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89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污措施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室内外排水沟、地道横截沟或雨水口等重力排水设施的隔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雨水系统的设计通常按先以雨水口或排水沟收集,再以检查井汇流,然后通过雨水提升排放泵房收集排放。考虑路面雨水尤其是初期雨水往往夹带大量垃圾,进入雨水系统往往沉积在检查井、管道和雨水提升排放泵房内。传统处理方式是在雨水提升排放泵房内设置钢格栅或格栅清污机,其缺点是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管道及检查井内仍需人工清淤,维护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对工程规模较小的排水系统,其投资和维护工作量在整个系统中所占比重过大,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用于内外排水沟、横截沟或雨水口等重力排水设施的隔污装置,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量大粒径杂质进入雨水系统,难以维护和清洗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污装置,它主要包括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在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处设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1-3个网兜,框架的上方设有进水开孔盖板。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设置位置,估计进入雨水系统杂质粒径与数量,选择网兜的材质、网眼直径和网兜数量,将雨水中夹带的易于淤积的大粒径杂质挡在雨水系统之外,只让易于被水带起,不易淤积的小粒径杂质进入,以减轻雨水系统清扫维护的工作量。被截留在网兜内的大粒径杂质,只需打开开孔盖板即可进行维护和清理,非常的便捷,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隔污装置的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4,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在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处设有一框架1,框架内设有1-3个网兜2,网兜为尼龙绳网兜或不锈钢丝网兜,框架的上方设有进水开孔盖板5,进水开孔盖板的底部设有支撑6。尼龙绳或不锈钢丝网兜的网眼直径为0.5cm-3cm。框架由扁钢或不锈钢制成,框架与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之间通过预埋或膨胀螺栓3固定连接,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4通过排水管7接入雨水系统。
在实施中,可根据设置位置及使用标准选择普通防盗性强的扁钢框架与尼龙绳网,也可采用不锈钢框架和不锈钢丝网,根据进入雨水系统杂质的粒径与数量选择设置网兜的数量和不同网眼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只让易于被水带起不易淤积的小粒径杂质进入雨水系统而将不易被水带起易于淤积的大粒径杂质截流在网兜内,清理则只需要打开开孔盖板,直接清理或拧松膨胀螺栓取出框架和网兜进行清理,大大减轻了维护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1.一种隔污装置,它主要包括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在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处设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1-3个网兜,框架的上方设有进水开孔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污装置,其特征在于网兜为尼龙绳网兜或不锈钢丝网兜,网兜的网眼直径为0.5cm-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开孔盖板的底部设有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由扁钢或不锈钢制成,框架与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之间通过预埋或膨胀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雨水口或雨水收集井井口处设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1-3个网兜,框架的上方设有进水开孔盖板。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设置位置,估计进入雨水系统杂质粒径与数量,选择网兜的材质、网眼直径和网兜数量,将雨水中夹带的易于淤积的大粒径杂质挡在雨水系统之外,只让易于被水带起,不易淤积的小粒径杂质进入,以减轻雨水系统清扫维护的工作量。被截留在网兜内的大粒径杂质,只需打开开孔盖板即可进行维护和清理,非常的便捷,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隔污装置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3F5/14GK2893021SQ20062004054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许嘉炯, 邬亦俊, 周红, 刘云奎, 曹燕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