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4597发布日期:2018-06-08 20: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进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公告号为CN10377452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慢行系统的环保彩色透水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由彩色碎石和透明结料构成的表面透水层、由沥青碎石或水泥混凝土构成的稳定层、砂砾垫层、土基层,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有效的进行水分的渗漏,确保水分的排出,但是其蓄水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该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蓄水能力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由上至下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粗砂层、碎石层、基层,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中穿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上开设有用于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管道连接有用于蓄水的蓄水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由透水混凝土制成,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其由粗骨料表面包覆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其具有高透水性。碎石层能够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层提供较为结实的支撑,碎石之间的间隙能够为雨水提供较大的蓄存空间,并且雨水能够往周边土壤扩散。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通过排水孔进入到排水管道内,蓄水井能够收集排水管道流过来的雨水,设置的蓄水井能够增加该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蓄水能力,雨水也可以流过透水混凝土路面层进入到路面内部,雨水能够蓄存在碎石层内或者在碎石层内缓缓向周边扩散,该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蓄水能力较强。

优选的,所述蓄水井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出水的若干透水孔,若干所述透水孔内填充有海绵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井内的水流会从透水孔渗漏出去并流往四周,渗漏出去的水流会滋润周边的土地,满足植被等的用水需求,填充在透水孔内的海绵块能够阻碍水流过多的往外渗漏,延长单位时间内蓄水井的水流流失量,让蓄水井有一个稳定蓄水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基层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铺设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采用建筑垃圾回收再加工而成,具有经济、环保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蓄水井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蓄水井内的水抽出的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穿设在盖板上的出水管、连接在出水管上用于抽水的水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蓄水井内。进入到蓄水井内的雨水会在蓄水井内沉淀,抽水机构可将蓄水井内经过沉淀后的水抽出,再加以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套接在第一出水管内且沿第一出水管的轴向滑动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浮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箱在水中能够为第二出水管提供浮力,使得第二出水管能够随着蓄水井内液面的变化而随之在第一出水管内沿第一出水管的轴向滑动,这样第二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则抽水机构抽取的水通常为处于上层较为清澈的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内侧壁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第二出水管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滑移槽滑动配合的滑移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与滑移槽的配合,使得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罩,所述第二出水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背离第一出水管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的导孔,所述过滤罩上开设有用于与导孔相对的固定孔,所述导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到固定孔内的插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罩能够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能够将大块颗粒阻挡在第二出水管外部,进而能够减少大块颗粒对水泵内的机械机构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并且过滤罩能够对蓄水井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该抽水机构长时间使用之后,雨水中的杂物会堵塞过滤罩,所以工人需要对过滤罩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工人在将过滤罩拆卸下来时,工人拔出插销,然后将过滤罩从插槽中抽出即可。工人将新的过滤罩安装在第二出水管上时,工人将过滤罩插入到插槽内,并且使得固定孔与导孔相对,然后工人将插销插入到固定孔内,此时过滤罩被固定安装在第二出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体侧壁上开设有与导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插销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远离插槽一端的板体,所述安装槽底壁与板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插销向靠近插槽方向运动的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拉动插销向远离插槽方向运动时,弹簧会被拉伸,工人将过滤罩插入到插槽内,并且使得固定孔与导孔相对时,工人松开捏在插销上的手,则插销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插入到固定孔中,进而过滤罩被安装在第二出水管上,使用时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水既可蓄存在碎石层内,又可蓄存在蓄水井内,该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蓄水能力较强;

2、抽水机构能够抽取蓄水井内的水,再加以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排水管道的具体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中抽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抽水机构的具体结构;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滑移块与滑移槽的具体结构;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过滤罩与第二出水管之间的安装结构。

附图标记:1、透水混凝土路面层;2、粗砂层;3、碎石层;4、基层;5、排水管道;6、排水孔;7、蓄水井;8、透水孔;9、海绵块;10、盖板;11、抽水机构;12、出水管;121、第一出水管;122、第二出水管;13、水泵;14、连接杆;15、浮箱;16、滑移槽;17、滑移块;18、固定体;19、插槽;20、导孔;21、安装槽;22、过滤罩;23、滤孔;24、固定孔;25、插销;251、杆体;252、板体;2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由上至下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粗砂层2、碎石层3、基层4,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中穿设有用于排水的若干排水管道5,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上开设有用于与排水管道5连通的若干排水孔6,排水管道5连接有用于蓄水的蓄水井7。

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由透水混凝土制成,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其由粗骨料表面包覆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其具有高透水性。

粗砂层2由粒径在3.1~3.7mm之间的砂石构成,具有表面平整、稳定受力、顺利疏水的作用。

碎石层3由粒径在5~25mm之间的岩石颗粒构成,承载强度高,能够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提供较为结实的支撑,碎石之间的间隙能够为水流提供较大的蓄存空间,并且水流能够往周边扩散。

基层4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铺设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采用建筑垃圾回收加工而成,一方面可以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强度高、堆积密度小、孔隙率大、透水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其还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因此基层4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蓄水性能。

如图1所示,蓄水井7可以设置在林木较多的城市公园中,设置的蓄水井7能够增加该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蓄水能力。蓄水井7呈方形,蓄水井7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出水的透水孔8,透水孔8位于蓄水井7 侧壁的上部,使得蓄水井7内能够蓄存一些水,透水孔8为圆形,透水孔8内填充有与透水孔8形状一致的海绵块9,蓄水井7内的水流会从透水孔8渗漏出去并流往四周,渗漏出去的水流会滋润周边的土地,满足植被等的用水需求,填充在透水孔8内的海绵块9能够阻碍水流过多的往外渗漏,延长单位时间内蓄水井7的水流流失量,让蓄水井7有一个稳定蓄水的作用。

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通过排水孔6进入到排水管道5内,蓄水井7能够收集排水管道5流过来的雨水,雨水也可以流过透水混凝土路面层1进入到路面内部,雨水能够蓄存在碎石层3内或者在碎石层3内缓缓向周边扩散。

蓄水井7顶部设置有盖板10,盖板10为方形,盖板10盖在蓄水井7上,盖板10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蓄水井7内,进入到蓄水井7内的雨水会在蓄水井7内沉淀,当蓄水井7底部有较多的沉淀物时,工人可将盖板10拿开,然后工人进入到蓄水井7内对蓄水井7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以免蓄水井7内留有较多的沉淀物而影响蓄水井7的蓄水能力。

如图1所示,盖板10上设置有用于将蓄水井7内的水抽出的抽水机构11,抽水机构11包括穿设在盖板10上的出水管12、连接在出水管12上用于抽水的水泵13。

如图1和3所示,出水管12包括用于与水泵13连接的第一出水管121、套接在第一出水管121内的第二出水管122,第一出水管121为圆形的中空管道,第二出水管122为圆形的中空管道,该抽水机构11在抽水时,第二出水管122一端插入到第一出水管121内,另一端插入到蓄水井7内水的液面以下,第二出水管122可在第一出水管121内沿第一出水管121的轴向滑动。

第二出水管122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为圆柱状,连接杆14与第二出水管122固定连接,连接杆14远离第二出水管1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箱15,浮箱15由塑料制成,且其内部为中空,浸没在水中的浮箱15能够承载较大的浮力,连接杆14能够起到一个传递浮箱15所受浮力的作用,浮箱15能够通过连接杆14牵动第二出水管122升降使得第二出水管122能够随着蓄水井7的液面变化而随之在第一出水管121内轴向滑动,这样第二出水管122的进水口与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则抽水机构11抽取的水始终是处于上层较为清澈的水。

如图4所示,第一出水管121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16,滑移槽16有四个且等距圆周分布在第一出水管121内壁上,第二出水管122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滑移槽16滑动配合的滑移块17,滑移块17有四个且等距圆周分布在第二出水管122外侧壁上,滑移块17与滑移槽16配合,使得第二出水管122与第一出水管121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出水管121与第二出水管122分离。

如图5所示,第二出水管122远离第一出水管121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体18,固定体18为圆环状且与第二出水管122固定连接,固定体18背离第一出水管121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19,插槽19为圆环形,固定体18内开设有与插槽19连通的导孔20,导孔20沿固定体18的径向设置,导孔20的截面为圆形,导孔20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固定体18侧壁上开设有与导孔20连通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沿固定体18的径向设置,安装槽21的截面为圆形,安装槽2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安装槽21与导孔20同轴设置,安装槽21的直径大于导孔20的直径。

过滤罩22为圆筒状,过滤罩22上开设有若干滤孔23,过滤罩22能够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能够将大块颗粒阻挡在第二出水管122外部,进而能够减少大块颗粒对水泵13内的机械机构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并且过滤罩22能够对蓄水井7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过滤罩22上开设有固定孔24,固定孔24沿过滤罩22的径向设置,固定孔24为圆形,固定孔2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当过滤罩22插入到插槽19中时,固定孔24可与导孔20相对。

导孔20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到固定孔24内进而将过滤罩22安装在第二出水管122上的插销25,插销25包括杆体251、设置在杆体251远离插槽19一端的板体252,杆体251为圆柱状,杆体251的直径与固定孔24的直径相同,板体252为圆柱状,板体252与杆体251之间为一体式连接,杆体251上套设有用于驱动插销25向靠近插槽19方向运动的弹簧26,弹簧26一端与板体252朝向杆体251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槽21底壁固定连接。

该抽水机构11长时间使用之后,雨水中的杂物会堵塞过滤罩22,所以工人需要对过滤罩22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工人将插销25从固定孔24内抽出,然后将过滤罩22从插槽19中抽出即可将过滤罩22从第二出水管122上拆卸下来。

然后工人将新的过滤罩22安装在第二出水管122上时,使用者将插销25抽出插槽19,与此同时弹簧26被拉伸,然后使用者将过滤罩22插入到插槽19中,直至固定孔24与导孔20相对,接着工人松开捏在插销25上的手,则插销25在弹簧26的复位作用下插入到固定孔24中,此时过滤罩22被安装在第二出水管12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