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8879发布日期:2020-11-10 12:1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锚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锚具。



背景技术:

锚具是指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应用的不断扩大,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为了不影响工程周边的地下环境,在基坑工程完工后,施工中起临时支护作用的锚索必须进行拆除。如果取消锚索而改用其他支护方案,将极大地提高工程造价和延长工期。现有的一些可拆卸锚具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进而造成锚索拆除效果不佳,极大地阻碍了锚索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拆卸锚具,该可拆卸锚具能够夹紧穿入至锚孔内的预应力筋,也能够很简单地松开并移走预应力筋,从而实现了对预应力筋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卸锚具,包括:

锚壳体,所述锚壳体轴向开设有锚孔;

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装设于所述锚壳体的轴向端部并与所述锚孔相连通;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轴向滑动,当所述夹持机构朝向所述锚孔滑动并穿入至所述锚孔内时,所述夹持机构夹紧穿入至所述锚孔内的预应力筋;当所述夹持机构移出所述锚孔时所述夹持机构松开预应力筋。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锁定件及多个夹片,所述第二锁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轴向滑动;各个所述夹片周向装设于所述第二锁定件靠近所述锚孔的端部,且各个所述夹片相互围设形成有用于夹紧预应力筋的夹持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件面向所述锚孔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部,所述夹片面向所述第二锁定件的侧面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环形凸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锚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锁定件可滑动式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件背向所述锚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凸部,各个所述第一凸部相间隔设置,且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锁定件周向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凸部,各所述第二凸部相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第二凸部一一对应可滑动式装设于各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背向所述锚壳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锚具还包括弹性件及帽体,所述帽体可拆卸式套设于所述锚壳体的端部外侧,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固定装设于所述帽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背向所述锚孔的端面,另一端与所述帽体正对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内侧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的内侧面周向形成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周向外侧套设有限位环体,所述限位环体的内侧周向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锁定件远离所述锚孔的端部相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的端部内侧面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锚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锁定件的端部外侧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螺接配合;或,

所述帽体靠近所述锚壳体的端部形成有卡接部,所述锚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锁定件的端部外侧形成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凹槽相卡接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可拆卸锚具,是通过第一锁定件限定夹持机构的移动范围,且使夹持机构能够沿第一锁定件的轴向滑动;当夹持机构朝向锚孔滑动并滑动至锚孔内部时,夹持机构面向锚孔的侧面抵紧锚孔的内侧面,同时夹持机构背向锚孔的侧面抵紧穿入至锚孔内的预应力筋,从而能够在锚孔与夹持机构的协同作用下夹紧穿入至锚孔内的预应力筋,也能够在外力的作用推动夹持机构朝向第一锁定件远离锚孔的一端移动以使夹持机构松开预应力筋,以便于通过简单的操作过程实现预应力筋的回收,进而实现对预应力筋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可拆卸锚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锚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锁定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夹持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帽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可拆卸锚具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限位环体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帽体的示意图。

100、可拆卸锚具;10、锚壳体;11、锚孔;12、外螺纹;13、卡接凹槽;14、第一限位槽;15、第四凹槽;20、第一锁定件;21、第一通孔;22、第一凸部;221、光滑斜面;23、第二凹槽;24、第三凹槽;25、限位凸部;30、夹持机构;31、第二锁定件;311、环形凸部;312、第二凸部;32、夹片;321、第一凹槽;33、夹持工位;40、弹性件;50、帽体;51、第一限位部;52、内螺纹;53、卡接部;54、第二限位槽;60、限位环体;61、第二限位部;62、第三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拆卸锚具100,该可拆卸锚具100能够夹紧预应力筋,且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该可拆卸锚具100包括:锚壳体10、第一锁定件20及夹持机构30,该锚壳体10轴向开设有锚孔11,外部的预应力筋可穿入至锚孔11内;第一锁定件20装设在锚壳体10的轴向端部,并且该第一锁定件20与锚孔11相连通;夹持机构30穿设在第一锁定件20上,并且夹持机构30能够沿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进行滑动,当夹持机构30朝向锚孔11滑动并穿入至锚孔11内时,该夹持机构30能够夹紧穿入至锚孔11内部的预应力筋;当所述夹持机构30移出所述锚孔11时所述夹持机构30松开预应力筋。

其中,锚壳体10上所开设的锚孔11呈锥形设置,第一锁定件20位于锚孔11的大端一侧,当夹持机构30穿入至锚孔11内并朝向锚孔11的小端滑动时,夹持机构30穿入至锚孔11内的端部外侧面将相对于锚孔11的内侧面滑动,同时该夹持机构30的端部逐渐伸入至锚孔11的小端处,进而夹紧穿入至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

其中,该可拆卸锚具100还包括:弹性件40及帽体50,该帽体50可拆卸式套设在锚壳体10的端部外侧,并且第一锁定件20固定装设在帽体50内部;弹性件40位于帽体50内部,弹性件40的一端与夹持机构30背向锚孔11的侧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帽体50面向夹持机构30的内侧面相连接。

其中,在帽体50靠近锚壳体10的端部内侧形成有卡接部53,在锚壳体10的端部外侧沿周向形成有卡接凹槽13,卡接部53与卡接凹槽13之间相卡接配合,即:帽体50是通过卡接部53卡接在锚壳体10端部外侧的卡接凹槽13内,以使帽体50可拆卸式装设在锚壳体10上。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在锚壳体10的端部周向开设有相对称的多个第一限位槽14,同时,锚壳体10的轴向端部形成有第四凹槽15,并且锚孔11位于第四凹槽15的中心位置处,第一锁定件20面向锚孔11的端部装设在该第四凹槽15内。

第一锁定件20的周向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限位槽14的形状相适配的多个限位凸部25,当第一锁定件20安置在第四凹槽15内时,各个限位凸部25一一对应卡持在各个第一限位槽14内,能够避免第一锁定件20相对于锚壳体10周向转动。

其中,第一锁定件20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1,该第一通孔21与锚孔11相连通设置,并且该第一通孔21的内直径不小于锚孔11的大端位置处的内直径。另外,夹持机构30装设在该第一通孔21内,并能够沿第一通孔21的轴向滑动,以使夹持机构30面向锚孔11的端部沿锚孔11的内侧面穿入至锚孔11内,并使夹持机构30夹紧穿入至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

请一并参阅图4,该夹持机构30包括:第二锁定件31及多个夹片32,第二锁定件31穿设在第一锁定件20上并能够沿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滑动,即:第二锁定件31穿设在第一通孔21内,并可相对于第一通孔21进行滑动;各个夹片32周向装设在第二锁定件31靠近锚孔11的端部,并且各个夹片32相互围设形成有用于夹紧预应力筋的夹持工位33。

可以理解的,夹片32的外侧面呈直线倾斜设置,以使该夹片32的外侧面能够与呈锥形设置的锚孔11的内侧面相紧贴,即各个夹片32相互围设形成了与呈锥形设置的锚孔11的内侧面向贴合的锥形结构,以使各个夹片32在由锚孔11的大端伸入至锚孔11小端的过程中,各个夹片32的内侧面及外侧面分别抵紧预应力筋的外侧面及锚孔11的内侧面,进而基于锚孔11与各个夹片32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达到夹紧预应力筋的效果。另外,该夹持工位33的形状与预应力筋相适配。

其中,如图1所示,第二锁定件31面向锚孔11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部311,夹片32面向第二锁定件31的侧面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21,环形凸部311卡接在该第一凹槽321内,即:各个夹片32通过环形凸部311与第一凹槽321之间的卡接配合作用固定连接在第二锁定件31的端部外侧,从而令各个夹片32能够基于第二锁定件31的滑动而滑动。

其中,第二锁定件31的周向外侧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凸部312,各个第二凸部312相互间隔设置。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锁定件20背向锚壳体10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凸部22,各个第一凸部22之间相间隔设置,并且在任意两相邻的第一凸部22之间均围设形成有第二凹槽23;各个第二凸部312一一对应可滑动式装设在各第二凹槽23内。

可以理解的,当各个夹片32穿入至锚孔11内并夹紧预应力筋时,该第二锁定件31上的各个第二凸部312一一对应抵接在各个第二凹槽23的槽底位置处。

另外,在各个第一凸部22背向锚壳体10的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24,并且该第三凹槽24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23的深度;在各个第一凸部22背向锚壳体10的端部均形成有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斜面221,如图3所示。

使用时将预应力筋插入至锚壳体内的夹持工位33内,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带动第二锁定件31转动,并在斜面221的导向作用下使第二凸部312穿入至第二凹槽23内,各个夹片32穿入至锚孔11内并夹紧穿入至夹持工位33内的预应力筋。

当工作人员施加外力以使预应力筋推动第二锁定件31移动时,预应力筋带动第二凸部312沿第一凸部22端部的斜面221滑动,以使第二凸部312移动至第三凹槽24内,并使各个夹片32松开,从而实现可回收预应力筋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利用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5,在帽体50的内部形成第一限位部51,该第一限位部51沿帽体50的内侧面周向设置,并且该第一限位部51正对于各个第二凹槽23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缺口(图未标),同时,该第一限位部51与第一锁定件20上的第一凸部22之间相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凸部312能够基于第一凸部22与第一限位部51之间的间隙转动。

其中,在该帽体50的内侧面处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槽54,该第二限位槽54能够与位于锚壳体10上的第一限位槽14相限位配合,以对第一锁定件20外侧的限位凸部25进行限位,进而避免第一锁定件20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拆卸锚具100可通过夹持机构30与锚壳体10的锚孔11之间的夹持配合作用夹紧穿入至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便于操作,具有较好重复利用性能。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可拆卸锚具100不同之处在于: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件20的周向外侧套设有限位环体60,该限位环体60的内侧沿周向形成有第二限位部61,第二限位部61与第一锁定件20远离锚孔11的端部相间隔设置,即:第二限位部61与第一凸部22之间留置有供第二凸部312转动的间隙。另外,该限位环体60背向锚壳体10的端面与帽体50的内侧面相抵紧以防止限位环体60沿轴向移动。

其中,在限位环体60面向锚壳体10的端部开设有相对称的设置的第三限位槽62,该第三限位槽62与锚壳体10的端部所开设的第一限位槽14相限位配合,以对第一锁定件20周向外侧的限位凸部25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一锁定件20移动。

其中,帽体50靠近锚壳体10的端部内侧面沿周向形成有内螺纹52,锚壳体10靠近第一锁定件20的端部外侧形成有外螺纹12,外螺纹12与内螺纹52相螺接配合,以将锚壳体10与帽体50螺接为一体式结构。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锚具100的安装过程可描述为:工作人员将各个夹片32沿周向卡接在第二锁定件31面向锚孔11的端部,并令第二锁定件31处的第二凸部312安置在第三凹槽24的槽底位置,并将弹性件40的一端部与第二锁定件31背向锚孔的端面相接;然后,工作人员将帽体50通过螺接的方式与锚壳体10螺接为一体式结构,此时,弹性件40在帽体50内处于压缩状态。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旋转帽体50或锚壳体10以使帽体50从锚壳体10上拆除。

可以理解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在帽体50内侧设置外螺纹,在锚壳体10的外侧设置内螺纹,进而令帽体50与锚壳体10相螺接配合。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除了可以采用螺接或卡接的方式将帽体50与锚壳体10可拆卸式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帽体50与锚壳体10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如铆接。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拆卸锚具100的夹紧预应力筋的过程,可详述为:

初始时,弹性件40处于压缩状态,第二锁定件31的第二凸部312位于第三凹槽24内,各个夹片32位于第一通孔21内;工作人员将预应力筋穿入至锚孔11内部并伸入至夹持工位33内以抵紧第二锁定件31,转动预应力筋并带动第二锁定件31的第二凸部312转动至第二凹槽23的正上方以使弹性件40所受的外力消失,弹性件40由压缩状态回位为初始状态(即:弹性件40未压缩时的状态),弹性件40推动第二锁定件31朝向锚孔11滑动,同时,第二锁定件31带动夹片32沿锚孔11的内侧面伸入至锚孔11内;进而,当第二锁定件31上的第二凸部312滑动至第二凹槽23的槽底位置时,夹片32远离第二锁定件31的端部由锚孔11的大端滑动至锚孔11的小端,从而在夹片32与锚孔11的协同作用下夹紧穿入至夹持工位33内的预应力筋。

可以理解的,当工作人员需要回收预应力筋时,工作人员可施加外力以推动第二锁定件31朝远离锚孔1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性件40,同时,令第二锁定件31的第二凸部312沿光滑斜面221滑动并使其再次放置在第三凹槽24内,以实现可拆卸锚具100由抓紧预应力筋的状态调整为松开预应力筋的状态,从而令工作人员可取出预应力筋。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拆卸锚具100,通过第一锁定件20限定夹持机构30的移动范围,且使夹持机构30能够沿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滑动;当夹持机构30朝向锚孔11滑动并滑动至锚孔11内部时,夹持机构30面向锚孔11的侧面抵紧锚孔11的内侧面,同时夹持机构30背向锚孔11的侧面抵紧穿入至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从而能够在锚孔11与夹持机构30之间的协同作用下夹紧穿入至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也能够基于夹持机构30与第一锁定件20的协同作用实现预应力筋的重复回收利用,且其预应力筋的回收过程简单,便于实施。另外,该可拆卸锚具100的结构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