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86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蹲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蹲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历史悠久的卫生设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舒适程度不如坐便式器具例如抽水马桶,特别对老人、孕妇、腿脚不便、肥胖等一些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士,在使用蹲便式设备时非常不方便,甚至会有安全隐患。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活,因此在使用蹲便方式进行如厕时,腿脚会酸麻,蹲厕完后站起来费力,需要陪护人员进行辅助,给老年人的如厕带来不便。

但是,公知的蹲便器与坐便器相比,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占地面积小,因此,目前蹲便器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

鉴于蹲便器已经大量普及,其改造成坐便式器具的成本十分高昂,而且在很多场合,这种改造将会对其他卫生设备进行较大的改动,带来额外的成本消耗,如何使用简单可靠的装置,对蹲便器进行快速、廉价地改造,使其具备坐便器的功能,是这类卫生设施发展的必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蹲便辅助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蹲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蹲便器使用时舒适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消除安全隐患、使用方便、可折叠、便于携带)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蹲便辅助装置,包括脚垫、支撑体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脚垫相连接,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接触、支撑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人的脚压住所述脚垫时,所述脚垫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带动所述支撑体移动至支撑位置,处于支撑位置的所述支撑体上的所述支撑面能接触并支撑处于蹲下状态的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

优选地,所述脚垫包括第一脚垫和第二脚垫,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脚垫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脚垫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弹力机构,所述脚垫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接,所述脚垫与所述连接体之间为转动连接且所述脚垫与所述连接体之间设有所述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脚垫形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为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所述弹力机构为第一扭簧,所述脚垫能通过所述连接体带动所述支撑体移动至支撑位置。

优选地,所述脚垫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所述脚垫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带动所述支撑体移动至支撑位置。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的杆状结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杆内,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脚垫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弹性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孔内时锁定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空心结构的不锈钢杆。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包括顶板、转动元件和滑块,所述顶板与所述转动元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元件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滑道,所述滑块能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所述转动元件和所述顶板能随所述滑块一并移动,所述滑块上设有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空间,所述滑块滑至所述连接结构上的远离所述脚垫的一端时所述滑块能与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且所述转动元件能绕其与所述滑块的连接点在所述转动空间内发生转动从而改变所述顶板的位置使所述顶板移动至支撑位置。

优选地,所述转动元件包括“t”形伸缩拉杆和弹簧,所述“t”形伸缩拉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杆的外围套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圆柱滚体,所述圆柱滚体与所述顶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滚体与所述第一杆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柱滚体与所述第一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脚垫上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脚垫上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所述第二挂钩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蹲便辅助装置,人的脚压住所述脚垫时,脚垫能通过连接结构带动支撑体移动至支撑位置,处于支撑位置的支撑体上的支撑面能接触并支撑处于蹲下状态的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此时人在蹲便时会感觉更加舒适,对老人、孕妇、腿脚不便、肥胖等一些身体状况不佳不便于下蹲的人群特别适用,该装置大大缓解了人蹲便时双脚的负担,避免了人们腿脚会酸麻,蹲厕完后站起来费力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脚垫与连接体之间为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扭簧的设置,使得人们蹲坐在支撑体上时可以通过灵活改变脚垫与连接体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支撑体的位置,舒适度更强,且可以使得脚垫与连接体之间发生折叠,减小了体积,节省占用空间;可伸缩的杆状结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第二支杆在第一支杆内的位置,从而改变支撑体的位置;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为空心结构的不锈钢杆,减轻了该装置总体的重量,且结实耐用不易折断;该装置的支撑体与连接体之间设置成滑动连接,不使用的时候该装置能折叠为收缩状态,携带方便,所占空间小,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的蹲便辅助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转动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蹲便器的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蹲便辅助装置的一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蹲便辅助装置的另一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脚垫;11、第一脚垫;12、第二脚垫;2、支撑体;21、顶板本体;22、滑块;23、圆柱滚体;24、“t”形伸缩拉杆;241、第一杆;242、第二杆;25、弹簧;26、第一支撑体;27、第二支撑体;3、连接结构;31、第一支杆;32、第二支杆;33、定位孔;35、第一连接结构;36、第二连接结构;4、第一扭簧;5、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滑道;8、转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蹲便辅助装置,包括脚垫1、支撑体2以及连接结构3,其中:支撑体2通过连接结构3与脚垫1相连接,支撑体2上设置有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接触、支撑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人的脚压住脚垫1时,脚垫1能通过连接结构3带动支撑体2移动至支撑位置,处于支撑位置的支撑体2上的支撑面能接触并支撑处于蹲下状态的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脚垫1包括第一脚垫11和第二脚垫12,支撑体2包括第一支撑体26和第二支撑体27,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5和第二连接结构36,第一支撑体2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5与第一脚垫11相连接,第二支撑体27通过第二连接结构36与第二脚垫12相连接。

人的脚压住脚垫1时,脚垫1能通过连接结构3带动支撑体2移动至支撑位置,处于支撑位置的支撑体2上的支撑面能接触并支撑处于蹲下状态的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此时人在蹲便时会感觉更加舒适,对老人、孕妇、腿脚不便、肥胖等一些身体状况不佳不便于下蹲的人群特别适用,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蹲在支撑体2上,支撑体2对连接结构3产生了推力,由于人的脚压在脚垫1上所以连接结构3被脚垫1固定无法移动,所以连接结构3对支撑体2起反向作用,从而拖住人体的臀部或大腿根部,从而使人在蹲便时对脚的压力一部分由支撑体2传到连接结构3,再由连接结构3传到脚垫1,脚垫1传到地面由地面分担,从而缓解了人蹲便时双脚的负担,避免了人们腿脚会酸麻,蹲厕完后站起来费力的情况发生。

脚垫1与连接结构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连接结构3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脚垫1能通过连接结构3带动支撑体2移动至支撑位置,但是考虑到脚垫1与连接结构3为固定连接的话,舒适度不佳,所以更倾向于脚垫1与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便携性更好,使得人们蹲坐在支撑体2上时可以通过灵活改变脚垫1与连接结构3的夹角来改变支撑体2的位置,舒适度更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体和弹力机构,脚垫1通过连接体与支撑体2相连接,脚垫1与连接体之间为转动连接且脚垫1与连接体之间设有弹力机构,该弹力机构为第一扭簧4,使得人们蹲坐在支撑体2上时可以通过灵活改变脚垫1与连接体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支撑体2的位置,舒适度更强,且可以使得脚垫1与连接体之间发生折叠,减小了体积,节省占用空间;考虑到弹力机构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发生损坏,于是将弹力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体和脚垫1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及时更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体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脚垫1能通过连接体带动支撑体2移动至支撑位置,可伸缩的杆状结构包括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第二支杆32位于第一支杆31内,第一支杆31与脚垫1相连接,第二支杆32与支撑体2相连接,第二支杆32上设有弹性凸起,第一支杆31上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孔33,弹性凸起位于定位孔33内时锁定第一支杆31与所述第二支杆32的相对位置,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第二支杆32在第一支杆31内的位置,从而改变支撑体2的位置,适用人群更广,舒适度更好。此外,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均为空心结构的不锈钢杆,减轻了该装置总体的重量,且结实耐用不易折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体2包括顶板、转动元件和滑块22,顶板与转动元件转动连接,转动元件与滑块22转动连接,连接结构3上设有滑道7,滑块22能在滑道7内滑动,转动元件和顶板能随滑块22一并移动,滑块22上设有转动元件的转动空间8,如图4所示,滑块22滑至连接结构3上的远离脚垫1的一端时滑块22能与连接结构3固定且转动元件能绕其与滑块22的连接点在转动空间8内发生转动从而改变顶板的位置使顶板移动至支撑位置。转动元件包括“t”形伸缩拉杆24和弹簧25,“t”形伸缩拉杆24包括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固定连接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垂直,第二杆242的外围套设有弹簧25,弹簧25与第一杆241固定连接,第二杆242包括内杆和外杆,外杆位于内杆的外围,内杆和外杆之间能发生相对滑动,顶板包括顶板本体21和圆柱滚体23,圆柱滚体23与顶板本体21固定连接,圆柱滚体23与第一杆241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柱滚体23与第一杆241相连接。第二杆242能在滑块22的转动空间8内转动,如图2所示,该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候,支撑体2位于连接体的一侧,当该装置需要被使用时,滑块22在滑道7上滑动,滑动至连接体上远离脚垫1的一端时滑块22能与连接体通过第二支杆32上的孔和滑块22上的弹性凸起固定,固定完成后,将第二杆242在转动空间8内转动至连接体的上方,从而带动顶板移动至支撑位置,圆柱滚体23与顶板本体21固定连接,圆柱滚体23与第一杆241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柱滚体23与第一杆241相连接,使得圆柱滚体23与第一杆241之间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角度扭转,舒适度更好。该装置在不使用的时候该装置能折叠为收缩状态,携带方便,所占空间小,使用简便。顶板是受力部位,所以顶板采用不锈钢制作,考虑到舒适度问题,可以在顶板本体21上套设顶板套,人们蹲在顶板上时更加舒适,冬季时候也不会因为不锈钢材质而感到冰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脚垫11上设有第一挂钩5,第二脚垫12上设有第二挂钩6,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收纳时候可以将第一脚垫11和第二脚垫12连接起来,不易丢失其中一个,此外,第一支撑体26和第二支撑体27上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卡扣和与卡扣相配合的扣位,第一支撑体26和第二支撑体27两者其一上设有卡扣,另一上设有扣位,该装置折叠收缩后可通过卡扣和扣位将第一支撑体26和第二支撑体27连接起来,更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