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80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墙板和底板之间连接处一般需要设置止水带实现防水,止水带一般是固定在底板上,止水带插套在墙板的底板中并处于钢筋之间,在对墙板浇筑时一起浇筑进去,然而其由于只是止水带处于墙板中,使得墙板与底板之前除止水带外的部分还是具有缝隙,容易让水液进入缝隙中从而对止水带产生一定的腐蚀,影响后期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它通过底板上设有的凸起部和止水钢板均处于墙板中并与墙板浇筑在一起,从而实现墙板和底板的无缝连接,止水钢板和凸起部共同起到防水作用,达到双重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包括底板和墙板,所述墙板处于底板上平面,墙板内设有多个前排钢筋和后排钢筋,底板处于墙板的下方的中部具有凸起部,凸起部的顶面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和凸起部处于前排钢筋和后排钢筋之间的墙板的底部中。

两个相邻的墙板相垂直并连接处的下方的底板的凸起部呈直角形折弯,凸起部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止水钢板的相靠近端中,一个止水钢板的端部内侧壁上固定有弹性密封垫板,另一个止水钢板的端部压靠在弹性密封垫板上。

所述前排钢筋和后排钢筋之间绑扎有箍筋。

所述凸起部的两个侧壁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止水片,止水片的底面压靠在底板上。

所述止水片的内侧壁上具有连接部,连接部压靠在凸起部的顶面上,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凸起部的顶面上。

所述止水片的高度高于凸起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底板上设有的凸起部和止水钢板均处于墙板中并与墙板浇筑在一起,从而实现墙板和底板的无缝连接,止水钢板和凸起部共同起到防水作用,达到双重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相邻的墙板的连接处的底板上的凸起部和止水钢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2所示,一种混凝土墙板与底板连接机构,包括底板10和墙板20,所述墙板20处于底板10上平面,墙板20内设有多个前排钢筋21和后排钢筋22,底板10处于墙板20的下方的中部具有凸起部11,凸起部11的顶面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水钢板12,止水钢板12和凸起部11处于前排钢筋21和后排钢筋22之间的墙板20的底部中。

进一步的说,两个相邻的墙板20相垂直并连接处的下方的底板10的凸起部11呈直角形折弯,凸起部1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止水钢板12的相靠近端中,一个止水钢板12的端部内侧壁上固定有弹性密封垫板13,另一个止水钢板12的端部压靠在弹性密封垫板13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前排钢筋21和后排钢筋22之间绑扎有箍筋23。

进一步的说,所述凸起部11的两个侧壁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止水片14,止水片14的底面压靠在底板10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止水片14的内侧壁上具有连接部141,连接部141压靠在凸起部11的顶面上,连接部1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凸起部11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止水片14的高度高于凸起部11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它通过底板10上设有的凸起部11和止水钢板12均处于墙板20中并与墙板20浇筑在一起,从而实现墙板20和底板10的无缝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水液腐蚀止水钢板12,提高防水效果。

同时,其设有的止水片14可以进一步防止水液的腐蚀。

凸起部11的高度为100mm左右。

不安装止水片14的制作工艺为,在底板10混凝土浇筑前,将止水钢板12通过焊接固定在前排钢筋21和后排钢筋22中间的底板10中的钢筋中,止水钢板12高度通常为300mm;再在底板10钢筋表面上将高度约100mm的两条模板分别放置在前排钢筋21与钢板止水带12和后排钢筋22与钢板止水带12之间;之后浇筑底板10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形成混凝土的凸起部11,止水钢板12处于凸起部11中;最后浇筑墙板20混凝土,达到墙板20与底板10的无缝对接。

而需要加入止水片14时,只需要在凸起部11浇筑完成后安装即可。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