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143865阅读:来源:国知局
至于往外掉下来(如果导杆(4)的上端与托台一样高,那么升起上横杆搁放在左右立柱的托台上之后,需要用一只手稍稍用力上前推住,用另外一只手将上横杆两端先后锁定)。在立柱(2)上端设有卡勾(41)与立柱铰接,卡勾可以绕着轴心(40)转动,将上横杆两端同时升起并且搁放在左右立柱的托台上之后,正时针转动卡勾(41),使之由上往下勾住上横杆(1),就算导杆的上端与托台一样高,被卡勾(41)勾住之后,上横杆就上下左右前后都不能挪动了。
[0087]图15中,是卡勾(41)转动勾住上横杆之后的细节图(从左往右看上横杆)。图中省略了圆球(43),上横杆的横截面(44)被卡勾勾住之后,只能朝下或者朝左(也就是立柱所在的方向)运动,但是这两个方向分别有托台和立柱挡住了,所以上横杆被锁定了。此实施例的好处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生产。第十三个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卡勾(37)或者倒置的U形卡勾代替卡勾(41),倒置的U形卡勾其中一个脚与立柱相连,并且可以像插销一样上下滑动,向上滑动的时候,倒置的U形卡勾另一个脚与托台之间的间隙变大,开口打开,上横杆升起之后通过这个开口进入托台上方倒置的U形卡勾下方,倒置的U形卡勾向下滑动,开口关闭,上横杆被封闭在了倒置的U形卡勾和托台之间。
[0088]图16中,是在第十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用挂勾(45)代替了卡勾(41)。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图4)中,要将上横杆左右两端同时抬起并左右同时推入弯勾(16)中是比较费力的,特别是当防护网比较紧,给上横杆向下的拉力比较大的时候。所以,在第十四个实施例中,上横杆左右两端先升起搁置在托台(42)上,因为这个高度并不是上横杆的最高点,防护网还比较松,所以这个操作会比较轻松,然后再先后将上横杆左右两端分别推入挂勾
(45)中(挂勾45实际上也是一个限位轨道)。当然,也可以选择一次性将上横杆两端升起并直接推入挂勾(45)中。圆球(43)的球径大于挂勾(45)的内宽,所以上横杆左端进入挂勾之后,不能向右运动。本实施例相对第三个实施例来说,好处在于,有了托台作为承接跳板,升起左端的时候,上横杆右端就不用处于低位(而是搁置在托台上),这样上横杆左端与立柱之间的铰接点的间隙不需要留的太大(上横杆锁好之后晃动小)。
[0089]图17中,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改了立柱、导杆和上横杆左端的锁定装置的细节图(在图1中,人是站在护栏的正前方看过去,图11是站在靠近左立柱的左前方的位置看过去)。导杆(4)的上端通过导杆的连接杆(50)与立柱相连,并且导杆上端、导杆的连接杆和立柱构成了一个卡位(46);弯勾(47)包括弯勾的扳手(49)和弯勾的横杆(48),弯勾的横杆(48)与上横杆(I)左端相连,弯勾的扳手(49)可以以弯勾的横杆为轴心转动,当上横杆左端上升到最高,弯勾的横杆(48)正好略高于卡位(46)的凹槽底部,并且正好能够水平横向(从右向左)插入卡位(46 )的凹槽中(也可以是,弯勾与上横杆杆端铰接,也可以沿着杆径方向左右滑动,就是说弯勾47的横杆48是插在上横杆杆端横截面上面的,可以插的深也可以向外拔出来一截,但是不能完全拔出来,相当于一个插销),然后向外将弯勾向外拔出来一截,再扳动弯勾的扳手(49),使之由图中的朝上位置变为朝下,最后再向里推回去(向右),推回去之后弯勾的扳手(49)的头部正好置于导杆的连接杆(50)的下方、并且夹在导杆(4)和立柱(2 )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弯勾的扳手(49 )就被挡住不能自由的转动了 ;或者向外将弯勾向外拔出来一截,再扳动弯勾的扳手(49)(顺时针旋转大概10-170度,),最后再向里推回去(向右),推回去之后弯勾的扳手(49)的头部正好被挡在导杆上端的外侧,也就是说弯勾勾在了导杆上(弯勾的扳手(49)的头部距离凹槽的底部的高度2cm,而导杆顶端距离凹槽的底部的高度是3cm,所以扳手的头部被挡住转不回去,除非先将弯勾的扳手向外拉出来一段之后才能转回去朝上,才能再出卡位凹槽)。扳手头部可以夹在导杆导杆(4)和立柱(2)之间的间隙中(操作更难一些,但是更难解锁),也可以直接将弯勾勾在导杆上(操作更简单方便,适合小一点的宝宝),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这样的设计相对于图11中的第十个实施例更加安全,可以有效防止小孩自己开锁。此案例中,也可以将弯勾的扳手(49)的头部向外拔出(伸出),然后缩回插在导杆的连接杆(50)的上方、并且夹在导杆
(4)和立柱(2)之间的间隙中(也就是直接勾在了导杆的上端),这种操作方式更简单;另外,可以设计一个弹簧,弹簧给弯勾一个向右的力,这样可以拉住弯勾,使得弯勾的扳手(49)的头部始终置于导杆的连接杆(50)的上方或者下方、并且夹在导杆(4)和立柱(2)之间的间隙中;或者是。设计弹簧的结构如下:弯勾的横杆(48)有一部分插在上横杆左端的孔中,露在外面的部分上设有卡点(51),卡点51外径大于上横杆左端的孔的孔径,插在里面的部分设有卡点(52),压簧(53)套在弯勾的横杆(48)上,其内径大于弯勾的横杆的杆径,但是外径小于上横杆左端的孔的孔径,也小于卡点(52)。另外,上横杆的右端可以设计成图5中的第四个实施例,上横杆右端先升起挂好,然后左端的弯勾(47 )再升起并锁在左立柱上,左端锁好之后,右端是不能轻易取下来的,只有先将左端解锁并且降下之后右端才能降下来,因为右端要降下来必须首先向上抬起之后才能解开勾套,在左右两端都升起的状态,网子处于绷紧状态,要直接向上抬起上横杆右端必须使出很大的力气。本实施例相对于第四个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升降操作更加轻松简便,因为本实施例只需要将上横杆左端提起到比导杆的连接杆(50)略高,也就是比设计的最高点略高几毫米就能锁上了,而第四个实施例需要提到比U形勾(28)的顶端更高才能挂在U形勾(28)上,也就是说要提到比设计的最高点高2-3cm左右才行,这样要么操作很费力,要么只能把防护网设计的松弛一些,护栏升起之后网子很松弛。
[0090]图18中,是实施例十五中如何固定导杆的细节图。连接杆(50)的右端设有一个带孔圆环(55),导杆上端穿过圆环,连接杆左端依次穿过套筒(56)和立柱上略大于连接杆杆径的圆孔之后被螺母(57)锁住(连接杆左端设有螺纹),螺母锁紧之后,套筒的左端顶住了立柱,套筒的右端则顶住了导杆(套筒的内径略大于圆环的外径,所以不至于被圆环卡住而顶不到导杆),这样导杆就被锁紧了。
【主权项】
1.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包括左右立柱、固定在左右立柱上的导杆、防护网、下横杆、上横杆和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下横杆与左右立柱相连,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个侧边与滑动装置相连,滑动装置与立柱或下横杆相连,防护网的上边与上横杆相连,上横杆通过防护网的左侧或右侧与滑动装置间接相连,防护网的左右两侧通过滑动装置向上滑动则展开,向下滑动则折叠起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设有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上横杆的左端或右端升起之后,与立柱上对应的环或勾或扣或卡位或卡子铰接,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还设有挡块或挡棍或插销或弹扣,上横杆左端或右端上设有环或勾或卡扣或卡子由所述开口进入之后,再闭合挡块或挡棍或插销或弹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至少有一端升起之后通过所述锁定装置与对应的左立柱或右立柱铰接,然后另一端再升起与对应的立柱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或者防护网的侧边具有弹性,上横杆升起之后,防护网或者防护网的侧边保持绷紧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床外或朝斜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朝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或右立柱上对应的勾或扣或卡子或卡位具有弹性。
【专利摘要】一种防护栏的升降装置,包括左右立柱、固定在左右立柱上的导杆、防护网、下横杆、上横杆和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的下边与下横杆相连,下横杆与左右立柱相连,防护网左右两侧与导杆相连,防护网的左右两侧通过导杆向上滑动则展开,向下滑动则折叠起来;防护网的上边与上横杆相连,上横杆通过防护网的左侧或右侧与导杆间接相连;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上横杆左端或右端的勾或卡子,所述勾或卡子与上横杆铰接,勾或卡子可以相对于上横杆径向伸出或缩回;立柱上设有与勾或卡子对应的卡位。这种护栏的升降装置操作轻松简单,升降无噪音,故障率极低,安全无隐患。
【IPC分类】A47D13/06, A47D7/02, A47C21/08
【公开号】CN204812959
【申请号】CN201520371073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李铭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6日
【公告号】CN204812957U, CN204812958U, CN204812960U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