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起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56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拉起吊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例如大型梁柱、整体式盒子间等)进行张拉和吊装使用的专用组件,具体讲是一种张拉起吊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来说,在组拼使用时张拉问题是个急待解决的难题。以中空状长方体结构的盒子间构件为例:当若干个盒子间构件前后串联组拼使用时,主要依靠从构件四个拐角的安装孔中依次贯穿的四条张拉钢筋来固定连接;而在四条张拉钢筋的张拉过程中,每个盒子间构件的端面要承受较大的张拉压力;但由于盒子间构件本身的壁厚就有一定局限,再加上拐角处预留的张拉孔占去较大的空间,所以盒子间构件受压时容易在安装孔附近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现象。因此,为了实现顺利张拉就必须提高张拉孔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此外,因为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体积大、吨位重,所以选择起吊点时也需要满足足够大的强度要求。在起吊面内预埋起吊点的传统做法,远远达不到起吊点的强度要求,强行起吊往往会损坏构件本身(例如造成构件产生裂纹或断裂等) 或者引发一些安全事故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张拉起吊组件。本实用新型直接借用张拉杆作为现成的钢筋张拉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孔以及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在保护构件不受损坏的前提下顺利实现张拉;利用本实用新型作为起吊点时,也大大提高了起吊强度,实现了安全吊装;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张拉起吊组件包括与钢筋网架相固接(可以通过固定片实现固接)、以预埋方式设置在长方体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四个拐角处、且贯穿于混凝土构件上下端的四条中空结构的张拉杆,固定在每条张拉杆的顶部、且与吊环螺母配用的内丝套管Ⅰ,所述内丝套管Ⅰ的上端面均与混凝土构件的上端面平齐;同时,选择在其中任意一对相邻、且位于混凝土构件同一侧壁内的张拉杆外侧壁的上下端以垂直方式设置内丝套管Ⅱ,且四个所述内丝套管Ⅱ的外延端与混凝土构件中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丝套管Ⅰ是普通标准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丝套管Ⅱ是由普通标准螺母和支撑柱固接而成的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四条张拉杆是在混凝土构件浇注成型之前以纵向贯穿方式预埋在混凝土构件的四个拐角处,并与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网架固接在一起,相当于四条大截面的纵向加强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构件本身的强度。而本实用新型正是直接借用张拉杆作为现成的钢筋张拉通道,所以大大提高钢筋张拉通道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即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护构件不受损坏的前提下顺利实现张拉。同时,由于在大强度的张拉杆端头或侧面的起吊位置处固定有内丝套管Ⅰ或内丝套管Ⅱ,需要起吊时只需将吊环螺母拧入内丝套管Ⅰ或内丝套管Ⅱ内,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立式起吊或卧式起吊,因此本实用新型作为起吊点使用时,大大提高了起吊强度,实现了安全吊装。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直接借用张拉杆作为现成的钢筋张拉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孔以及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即在保护构件不受损坏的前提下顺利实现张拉;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作为起吊点时,也大大提高了起吊强度,实现了安全吊装;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分布状态示意图(同时也是立式起吊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不含内丝套管Ⅱ的两条张拉起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含内丝套管Ⅱ的两条张拉起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在混凝土构件平放后进行卧式起吊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张拉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1、张拉杆,2、内丝套管Ⅰ,3、内丝套管Ⅱ,3-1、支撑柱,4、吊环螺母,5、混凝土构件,6、钢筋网架,7、固定片,8、待张拉钢筋,9、锚固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起吊组件包括与钢筋网架6相固接(可以通过固定片7实现固接,参见图1、图2)、以预埋方式设置在长方体结构混凝土构件5的四个拐角处、且贯穿于混凝土构件5上下端的四条中空结构的张拉杆1,固定在每条张拉杆1的顶部、且与吊环螺母4配用的内丝套管Ⅰ2,所述内丝套管Ⅰ2的上端面均与混凝土构件5的上端面平齐;同时,选择在其中任意一对相邻、且位于混凝土构件5同一侧壁内的张拉杆1外侧壁的上下端以垂直方式设置内丝套管Ⅱ3,且四个所述内丝套管Ⅱ3的外延端与混凝土构件5中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丝套管Ⅰ2是普通标准螺母(参见图4、图5、图6、图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丝套管Ⅱ3是由普通标准螺母和支撑柱3-1固接而成的组合件(参见图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当混凝土构件5进行组拼需要张拉时,先将若干块混凝土构件5前后串联,并使各块混凝土构件5中四个拐角处对应的张拉杆1的位置对正,然后将四条待张拉钢筋8分别从四个拐角处张拉杆1的内孔中依次前后贯穿,并在待张拉钢筋8的最前端和最后端进行锚固、张拉即可(参见图9,可以借助锚固片9进行固定)。

当混凝土构件5立式放置、并需要起吊时,只需将外购的吊环螺母4拧进内丝套管Ⅰ2的内孔中,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起吊装置中的吊钩组件与吊环螺母4中的吊环相连即可进行立式起吊(参见图1、图2、图3)。

同理,当混凝土构件5平放后需要起吊时,只需将外购的吊环螺母4拧进内丝套管Ⅱ3的内孔中,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起吊装置中的吊钩组件与吊环螺母4中的吊环相连即可进行卧式起吊(参见图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