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8028发布日期:2019-11-16 01:0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制砖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制砖机是以石粉、河沙、水泥、建筑垃圾、粉煤渣、水渣等为制砖原材料在plc自动编程控制下,自动生产花砖、彩砖、砌块、护坡砌等新型建材的砖机设备。

自动制砖机在制砖时,首先通过转载机将砖料输送至及搅拌机,搅拌机将砖料搅拌均匀后通过输送机将砖料输送至储存料斗,储存料斗定时开启并且将砖料落到料框内,此时制砖机的传送带将载物板输送到冲压下模的下方,然后料框在冲压下模与冲压上模之间水平移动,并且料框在移动的同时将砖料推进冲压下模内,此时砖料被冲压下模下方的载物板承载,待料框移回原位后,冲压上模对冲压下模进行挤压,从而将冲压下模内的砖料制成砖块,最后冲压下模向上移动露出成品的砖块,传送带再将载物板上的砖块输送走。

然而,若是载物板在承载砖料时表面存在较多灰尘,在冲压上模将冲压下模内的砖料挤压成砖块后,会使得成型后的砖块存在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具有清理载物板上的灰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包括机架、载物板以及用于输送载物板的传送带,还包括抵触辊、胶带辊、拉胶辊、粘着带以及驱动电机;

所述抵触辊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胶带辊与拉胶辊均安装在机架上且分别位于抵触辊的两侧;

所述粘着带卷绕在胶带辊上,所述粘着带的端部被抵触辊抵压后卷绕在拉胶辊上,所述粘着带被抵触辊抵压后可与载物板接触;

所述驱动电机与拉胶辊连接以驱动拉胶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拉胶辊转动,使拉胶辊卷绕卷设在胶带辊上的粘着带,并且粘着带被抵触辊抵压而被拉直,在传送带将载物板输送到冲压下模之前,载物板首先要经过抵触辊并且与被抵触辊抵压的粘着带接触,粘着带与载物板接触时将载物板表面的灰尘、颗粒等物质粘附走,进而达到对载物板表面进行清理的作用,从而避免冲压上模将冲压下模内的砖料挤压成型时由于载物板表面的灰尘而使砖块产生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带辊、抵触辊以及拉胶辊沿载物板输送的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载物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胶带辊、抵触辊以及拉胶辊,在拉胶辊拉动粘着带时,抵触辊的转动方向与载物板的输送方向相同,进而有助于载物板经过抵触辊,使载物板更轻松的从抵触辊下方被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调节抵触辊高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可以调节抵触辊的高度,使清理机构既能适应不同厚度的载物板,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厚度的粘着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螺纹杆、螺纹套以及转动件;

所述安装座竖直安装在机架上且对称设置在抵触辊的两侧,所述安装座靠近抵触辊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螺纹杆竖直安装在安装槽内且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出安装座的顶端;

所述螺纹套套设于螺纹杆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抵触辊、另一端连接于螺纹套,所述抵触辊通过转动件可相对螺纹套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纹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并且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当调节抵触辊的高度时,只需转动螺纹杆,螺纹套会沿着螺纹杆上下移动,而螺纹套通过转动件与抵触辊连接,进而使抵触辊也可以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抵触辊的高度的目的,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包括圆盘体以及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垂直固定于圆盘体的端面,所述圆柱体与圆盘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螺纹套靠近抵触辊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圆盘形空腔,所述螺纹套沿空腔的轴心方向开设有连通空腔与靠近抵触辊一侧的圆柱形通口,所述圆盘体与所述螺纹套上的空腔装配且可在空腔内转动,所述圆柱体穿出连接空腔与靠近抵触辊一侧的通口与抵触辊的端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电机驱动拉胶辊转动而拉动粘着带,使得粘着带带动抵触辊和胶带辊转动,此时抵触辊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件在空腔内转动,实现在调节抵触辊高度的同时不影响抵触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螺杆;

所述抵触辊的端面开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圆柱体靠近抵触辊的端面设有与长条形凹槽插接的长条形凸块,所述螺杆穿插于抵触辊与凸块以将抵触辊与圆柱体固定,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杆将转动件与抵触辊固定连接,不仅使两者的固定效果更好,而且还可将抵触辊与转动件两者拆卸,从而方便对抵触辊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穿出安装座的一端设有摇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杆的设置,方便摇动可螺纹杆,减小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摇杆环设有防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片使得操作摇杆更加顺畅,而且避免手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粘着带以及抵触辊,在载物板经过抵触辊时,粘着带能将载物板表面的灰尘、颗粒等物质粘附走,进而达到对载物板表面进行清理的作用,从而避免冲压上模将冲压下模内的砖料挤压成型时由于载物板表面的灰尘而使砖块产生杂质;

2.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以调节抵触辊的高度,使清理机构既能适应不同厚度的载物板,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厚度的粘着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套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载物板;3、传送带;4、抵触辊;41、凹槽;5、胶带辊;51、粘着带;6、拉胶辊;;7、驱动电机;8、安装座;81、安装槽;9、螺纹杆;10、螺纹套;101、空腔;102、通口;11、转动件;111、圆盘体;112、圆柱体;1121、凸块;12、螺杆;121、限位螺母;13、摇杆;131、防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制砖机的清理机构,包括机架1、载物板2以及安装在机架1且用于输送载物板2的传送带3,传送带3具体为皮带传送带3,其两边通过皮带传送。在机架1的传送带3上方沿着传送带3输送载物板2的方向依次安装有胶带辊5、抵触辊4以及拉胶辊6,胶带辊5上卷绕有粘着带51,粘着带51的端部经过抵触辊4且被抵触辊4抵压拉直后卷绕在拉胶辊6上,在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与拉胶辊6连接以驱动拉胶辊6转动,胶带辊5与拉胶辊6的高度比抵触辊4的高度更高,抵触辊4抵压的粘着带51可与载物板2接触。

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抵触辊4高度的调节组件,使清理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载物板2或者是不同厚度的粘着带51。

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抵触辊4两侧的安装座8,安装座8靠近抵触辊4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安装槽81,安装槽81靠近抵触辊4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安装槽81;竖直设置在安装槽81内的螺纹杆9,螺纹杆9的两端与安装槽81的上下两个内壁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9的一端穿过安装槽81后穿出安装座8的顶端,螺纹杆9穿出安装座8顶端的一端安装有摇杆13,摇杆13上环设有防滑片131;套设在螺纹杆9上且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的螺纹套10;以及一端连接于抵触辊4、另一端连接于螺纹套10的转动件11,抵触辊4可通过转动件11相对螺纹套10转动。

如图3与图4所示,转动件11包括圆盘体111以及圆柱体112,圆柱体112垂直固定于圆盘体111的端面,并且圆柱体112与圆盘体11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螺纹套10靠近抵触辊4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圆盘形空腔101,螺纹套10沿空腔101的轴心方向开设有连通空腔101与靠近抵触辊4一侧的圆柱形通口102,圆盘体111与螺纹套10上的空腔101装配且可在空腔101内转动,圆柱体112的一端穿出连接空腔101与靠近抵触辊4一侧的通口102。在抵触辊4的端面开设有长条形凹槽41(参见图2),在圆柱体112穿出通口102的一端的端面设有长条形凸块1121,凸块1121与抵触辊4上的凹槽41可适配插接。如图1与图3所示,在抵触辊4上穿插有穿过抵触辊4和凸块1121的螺杆12,螺杆12将抵触辊4和圆柱体112连接在一起,同时方便对抵触辊4进行拆卸和更换,并且在螺杆1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将圆柱体112与抵触辊4固定的限位螺母12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驱动电机7驱动拉胶辊6转动,使拉胶辊6卷绕卷设在胶带辊5上的粘着带51,同时带动抵触辊4和胶带辊5转动,抵触辊4转动时圆盘体111在圆盘形空腔101内转动,此时粘着带51被抵触辊4抵压而被拉直。在传送带3将载物板2输送到冲压下模之前,载物板2首先要经过抵触辊4并且与被抵触辊4抵压的粘着带51接触,在载物板2经过抵触辊4时,抵触辊4转动帮助载物板2更加轻松的通过抵触辊4,并且被抵触辊4抵压的粘着带51将载物板2表面的灰尘、颗粒等物质粘附走,进而达到对载物板2表面进行清理的作用,从而避免冲压上模将冲压下模内的砖料挤压成型时由于载物板2表面的灰尘而使砖块产生杂质。

当要调节抵触辊4的高度时,握住摇杆13摇动螺纹杆9,由于螺纹杆9与安装座8转动连接并且与螺纹套10螺纹连接,此时螺纹套10会沿着螺纹杆9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抵触辊4也可以上下移动,调节抵触辊4的高度。

当要对抵触辊4进行更换时,松动限位螺母121,将螺杆12从圆柱体112与凸块1121之间拔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