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IM管控桥梁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13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修建桥梁时,传统悬臂吊架装置通常固定在桥面上,用于起吊重物从地面到桥面,并且使用吊装支架顶面移动式横梁将重物移动到桥面。目前,诸多学校会引进一些悬臂吊架装置安置在学校工程实践中心,供学生观摩学习或者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便于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传统的固定于桥面的悬臂吊架装置不易于搬运,且安装过程麻烦,不适用于学校实践场地。

中国专利CN102797225A公开了一种桥梁修建移动式吊装支架,包括桁架结构、贝雷片、行走装置和卷扬机,贝雷片安装于桁架结构顶面,桁架结构底部安装行走装置,桁架结构,卷扬机安装于桁架结构尾部,桁架结构尾部设有配重台,配重台上放置配重块。本发明主要使用于桥梁修建时,利用配重块从而将结构本身做得小巧,同时又能起吊数倍于结构自重本身的重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需要根据不同重量的物体更换不同的配重块,而目前吊重物体的重量不可预估,且重量的范围较大,导致需要非常多的配重块,并且每改变一次不同重量的重物,就必须更换一次配重块,操作及其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BIM管控桥梁建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重块更换麻烦、配重块需求数量过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利用BIM管控桥梁建设装置,包括桁架结构、贝雷架、行走装置和卷扬机,所述桁架结构和卷扬机均连接在行走装置上,所述贝雷架连接在桁架结构的上端,贝雷架的一端连接有吊取装置,所述贝雷架的下端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连接有步进电机,移动块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吊取装置上设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位移感应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上设有用于分析吊取装置的载重和移动块的位移的BIM控制系统,步进电机和所述BIM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卷扬机传送吊取装置下移,施加重物之后,卷扬机控制吊取装置上提,吊取装置上的重量感应装置将重物信息传送给BIM控制系统,同时移动块在滑杆上的位移信息被实时传送给BIM控制系统,BIM控制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控制步进电机使移动块移动来调整配重块的位置,以改变移动块施加给贝雷架的力矩,从而适应不同重量的重物。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动控制配重块的位置,来改变贝雷架上的力矩,无需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操作更加方便,且减少了不同重量配重块的投入,节约了设备成本。

方案二: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桁架结构包括若干竖直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两根交叉铰接的支撑杆组成,相邻支撑架之间通过支撑杆铰接相连;贝雷架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上滑块,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架其中一支撑杆铰接在贝雷架上,另一支撑杆铰接在所述上滑块上;所述行走装置上滑动连接有和上滑块同侧的下滑块,位于最下方的支撑架中一支撑杆铰接在行走装置上,另一支撑杆铰接在下滑块上,所述下滑块连接有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液压驱动缸。通过液压驱动缸推动下滑块移动,能够带动相铰接的支撑杆相互旋转,支撑架相互联动实现所有支撑杆的相互旋转,实现桁架结构的伸长和缩短,进而调节贝雷架的高度,将贝雷架的下降,便于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整个装置的结构,并实现重物不同高度的吊取。

方案三: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吊取装置还包括连接于贝雷架上的滑轮组。使吊取装置的吊取动作更加省力,降低卷扬机的负载,增强耐用性。

方案四: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BIM控制系统上设有载重预警器。当重物的重量超出承载范围,实时进行预警,确保安全。

方案五: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下端的两个移动小车。工作台便于安装一系列元件,并便于人工操作。

方案六: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移动小车设有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转向,移动更加灵活,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用BIM管控桥梁建设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小车11、卷扬机2、液压驱动缸3、支撑杆架4、支撑杆41、下滑块42、上滑块43、配重块5、移动块51、步进电机52、贝雷架6、吊取装置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一种利用BIM管控桥梁建设装置,主要由桁架结构、贝雷架6、行走装置和卷扬机2组成,桁架结构和卷扬机2均连接在行走装置上,贝雷架6连接在桁架结构的上端,贝雷架6的一端连接有吊取装置7,贝雷架6的下端连接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1,移动块51上连接有步进电机52,移动块51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块5。

桁架结构包括若干竖直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由两根交叉铰接的支撑杆41组成,相邻支撑架之间通过支撑杆41铰接相连;贝雷架6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上滑块43,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架其中一支撑杆41铰接在贝雷架6上,另一支撑杆41铰接在所述上滑块43上;所述行走装置上滑动连接有和上滑块43同侧的下滑块42,位于最下方的支撑架中一支撑杆41铰接在行走装置上,另一支撑杆41铰接在下滑块42上,所述下滑块42连接有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液压驱动缸3。通过液压驱动缸3推动下滑块42移动,能够带动相铰接的支撑杆41相互旋转,支撑架相互联动实现所有支撑杆41的相互旋转,实现桁架结构的伸长和缩短,进而调节贝雷架6的高度,将贝雷架6的下降,便于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整个装置的结构,并实现重物不同高度的吊取。

吊取装置7上安装于有重量感应装置,吊取装置7还包括连接于贝雷架6上的滑轮组。使吊取装置7的吊取动作更加省力,降低卷扬机2的负载,增强耐用性。移动块51上安装有位移感应装置,行走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分析吊取装置7的载重和移动块51位移的BIM控制系统,位移块上的步进电机52和所述BIM控制系统电连接。BIM控制系统上设有载重预警器。当重物的重量超出承载范围,实时进行预警,确保安全。

行走装置有工作台1以及安装在工作台1下端的两个移动小车11组成。工作台1便于安装一系列元件,并便于人工操作。移动小车11下端安装有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转向,移动更加灵活,更加实用。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卷扬机2传送吊取装置7下移,施加重物之后,卷扬机2控制吊取装置7上提,吊取装置7上的重量感应装置将重物信息传送给BIM控制系统,同时移动块51在滑杆上的位移信息被实时传送给BIM控制系统,BIM控制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控制步进电机52使移动块51移动来调整配重块5的位置,以改变移动块51施加给贝雷架6的力矩,从而适应不同重量的重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