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0070阅读:2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落杆装置领域,特别适用于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自动栏杆机的栏杆臂大都采用铝合金整杆,由于栏杆臂较长,杆臂材质较重,降落时管型较大,对现有的栏杆机造成极大的使用隐患,具体的为:

①由于栏杆臂较长拆装极其不便,必须拆除两条固定螺栓才能完全拆下,这就造成一个人根本无法拆卸安装,最少要2-3人才能进行工作。

②由于现有的杆臂采用铝合金材质,现有的杆臂过长,适应情况少,在应对窄路口时无法使用,只能重新采购,并且现有的铝合金杆臂,运输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所提及的现有的升降杆容易损坏并且不易于拆卸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其具有快速拆装、易于使用,适配范围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其包括连接板1和套管2,所述的套管的一端套装在连接板上,套管套装在连接板的一端为固定端,套管的另一端为过渡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套管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套管的过渡端插入有延长杆,所述的套管的过渡端开有沿轴向延伸的卡槽,在套管的过渡端外卡有卡箍3,所述的套管与延长杆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延长杆的内层为金属杆,金属杆外包覆有塑性泡沫层,在塑性泡沫层外包覆有热塑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延长杆由第一延长杆4、过渡块5和第二延长杆6组成,所述的第一延长杆的一端插入在套管过渡端处,过渡块上开有通孔,第一延长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过渡块的通孔内,第二延长杆配装在过渡块的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块的通孔内设有环形的凸起部5a,在凸起部上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杆上开有环形的凹陷部6a,在第二延长杆的凹陷部处开有外螺纹,第二延长杆的凹陷部刚好卡合在过渡块的凸起部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延长杆上设有多条凸起的条纹,所述的套管内设有多条凸起的条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采用分体式结构,插拔式组装方式,通过卡箍卡紧套管缩合套管的尺寸,在套管的内凸起和延长杆的外凸起的作用下实现固定连接,易于拆装搭建。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人员劳动量,并且降低劳动时间,缩减耗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极大地便利施工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延长杆与过渡块连接关系图;

其中,连接板1、套管2、卡箍3、第一延长杆4、过渡块5、第二延长杆6、凸起部5a、凹陷部6a。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新型起落杆结构,其包括连接板1和套管2,所述的套管的一端套装在连接板上,套管套装在连接板的一端为固定端,套管的另一端为过渡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套管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套管的过渡端插入有延长杆,所述的套管的过渡端开有沿轴向延伸的卡槽,在套管的过渡端外卡有卡箍3,所述的套管与延长杆的轴线重合。

如图2所示,所述的延长杆由第一延长杆4、过渡块5和第二延长杆6组成,所述的第一延长杆的一端插入在套管过渡端处,过渡块上开有通孔,第一延长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过渡块的通孔内,第二延长杆配装在过渡块的通孔内,所述的过渡块的通孔内设有环形的凸起部5a,在凸起部上开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杆上开有环形的凹陷部6a,在第二延长杆的凹陷部处开有外螺纹,第二延长杆的凹陷部刚好卡合在过渡块的凸起部处。

为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的第一延长杆上设有多条凸起的条纹,所述的套管内设有多条凸起的条纹。

为防止起落杆升降砸伤车辆,所述的延长杆的内层为金属杆,金属杆外包覆有塑性泡沫层,在塑性泡沫层外包覆有热塑管。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板固定在旋转轴上,然后将套管套在连接板上,并将延长杆插入套管并使用卡箍套紧,卡箍套紧积压套管并且积压延长杆以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在二者凸起的作用下增大摩擦可以有效保证延长杆不会脱出。

当需要变更延长杆的长度时,可以将第二延长杆反向旋转由过渡块内脱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