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926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端壁12上设置有蒸汽入口121,且蒸汽入口 121与排汽通道11相连通,阀体10的第二端壁13上设置有排汽孔131 ;活动单元20与阀体10可活动地连接,活动单元20上设置有连通孔211,且连通孔211与排汽通道11相连通;驱动件30分别与阀体10和活动单元20相连接,并驱动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以使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或相交错。
[0033]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蒸汽阀1,产品执行排汽功能时,通过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使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从而使排汽孔131与排汽通道11相连通,则蒸汽可从排汽孔131排出产品;产品执行保温、防尘功能时,通过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使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交错,从而使排汽孔131与排汽通道11相断开,即阻断了外界环境与排汽通道11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有效地避免环境中的细菌、灰尘进入排汽通道11内,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清洁度,当产品应用于烹饪器具时,减少了烹饪器具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了烹饪器具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实现了产品的保温功能。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30包括:驱动单元31和复位单元32 ;优选地,驱动单元31为记忆金属件。
[0035]具体地,驱动单元31的一端与活动单元20的一端相连接,驱动单元31的另一端与阀体10相连接;复位单元32的一端与活动单元20的另一端相连接,复位单元32的另一端与阀体10相连接,驱动单元31与复位单元32相协调,以驱动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
[003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复位单元32可为弹性复位件,当产品执行排汽功能时,驱动单元31主动地发生伸长变形,并推动活动单元20,此时,活动单元20受到切向应力而相对于阀体10转动,且活动单元20在转动过程中压缩复位单元32,当驱动单元31伸至极限长度时,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从而使排汽孔131与排汽通道11相连通,则排汽通道11内的蒸汽可从排汽孔131排出产品;产品执行保温、防尘功能时,驱动单元31不发生伸长变形,故而,驱动单元31对活动单元20的作用力解除,进而活动单元20作用于复位单元32的压应力解除,则复位单元32弹性恢复,且在复位单元32弹性恢复的过程中,复位单元32反向地推动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且当复位单元32恢复到平衡状态时,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交错,从而使排汽孔131与排汽通道11相断开,即阻断了外界环境与排汽通道11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有效地避免环境中的细菌、灰尘进入排汽通道11内,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清洁度,当产品应用于烹饪器具时,减少了烹饪器具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了烹饪器具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实现了产品的保温功能。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单元20包括:密封板21和侧围板22。
[0038]具体地,密封板21的上表面与第二端壁13的下壁面相抵靠,且密封板21上设置有连通孔211 ;侧围板22与密封板21的周边相连,侧围板22上设置有两个外伸板221,且两个外伸板221分别位于侧围板22的两端,驱动单元31的一端与一外伸板221相连接,复位单元32的一端与另一外伸板221相连接。
[0039]在该实施例中,密封板21的上表面与第二端壁13的下壁面相抵靠,使得排气通道内的蒸汽仅能通过连通孔211进入排汽孔131,从而保证了产品保温、防尘功能的实现;此夕卜,设置外伸板221,并使驱动单元31的一端和复位单元32的一端分别与活动单元20两端的外伸板221相连,当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的作用力垂直作用于外伸板221的板面上时,则在侧围板22上产生切向应力的作用效果,从而使活动单元20发生旋转运动。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阀体10内设置有支撑壁14,且支撑壁14的两端相应地设置有挡板141,驱动单元31的另一端与一档板相连接,复位单元32的另一端与另一挡板141相连接;其中,支撑壁14上设置有过汽孔142,连通孔211通过过汽孔142与排汽通道11相连通。
[0041]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撑壁14上设置两个挡板141,并使驱动单元31的另一端和复位单元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141相连,当驱动单元31的一端或者复位单元32的一端的作用力垂直作用于外伸板221的板面上时,则两个挡板141分别对驱动单元31的另一端和复位单元32的另一端进行支撑和限位,从而使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能够驱动活动单元20转动。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外伸板221之间设置有支撑筋23,和/或,两个挡板141之间设置有支撑筋。
[0043]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到外伸板221上,在产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外伸板221容易发生变形而导致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所驱动的活动单元20运动不到位的情况出现,通过在两个外伸板221之间设置支撑筋23,以提高两个外伸板221的刚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活动单元20相对阀体10转动后,均能准确地实现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或相交错;由于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到挡板141上,在产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挡板141容易发生变形而导致驱动单元31或者复位单元32所驱动的活动单元20运动不到位的情况出现,通过在两个挡板141之间设置支撑筋,以提高两个挡板141的刚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活动单元20相对阀体10转动后,均能准确地实现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或相交错。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壁14上设置有限位槽143,密封板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柱212,且凸柱212伸入限位槽143,并可在限位槽143内转动。
[004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柱212和限位槽143,并使凸柱212与限位槽143相配合以限制活动单元20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避免了活动单元20相对支撑壁14蹿动的情况出现,进而使得驱动件30能够准确驱动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即间接保证了产品在排气功能和保温、防尘功能之间切换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驱动单元31为热敏驱动单元31 ;支撑壁14上设置有导汽孔144,导汽孔144与热敏驱动单元31相对应设置,且导汽孔144与所述排汽通道11相连通。
[0047]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1为热敏驱动单元31,通过热敏驱动单元31感知蒸汽温度,并根据蒸汽温度驱动活动单元20相对阀体10转动,以使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或相交错,从而实现了产品在排气功能和保温、防尘功能之间的自动切换,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和使用安全性;此外,设置导汽孔144,并使导汽孔144与热敏驱动单元31相对应设置,从而缩短了蒸汽从排汽通道11到达热敏驱动单元31的流通路径,使得排汽通道11内的蒸汽可直接穿过导汽孔144后,直接与热敏驱动单元31相接触,以使热敏驱动单元31可及时、准确地感知蒸汽温度,并执行其驱动过程,故而,该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在排气功能和保温、防尘功能之间切换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0048]具体地,热敏驱动单元31可为记忆金属弹簧、记忆金属弹片等,此处以记忆金属弹簧为例,当排汽通道11内的蒸汽温度到达记忆金属弹簧的预设温度值时,记忆金属弹簧伸长以驱动活动单元20相对于阀体10转动,同时,活动单元20压缩复位单元32,当记忆金属弹簧伸至极限长度时,连通孔211与排汽孔131相重合,以将排汽通道11内的蒸汽排出到外界环境中;当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