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下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538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搅拌站下料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车上料环境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站下料斗。



背景技术:

搅拌车是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载到施工工地的动力设备。搅拌车从搅拌站进料时,为使混凝土准确的从搅拌站下料至搅拌车,需要保证搅拌车的进料斗与搅拌站的下料口准确对接,以避免物料的浪费。

现有的防溅射护架的使用情况可参考申请号为201310037893.2的中国专利及其背景技术,其公开了一种搅拌车的进料位置调整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搅拌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位于搅拌车的进料斗之外且摄像方向位于设定的安装范围之内的摄像头所摄取的当前帧图像;当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包含椭圆目标时,计算所述椭圆目标的椭圆圆心图像坐标,所述椭圆目标为搅拌站的下料口图像;当所述椭圆圆心图像坐标落入设定的对准范围时,提示所述搅拌车停车。

但是在进料的过程中,混凝土从搅拌站的下料口迅速落点搅拌车的集料斗中,部分混凝土从进料斗中溅出,会溅射到时摄像头上以及为摄像头照明的白炽灯上,阻碍进料位置调整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搅拌车进料时混凝土溅射的搅拌站下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搅拌站下料斗,包括支架和固接在支架上的漏斗本体,漏斗本体下端滑移连接有活动端,活动端下端开有与漏斗本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漏斗本体外侧设有驱动活动端竖直升降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驱动装置降低活动端高度,从而缩小下料口与搅拌车进料斗的间距,进而减小混凝土的落差,是混凝土的溅射缩小。

较佳的,活动端包括用于插入搅拌车进料斗的插入部,插入部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抵接搅拌车进料斗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插入部插入进料斗中,从而最大从程度上减小误差,而挡板与搅拌车进料斗抵接,挡住向上溅射的混凝土,溅射的混凝土受重力重新进入进料斗中,这样使溅射的混凝土重新回收利用,减少了废料的产生。

较佳的,插入部固接有用于抵接搅拌车进料斗内壁的弹性抵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弹性抵接头抵接抵接搅拌车进料斗内壁,密封了出料口与插入部的间隙,使溅射的混凝土难以飞出,从而将混凝土完全注入进料斗中;而且弹性抵接头缓冲了活动端与进料斗的冲击,防止两者磕伤。

较佳的,驱动装置为活塞缸,活塞缸包括与挡板固接的活塞杆和与支架固接的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活塞缸驱动活动端上下移动,快捷方便,而且挡板除了密封进料斗外,也由于与活塞缸连接,便于活塞缸驱动活动端上下移动。

较佳的,活塞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挡板开有相应的螺纹孔并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连接件连接活塞杆与挡板,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搅拌车的安装不同的活动端,从而使搅拌站下料斗对多种搅拌车进行低溅射进料。

较佳的,活塞缸的数量为多个且以漏斗本体为中心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多个活塞缸均匀分担活动端的重量,从而使活动端保持在一高一低两个位置上,而且多个活塞缸均匀设置,使支架与活塞杆均匀分担挡板的重量,保证连接稳定。

较佳的,漏斗本体与活动端之间设有波纹伸缩管;波纹伸缩管一端套设漏斗本体外,另一端套设在活动端外。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波纹伸缩管的自身伸缩特性,保证活动端与漏斗的连接,而且波纹伸缩管伸缩快捷方便。

较佳的,波纹伸缩管上端沿轴向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漏斗本体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固定环将波纹伸缩管固定在漏斗本体上,防止波纹伸缩管在混凝土的冲击下与漏斗本体脱离,保证漏斗本体与波纹伸缩管连接紧密。

较佳的,波纹伸缩管下端与插入部内壁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波纹伸缩管与插入部,从而便于安装或拆卸活动端。

较佳的,挡板一侧固接有用于与搅拌车进料斗侧面开口抵接的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搅拌车的进料斗上往往安装有护栏,护栏横截面成U字形且开口朝向搅拌车外,从而将溅射向搅拌车的挡住,这时挡板抵接在护栏的顶面上,而侧板将护栏的开口挡柱,防止混凝土飞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活塞缸移动活动端,使插入部插入进料斗中,而橡胶抵接头将吸收插入部与进料斗内壁的冲击并密封插入部与进料斗的间隙;通过连接件连接活塞缸与活动端,波纹伸缩管与活动端插接,从而便于将活动端更换,从而使搅拌站下料斗适应各种规格的搅拌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搅拌站对齐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搅拌站进料示意图;

图4是连接件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搅拌站;2、支架;3、漏斗本体;4、活动端;41、插入部;42、挡板;421、侧板;43、弹性抵接头;5、活塞缸;51、活塞杆;52、壳体;6、连接件;7、波纹伸缩管;71、固定环;8、搅拌车;81、进料斗;82、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 1:一种搅拌站下料斗,如图1所示,包括漏斗本体3,漏斗本体3通过支架2焊接在搅拌站1的正下方,漏斗本体3外表面为成倒置的正四棱台状且下端铸造有同轴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外壁上开有外螺纹,连接柱中空且内腔与漏斗本体3内腔相连通。

如图2所示,漏斗本体3通过连接柱连接有波纹伸缩管7,波纹伸缩管7上端铸造有同轴设置的固定环71,固定环71内壁开有与连接柱相应的螺纹,从而固定波纹伸缩管7上端。

波纹伸缩管7下端安装有活动端4,活动端4包括成倒置圆台状的插入部41,圆台沿轴向开有供混凝土流过的流道,波纹伸缩管7下端插入流道上端中,由于波纹伸缩管7外表面与流道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将活动端4与波纹伸缩管7固定,流道的下端成为与漏斗本体3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插入部41的下端粘接弹性抵接头43,弹性抵接头43的横截面成环形,其套设在出料口外且外壁与插入部41侧面共面。

插入部41上端在外侧铸造有挡板42,挡板42外表面成柱状,挡板42与插入部41同轴设置且挡板42的外径大于插入部41的直径,从而当插入部41插入进料斗81时,挡板42与护栏82顶面抵接。

驱动活动端4升降的三个活塞缸5安装在支架2上,并以挡板42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活塞缸5的壳体52底面上预先制造有螺纹孔,支架2底面上开相应的螺纹孔并使用螺栓固定两者,从而使活塞缸5的活塞杆51竖直向下;活塞缸5底端通过连接件6与挡板42固接,连接件6为铸造成一体的两个圆柱,两个圆柱直径一大一小且同轴设置,较小圆柱沿轴向开有与活塞杆51底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而较大圆柱在较小圆柱四周均匀开有四个通孔,螺栓贯穿通孔并与挡板42螺纹连接。

挡板42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用于与护栏82开口抵接的侧板421。

如图3和图4所示,当通过摄像头驱动搅拌车8的进料斗81位于搅拌站1的出料斗正下方时,活塞缸5带动活动端4下降,使插入部41插入进料斗81中,挡板42抵接在护栏82的顶面上,而侧板421与护栏82相互拼接,将护栏82朝向搅拌车8外的开口堵住,防止混凝土飞溅。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当搅拌车8的进料斗81不安装护栏82时,挡板42部没有安装侧板4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