(3)的活塞头与位于其上方的升降框(2)相接;所述的压头(I)对应安装在升降框(2)中间部位的压头安装位处,并且位于底板(4)的上方,与底板(4)之间形成对坯料进行压制的空间,同时,该压头(I)通过其周边的上、下挡位(5、6)与升降框(2)间的配合,实现其上下升降;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对应设在升降框(2)和压头(I)的下挡位(6)之间的环状气囊(7)或多点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气囊(7 )是对应套装在压头(I)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气囊(8)是沿下挡位(6)的形状轨迹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8)至少有20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石压机的加压结构,它包括有压头、升降框、油缸、底板,其中,所述油缸的缸体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同时,油缸的活塞头与位于其上方的升降框相接;所述的压头对应安装在升降框中间部位的压头安装位处,并且位于底板的上方,与底板之间形成对坯料进行压制的空间,同时,该压头通过其周边的上、下挡位与升降框间的配合,实现其上下升降;它还包括有对应设在升降框和压头的下挡位之间的环状气囊或多点气囊。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具有压机受压非常均匀、对其自身破坏性较小、较难损毁其它零部件、缓冲减震、使的输出压力大小更加均匀等优点。
文档编号B28B3/04GK202640530SQ2012202385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区健荣 申请人:区健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