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悬挂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104发布日期:2018-09-25 21:2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笼悬挂环。



背景技术:

桩基础施工时,钢筋笼对接时需要将钢筋笼悬挂在护筒的上面进行对接,现有的钢筋笼悬挂技术主要是在钢护筒外设置工字钢或者型钢悬吊放入护筒内的钢筋笼,其缺点是:吊点少载荷集中影响其结构,悬挂钢筋笼时定位不方便、容易失稳、不规范、定位难以微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笼悬挂环,此钢筋笼悬挂环利用钢筋笼本身的结构特点,利用钢筋笼悬挂环悬挂已经放入钢护筒内部的钢筋笼节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笼悬挂环,它包括两组半圆形的上环板和下环板,两组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并组装构成圆环结构;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之间均布设置有卡板限位结构;所述卡板限位结构上通过插销选择性的安装有卡板。

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之间均布设置有加筋板。

所述上环板对接的端面顶部焊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下环板对接的端面底部焊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都加工有通孔,相邻两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栓组件固定相连。

所述卡板限位结构包括焊接在上环板和下环板之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焊接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以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的矩形空腔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板。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加工有销孔,所述卡板上加工有第一配合销孔和第二配合销孔,所述第一配合销孔和第二配合销孔选择性的和销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钢筋笼本身的结构特点,利用上述的上环板和下环板构成的钢筋笼悬挂环悬挂已经放入钢护筒内部的钢筋笼节段,钢筋笼悬挂环由两个半圆环通过螺栓连接,其定位可靠方便且可重复利用。

通过均布设置的卡板限位结构能够定位安装卡板,通过均布的卡板能够与钢筋笼相配合,进而构成多个悬挂点,使得钢筋笼定位方便,而且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板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筋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B截面图。

图中:上环板1、第一隔板2、上限位板3、卡板4、下限位板5、下环板6、第一配合销孔7、销孔8、第二隔板9、上连接板10、螺栓组件11、通孔12、加筋板13、下连接板14、钢筋笼15,钢护筒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7,一种钢筋笼悬挂环,它包括两组半圆形的上环板1和下环板6,两组所述上环板1和下环板6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并组装构成圆环结构;所述上环板1和下环板6之间均布设置有卡板限位结构;所述卡板限位结构上通过插销选择性的安装有卡板4。上述悬挂环提高了钢筋笼的连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环板1和下环板6之间均布设置有加筋板13。保证了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环板1对接的端面顶部焊接有上连接板10,所述下环板6对接的端面底部焊接有下连接板14,所述上连接板10和下连接板14上都加工有通孔12,相邻两上连接板10和下连接板14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栓组件11固定相连。通过上述的连接保证了可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限位结构包括焊接在上环板1和下环板6之间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9之间焊接有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5,所述上限位板3和下限位板5以及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9形成的矩形空腔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板4。通过所述的卡板限位结构能够滑动配合安装卡板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9上加工有销孔8,所述卡板4上加工有第一配合销孔7和第二配合销孔8,所述第一配合销孔7和第二配合销孔8选择性的和销孔8配合。通过所述的第一配合销孔7和第二配合销孔8选择性的和销孔8配合能够选择性的安装卡板4的插装长度,进而保证起吊稳定性。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本例为钢筋笼悬挂装置,钢筋笼悬挂装置由左右两个上环板1和下环板6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钢筋笼悬挂环放置在钢护筒上,外露部分用枕木垫实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圆环上的12个活动卡板插入钢筋笼径向的加强钢筋上,悬挂钢护筒内的钢筋笼。

本钢筋笼悬挂装置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