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696发布日期:2018-09-11 22:2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泥料对耐火材料定型制品的成型起决定性作用,成型的好坏又决定着定型烧成制品的最终质量,因此混炼工序对耐火材料的泥料影响至关重要。目前使用的一般混炼设备,现在混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因此一般都设置一个除尘装置,现有的除尘装置吸力都较大,在除尘的过程中,会将大颗粒的预料吸附,而大颗粒的预料吸附了会造成物料损耗,目前还没有除尘装置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包括锥形的吸风罩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风罩主体(1)下方圆环形的吸风罩下部(11);所述吸风罩下部(11)设置有第一回收装置,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包括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14),所述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14)均为同一球面的一部分且朝向所述吸风罩主体(1) 的一面凸起,所述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14)均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吸风罩下部(11)外壳体上位于所述海绵垫(14)下方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引风机(2),所述第一引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第一引风通道(21),所述第一引风通道(21)朝向所述海绵垫(14)中心位置;

所述吸风罩主体(1)顶部连接有“L”形的第一物料通道(12),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引风机(3),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引风通道(31),所述第二引风通道(31)朝向所述吸风罩主体(1)顶部;

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另一端连接第一回收箱(4),所述第一回收箱(4) 内设置有第一挡板(41),所述第一挡板(41)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回收箱(4) 的上部,所述第一挡板(41)底部向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一回收箱(4)侧壁呈夹角α;所述第一挡板(41)上还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42),所述第二挡板(42)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41)上,所述第二挡板(42)和所述第一挡板(41)呈夹角β;

所述第一回收箱(4)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通道(43),所述第二物料通道 (43)连接第二回收箱(5);

所述第一回收箱(4)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物料通道(44),所述第三物料通道(44)连接第三回收箱(6),所述第三回收箱(6)内设置有回收液(62),所述第三物料通道(44)延伸至所述回收液(62)内部,所述第三回收箱(6) 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6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风通道(31)的端部还设置有防尘垫(32)。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β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42)从所述第一挡板(41)顶部至底部均等距变长。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能够将大颗粒物直接在除尘的时候回收;

(2)本装置能够将较小的颗粒物在第二回收箱回收;

(3)本装置能够将灰尘在第三回收箱回收。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风罩主体;11-吸风罩下部;12-第一物料通道;13-金属网板;14- 海绵垫;2-第一引风机;21-第一引风通道;3-第二引风机;31-第二引风通道; 32-防尘垫;4-第一回收箱;41-第一挡板;42-第二挡板;43-第二物料通道;44- 第三物料通道;5-第二回收箱;6-第三回收箱;61-出气口;62-回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炼机除尘回收装置,包括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包括锥形的吸风罩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风罩主体1下方圆环形的吸风罩下部11;所述吸风罩下部11设置有第一回收装置,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包括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14,所述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14均为同一球面的一部分且朝向所述吸风罩主体1的一面凸起,所述金属网板13和海绵垫 14均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吸风罩下部11外壳体上位于所述海绵垫 14下方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引风机2,所述第一引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第一引风通道21,所述第一引风通道21朝向所述海绵垫14中心位置;

所述吸风罩主体1顶部连接有“L”形的第一物料通道12,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引风机3,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引风通道31,所述第二引风通道31朝向所述吸风罩主体1顶部;

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另一端连接第一回收箱4,所述第一回收箱4内设置有第一挡板41,所述第一挡板41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回收箱4的上部,所述第一挡板41底部向所述第一物料通道12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一回收箱4侧壁呈夹角α;所述第一挡板41上还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42,所述第二挡板42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41上,所述第二挡板42和所述第一挡板41呈夹角β;

所述第一回收箱4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通道43,所述第二物料通道43连接第二回收箱5;

所述第一回收箱4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物料通道44,所述第三物料通道44连接第三回收箱6,所述第三回收箱6设置有回收液62,所述第三物料通道44延伸至所述回收液62内部,所述第三回收箱6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61。

-所述第二引风通道31的端部还设置有防尘垫32。

-所述夹角α为15°-30°。

-所述夹角β为15°-30°。

-所述第二挡板42从所述第一挡板41顶部至底部均等距变长。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能够将大颗粒物直接在除尘的时候回收;

(2)本装置能够将较小的颗粒物在第二回收箱回收;

(3)本装置能够将灰尘在第三回收箱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大颗粒物在吸入到吸风罩下部的过程中,会首先经过海绵垫进行减速,由于海绵垫上设置了通孔,大于通孔的大颗粒物不会通过通孔,在通过第一引风机不断向海绵垫中心吹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积累,大颗粒物会掉落到吸口内,而小于通孔的小颗粒物和灰尘则会被回收;

小颗粒物会撞击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后会减速并掉落到第二回收箱中;

而灰尘则通过第三回收箱中的回收液进行回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