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943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滑动装置普遍应用于可承载物品的装置上,用于使两物体相对滑动,起初多用于家具中如抽屉、电脑键盘托盘等,后来用于如服务器等电子装置中。现有滑动装置分为摩擦式滑动装置和滚珠式滑动装置,为保证滑动装置中滑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顺畅性,摩擦式滑动装置一般制造成二级摩擦式滑动装置,但是二级摩擦式滑动装置的伸缩长度受限制,伸长比较小,应用领域受到限制,也有少数的三级摩擦式滑动装置,通过滚压技术实现滑轨间的曲面或者斜面接触,使得占用空间较大,且受力状态下滑轨间接触面积较小,则承重能力较弱,且受到垂直于曲面的压力时,曲面容易变形使得滑轨较易脱落,连接不稳定,且需要使用特定的滚压设备才能获得形状、尺寸符合标准的摩擦式滑动装置,工艺复杂,且没有止位设计或者采用弹片进行止位,使得滑轨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实用性较差。利用滚珠式滑轨技术的滚珠滚动原理不仅可以实现二级滚珠式滑动装置,还可以实现三级滚珠式滑动装置,伸长比高于二级摩擦式滑动装置的伸长比。但是生产滚珠式滑动装置时,需要特别定制滚珠的尺寸大小,不仅需要利用特制的滚压生产线设备才可以加工获得滚珠式滑动装置,而且制造滚珠式滑动装置时需要特制的设备才能完成滚珠的安装,为使滚珠与滑轨达成良好的接触,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很高的工艺精度才能保持滚珠的顺畅滚动,以实现滚珠式滑动装置的稳定连接,因而滚珠式滑动装置的设计工艺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装置,实现了滑轨连接稳定性强,滑轨承重能力强,且实施工艺简单的三级摩擦式滑动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装置,包括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第一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中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第二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中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底板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滑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滑轨的两侧分别相向弯曲形成弯折部,以容纳所述第三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沿所述第二滑轨的长轴方向形成镂空槽,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位于所述镂空槽中,且所述镂空槽沿所述第二滑轨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高度高于所述镂空槽的高度,所述第二滑轨的任一侧形成的弯折部在固定位置处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第一卡片;所述第三滑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滑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三滑轨的两侧分别相背延伸以容纳在所述第二滑轨中,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一外侧沿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与所述第一卡片卡扣,当所述第三滑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至所述第二卡片与所述第一卡片相互卡位时所述第三滑轨被限位,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末端端部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末端端部,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持平或者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下表面低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滑轨的两侧分别相背延伸具体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以容纳在所述第二滑轨中:所述第三滑轨的两侧分别相背弯曲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容纳在所述第二滑轨中,以容纳所述第三滑轨在所述第二滑轨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对。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片还包括:所述第一卡片以所述固定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长轴方向延 伸。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片沿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的长轴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轨的末端端部,所述固定位置至所述第二滑轨的末端的端部间的距离为2mm~10mm中的任一数值。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镂空槽沿所述第二滑轨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之间存在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1mm~0.3mm中的任一数值。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包括沿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挡片。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凸台或者沿所述第一滑轨的底板的长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凸台,所述每一个凸台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滑轨的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用于固定部件至所述滑轨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位装置包括螺纹孔。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装置为三级摩擦式滑动装置,不需要特制的工艺设备加工制作,工艺要求低,且需要的材料可为普通材料,制造成本低,通过第一滑轨的底板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底板相接触,以及所述第一滑轨的侧壁与第二滑轨的侧壁相接触,实现了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下平面的接触和左右平面的接触,通过平面与平面的接触可以增大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下受力方向或者左右受力方向时相互接触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强滑动装置在上下受力方向或者左右受力方向下的稳定性,提高了滑动装置在不同受力方向下的承重能力。以及,将第一滑轨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第二滑轨所形成的镂空槽中,并设置第一限位机构的高度大于镂空槽的厚度,实现第二滑轨相对于第 一滑轨滑动时,第一限位机构阻止第二滑轨的滑动,以及在第二滑轨的任一侧的固定位置处沿第二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一卡片,在第三滑轨的外侧沿第三滑轨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外凸起的第二卡片,以与第一卡片卡扣,当所述第三滑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时,所述第二卡片滑动至所述第二滑轨的固定位置处时,所述固定位置处的第一卡片形成的向内的凸起和所述第二卡片形成的向外的凸起交错接触卡扣,进而通过第一卡片阻止第三滑轨相对第二滑轨的滑动,以及在第三滑轨的末端的端部设置的挡板实现了第三滑轨相对于第二滑轨被推入时,第二滑轨的端部阻止第三滑轨的滑动,本实施实例设置的止位功能的设计简单有效,工艺实现简单,且不会影响滑轨滑动时的摩擦力,以及可以根据承重能力的需求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或者减少滑轨间重叠的部分,进而可以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滑轨间重叠的部分以提高滑动装置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分解结构图;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配合示意图;图1d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的俯视图;图1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在固定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卡片和挡板的放大示意图;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的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挡板的放大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滑轨的卡位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件固定至滑动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见图1a至图1g,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分解结构图;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配合示意图;图1d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的俯视图;图1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在固定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卡片和挡板的放大示意图;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配合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10、第二滑轨120和第三滑轨130。其中,第一滑轨110、第二滑轨120和第三滑轨130的横截面结构可参照图1b。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轨110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第二滑轨120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且其横截面开口方向与第一滑轨110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同,第二滑轨120的两侧分别相向弯曲形成弯折部,以容纳第三滑轨130;第三滑轨130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其横截面开口方向与第二滑轨120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反,第三滑轨130的两侧分别相背延伸以容纳在第二滑轨120中,即第三滑轨130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120中。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滑轨110的底板和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相接触,实现了 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的上下平面的接触,通过平面与平面的接触可以增大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上下受力方向时相互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大了滑动装置上下方向受力时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间的受力面积,进而可以增强滑动装置在上下受力方向下的稳定性,增强了滑动装置的滑轨间的连接。以及,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滑轨110的侧壁与第二滑轨120的侧壁相接触,实现了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的左右平面的接触,通过平面与平面的接触可以增大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左右受力方向时相互接触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滑动装置左右方向受力时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间的受力面积,进而可以增强滑动装置在左右受力方向下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滑动装置的滑轨间的连接,从而提高了滑动装置在不同受力方向下的承重能力。以及如图1a所示,在第一滑轨110中,第一滑轨110的底板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111,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机构111包括沿第一滑轨110的底板的长轴方向排列的三个凸台112,每一个凸台112的形状为长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台112的形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凸台112的个数也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至少一个凸台112形成的第一限位机构111中的至少一个凸台112的位置布局也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a所示,凸台112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滑轨110的底板的内表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c所示,至少一个凸台112可以设置于一固定板113的上表面,固定板113以及固定板上表面的至少一个凸台112形成第一限位机构111,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受图1a所示的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实现形式如图1c所示的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实现形式的限制。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滑轨110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111设置于第二滑轨120所形成的镂空槽121中,并设置第一限位机构111的高度大于镂空槽121的厚度,实现第二滑轨120相对于第一滑轨110滑动时,第一限位机构111阻止第二滑轨120的滑动。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止位功能的设计简单有效,工艺实现简单,且设置于第一滑轨110底板上的第一限位机构111是固定的,不会影 响滑轨间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120中,第二滑轨120的底板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形成镂空槽121。如图1c所示,第二滑轨120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110中,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之间存在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机构111的高度高于镂空槽121的高度,以在第二滑轨120相对于第一滑轨110拉伸向前滑动,使第二滑轨120的镂空槽121的后侧与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前侧接触时,第一限位机构111的高度高于镂空槽121的厚度进而使第一限位机构111阻止第二滑轨120的滑动,以及在第二滑轨120相对于第一滑轨110压缩向后滑动,使第二滑轨120的镂空槽121的前侧与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后侧接触时,第一限位机构111的高度高于镂空槽121的厚度进而使第一限位机构111阻止第二滑轨120的滑动。具体的如图1a所示,第一限位机构111为凸台,则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凸台112的外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为0.15mm,即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外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为0.15mm。可选的如图1c所示,第一限位机构111由带有凸台112的固定板113构成,则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即为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固定板113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具体可为0.15mm。如图1a所示,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凸台112的厚度高于镂空槽121的厚度,如图1c所示,第一限位机构111的固定板的厚度高于镂空槽121的厚度。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承重能力的需求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或者减少滑轨间重叠的部分,例如滑动装置承载的物件较重,可以将第一限位机构固定在离第一滑轨的前端较近的位置处,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限位机构的止位设计增加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间滑动拉伸后重叠的部分,进而提高滑动装置的承重能力。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120中,如图1d所示,第二滑轨120的任一侧形成的弯折部在固定位置120a处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第一卡片122。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120的任一侧形成的弯折部在固定位置120a的截面结构可参照图1e,如图1e所示,第二滑轨120的任一侧形成的弯折部在 固定位置120a处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第一卡片122,具体第一卡片122的实现形式可参见图1e示出的黑色阴影部分。如图1f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滑轨130中,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一外侧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第二卡片131,即第三滑轨130的底板在第二卡片131处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三滑轨130的底板在其他位置处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的宽度,以形成第二卡片131。其中,如图1g所示,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一外侧形成的第二卡片131与第二滑轨120所形成的第一卡片122进行卡扣,即第一卡片122和第二卡片131处于滑动装置的同一侧,当第三滑轨130相对于第二滑轨120滑动至第二卡片131与第一卡片122相互卡位时第三滑轨130被限位,即第三滑轨130相对于第二滑轨120拉伸时,第三滑轨130的第二卡片131滑动至第二滑轨120的第一卡片122处,第二卡片131和第一卡片122沿滑动装置的横轴方向相互重叠,进而通过第二滑轨120的第一卡片122在重叠处的部位卡住第三滑轨130的第二卡片131在重叠处的部位,进而阻止第三滑轨130相对第二滑轨120的拉伸滑动。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承重能力的需求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或者减少滑轨间重叠的部分,例如滑动装置承载的物件较重,可以将固定位置固定在离第二滑轨的末端较远的位置处,从而可以通过止位设计增加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间滑动拉伸后重叠的部分,以提高滑动装置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滑轨120的任一侧的固定位置120a处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一卡片122,在第三滑轨130的外侧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外凸起的第二卡片131,所述第二卡片131与所述第一卡片122卡扣,当第三滑轨130相对于第二滑轨120滑动时,第二卡片131滑动至第二滑轨120的固定位置120a处时,固定位置120a处的第一卡片122形成的向内的凸起和第二卡片131形成的向外的凸起交错接触,进而通过第一卡片122阻止第三滑轨130相对第二滑轨120的滑动。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滑轨相对于第二滑轨拉出时的止位功能的设计简单有效,工艺实现简单,且设置于第二滑轨120的外侧的第一卡片122不位于第二滑轨120的底板上,以及设置于第三滑轨130的外侧与第一卡片122卡扣的第二卡片131 不位于第三滑轨130的底板上,故第三滑轨130相对第二滑轨120滑动拉出或者滑动推入时,第二滑轨120与第三滑轨130相接触的底板表面不会因为第一卡片122和第二卡片131的止位设计产生滑轨间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以及如图1f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滑轨130中,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末端端部固定连接挡板132,挡板132的上表面连接至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末端端部,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下表面与挡板132的下表面持平或者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下表面低于挡板132的下表面,且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上表面高于挡板132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32为一个挡片,挡板132的形状为长方形,可选的,挡板132的形状也可以是正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形状的实现方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以及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三滑轨130的末端的端部设置的挡板132实现了第三滑轨130相对于第二滑轨120被滑动推入时,挡板132与第二滑轨120的端部交错接触,则使得第二滑轨120的端部阻止第三滑轨130的推入滑动,即本实施例设置的挡板132的止位功能的设计简单有效,工艺实现简单,且挡板132设置于第三滑轨130的末端的端部,不位于第三滑轨130的底板上,则不会影响滑轨间滑动时的摩擦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的第一滑轨110中,第一滑轨110的第一限位机构111包括沿第一滑轨11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凸台112或者沿第一滑轨110的底板的长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凸台112,每一个凸台112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具体凸台112的实现形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为0.1mm~0.3mm中的任一数值,例如,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可为0.1mm,或者为0.3mm,或者为0.24mm,具体镂空槽121沿第二滑轨12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与第一限位机构111之间存在的间隙的宽度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 滑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三滑轨130的两侧分别相背延伸具体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以容纳在第二滑轨120中:第三滑轨130的两侧分别相背弯曲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133和第二弯折部134,第一弯折部133和第二弯折部134容纳在第二滑轨120中,以容纳第三滑轨130在第二滑轨120中;第一弯折部133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第二弯折部134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其中,第一弯折部133的横截面开口方向和第二弯折部134的横截面开口方向相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第一卡片122还包括:第一卡片122以固定位置120a为起点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长轴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固定位置120a至第二滑轨120的末端的端部间的距离为100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第二滑轨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第一卡片122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长轴方向延伸至第二滑轨120的末端端部。本实施例中固定位置120a至第二滑轨120的末端的端部间的距离为150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位置120a至第二滑轨120的末端的端部间的距离为100mm~1000mm中的任一数值,例如固定位置120a至第二滑轨120的末端的端部间的距离可以为500mm,或者为1000mm,或者为800mm等其他数值,具体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装置的挡板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挡板132包括两个挡片133,两个挡片133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分布,其中,两个挡片133的上表面分别连接至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末端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下表面低于挡片133的下表面,且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上表面高于挡片133的下表面。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下表面与挡片133的下表面持平,挡片133的实现形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以及,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132也可以包括沿第三滑轨130 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分布的至少三个挡片133,具体挡片133的个数步骤本实施例的限制,且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下表面低于挡片133的下表面,且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上表面高于挡片133的下表面,挡片133的实现形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装置,卡位装置用于固定部件至滑轨上。请参见图6a和图6b,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滑轨的卡位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件固定至滑动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如图6a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卡位装置为螺纹孔134,如图6b所示,如果需要将部件70固定在滑动装置上,则需要在部件70外侧设置与卡位装置上的螺纹孔134匹配的螺钉,以通过螺钉与螺纹孔134的配合固定部件70至滑动装置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卡位装置还可以是卡扣等固定装置,具体的实现形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仅以达到固定部件至滑动装置上为目的实现卡位装置。综上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装置为三级摩擦式滑动装置,不需要特制的工艺设备加工制作,工艺要求低,且需要的材料可为普通材料,制造成本低,通过第一滑轨110的底板和所述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相接触,以及所述第一滑轨110的侧壁与第二滑轨120的侧壁相接触,实现了所述第一滑轨110和所述第二滑轨120的上下平面的接触和左右平面的接触,通过平面与平面的接触可以增大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20上下受力方向或者左右受力方向时相互接触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强滑动装置在上下受力方向或者左右受力方向下的稳定性,提高了滑动装置在不同受力方向下的承重能力。以及,本实施例将第一滑轨110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111设置于第二滑轨120所形成的镂空槽121中,并设置第一限位机构111的高度大于镂空槽121的厚度,实现第二滑轨120相对于第一滑轨110滑动时,第一限位机构111阻止第二滑轨120的滑动,以及在第二滑轨120的任一侧的固定位置120a处沿第二滑轨12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一卡片122,在第三滑轨130的外侧沿第三滑轨130的底板的横轴方向形成一个向外凸起的第二卡片 131,第一卡片122和第二卡片131卡扣,当所述第三滑轨130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120滑动时,所述第二卡片131滑动至所述第二滑轨120的固定位置120a处时,所述固定位置120a处的第一卡片122形成的向内的凸起和所述第二卡片131形成的向外的凸起交错接触,进而通过第一卡片122阻止第三滑轨130相对第二滑轨120的滑动,以及在第三滑轨130的末端的端部设置的挡板132实现了第三滑轨130相对于第二滑轨120被推入时,第二滑轨120的端部阻止第三滑轨130的推入滑动,综上表述,本实施实例设置的止位功能的设计简单有效,工艺实现简单,且不会影响滑轨滑动时的摩擦力,以及可以根据承重能力的需求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或者减少滑轨间重叠的部分,进而可以通过止位设计增加滑轨间重叠的部分以提高滑动装置的承重能力。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位于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位于,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位于。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或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或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