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30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悬浇桥施工必须用到挂篮设备,挂篮设备的使用安全与否直接决定桥梁施工的成功与否,传统的挂篮后锚杆都需要人工爬到梁底安装螺栓式的垫板和螺母,挂篮移位时需要再次人工拆除。由于挂篮作业属循环性作业,后锚杆的锚固和拆除需要反复进行,此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且安全性极差。设计出一种能解决传统挂篮移动及固定过程中需要靠人工爬至梁底且要反复进行的锚固、拆除作业,作业环境安全隐患大,需要大量的人工、时间的突出问题,能实现锚杆自动锚固的后锚系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包括方形锚杆,所述方形锚杆的底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回转槽,回转槽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上转动连接有回转式锚栓,方形锚杆上还套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滑靴,所述回转式锚栓的上端重且下端轻。

优选的,所述回转槽的上端位于滑靴一侧安装有回转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回转式锚栓的上端顶部为球面状。

优选的,所述滑靴的两侧设有滑轨,方形锚杆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滑靴通过滑轨在滑槽内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利用两端不平衡的回转式锚栓,靠重力作用实现自动翻转后即可进行锚固,不再需要人为在其下端安装垫板和螺母,方便高效,且操作都在梁顶进行即可。利用滑靴的伸缩打开和关闭实现回转式锚栓的归位和打开状态,操作也在梁顶完成,方便可靠高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传统锚垫板和锚杆螺栓爬到梁体下方及底部进行人工安装时工作效率低下,操作环境高危的弊端,避免了安装过程出现的安全隐患,操作简便、施工高效、安全,几乎不需要多少工时和人力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中滑靴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中滑靴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方形锚杆,2-回转槽,3-定位杆,4-回转式锚栓,5-滑靴,6-回转限位销,7-滑轨,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包括方形锚杆1,所述方形锚杆1的底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回转槽2,回转槽2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杆3,定位杆3上转动连接有回转式锚栓4,方形锚杆1上还套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滑靴5,所述回转式锚栓4的上端重且下端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槽2的上端位于滑靴5一侧安装有回转限位销6,所述回转式锚栓4的上端顶部为球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靴5的两侧设有滑轨7,方形锚杆1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8,滑靴5通过滑轨7在滑槽8内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后锚下伸:后锚下降深入预留孔达到足够深度(回转销轴回转直径以下);

(2)滑靴退出:将滑靴5向上拔出,保证回转销轴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回转式锚栓4由于两端重量不一致,会自动回转至一定角度;

(3)后锚张紧:后锚收紧,收紧时由于锚栓是旋转式,会自动调整适应梁底倾斜角度,保证锚栓和梁底密贴,锚固牢靠;

(4)锚固解除:锚杆下伸,向下推移滑靴5,靠滑靴5前端的推移作用,将回转式锚栓反方向推移旋转至固定位置,向上拔出锚杆即可。

基于上述,该种挂篮自锁后锚系统,利用回转式锚栓实现锚栓的自动角度调整,利用滑靴的伸缩实现锚栓的归位和打开状态,实现整个挂篮后锚系统的无人化操作,解决了用传统垫板和螺栓作为锚杆锚固系统,需要人员爬到梁底、两侧等高危部位进行人工安装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该锚固系统操作简便、施工高效、安全,几乎不需要人力配合。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