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以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7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驾驶室以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驾驶室与具备该驾驶室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3-10423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即,在推土机的驾驶室内配置液晶显示监视器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工作油的压力等各种信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42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已知如下的施工手法,即,在作业车辆中,在从外部获得了设计地形信息后进行工作装置的位置检测,根据设计地形信息与检测出的工作装置的位置自动控制工作装置。该新的施工涉及的信息较量多,从而以往的显示装置无法充分地显示信息。因此,要求在驾驶室内另行设置监控装置。

在进行作业时,在驾驶室内搭乘的驾驶员注视工作装置。从而需要将监控装置配置在驾驶员作业时能够容易观察到监控装置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作业时驾驶员能够容易目视观察到监控装置的驾驶室与具备该驾驶室的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驾驶室为作业车辆用的驾驶室,该驾驶室具备驾驶席、第一前窗、第二前窗、第三前窗、仪表板以及监控装置。驾驶席配置在驾驶室内。第一前窗设置在驾驶室的前表面部中央。第二前窗相对于第一前窗向右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第三前窗相对于第一前窗向左斜后方倾斜地设置。仪表板配置于驾驶室内且配置于驾驶席的前方。监控装置配置在仪表板的上方。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时,监控装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全部与第一前窗重叠。

在上述的驾驶室中,监控装置配置于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监控装置全部与第一前窗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的驾驶室中,第一前窗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缘。驾驶室还具备与监控装置连接的线束。线束沿着侧缘中的任一方配置。

在上述的驾驶室中,监控装置的上缘设置在比第一前窗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驾驶室中,仪表板具有第二监控装置。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具备驾驶室以及配置于驾驶室的前方的工作装置。驾驶室具备驾驶席、第一前窗、第二前窗、第三前窗、仪表板以及监控装置。驾驶席配置在驾驶室内。第一前窗设置在驾驶室的前表面部中央。第二前窗相对于第一前窗向右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第三前窗相对于第一前窗向左斜后方倾斜地设置。仪表板在驾驶室内配置于驾驶席的前方。监控装置配置在仪表板的上方。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时,监控装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全部与第一前窗重叠。

上述的作业车辆还具备发动机、覆盖发动机的发动机罩以及供向发动机吸入的气体流动的吸气管。吸气管在驾驶室的前方从发动机罩向上方突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监控装置与吸气管重叠。

在上述的作业车辆中,监控装置的上缘设置在比吸气管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作业车辆中,监控装置的上缘设置在比第一前窗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驾驶室,驾驶员能够在作业时容易目视观察监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驾驶室的概略形状的立体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驾驶室内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从驾驶室内的驾驶席观察前方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与监控装置连接的线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从驾驶室的外部透过第一前窗观察到的监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从驾驶室内的驾驶席俯视前方下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推土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1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推土机1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0主要具备车辆主体1、推土铲2及行驶装置。行驶装置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体3。车辆主体1配置在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体3之间。推土铲2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侧位置。

车辆主体1具有驾驶室(运转室)9与发动机室8。驾驶室9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后上部。对推土机10进行操作的驾驶员搭乘于驾驶室9内。驾驶室9构成为,在内部具有供驾驶员落座的驾驶席,且将该驾驶席包围。

发动机室8配置在驾驶室9的前侧。发动机室8配置在驾驶室9与推土铲2之间。在发动机室8内收纳有发动机21。发动机21被发动机罩22从上方覆盖。发动机罩22构成了发动机室8的顶部。发动机罩22将发动机室8的外部与内部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推土机10直行行驶的方向称作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将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上的、推土铲2从车辆主体1突出的一侧称为前方向。将推土机10的前后方向上的、与前方向相反的一侧称为后方向。推土机10的左右方向是在俯视观察下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前方向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左侧分别为右方向、左方向。推土机10的上下方向是指,与由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决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地面所在的一侧为下侧,天空所在的一侧为上侧。

前后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的驾驶员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左右方向。左右方向是推土机10的车宽方向。上下方向是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上下方向。与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正对的方向是前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背后方向是后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与正面正对时的右侧、左侧分别是右方向、左方向。落座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脚部侧是下侧,头顶侧是上侧。

在以下的附图中,由图中箭头x示出了前后方向,由图中箭头y示出了左右方向,由图中箭头z示出了上下方向。

在驾驶室9的前方配置有吸气管24。吸气管24从发动机罩22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向发动机21的吸气通过吸气管24而流动。发动机室8的外部的空气经由吸气管24流入,向发动机21供给。

作为工作装置,推土机10在前方具备推土铲2。推土铲2是用于进行砂土的挖掘以及整地等作业的工作装置。推土铲2在左右两侧由框架4支承。框架4是四棱柱状的构件。框架4的一端通过旋转自如的支承部安装在推土铲2的背面。框架4的另一端支承于行驶装置的侧面。

推土铲2由倾转缸5以及提升缸6驱动。倾转缸5的一端支承于推土铲2的背面。倾转缸5的另一端支承于框架4的上表面。通过倾转缸5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2的上端以将框架4安装于推土铲2的支承部为中心而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推土铲2的倾转角度发生变化。

提升缸6的一端支承于推土铲2的背面。提升缸6的中间部支承于车辆主体1的侧面。通过提升缸6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2以框架4的另一端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作为其他工作装置,推土机10也可以在车辆主体1的后方具备松土装置。

在车辆主体1上安装有前格栅23。前格栅23配置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前格栅23以覆盖在车辆主体1的前端形成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推土铲2隔开间隙地配置在前格栅23的前方。

也可以相对于驾驶室9而言在车辆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配置接近装置11。接近装置11例如是梯子或宽踏板的梯子。接近装置11构成将地面与驾驶室9连接的路径的一部分。接近装置11形成向驾驶室9搭乘或从驾驶室9离开的驾驶员的通路。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驾驶室9的概略形状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俯视观察下的驾驶室9呈大致六边形的形状。驾驶室9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对大致矩形的两个顶点进行了倒角而成的形状。这一对倒角面与夹在一对倒角面之间的平面构成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一对倒角面分别以随着远离夹在之间的平面而朝向后方的方式倾斜地设置。

驾驶室9具有第一前窗w1、第二前窗w2及第三前窗w3。第一前窗w1、第二前窗w2以及第三前窗w3由玻璃等透明的构件形成,以使得在驾驶室9搭乘的驾驶员能够目视驾驶室9的前方。

第一前窗w1设置在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中央部分。第二前窗w2设置在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右侧部分。第二前窗w2相对于第一前窗w1向右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第三前窗w3设置在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左侧部分。第三前窗w3相对于第一前窗w1向左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第一前窗w1被夹在第二前窗w2与第三前窗w3之间地配置。

设置有第一前窗w1的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中央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前窗w2的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右侧部分以随着从中央部分向驾驶室9的右侧缘接近而朝向后方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设置有第三前窗w3的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的左侧部分以随着从中央部分向驾驶室9的左侧缘接近而朝向后方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

如图2所示,在驾驶室9的前方配置有发动机罩22。因此,第一前窗w1的下缘位于比驾驶室9的底板面靠上方的位置。与之相对,第二前窗w2以及第三前窗w3的下缘位于驾驶室9的底板面附近。

图4是概略地示出驾驶室9内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驾驶室9的内部配置有驾驶席31。驾驶室9具有覆盖驾驶席31地配置的顶盖部分与支承顶盖部分的多个支柱。各个支柱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与驾驶室9的底板部和顶盖部分连结。

多个支柱具有前支柱48、49、中间支柱51、52以及后支柱53、54。前支柱48、49分别配置在第一前窗w1的右侧与左侧。中间支柱51、52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前方。后支柱53、54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后方。前支柱48、中间支柱51及后支柱53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右侧。前支柱49、中间支柱52及后支柱54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左侧。

驾驶席31配置在驾驶室9的大致中央附近。驾驶席31具有落座部32、背面部33及头枕34。在驾驶室9内搭乘的驾驶员落座在落座部32上。为了供落座在落座部32上的驾驶员的脊背倚靠而设有背面部33。为了将落座的驾驶员支承为不移动而在背面部33的左右端部设有向前方突出的侧支承件。在背面部33的上端安装有头枕34。头枕34保护驾驶员的头部免受冲击。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右控制台41。在右控制台41上,设有用于进行工作装置的操作的杆。在右控制台41上,安装有用于操作推土铲2的推土铲操作杆42。推土铲操作杆42配置在右控制台41的前侧。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右扶手47。右扶手47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侧方。在车宽方向(y方向)上,右扶手47配置在驾驶席31与右控制台41之间。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左控制台44。在左控制台44上设有用于进行推土机10的转向操作的杆。在左控制台44上安装有转向操作杆45。转向操作杆45配置在左控制台44的前侧。左控制台44的后侧设置为左扶手。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右侧配置有收纳安全带的带收纳部35。带收纳部35配置在驾驶席31与右扶手47之间。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将安全带卡定的卡定部36。卡定部36配置在驾驶席31与左控制台44之间。从带收纳部35拉出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的前端的卡定配件卡定于卡定部36,由此围绕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的身体地佩戴安全带。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左侧配置有侧方架55。侧方架55相对于驾驶席31而言配置在侧方。在侧方架55上设有杯状物搁置架56、烟灰缸57、点烟器58以及外部连接端子59。杯状物搁置架56、烟灰缸57、点烟器58以及外部连接端子59构成由落座于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操作的操作部。

图4中的单点划线示出驾驶席31的正中线ml。需要说明的是,正中线是指将驾驶席31左右二等分的假想的线。在从正面观察驾驶席31时,正中线ml通过驾驶席31的左右的中央。在从背面观察驾驶席31时,正中线ml通过驾驶席31的左右的中央。在图4所示的俯视观察下,正中线ml在通过驾驶席31的中心而将驾驶席31等分的位置上延伸。

在驾驶席31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情况下,正中线ml位于对称面上。然而,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席31也可以不是完全对称。正中线ml也可以是将构成驾驶席31的一部分的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构件等分的线。正中线ml也可以是将构成驾驶席31的一部分的构件的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的一部分等分的线。例如,正中线ml可以是将落座部32等分的线,也可以是将背面部33等分的线,还可以是将背面部的前表面33a等分的线或者将头枕34等分的线。

如图4所示,驾驶席31的正中线ml以随着朝向前方而朝向右侧且随着朝向后方而朝向左侧的方式,相对于驾驶室9的前后方向(x方向)倾斜地延伸。驾驶席31以在俯视观察下前缘部fe相对于驾驶室9的前后方向(x方向)向右方倾斜的方式固定在驾驶室9内。前缘部fe是在俯视观察下位于正中线ml上的驾驶席31的前端的部分。

在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的前方配置有仪表板46。在仪表板46的上方配置有监控装置70。左右方向上的仪表板46与前支柱48之间的间隔大于仪表板46与前支柱49之间的间隔。仪表板46以及监控装置70配置在比左右方向上的驾驶室9的中央靠右的位置。

图5是从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观察前方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仪表板46上安装有显示监视器(第二监控装置)60以及开关类61等。也可以在仪表板46上安装操作面板以及测量仪表类等。仪表板46的上缘配置在第一前窗w1的下缘部的附近。仪表板46可以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其上缘与第一前窗w1的下缘部略微重叠,也可以配置为不与第一前窗w1重叠。

安装于仪表板46的显示监视器60以及开关类61朝向后方。显示监视器60朝向驾驶席31配置,以使处于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状态的驾驶员能够容易目视观察显示监视器60。开关类61朝向驾驶席31配置,以使处于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状态的驾驶员能够容易操作开关类61。

显示监视器60是相当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示装置的现有的监控装置。显示监视器60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显示监视器60显示推土机10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显示监视器60上显示的信息例如可以包含发动机21的冷却水温度、工作油的压力、发动机21的燃料消耗量、发动机21的润滑油的温度等。显示监视器60可以构成为能够切换所显示的信息。

监控装置70是用于显示从外部获得的设计地形信息以及推土机10的现状位置等施工所需的信息的监视器。监控装置70具有:设有显示面的平面状的表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监控装置70以显示面朝向驾驶席31的方式配置。监控装置70的显示面设置得比显示监视器60的显示面大。监控装置70在从驾驶席31观察时配置在显示监视器60的上方。

监控装置70的显示面以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如图4所示,监控装置70的显示面以随着朝向右方而朝向后方的方式倾斜。监控装置70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角度比驾驶席31的正中线ml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角度小。通过倾斜地配置监控装置70,从而落座于正中线ml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容易观察监控装置70的显示面。

在仪表板46的上表面,使用多个螺栓固定有平板状的固定构件71。在固定构件71上安装有两个支承构件73。两个支承构件73沿左右方向排列且空出间隔地配置。各个支承构件7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构件71的上表面。各个支承构件73的另一端固定在监控装置70的背面。通过一对支承构件73牢固地支承监控装置70。因此,即使在重负荷作业或不平地行驶时等推土机10振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监控装置70的位置偏移。

监控装置70能够在由支承构件73确定的可动范围内相对于仪表板46相对移动。本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70能够沿前后方向以支承构件73的一端为中心相对于仪表板46转动,且能够以支承构件73的另一端为中心相对于支承构件73转动。能够调节监控装置70的位置,以使落座于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最容易观察显示面。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监视器60固定于仪表板46,因此与监控装置70不同而无法移动。

在监控装置70的背面连接有线束72。线束72是将多条电线捆成束的集合部件。线束72包含:用于向监控装置70供给电源的电线;用于进行监控装置70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电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关于线束72,仅图示出与监控装置70连结的端部附近的一部分。

图5中图示出向前方观察到的监控装置70。如图5所示,监控装置70与第一前窗w1重叠地配置。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70时,监控装置70的左右方向上的全部与第一前窗w1重叠。监控装置70配置于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监控装置70全部与第一前窗w1重叠的位置。

监控装置70具有上缘70u。吸气管24具有上端24u。如图5所示,在沿前后方向透过驾驶室9的第一前窗w1观察驾驶室9内的监控装置70与位于驾驶室9外的吸气管24时,监控装置70与吸气管24重叠。监控装置70的上缘70u设置在比吸气管24的上端24u靠下方的位置。

第一前窗w1具有左右一对侧缘部。第一前窗w1的右缘部沿着图4所示的前支柱4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前窗w1的左缘部沿着图4所示的前支柱49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沿着第一前窗w1的左缘部配置有盖构件81。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沿左右方向延伸。沿着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配置有盖构件82。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在与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用于供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观察推土机10的后方的后视镜91。

图6是表示与监控装置70连接的线束72的配置的示意图。图6中图示出向后方观察到的包含监控装置70的组件与沿着驾驶室9的第一前窗w1的缘部安装的盖构件81、82。为了明确图示,图6中省略了对驾驶室9的其他的构成要素的图示。

如图6所示,与监控装置70的背面连接的线束72具有:沿着第一前窗w1的左缘部延伸的部分(参照附图标记72a)与沿着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延伸的部分(参照附图标记72b)。线束72a由盖构件81覆盖。线束72b由盖构件82覆盖。盖构件81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前窗w1的左缘部的框体。盖构件8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的框体。

线束72与驾驶室9侧的布线连接。将驾驶室9侧的布线与线束72连接的连接器74配置在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通过不在监控装置70的背面附近配置连接器而将连接器74配置在第一前窗w1的上缘部,由此能够有效利用仪表板46的上方的狭窄的空间,而且能够减小配置线束72时的线束72的弯曲的曲率。连接有线束72的连接器74也可以配置在盖构件82的内部。

图7是从驾驶室9的外部透过第一前窗w1观察到的监控装置70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高度h示出了上下方向上的第一前窗w1的尺寸。图7中由单点划线表示的中线l示出了第一前窗w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

图7中示意性地由大致矩形示出的监控装置70具有上缘70u。如图7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70时,监控装置70的上缘70u设置在比第一前窗w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位置。

图8是从驾驶室9内的驾驶席31俯视前方下侧的示意图。图8中图示出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俯视推土铲2的左右两端部时的视野。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为了明确图示而省略了对图1、2所示的框架4以及倾转缸5的图示。

驾驶员能够从驾驶室9的内部透过第二前窗w2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右端部,且能够透过第三前窗w3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左端部。在利用推土铲2的作业中,驾驶员能够分别透过第三前窗w3以及第二前窗w2注视推土铲2的左右下端附近。驾驶员在作业中能够透过第二前窗w2以及第三前窗w3确认推土机10的周围的地形。

如参照图1、2说明的那样,在驾驶室9的前方配置有发动机罩22。在落座在驾驶席31上的驾驶员透过第一前窗w1观察驾驶室9的外部的情况下,驾驶员的视野被发动机罩22限制。在假想地考虑将驾驶员的视点与发动机罩22的最前端连结的第一线和将驾驶员的视点与监控装置70的上缘70u连结的第二线的情况下,第二线存在于比第一线靠下方的位置。因此,配置在仪表板46的上方的监控装置70不会妨碍透过第一前窗w1观察驾驶室9的外部的驾驶员的视野。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9具备:设置在驾驶室9的前表面部中央的第一前窗w1;相对于第一前窗w1而言向右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的第二前窗w2;以及相对于第一前窗w1而言向左斜后方倾斜地设置的第三前窗w3。如图4、5所示,驾驶室9还在驾驶室9内具备配置在驾驶席31的前方的仪表板46与配置在仪表板46的上方的监控装置70。如图5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70时,监控装置70的左右方向上的全部与第一前窗w1重叠。监控装置70配置于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监控装置70全部与第一前窗w1重叠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驾驶室9内搭乘的驾驶员能够透过第二前窗w2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右端,且能够透过第三前窗w3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左端。驾驶员能够以较少的视线移动量观察推土铲2的右端与左端这双方以及监控装置70。由此,在利用推土铲2进行作业时,驾驶员能够容易地目视观察监控装置70。

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70时,监控装置70的左右方向上的全部与第一前窗w1重叠,而监控装置70不与第二前窗w2以及第三前窗w3重叠。因此,当驾驶员透过第二前窗w2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右端或透过第三前窗w3目视观察推土铲2的左端时,监控装置70不会妨碍驾驶员的视野。另外,监控装置70配置在发动机罩22遮挡着驾驶员的前方视野的区域内。因此,当驾驶员想要透过第一前窗w1目视观察驾驶室9的前方时,监控装置70不会妨碍驾驶员的视野。由此,能够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的前提下,在驾驶室9内增设监控装置70。

另外,如图5、6所示,为了电源的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接收,而在监控装置70上连接有线束72。线束72沿着第一前窗w1的左侧缘配置。通过沿着第一前窗w1的侧缘配置线束72,不会导致线束72妨碍驾驶员的视野。由此,能够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的前提下,在驾驶室9内增设监控装置70。

线束72也可以沿着第一前窗w1的右侧缘配置。线束72沿着第一前窗w1的左右的侧缘中的一方配置即可。通过设置将线束72覆盖的盖构件81、82,从而线束72的大部分不会被驾驶员看到,能够提高设计性。通过利用螺栓将盖构件81、82固定于第一前窗w1的框体,从而在进行配置线束72的作业时成为将盖构件81、82拆卸的状态、在配置线束72之后成为安装盖构件81、82的状态这样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如图7所示,监控装置70的上缘70u设置在比第一前窗w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方的位置。即使将监控装置70配置在与第一前窗w1的下半部分重叠的位置,当驾驶员想要透过第一前窗w1目视观察驾驶室9的外部时,监控装置70也不会妨碍驾驶员的视野。由此,能够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的前提下,在驾驶室9内增设大型的监控装置70。

另外,如图5所示,仪表板46具有显示监视器(第二监控装置)60。通过在仪表板46的上方配置监控装置70,在仪表板46设置显示监视器(第二监控装置)60,从而驾驶员能够以较少的视线移动量观察监控装置70与显示监视器6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在驾驶室9的前方具备从发动机罩22向上方突出的吸气管24。如图5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监控装置70与吸气管24重叠。即使将监控装置70配置在与吸气管24重叠的位置,当驾驶员想要透过第一前窗w1目视观察驾驶室9的外部时,监控装置70也不会妨碍驾驶员的视野。由此,能够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的前提下,在驾驶室9内增设显示面较大的监控装置70。

另外,如图5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监控装置70时,监控装置70的上缘70u设置在比吸气管24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通过像这样规定监控装置70的配置,能避免监控装置70与第一前窗w1的整面重叠。因此,能维持在驾驶室9内搭乘的驾驶员能够透过第一前窗w1目视观察驾驶室9的前方的外部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驾驶室9内的驾驶员的作业环境的恶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驾驶室9搭载于推土机1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室9除推土机10以外,还能够搭载在平路机等其他的作业车辆中。

应当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内容均是例示,而并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而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主体,2推土铲,8发动机室,9驾驶室,10推土机,21发动机,22发动机罩,24吸气管,24u上端,31驾驶席,46仪表板,60显示监视器(第二监控装置),61开关类,70监控装置,70u上缘,71固定构件,72线束,73支承构件,74连接器,81、82盖构件,h高度,l中线,ml正中线,w1第一前窗,w2第二前窗,w3第三前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