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物品的架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58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支撑物品的架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向)一种用于支撑装入象盒子这样容器内的架子(装置)。
公知上述的架子(装置)(EP63 805 B)。这个公知架子的隔板(底)是通过专用的角形型材形成的,它安放在位于架子(装置)的前面和后面部件上并与其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在这个部件的水平边沿可安放盒子,防止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防止物品从这个部件的垂直方向脱落。
这个来自专用角形型材的隔板(底)的结构具有节省材料和重量轻的优点。
在上述这样的架子(装置)的生产过程中,角形型材必须具有很精确的间距。如果间距过大,在某种情况下,盒子可能掉下来;然而,如果间距太小,隔板(底)不能使用。因为盒子具有标准尺寸。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架子(装置),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以有限的费用可很容易的制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架子(装置),它用于放置和支撑特别是包装在象盒子这样的容器内的物品。具有至少两个牢固的垂直支柱(元件)和至少一个最好多个隔板(底),这些隔板(底)由金属板冲孔和/或冲压成形并固定到支柱(元件)上。本发明的进一步展开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内容。
就公知的架子而论,在保持特定间距的同时,角形型材需要连接到纵向部分及后面的支架或支柱(元件)上,本发明利用了隔板(底)的架子,它由金属板冲孔和/或冲压成形。这个隔板(底)可以,例如制造,也可以送到指定的生产地点,在这个其后装配架子(装置)并作好最后准备的地点,它们仅需要连接到支柱(元件)上,如焊接。这样,架子(装置)会更容易制造。
由于这个部分至少呈现在前纵向边沿附近并且在隔板(底)生产时也以通过冲孔和/或冲压成型制造的结果,隔板(底)有增加的强度,因此,仅需要相对薄的金属板,同时边缘部分防止不需要有或无意的滑动或安放在隔板(底)上的物品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展开,这个部分被加工成象向上或向下开口的V或U字形状,外侧边相对于与隔板(底)平面垂直的方向向外移置。这样,从这方面考虑,这个部分的外侧边具有岔开的结构。
为了进一步增加强度,隔板(底)的后部边沿至少有一个向上和/或向下伸出的隔板(底)平面的部分。在这里,不仅获得一个加固件,而且也防止装在隔板(底)上的物品滑出。如果架子以自由直立的方式放置,这可能是特别有益的,因为在重装物品的情况下,如从前面装,后面的物品滑出后面的危险是存在的。
同样,就在隔板(底)后沿上的部分来说,对于所说的部分形状制成象向上或向下开口的V或U字形是可能的,外侧边相对于与板隔底平面垂直的方向向外移置。
根据进一步展开,在前沿和/或后沿上这个部分两个侧边部分形成一个大于0度的角。因此,两个侧边不是平行的,而是汇合到项点。
根据进一步展开,这个部分的外侧边是平面的。在隔板(底)的前沿不仅仅具有允许申请注册的优点。这个平面结构使它容易连接到所说的在拐角附近的侧边上,即后沿一端附近,对应于由角形型材形成的支柱(元件),在此以前,为了这个目的。提供了一个平面区域。
根据另外一方面的进一步展开,隔板(底)的左右侧边边沿也至少具有一个部分,它至少部分地向下和/或向下伸出隔板(底)平面。这产生了隔板(底)的加固件并且也防止物品横向滑出,这对于自由直立架子装置是特别重要的。
位于侧沿的部分可同样具有在前沿部分的构造特征。
上面已经叙述了在侧沿的部分可以防止物品掉下或滑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展开,隔板(底)具有至一个从隔板(底)后沿附近延伸到它的前沿附近的加强筋,产生所说底板的附加强度,特别是如果架子(装置)相对宽,即支柱(元件)的水平距离大。如果加强筋是向上构成的,作为进一步展开提出,它可以在作出的同时并附带用来提供间隔的式样,以便物品在加强筋和/或外部件之间导向。
根据本发明,隔板(底)可具有专用的孔,这些孔可以在制造隔板(底)的过程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冲出。这些孔可用来如流出渗漏的液体并且也减轻隔板(底)的重量。如当把成品隔板(底)运送到架子(装置)装配和安装地点时,这是便利的。
隔板(底)的安装,例如,可以焊接于到支柱(元件)的方式进行。
本发明的第二种选择可能性是使用双弯头连接的方式将隔板(底)安装在它们的支柱(元件)拐角附近。
在架子(装置)的拐角,有四个支柱部件,如,以角形型材制成。然后在这个部件的平面部分和角形型材的内侧进行焊接和双弯头连接。
特别是,隔板(底)可以轻微地从架子(装置)的后面向前面倾斜,以便不仅使物品可以转到前面,如通过滑动,而且由于叠板位置轻微倾斜的结果,前面容器的顶部更容易看见。同样的,隔板(底)相互间的仅需要具有稍微大于容器高度的距离。
进一步特征,细节和优点可以从权利要求中了解字句可通过参考作出形成说明书内容的描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表示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架子(装置)侧视图。
图2是穿过安装隔板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1架子(装置)隔板(底)的部分剖视前视图。
图4是通过架子(装置)沿着隔板(底)平行方向延伸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对应于图2以倒置插入隔板(底)的部分剖视图。
架子(装置)部分地表示在图1中。包含一个安装或竖立架子(装置)的架子(装置)底座1。所说的底座可,例如由一个简单,整体成型的组件构成,它放置在地面上。在它的四个角附近架子(装置)底座有一个框架或支柱(元件)2,两个装在架子(装置)后面的元件2比装在前面的长。
架子(装置)部件3,表示在侧视图1中,它连接到架子(装置)底座1上。架子(装置)部件3有四个支柱(元件)4,它可以连接到架子(装置)底座1的支柱(元件)2上,如可通过插入连接或任何其它的可靠连接。为了安全的目的可在其后用螺钉连接。细节可以从上述的EP63 805 B中了解。
架子(装置)组件3的四个支柱(元件)4全部具有相同的长度,但是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以便它们垂直连接到架子(装置)底座1上。
在架子(装置)组件3上固定三个隔板(底)5,它们从后到前向下倾斜并且彼此间相互平行。固定4个支架(元件),形成在架子(装置)拐角当架子(装置)组件3连接到架子(装置)底座1时,它的顶部可以进一步安装其它组件,该组件可以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构,所提供支柱(元件)4的相互间距离是相同的。
图2表示通过在两个支柱(元件)4之间隔板(底)位置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支柱(元件)4为一个角形型材结构,它们的两个侧边6,7一个相对另一个是直角。
架子或隔板(底)5由金属板部分通过冲孔和冲压制造而成。隔板底包含一个中心部分8,它是一个平面结构。在相对于附图2右边的前边附近。隔板(底)的金属板最初是由平面的中心部8向上成形,它形成侧边9的立起(部分)。向下连接侧边10,侧边10由弯圆向上弯曲的金属板边沿形成的。两侧边9、10形成由在图2中隔板(底)5右方前边整个长度的延伸出来的边沿部分。通过这个部分的剖视图与U形和完整的V形相吻合。所说部分的两侧边9、10彼此间形成一个大于0度的角。在剖视图中外侧边是直线的,因此,它是一个整体的平面。两侧边9、10之间过渡段形成凸圆。变成凸圆是适当的,因为在这点使用者可以握持并且因此通过圆弧形避免了受伤的危险。侧边10的自由端12置于圆弧内侧以防止尖边。
在平面附近,即隔板(底)5的后沿,为了形成第一个侧边13,后面的金属板最初向下弯曲,即在底板5中心部分8的平面部分范围以外。然后,这个边通过圆形的凸圆14变成向上弯曲的侧边15,这个侧边剖视图是直线的,即它也是平面形状。
隔板(底)的侧边15焊接到支柱(元件)4侧边7的内侧或以双弯曲的方式连接。
这同样适用于在隔板(底)5前面纵向边沿附近部分的侧边10,它也固定在支柱(元件)4的侧边7内侧。在这点上,对于大的平面仍然是适用的。
横向延伸到隔板(底)5前沿和后边沿的侧沿也装有这样的部分,它具有侧边16,最初从隔板(底)5中心部分8的平面向上并通过上部,直线边17形成外侧边18。侧边18的下沿19限定近似在与侧边10的下沿或凸圆14的顶部(之间的)平面内。上方向侧边15的上沿近似在与直线边17和凸圆11的上沿(之间的)平面内。
形成在隔板(底)5的侧沿部分的剖视形状可从图3的左半边得到。后面表示了一个通过隔板(底)的水平方向部分。在拐角的附近,专用部件通过切割互相分离,减轻了产品的重量。图3表示了就侧沿两个侧边16、18的部分来说也共同形成了大于0度的角。
对照图2,隔板(底)5的平面中心区域8具有专用的,小加强筋19,它平行侧沿,这样,它们从后向前穿过,从而不需要构成在整个隔板(底)的宽度范围内。
由于以这样的方式制作所有部件的结果,即它们的两个侧边16共同形成一个非零的角并且向上开口部分的内侧边13由与隔板(底)5的平面相比垂直的平面向外倾斜,几个隔板(底)以紧密重叠的方式堆放。在隔板(底)上所有不固定的部分为楔形,以便底板可堆放。这样,通过冲孔和冲压成形后的产品,可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堆放并运送到使用地点。架子(装置)可被容易的生产,在这点上,成品隔板(底)以简单的方法连接到大批生产的适用的角形型材。
图4表示一个通过隔板(底)沿着相对于隔板(底)平行方向延伸的剖视图。看见这个部分由金属板间隔形成的并且环绕隔板(底)中心部区域的所有边是可能的。看见加强筋19沿着侧沿部分平行延伸并且与前沿和后沿部分垂直也是可能的。
隔板(底)8包含多个根椐特殊方式排列的开孔20,21并且起到减轻隔板(底)重量而不减少其强度的作用。此外,如果液体泄漏,所说的液体可流下。在隔板(底)5金属板上的开孔结构具有进一步的优点就是通过底部可以看见,这对装物品或重装物品可能是有利的。
如同所描述的实施例前部和后部是通过U或V形金属板部分形成的,由于所说部分的开口向外弯曲的结果,平面侧边以这样的方式,如向与隔板(底)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这使得它用有限的力和费用以平面而不是凹陷这样的方式安装隔板(底)是可能的。这样的可能性表示在图5中,其部分区域与图2是相似的,隔板(底)5是一个平面。这以上述的方式形成,通过稍微弯曲前部和后部的外侧边。
图5也表示第二种可能性通过根据本发明架子(装置)可以完成。这样,为了根据图5安装达到,图2的隔板(底)绕着以纸面垂直的轴线转动并且平行于隔板(底)预先固定的前沿。这个最初装于隔板(底)前面的装置装在后面,反之亦然。这样这个部分相同的定向被保持。即在U形部分向上封闭凸圆的前面。通过转动加强筋19转到隔板的下边。以便后面可以用于支撑物品,容器等等。物品不能放入由加强筋形成的栅格高度,如大的物品。这样,用于以限定隔板(底)形态的独立部件是不需要的。
以图2中隔板(底)定向为基础,绕着与前沿垂直的轴线转动也明显是可能的。以便底板的左边和右边互换。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筋19也转到下边,但是前部的凸圆也在底部。
具有带向上方向加强筋的平面安装和相反地安装一个带有向下倾斜的加强筋的隔板(底)也是明显可能的。向下的加强筋19,它不在产生隔间作用,但仍然有作用,因为它当然同时加强了隔板(底)。
权利要求
1.架子装置用于放置和支撑特别是包装在象盒子这样的容器内的物品,具有至少两个牢固的垂直支柱(元件)(2,4)和至少一个最好多个隔板(底)(5),这些隔板(底)由金属板冲孔和/或冲压成形并固定到支柱(元件)(2,4)上,其特征在于在它的前沿附近有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向上和/或向下伸出隔板(底)平面并且最好向上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这个部分被作成象向上或下开口的V或U字形,外侧边(10)相对于与隔板(底)(5)垂直的平面方向向外移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5)后沿附近有一个部分,它至少部分地向上或向下伸出隔板(底)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这个部分被作成象向上或下开口的V或U字形,外侧边(15)相对于与隔板(底)(5)垂直的平面方向向外移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上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这个部分的两侧边(9,10,13,15)形成一个大于0度的角。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其中的一项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外侧边(10,15)是一个平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5)侧沿的部分左边和/或右边具有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向上和/或向下伸出隔板(底)平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5)至少有一个,优先向上的贯穿它的后沿附近至前沿的加强筋(19)。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其隔板(底)具特制的,冲出的孔(20,21)。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焊接到支柱(元件)(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5)以双弯曲连接方式固定。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隔板(底)从它的后沿向它的前沿倾斜。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架子装置其特征于至少有一个隔板(底)(5)是平置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放置和支撑包装在盒容器内物品的架子。包括4个垂直方向的支柱(元件)和多个隔板(底),隔板(底)安装在支柱(元件)之间。隔板(底)由冲孔或金属板冲压而成并且在前沿部分附近有一部分,向上或向下伸出隔板(底)平面。
文档编号A47B47/00GK1174692SQ9711931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6日
发明者S·胡姆, W·霍尔 申请人:阿道夫维尔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