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的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0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的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95201634.6号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销售场所为展示目的而可使软包或背包扩张的扩张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于软包内的扩张装置,该装置可自动或手动地使软包扩张,给软包有塞满的印象及感觉。
目前全世界制造有大小不一的各式各样的软包,例如手提箱、大型女用手提袋,运动包和背包等。这些软包从制造厂到目的地常以扁平包装或配套状态运输,以便占有最小限度的装运空间,从而降低了装运费用。因为大多数零售商为了销售目的喜欢卖和/或展示那些已被塞满的软包,所以他们往往安排在靠近最终目的地或销售场所的包装设备上对软包进行填塞和重新包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将软包从原来的装货纸箱中取出,进行手工填塞,例如用碎纸、硬纸板、充了气的物件或其它装置,然后用较大的纸箱进行重新包装,于是这些纸箱装有经填塞过后的软包。上述的填塞步聚增加了软包的成本,并且又产生了储藏问题。
由于涉及手工填塞软包的问题,因此一种软包的扩张装置(弹弹板)引入了市场,该装置允许软包保持在扁平状态下进行装运,然后由零售商简捷地使软包自动或手动地扩张开来,这样的软包扩张装置(弹弹板)省去了费用庞大的展示或销售用的填塞步骤,而同时还保持了在扁平状态下装运或储藏软包的能力,节省了空间,这种可扩张的部件一般是用波面纸板制造的,并且由设置恰当的弹性装置(例如橡皮条)将其推进到所要求的位置,在如下的美国专利号中,描述了这些典型的装置4,077,451;4,141,399;4,946,292;4,969,751和4,993,846。
虽然在上述专利中所陈述的软包扩张装置(弹弹板)足以满足替代填塞法的需要,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简单,费用少和/或更高效率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能使软包迅速自动或手动地扩张的软包扩张装置(弹弹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可以折叠、扩张和放入的,而与软包组合使用的装置,使软包在压束和扁平状态下进行装运,随后可自动或手动地变成扩张状态,本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单一的具有弹性装置或弹性致动装置的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该单一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装置有4条平行的、有间隔的折线,以便形成包括(主)中心板的5块板,该中心板最好与被其放入的软包的主表面的形状一致。邻近该中心板有两对侧面板,其分别在该中心板的两侧,每对侧面板由一块端板和在该端板与中心板之间的第二板组成。二对侧面板的二个端板以及邻近相应侧面板的或中心板装置有在某种意义上在那里穿过的固定该弹性部件的装置,以便能使该部件在施加或不施加外力时,保持在相对扁平的状态,其后由所述的弹性装置使该部件自动或手动地促成并保持在扩张状态下。在此扩张状态下,每对侧面板形成一种像三角墙的结构,该结构垂直于中心板的平面,从而迫使该软包扩张并且呈现塞满的样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包括一个可折叠、扩张和放入的与软包组合使用的装置,使软包在压束和扁平状态下进行装运,随后可自动地变成扩张状态。本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单一的具有弹性的装置或弹性致动装置的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该单一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设置有至少3条平行的有间隔的折线,以便形成至少4块板,其包括第一狭板;邻近第一板的一般相当大的,并且最好与被其放入的软包的主表面形状和高度一致的第二板,此板被切割形成一片向其阔度方向延伸的大中心簧片;邻近第二板的宽度略小于或大于被其放入的软包的底面宽度的第三板;邻近第三板的,宽度和第三板大约相等的,并且任意具有一片小的中心簧片,以便在扩张状态下与第二板的大簧片相接合的第四板。第三和第四板设置有用来固定在某种意义上在那里穿过的弹性部件的装置,以便使该扩张装置在施加外力时(例如受到装运箱的压束)保持在相对扁平的状态下,其后由所述的弹性部件使该装置自动地(或手动地)形成扩张状态并保持在扩张状态下。在此扩张状态下,第二板的框架及其大簧片形成一种象三角墙的结构,而第三板和第四板构成该结构的底座,从而迫使该软包扩张,呈现塞满的样子。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的扩张装置,其包括具有主表面和可扩张的腔以致该软包能够呈折叠的、扁平或扩张状态的软包;放入该腔内使该软包在装运期间的装货箱内呈现其折叠状态,当软包从装货箱中取出后,使该软包呈现扩张形状的一种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包扩张装置包括一个单一的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该部件具有与其有关的用来迫使该部件折叠成预定形状的弹性致动装置,所述部件设有至少3条平行的有间隔的折线,以便形成4块板,其包括第一狭板;邻近第一板的一般相当大的第二板,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有第一折线,并且该第二板具有一沿着其阔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设置的簧片,所述簧片可绕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折线转动;邻近第二板的宽度略小于或大于被其放入的软包底面宽度的第三板,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具有第二折线;邻近第三板的宽度和第三板大致相等的第四板,在第三板和第四板之间具有第三折线;固定横过第三板和第四板的弹性部件的装置,该横过第三板和第四板的被固定的弹性部件在某种意义上当软包扩张装置被压缩时能使该装置保持在相当扁平的状态下,并且当压缩力消除后它迫使该软包扩张装置成为一扩张状态。
其中,该扩张装置的第二板与该软包主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一致。
其中,所述的软包扩张装置由包括纸板在内的其他刚性材料制成,弹性部件是橡皮条或其他的弹性材料。
其中,所述的软包扩张装置由波面纸板制成。
其中,所述的第四板还包括可绕第三折线旋转的在扩张状态下与所述大簧片接合的接头片。
其中,所述固定弹性部件的装置包括从第四板外边缘向内延伸的第一对平行的狭长切口,以及从第二折线延伸到第三板部分内的第二对平行的狭长切口。
其中,所述的各对狭长切口终止于一种固位孔处。
其中,其弹性部件和固定装置还可采用如下结构用来固定在那里穿过的弹性部件的在各个所述第三板和第四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固定装置;被固定的穿过所述固定装置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迫使一些板沿着在所述板之间的相应的叠线进行折叠,在没有压缩力的情况下形成一对象三角墙的结构,该结构起着扩张该软包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二板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等于该软包的主表面的形状和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板包括一可绕第一折线旋转的大簧片部分;所述第三板和第四板的尺寸与形状基本上是该软包底面的尺寸和形状;该弹性部件固定装置包括在各块板中或在第三板和第四板中一对平行的狭长切口,该弹性部件是一种橡皮条或其他任何的弹性材料;第四板包括可绕第三折线旋转的,当该软包扩张装置处于扩张状态时用来帮助夹持该簧片的接头片。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软包扩张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其表示在展开状态下的软包放入部件,此处还没有安装弹性装置。剖视图示出了弹性装置(例如有弹性的带材或橡皮条)的位置。
图2(a)和图2(b)是把具有固定橡皮条的软包放入部件放入软包内的
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其表示出放入部件在软包内可以有不同的折叠方式,以便软包能够在折叠或扁平状态下进行装运。
图3(a)和图3(b)是具有固定橡皮条的
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其表示在扩张状态下的部件和软包。
图4是上述实施例变型的等角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其表示在展开、非折叠状态下并且没有任何弹性部件固定在那里的一种软包扩张装置;图6是图5所示的软包扩张装置被部分折叠后的平面图,以便实现诸如橡皮条的弹性部件在那里的安置;图7是图5的具有连接好橡皮条的软包扩张装置的平面图;图8是图5所示的具有弹性材料的软包扩张装置在装运期间呈现压缩状态的等角图;图9是图5的软包扩张装置在压缩力消除后呈现扩张状态的等角图;
图10是软包扩张装置在软包内呈扩张状态的侧面切开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用纸板或其他合适的刚性材料制造的相当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10,该部件具有将其分成5块板20、22、24、26和28的平行而留有间距的4条折叠线12、14、16和18。中心板24的形状最好与待扩张软包60的主表面形状一致。在端板20和相邻的板22之间有一条折线12,它使上述的两块板形成第一对侧面板。在板26和相邻的端板28之间有一条折线以形成第二对侧面板,每对侧面板位于中心板24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每对侧面板的宽度最好小于中心板24的宽度。然而,两对侧面板也可以有相同或大于该中心板24的尺寸,这取决于待扩张软包60的尺寸。如果侧面板的尺寸大于中心板,则需要把侧面板折叠好后将部件10放入软包60内(参见图2(b))。部件10可以由厚纸板、波面纸板或包括塑料在内的其他合适的普通刚性材料制造而成。
端板20和28分别设有从它们的外缘向内延伸的一对留有间隔而平行的狭长切口30和32,以各自形成接头片33和35。中心板24设有切口34和36,它们沿着中心板24的侧缘(即分别沿着折线14和16)而位于其侧缘的中心处。在各个切口34和36的外缘附近处设有一对隔开而平行的狭长切口38和40,它们分别从折线14和16向里延伸到板22和26的内部,以便形成接头片37和39。两对侧面板也可以具有和软包60一致的形状。接头片33和37形成一装置,将第一根橡皮条42围绕在该装置上面,促使板20和22沿着折线12折叠,同样地,接头片35和39形成另一装置,将第二根橡皮条44围绕在该装置上面,促使板26和28沿着折线18折叠。切口34和36有利于橡皮条42和44固定在部件10的接头片上。如图2(a)所示,当把具有固定的橡皮条的部件10放入软包60中时,该部件保持扁平状态,以致使软包在扁平状态下进行装运,此时橡皮条42和44被拉长,部件10只能沿着折线14和16进行折叠,从而第二对板26和28叠加在第一对板20和22上面或可以交替,使两对板在中心板24上方向里折叠。为了保持部件10处于折叠的扁平状态,必须对部件10施加一垂直于该部件10平面的压力,以减少促使那些板沿着折线12和18折叠的橡皮条的拉力。在制造厂装运货物时,把软包60同其他种类的软包一起平直地放置在箱内。当把软包完全装满箱子以便使装货空间达到最大的限度时,降低了货物装运的费用,若软包内装有如图2(a)所示的折叠了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则该装置将保持在压缩状态,这是由于该装满软包的箱子提供了抵消橡皮条拉力所需要的压力,因此该装置可保持在扁平的形状下。当从箱中取出软包后,压缩力被消除并且由橡皮条促使两对端板呈现如图3(b)所示的位置,从而使软包赋有塞满的外貌。
另一种方法是,按照如图2(b)所示的那样,将该装置放入软包内。在此形状下,两对侧面板一起受到橡皮条还原时产生的推动力而沿着折线12和18折叠。于是,也可以使折叠过的侧面板在中心板24之上方沿着折线14和16用人工方法向里进行折叠。该装置保持在扁平状态时不需要任何外力。这有利于制造厂的包装,当出售及陈列时,此扩张装置可自动或需人手辅助操作使软包呈现出塞满的形状,如图3(a)、3(b)所示。
参阅图3(a),其表示在软包内具有装置10的软包60呈现一种扩张状态。在这里,当从箱子中取出软包60,以致除去了使软包60和装置10保持在扁平状态下的压力时,拉长了的橡皮条42和44上的张力使固定橡皮条的两对侧面板分别沿着折线12和18自动地折叠,以致形成一对使软包60保持在扩张状态的像三角墙的侧壁。当端板20和28的宽度大于分别相邻于它们的板22和26时,端板20和28的边缘更容易贴紧中心板24,以致形成较宽,较稳定的像三角墙的结构。
当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将该装置放入软包60内时,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折叠该装置,得到如图3(a)或图3(b)所示的扩张了的形状。在如图3(a)所示形状的情况下,橡皮条42和44促使端板20和28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推进,因此端板相互相对地楔入,形成所示的双三角形,其起着使软包60保持扩张状态的作用。
图4示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改型。更具体地说,图4的扩张装置采用了另一种弹性部件及其固定方式和固定点。参阅该图,端板20和28各自设置一个单一的狭长切口50和52,其从相应板边缘的中间部分向里延伸。中心板24在沿着其水平中心线和离折线14和16距离很近处设置一对孔54和56。第一弹性部件58通过狭长切口50使其一端70放入板20并打结,以便被夹持在其中,从而组成第一固定装置。弹性部件58的另一端62通过左边孔54插入中心板24,并且用夹持钮64将其卡住,从而组成第三固定装置。很显然,采用任何夹持装置都是合适的,例如钩环、铆钉或其他固定装置,可以有或者没有那些狭长切口和/或孔。第二弹性部件66可以相似地被固定在板28的狭长切口52上和中心板24的右边孔56中,各自在那里组成第二和第四固定装置(如图所示)。
因此,在每个端板上具有供固定弹性部件一端的第一和第二固定装置;在靠近中心板折线的中心板上具有供固定每个弹性部件相应另一端的第三和第四固定装置;由所述第一和第三固定装置所固定的位于所述左端板和所述中心板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由所述第二和第四固定装置所固定的位于所述右端板和所述中心板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在使用时,需要压缩力将该软包扩张装置保持在平直状态,当除去该压力后,即所述弹性装置在没有压缩力的情况下,迫使这些板沿着在所述板之间的相应折线进行折叠而形成使该软包扩张的一对象三角墙的装置。
换句话说,该软包扩张装置的弹性装置的特点是,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并且延伸穿过在一些板之间的至少一条折线的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并且延伸穿过在其他一些板之间的至少一条折线的第二弹性装置;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弹性装置迫使由第一和第二对板组成的相应板沿着在所述板之间的相应折线进行折叠,以致使该软包扩张。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用厚纸板、波面纸板或其他合适的诸如塑料刚性材料制造的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10。该部件10设置有将其分成4块板19、20、22和24的、平行而留有间距的3条折叠线12、14和16。第一板19是一块相当狭的板,在扩张状态下,其将形成该扩张装置的顶部。第二板20是一块邻近第一板19的相当大的板,其尺寸和形状最好同待扩张的软包60的主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一致(参见图6)。将此第二板20切割形成一向该板阔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可绕第一折叠线12旋转的大中心簧片26。板20及其簧片26形成在扩张状态下的软包扩张装置的侧面。在它们之间具有折线16的第三板22和其相邻的第四板24形成在扩张状态下的软包扩张装置的底座,该底座与软包60的底面是一致的。板22和24各自设置一对间隔而平行配置的狭长切口28和30。第三板22中的狭长切口28从板22和板20会合处的折线14向外而朝第四板方向延伸。狭长切口28最好终止于设置在板22的1/3-1/2宽处的弹性固位孔32。第四板24中的狭长切口30从该板的外边缘处向里延伸,并且最好终止于设置在从该板24外边缘起的1/3-1/2宽处的弹性固位孔34。第四板24最好还装有一片中心配置的簧片或接头片36,该簧片从可绕其旋转的折线16处向板24内局部地延伸。
参阅图6,其表示该软包扩张装置10的板24被局部地朝板22的方向折叠,以便于通过成对平行的狭长切口28和30固定诸如橡皮条38的弹性装置,因此橡皮条被分别夹持在如图7所示的成对的固位孔32和34中。在制造厂的装运过程中,将软包60和其他种类的软包一起扁平地放在箱中。该箱子将被软包完全装满,从而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装运空间,降低了装运费用。如果这些软包中装有如图8所示的可折叠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则由于装满软包的箱子提供了以抵消该弹性条38的拉力所需要的压力,该装置将保持在压缩状态下,因此保持其扁平的形状。当从箱中取出软包后,压缩力将被解除,同时弹性条38促使板22和24呈现如图9所示的位置,从而给软包有塞满的外形。图8示出当软包扩张装置出现在受到纸箱或其他盛包箱压缩的软包内时,其基本上处于压缩状态。在此压缩状态下,可以看到,通过沿着折线14的折叠,将第三板22和第四板24折叠到位于由第二板20所形成的簧片26的下面。在此状态下,第三板22和第四板24彼此不能进行折叠。而且,在此压缩状态下,弹性条38被完全拉长以致形成一种力,该力能促使板22和板24沿着在它们之间的折线16进行折叠。由于受到盛软包60的箱子的压缩力的作用,防止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当压缩力消除后,即从箱内取出软包60后,弹性装置的弹力迫使软包扩张装置形成如图9和
图10所示的扩张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看到,弹性条38的弹力已经迫使第三板22和第四板24沿着在它们之间的折线16进行折叠。这又引起大簧片26绕折线12向外旋转并且被接头片36卡住。整个形状是一种象三角墙或三角形的结构,而第二板20的外框形成一主表面,第二板20的簧片部分26形成第二主表面,第三板22和第四板24相互折叠形成底座。本实用新型一般不需要附加的刚性放入物就可以达到软包的均匀扩张,而许多先有技术的软包扩张装置的结构却需要添加额外的刚性放入物。然而,如果需要的,也可以将这些刚性放入物添加到该扩张后的软包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些特殊的实施例,但是所有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上述实施例的改型和等同物被视为由从属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的扩张装置,其包括具有主表面和可扩张的腔以致该软包能够呈折叠的、扁平或扩张状态的软包;放入该腔内使该软包在装运期间的装货箱内呈现其折叠状态,当软包从装货箱中取出后,使该软包呈现扩张形状的一种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包扩张装置包括一个单一的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该部件具有与其有关的用来迫使该部件折叠成预定形状的弹性致动装置,所述部件设有至少3条平行的有间隔的折线,以便形成4块板,其包括第一狭板;邻近第一板的一般相当大的第二板,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有第一折线,并且该第二板具有一沿着其阔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设置的簧片,所述簧片可绕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折线转动;邻近第二板的宽度略小于或大于被其放入的软包底面宽度的第三板,在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具有第二折线;邻近第三板的宽度和第三板大致相等的第四板,在第三板和第四板之间具有第三折线;固定横过第三板和第四板的弹性部件的装置,该横过第三板和第四板的被固定的弹性部件在某种意义上当软包扩张装置被压缩时能使该装置保持在相当扁平的状态下,并且当压缩力消除后它迫使该软包扩张装置成为一扩张状态。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张装置的第二板与该软包主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一致。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包扩张装置由包括纸板在内的其他刚性材料制成,弹性部件是橡皮条或其他的弹性材料。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包扩张装置由波面纸板制成。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板还包括可绕第三折线旋转的在扩张状态下与所述大簧片接合的接头片。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性部件的装置包括从第四板外边缘向内延伸的第一对平行的狭长切口,以及从第二折线延伸到第三板部分内的第二对平行的狭长切口。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对狭长切口终止于一种固位孔处。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软包组合在一起的软包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弹性部件和固定装置还可采用如下结构用来固定在那里穿过的弹性部件的在各个所述第三板和第四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固定装置;被固定的穿过所述固定装置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迫使一些板沿着在所述板之间的相应的叠线进行折叠,在没有压缩力的情况下形成一对象三角墙的结构,该结构起着扩张该软包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二板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等于该软包的主表面的形状和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板包括一可绕第一折线旋转的大簧片部分;所述第三板和第四板的尺寸与形状基本上是该软包底面的尺寸和形状;该弹性部件固定装置包括在各块板中或在第三板和第四板中一对平行的狭长切口,该弹性部件是一种橡皮条或其他任何的弹性材料;第四板包括可绕第三折线旋转的,当该软包扩张装置处于扩张状态时用来帮助夹持该簧片的接头片。
专利摘要一种放入软包或背包并使软包扩张的装置,它具有一相当扁平而可折叠的部件,该部件包括形成至少4块板的至少3条平行的折线,一弹性件被连接穿过2块板以迫使该部件沿着位于板之间的折线折叠。该部件中一块较宽板的尺寸和形状基本上是软包主表面的尺寸和形状。当软包从箱中取出后,该弹性物件迫使该部件折叠成一种象三角墙的结构,该结构迫使软包侧面向外,而所述较宽的板支撑住该软包的主表面,因此该装置使软包扩张。在装运时使软包保持在扁平状态。
文档编号A47F13/00GK2249003SQ9620159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1日
发明者邓衍文 申请人:邓衍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