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尘器的进气装置和吸尘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80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0]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0、电机外罩20与电机内罩30共同构成第一消音腔91,由此,可以有效隔离了电机40产生的噪音,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在其内部的传播,进而降低了整个进气装置100的噪音。电机外罩20与电机底座10的截面的左下部分构造成梯形,例如如图1中梯形区域911所示。气流在进入到梯形区域911时,由于第一消音腔91内梯形区域911处的空间陡然放大,因紊流而产生的杂音可以被第一消音腔91过滤,且杂音无法在第一消音腔91内进行有效传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进气装置100内部的噪声,提高了用于吸尘器的进气装置100的静音效果。
[0041]电机上罩50的下边沿插接在电机内罩30的上边沿上且电机上罩50具有向上的开口 51。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机上罩50的下端敞开,电机内罩30的上端敞开,电机上罩50的下边沿与电机内罩30的上边插接,以共同构成容纳电机40的腔室。进入到进气装置100的气流可以由电机上罩50上的开口 51进入到容纳电机40的腔室内,再通过电机内罩30上的通孔34流动至电机内罩30外,并进入到第一消音腔91内。电机40设在电机内罩30内。具体地,电机40设在电机上罩50与电机内罩30共同构成的腔室内。此外,为进一步降低进气装置100内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在电机内罩30与电机40之间设置消音棉83。
[0042]如图1所示,集风罩60的顶壁上具有与开口 51相对的第一通孔61,气流通过第一通孔61进入到集风罩60内,再由电机上罩50的开口 51进入到电机上罩50内。集风罩60的上表面上设有环绕第一通孔61的第三插槽62,集风罩60的下边沿插接在第二插槽21内。也就是说,集风罩60的下边沿与电机内罩30的安装凸楞31共同安装在第二插槽21内。由此,可使进气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提高了装配效率。
[0043]为提高集风罩60、电机外罩20以及电机内罩30之间的连接密闭性,在电机内罩30的安装凸楞31以及第二插槽21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85。同样地,在电机上罩50和集风罩6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81。具体地,第一密封圈81可以设在集风罩60的上部和电机上罩50的上部之间,以对集风罩60和电机上罩50进行密封。由此,以使由第一通孔61进入的气流可以通过开口 51流入到电机上罩50内部。另外,还可以在电机进风罩70的下边沿与第三插槽62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86,以提高电机进风罩70与集风罩60之间的连接密闭性。机进风罩的下边沿插接在第三插槽62内,由此,减少了零件的个数,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电机进风罩70上还具有进风口 71,由此,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71进入到电机进风罩70内,如图1中箭头c所示。
[0044]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内罩30的上部、电机上罩50、电机40、第一密封圈81与消音棉83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空间,即第二消音腔92。第二消音腔92作为第一层消音层,邻近电机40产生噪音最大处的叶轮部分,以对电机40叶轮部分产生的噪音进行初步隔离,使噪音无法在第二消音腔92内进行有效传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吸尘器的噪音。
[0045]还需说明的是,如图1、图2所示,集风罩60、电机上罩50、第一密封圈81与第三密封圈85之间也共同构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空间,即第三消音腔93。第三消音腔93设在第二消音腔92的外周。第三消音腔93的消音原理与第二消音腔92相同,均是通过一个封闭的空间对进气装置100内的噪音进行隔断,进而降低整个吸尘器的噪音水平。第三消音腔93可以作为第二层消音层,对电机40叶轮部分产生的噪音再次进行隔离,有效地降低了进气装置100内部产生的噪音。
[004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进气装置100,进气装置100内部产生的由内向外传播的噪音,先在第二消音腔92中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在第三消音腔93内进行进一步过滤,由此,可以对进气装置100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地隔离,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整机的噪音,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静音或超静音产品。此外,通过利用第一消音腔91内部空间的陡然放大,还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使紊乱的气流沿着第一消音腔91中的路径变得更加平缓、杂音减弱,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进气装置100的静音效果。
[0047]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电机内罩30可以包括内桶32和位于内桶32外面的外桶33,电机40设在内桶32内。具体地,内桶32和外桶33之间限定有封闭空腔35,内桶32上设有连通内桶32与封闭腔室的第二通孔341。外桶33上设有连通封闭腔室和电机外罩20的第三通孔342,第二通孔34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三通孔3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开,以使由第二通孔341流动至封闭空腔35的气流,在封闭腔室内流动一端距离后再由第三通孔342流出,以延长气流流动距离,降低因紊流而产生的噪音。
[0048]此外,还需说明的是,第二通孔341和第三通孔342对气流内的杂音由过滤的作用,气流先后经过第二通孔341和第三通孔342,气流内部的杂音基本被过滤,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进气装置100的静音效果。
[0049]优选地,第二通孔34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三通孔3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相对。例如,如图2中箭头a所示,第二通孔341形成在内桶32的左侧壁上,第三通孔342形成在外桶33的右侧壁上,气流由第二通孔341,气流由第二通孔341流出到封闭空腔35后,将会沿着内桶32的外侧壁由左向右流动,最后由第三通孔342排出到外桶33外侧。气流由第二通孔341流出至封闭空腔35时,先经过180°迂回后再由第三通孔342流出至外桶33外侧。由此,延长了气流流动路径,使紊乱的气流变得更加平稳,降低了气流流动的噪
■~>V.曰O
[0050]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延长气流流动距离,降低紊流产生的噪声,电机外罩20上具有与第三通孔342相对的竖直挡板52和与竖直挡板52相连的水平挡板53。具体地,竖直挡板52与外桶33的外侧壁形成竖直通道54,水平挡板53与外桶33的底壁形成水平通道55,使气流在流出第三通孔342后,先沿着竖直通道54流动,再沿着水平通道55流动。
[0051]例如,如图1、图2中的箭头b所示,气流在由第三通孔342流出后,先沿着竖直通道54流动至水平通道55内,再沿着水平通道55流动至第一消音腔91内。气流在第一消音腔91内,经过180°迂回后再由出风口 22流出至进气装置100外。由此,进一步延长了气流流动路径,使紊乱的气流变得更加平稳,降低了气流流动的噪音以及电机40运行时反馈到集尘器中的噪音,从而可以得到静音效果好的吸尘器。
[005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内桶32的底壁与电机40的底面之间设有电机减震垫82。由此,可以有效隔离电机40震动,降低了因电机40震动而使电机内罩30产生的噪音。另外,第一消音腔91内与电机40接触的部分可以采用软胶结构,可有效隔离电机的震动传导。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81、第二密封圈84、第三密封圈85和第四密封圈86均可以为橡胶密封圈。
[005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装置100。
[005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吸尘器的进气装置100内产生的由内向外传播的噪音,先在第二消音腔92中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在第三消音腔93内进行进一步过滤,由此,可以对进气装置100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地隔离,大大降低了吸尘器整机的噪音,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静音或超静音产品。此外,通过利用第一消音腔91内部空间的陡然放大,还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使紊乱的气流沿着第一消音腔91中的路径变得更加平缓、杂音减弱,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进气装置100的静音效果。
[0055]下面参照图1-图2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进气装置100内的气流流动过程。
[0056]电机40处于工作状态下,气流由进风口 71进入到电机集风罩70内,并沿着图1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依次通过第一通孔61、开口 51进入到电机上罩50内;在电机40叶轮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图1、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穿过内桶32上的第二通孔341,迂回180°后,环绕着内桶32的侧壁流动至外桶33的第三通孔342处,并由第三通孔342流出;由第三通孔342流出的气流沿着竖直挡板52、水平挡板53限定出的竖直通道54和水平通道55流动(如图1、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迂回18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