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491发布日期:2019-09-13 22: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泊车设备,具体是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



背景技术:

截至2016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的停车位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量,目前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并且正持续扩大,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了二三线城市。

目前国内的机械停车设备主要分为九类,其中升降横移类产品占市场的主要份额,其特点是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多层停车位时,每层停车位都单独配有一套升降驱动装置和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实际只能使用一套)。在存取中间或者顶层车辆时,下方车位必须避让,并且除地面层外其他层车位不允许动作,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驱动装置比较多,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点,可靠性也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以解决在停放中间或者顶层车辆而其下方车位必须避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包括钢结构框架和位于钢结构框架侧边的承载吊梁,所述承载吊梁包括连接梁和两个分别安装于连接梁两端的起升支座,每个所述起升支座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以提升的钢丝绳吊耳;

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两个L形梁和位于L形梁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与连接梁平行的支撑梁、多个两端固定于支撑梁侧壁的斜撑梁、轨道梁、齿条支持梁、导向装置承载梁,所述轨道梁、齿条支持梁、导向装置承载梁均与支撑梁相垂直且位于其下侧,所述轨道梁、齿条支持梁、导向装置承载梁侧壁均与支撑梁相紧固连接,所述轨道梁、齿条支持梁、导向装置承载梁端部均连接于连接梁侧壁上;

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钢结构框架两端的倾斜车道,所述倾斜车道包括行车面板和固定架,所述行车面板为两个且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中的构件之间连接均采用止口搭接方式的螺栓副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倾斜车道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两侧的导向边梁,所述L形梁和固定架之间采用型钢加强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承载吊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导向轮系。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导向轮系包括匹配轨道的上轮和带偏心轴的下轮,且上轮和下轮均采用螺栓连接于起升支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车辆行驶到本设备上,直接起升到指定的楼层,不影响地面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2、在移动此车辆时,不需要移动停车设备上的其他车辆,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工作效率较高;同时驱动装置比较少,减少设备的故障点,增加其可靠性,且结构稳固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倾斜车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起升支座1、钢丝绳吊耳2、L形梁3、连接梁4、轨道梁5、齿条支持梁6、导向装置承载梁7、行车面板8、导向轮系9、固定架10、斜撑梁11、支撑梁12、下轮13、上轮14、导向边梁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无避让组合式多层自动泊车设备的吊架装置,包括钢结构框架和位于钢结构框架侧边的承载吊梁,所述承载吊梁包括连接梁4和两个分别安装于连接梁4两端的起升支座1,每个所述起升支座1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以提升的钢丝绳吊耳2,为了确保吊架垂直升降运行,所述承载吊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导向轮系9,导向轮系9的导向轮在停车设备前立柱内侧轨道中,上下滚动,起吊架做升降过程的导向作用;

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两个L形梁3和位于L形梁3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与连接梁4平行的支撑梁12、多个两端固定于支撑梁12侧壁的斜撑梁11、轨道梁5、齿条支持梁6、导向装置承载梁7,所述轨道梁5、齿条支持梁6、导向装置承载梁7均与支撑梁12相垂直且位于其下侧,所述轨道梁5、齿条支持梁6、导向装置承载梁7侧壁均与支撑梁12相紧固连接,所述轨道梁5、齿条支持梁6、导向装置承载梁7端部均连接于连接梁4侧壁上,为了便于运输和安装,这些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副连接,止口搭接的方式,避免螺栓承受剪力;

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钢结构框架两端的倾斜车道,所述倾斜车道包括行车面板8和固定架10,所述行车面板8为两个且通过固定架10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上,所述倾斜车道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架10两侧的导向边梁15,导向边梁15的设置便于司机在操作时对中,所述L形梁3和固定架10之间采用型钢进行加强连接以增加稳固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向轮系9包括匹配轨道的上轮14和带偏心轴的下轮13,且上轮14和下轮13均采用螺栓连接于起升支座1,便于更换且中心距离也能够调节,上轮14采用长孔进行调节与轨道的距离,下轮13采用偏心轴的方式进行调节与轨道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