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319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热装置3上,造成发热装置3的加热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了长期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加热效率和使用清洁度,使用户对产品进行日常清洁的过程中,仅需对容纳腔22清洁即可,从而为产品的清洁提供了方便,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003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烹饪装置还包括:辐射层4,具体地,辐射层4设置在加热板21上,并位于容纳腔22内,辐射层4吸收加热板21的热量后,向容纳腔22内辐射红外线。
[0038]在该实施例中,在加热板21上设置辐射层4,该辐射层4吸收加热板21的热量后温度升高,此时,以辐射层4和容纳腔22内的温差作为推动力,使辐射层4向容纳腔22内辐射出红外线,食物吸收红外线后能量上升,从而引起食物内部的部分分子和原子产生振动或旋转,以使食物的温度快速升高,从而达到对食物的烹饪目的,由于红外线的加热效率高,穿透力强,则设置辐射层4,并使辐射层4向容纳腔22内辐射出红外线以对食物加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加热效率;此外,可通过控制辐射层4间接控制进入容纳腔内22的红外线的波长,从而进一步控制产品的加热效果,同时,在加热板21选用普通钢板的方案中,加热板21可对红外线进行无差别吸收,故而,发热装置3的可选择范围较广,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且辐射层4吸收加热板21的热量后,辐射出利于食物吸收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以进一步提高食物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对热能的利用率,进而提尚广品的能效。
[0039]在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一实施例和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加热板2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凸起5,具体地,导向凸起5位于容纳腔22内,且所述导向凸起5两两相对设置,其中,两个导向凸起5相对设置的一面为斜面51,且两个斜面5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40]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红外线的直线度好,在加热板21上设置导向凸起5结构,并可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辐射层4位于两个所述导向凸起5的导向斜面51之间,使辐射出的部分红外线在导向凸起5的斜面51上发生反射,如图5所示,从而使红外线集中分布于食物200的加热区域,进而提高红外线对食物200的加热效率;此外,该结构的设置降低了门体100上的红外线分布量,对于门体100上设置有密封元件的产品而言,这降低了门体100的温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门体100温度过高而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出现,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41]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在加热板21上设置凹槽211,使凹槽211与容纳腔22连通,并设置凹槽211的槽壁为斜面,使得凹槽211开口端的面积大于槽底的面积,并使辐射层4固定在凹槽211的底壁上,从而使得辐射层4辐射出的部分红外线在槽壁上发生反射后,集中分布于食物的加热区域,进而提高红外线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0042]其中,所述食物200的加热区域为产品容纳腔22内用于放置食物200的区域。
[004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发热装置3包括:隔热板31、隔热层32和电热元件33。
[0044]具体地,隔热板31与加热板21相连接,并位于安装腔I内;隔热层32设置在隔热板31上,并位于隔热板31与加热板21之间;电热元件33与隔热板31相连接,并位于隔热层32与加热板21之间。
[004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热板31和隔热层32,以降低加热板21和电热元件33的热量散失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能效,同时,也降低了安装腔I内的温度,进而减缓了安装腔I内其他部件的老化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46]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隔热层32采用亮色系的玻纤隔热棉,例如,白色玻纤隔热棉、乳白色玻纤隔热棉等。
[0047]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隔热板31可选择热导率较高的普通镀锌隔热板,以使从隔热层32透出的热量在隔热板31上均匀分布,从而避免在隔热板31上形成过热带。
[004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电热元件33为发热管。
[0049]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中电热元件33是对加热板21进行加热,进而间接对容纳腔22内的食物加热,由于食物对于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本方案中加热板21对于热量的吸收并没有选择性,故而,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可设置电热元件33为发热管。
[0050]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板21上相对设置有辐射层4的一侧凹凸不平。
[0051]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管通过辐射方式对加热板21进行加热,优选地,设置加热板21上相对设置有辐射层4的一侧凹凸不平,以增加加热板21的表面粗糙度,从而降低加热板21对发热管辐射出的热量的反射能力,提高加热板21对热量的吸收量,进而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
[0052]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电热元件33为发热板。
[0053]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中电热元件33是对加热板21进行加热,进而间接对容纳腔22内的食物加热,由于食物对于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本方案中加热板21对于热量的吸收并没有选择性,故而,如图3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二实施例和本发明所述烹饪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可设置电热元件33为发热板,具体地,电子元件33可选用云母发热板或陶瓷发热板等。
[005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加热板21上相对设置有辐射层4的一侧设置有吸热层6。
[0055]在该实施例中,在加热板21为不锈钢钢板的方案中,由于不锈钢钢板的热导率低,且吸热能力差,则需在不锈钢钢板上涂布吸热层6,以提高不锈钢钢板对电热元件33热量的吸收能力,从而增加辐射层4从不锈钢钢板上吸收的热量,进而增加产品的加热效率。
[005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层4包括多个子辐射部,每一子辐射部设置在加热板上,且多个子辐射部共面。
[0057]在该实施例中,不同食物的组成成分不同,且每个组分在食物中的含量也不相同,但是,食物中的每一组分均有一个对应的最佳红外线吸收波长,故而,设置辐射层4包括多个子辐射部,并进一步控制每一子辐射部吸收热量后辐射出的红外线波长,使子辐射部辐射出红外线的波长为一般食物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如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别对应的最佳红外线吸收波长,进而控制产品的加热效率,同时,还可以此控制同一食物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加热速率,进而控制产品对食物的烹饪口感,从而使产品的使用功能更为丰富,进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5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辐射层为可辐射出波长为0.7 μπι?10 μπι红外线的红外涂层,且多个子辐射部可辐射出至少两种不同波长的红外线。
[0059]在该实施例中,一般食物中多包含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组分,而每一组分所对应的最佳红外线吸收波长均在0.7 μ m?10 μ m的范围内,设置辐射层为可辐射出波长为0.7 μ m?10 μ m红外线的红外涂层,则相应地提高了食物对辐射层4所辐射出的红外线的吸收率,进而提高了产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