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423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建筑口部挡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现场安装施工、适应能力强的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在暴雨、特大暴雨时大量进水,除增强地下建筑排水能力外,还需挡水装置将雨水阻隔在工程外。

本发明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410395552.7,公开日:2014.10.29)公开了一种自动挡水装置,其包括面板、底座、设置在底座一端的铰接座,面板一端铰接于铰接座,另一端能沿铰接座作圆弧旋转,底座一端设有进排水孔,还包括设置在面板靠底座的一面上的浮板。当水从所述进排水孔或底座的上方空间进入所述底座时,浮板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能带动所述面板沿铰接座向上旋转。该装置没有说明两端如何与相邻的侧墙密封,以防来水从装置两侧与侧墙的空隙流入。

本发明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0078353.2,公开日:2016.5.4)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以上并列设置的自动挡水单元,每个自动挡水单元包括设置有储水腔的底座5和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5上的面板11,通过面板11的转动打开和关闭储水腔,面板11用于与底座5相盖合的面上设置有浮板2,底座5上异于底座5与面板11连接的一端开有与储水腔相通的第一进水口10。整个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的外侧自动挡水单元与相邻侧墙16之间设置三角形的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板1,密封板1的底边通过密封板墙面压条161可拆卸的安装在墙16上,其一条腰边通过密封板面板压条162可拆卸的安装在靠近墙面的自动挡水单元的面板11上,实现自动挡水装置最两端的面板11与墙16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密封板墙面压条161底端紧挨最外侧后压条181端头;密封板墙面压条161、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板1、密封板面板压条162与面板11等部件共同形成完整的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腔;面板11浮起后,带动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板1随其弯曲,不影响墙面防漏水密封效果。

然而,由于密封板墙面压条161底端需紧挨最外侧后压条181端头,这就要求上述自动挡水装置两端与相邻侧墙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小才能保证密封板1的密封效果。这一方面要求两侧墙之间的距离测量要非常精密,另一方面自动挡水装置的宽度加工也要非常精密,同时,对于两侧墙距离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宽度的自动挡水装置与之严格配合。尽管模块化设计已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尺寸差异的应用灵活性,但在一个模块宽度范围内的宽度变化仍使产品生产和现场安装十分困难。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浮式上翻闸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520016760.1,公开日:2015.07.08)公开了一种挡水装置,包括一筑于地下空间出入口处的基础,所述基础的顶面内侧设置有一门库,所述基础的顶面外侧设置有一与室外排水管网连通的截水沟,所述截水沟的深度大于所述门库的深度,所述基础内位于所述门库与截水沟之间沿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以连通所述门库与截水沟的连通孔;一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边铰接在所述门库顶面的内侧边上,所述门体的外侧边搭接在所述门库顶面的外侧边上,所述门体的两端分别与地下空间出入口处两侧的侧向挡墙密封接触;以及若干沿所述门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门体底面上且位于所述门库内的浮箱;当所述截水沟排水失效时,所述截水沟中的水通过所述连通孔进入所述门库中,所述浮箱受到水的浮力带动所述门体进行上翻运动并起到防汛作用;当所述截水沟恢复排水功能时,所述门库中的水通过所述连通孔进入所述截水沟中,所述门体和浮箱随着重力作用而复位。该挡水装置的门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以所述侧向挡墙形成止水封闭的止水装置,该止水装置为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该专利对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没有作详细说明,但是从该专利附图3来看,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为固定在门体两端,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要起止水作用,门体的两端分别必须紧挨两侧的侧向挡墙;而且该专利权利要求1明确提出“所述门体的两端分别与地下空间出入口处两侧的侧向挡墙密封接触”;因此该专利也要求现场精密测量、产品精密生产,现场安装要求也高,才能使“门体的两端分别与地下空间出入口处两侧的侧向挡墙密封接触”,因此产品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差,不利于快捷推广。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挡水装置两端采用三角形的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板或者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的方式实现挡水装置与侧墙的密封,现场安装要求高,产品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差,影响自动挡水装置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水装置,现场安装施工方便、产品适应能力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和后端与底座铰结的面板,所述面板关闭时与储水腔密闭配合,面板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还包括二个分别置于挡水装置两侧的直角梯形柔性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斜角侧边与侧墙固连,直角侧边与面板靠近该侧墙一端固连,顶边与底座后沿平齐并与地面密闭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现场安装施工方便:由于挡水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或者行人不可能紧挨着侧墙通行,因此允许挡水装置两端与相邻侧墙之间的距离留有一定空隙的。实际应用中,挡水装置两端与相邻侧墙之间的单侧空隙在10厘米以内都不影响车辆或者行人正常通行。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空隙填充件作用范围可以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根据底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而快捷调整;密封板为柔性材料,可以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裁剪而调整其顶边宽度,使得密封板的顶边宽度等于底座最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加上面板压条宽度之和。因此挡水装置整体宽度无需严格匹配两侧墙距离,挡水装置整体宽度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整,优选调整范围:(两侧墙距离-6厘米)至(两侧墙距离-20厘米),因此方便了先期测量和现场安装施工。

2、产品适应能力强:由于挡水装置整体宽度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大大方便了挡水装置的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适应能力,利于产品快捷推广应用。尤其是针对模块化设计的挡水装置,不同尺寸宽度的挡水装置模块种类要求少,便于挡水装置模块的大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自动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水装置处于非挡水状态时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水装置处于挡水状态时的左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水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视图。

图7是图1中实用新型柔性板的平面图。

图8是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安装示意图(面板和底座前后斜坡7未示出)

图10是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安装示意局部放大图(面板11和底座5前后斜坡7未示出)

图中,1-密封板,11-面板,161-墙面压条,162-面板压条,163-空隙填充件压条,5-底座,51-底座后沿的上表面,52-底座后沿的后端面,6-空隙填充件,61-空隙填充件上表面,62-空隙填充件中间竖直面,63-空隙填充件下表面,64-空隙填充件墙面固定板,7-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挡水装置,用于放置在两侧墙之间的地面上阻挡水流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所述挡水单元包括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的底座5和后端与底座5铰结的面板11,所述面板11关闭时与底座5密闭配合,面板11前端打开时阻挡水流通过,还包括二个分别置于挡水装置两侧的直角梯形柔性密封板1,所述密封板1的斜角侧边与侧墙固连,直角侧边与面板11靠近该侧墙一端固连,顶边与底座5后沿平齐并与地面密闭连接。

面板11前端打开方式可以是电动打开、液压打开或手动打开,也可以采取背景技术中两专利申请文件所述的浮板+储水腔组合的形式依靠水的浮力打开。

如图7所示,密封板1为柔性材料,可以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裁剪而调整其顶边宽度,使得密封板的顶边宽度等于底座最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加上面板压条宽度之和。从而大大方便了现场安装施工,增强了产品的适应能力,利于产品快捷推广应用。尤其是针对模块化设计的挡水装置,不同尺寸宽度的挡水装置模块种类要求少,因此,便于挡水装置模块的大批量生产。

所述挡水单元不少于两个,所述与密封板1的直角侧边固连的面板11为挡水装置分别靠近两侧墙的两个挡水单元的面板。

挡水装置的挡水单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实际使用和生产情况,通常为多个。

当挡水单元为一个时,则该单元两端通过密封板1与两侧墙密封连接。当挡水单元为多个时,分别靠近两侧墙的两个挡水单元的面板靠近外侧处通过密封板1与两侧墙密封连接。

作为改进,靠近该侧墙的底座5与侧墙之间还设有与底座5等高的空隙填充件6,所述空隙填充件6一端抵住侧墙,另一端与底座5密闭连接,下表面与地面密闭固连,密封板1的顶边置于空隙填充件6的上表面,并以空隙填充件压条163将密封板1的顶边与空隙填充件6固连。

以空隙填充件6填充底座5与侧墙之间的空隙,以密封板1填充面板1与侧墙之间的空隙,既保证了整个挡水方案的完整、有效性,有可减少密封板1顶边的施工难度,延长密封板1的使用寿命。由于密封板1是整个挡水装置中最易损坏的部分,延长密封板1的使用寿命就能延长整个挡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8-10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空隙填充件6为横断面为Z型的条状物,其长度大于底座5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其一端抵住侧墙,其另一端与底座(5)后沿的上表面和后端面同时贴合地扣搭在底座(5)后沿上,所述空隙填充件(6)的下表面与地面贴合。

其顶端的空隙填充件墙面固定板64固定在侧墙上,另一端空隙填充件上表面61贴合在底座5后沿的上表面51上,空隙填充件中间竖直面62贴合在底座后沿的后端面52上,所述空隙填充6的下表面63与地面贴合。其内侧竖向高度与底座5后沿高度相同,从而保证底座5与侧墙之间下部空隙的密闭,而上部空隙则依靠密封板1密闭。

图8是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结构示意图,增加了与墙面的固定板64。

图9是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安装示意图,面板11和底座前后斜坡7没表示出来。

图10是图9空隙填充件为Z型条状物的安装示意局部放大图,面板和底座前后斜坡7没表示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横断面为Z型的条状物的优选长度为(底座5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5厘米)。因此在现场安装时,横断面为Z型的条状物的空隙填充件6无需裁剪,就可满足底座5外侧与侧墙之间的空隙填充长度,这样既保证密封性,又便于施工。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空隙填充件6为方管,其一端抵住侧墙,另一端抵住底座5的侧面,方管高度与底座5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还包括墙面压条161、面板压条162和空隙填充件压条163,所述密封板1的斜角侧边的底角为45度,墙面压条161沿侧墙面以45度将该密封板1的斜角侧边固定在侧墙上,面板压条162与侧墙面平行,将密封板1的直角侧边固定在面板11上表面,所述空隙填充件压条163将密封板1的顶边固定在空隙填充件6上表面。

空隙填充件作用范围可以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根据底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而快捷调整;这样既保证密封性,又便于施工。

所述密封板1的顶边宽度不小于底座5最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加上面板压条162宽度之和。

密封板为柔性材料,可以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裁剪而调整其顶边宽度,使得密封板安装到位后的顶边宽度等于底座最外侧与侧墙之间的距离加上面板压条宽度之和。从而克服了三角形的墙面防漏水柔性密封板或者P型止水带或者止水橡胶的实现挡水装置与侧墙的密封导致的现场安装要求高、产品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差、影响自动挡水装置的快捷推广应用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