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2157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激振器筒,激振器筒内同轴布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设有偏心轮,传动轴以及偏心轮均以轴承支撑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内,所述激振器筒筒腔内壁周向设有隔环,隔环内环面处有多个用于临时舀取和容纳润滑油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端部设有进油口、浇油口,用于支撑所述轴承且与激振器筒筒腔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座上设有供润滑油流通且贯穿至轴承所在处的流道,所述浇油口朝向所述流道的进口布置。本实用新型中容纳槽舀取激振器筒内的润滑油随激振器筒一起转动至高位时,容纳槽内润滑油通过浇油口精准地浇淋到轴承座内的流道中并流至轴承所在处,所以轴承自润滑、自冷却的效果更快速、更显著。
【专利说明】
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振器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CN104652234A中记载了一种垂直定向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结构,该振动轮结构包括振动轮和同轴套设于所述振动轮内腔处的激振器筒,该激振器筒内有多个振动轴承,在传动时不仅需要润滑油充分润滑,还需要不断的冷却散热。由于激振器筒内部结构紧凑、复杂,并且在自身冲击下内部产生大量热量,怎样使内部的各振动轴承滚子充分润滑并使各滚子产生的热量尽快冷却并散热,我们通过在激振器筒内部对应各振动体的位置设置油盒,激振器筒运动带动所述油盒内壁处的容纳槽转动并g起位于激振器筒内的润滑油至轴承上端,然后所述润滑油由槽口倒至相应的振动体上来润滑各振动轴承和相关部位,从而实现自润滑、自冷却的效果。该结构中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振动体,润滑油直接被淋撒在振动体上,然后进入位于振动体两端的振动轴承端面,继而进入轴承滚子内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该结构相应的润滑冷却效果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包括与振动轮同轴套设且随振动轮转动的激振器筒,所述激振器筒内同轴布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偏心轮,所述传动轴以及偏心轮均以轴承支撑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内并以外部动力源驱动作转动动作,所述激振器筒筒腔内设有油盒,所述油盒包括在所述激振器筒筒腔内壁周向贴合布置的隔环,所述隔环的内环面处具备多个用于临时S取和容纳激振器筒筒腔内润滑油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隔环轴线环绕布置且容纳槽槽长方向与隔环轴线平行,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边沿与所述隔环的内环面连接形成用于预存润滑油的腔室,所述容纳槽的端部设有进油口、浇油口,其中所述浇油口靠进槽底布置,所述进油口远离槽底布置,用于支撑所述轴承且与激振器筒筒腔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座上设有供润滑油流通且贯穿至轴承所在处的流道,所述浇油口朝向所述流道的进口布置。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端部连通有沿容纳槽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油管,所述导油管出口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浇油口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前挡板靠近容纳槽槽底的一侧,所述容纳槽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垂直于槽底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槽的槽体以及浇油口一隔为二,所述隔板两侧各设一个所述进油口。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道包括贯穿至轴承中间位置且与激振器筒轴向垂直的垂直油道,以及贯穿至轴承两端面且与所述垂直油道垂直相通的水平油道。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优选4个。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隔环内环面处相邻容纳槽之间凸设有使隔环轴向插接入激振器筒上预设销槽处的转动限位块。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11](I)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纳槽随激振器筒转动至低位时,即容纳槽全部浸没在激振器筒内的润滑油中,润滑油由进油口进入容纳槽与隔环内环面构成的腔室中,容纳槽继续随激振器筒一起转动至某一高位时,润滑油通过所述浇油口精准地浇淋到所述轴承座内的流道中,由于该流道直接贯穿至轴承所在处,所以轴承自润滑、自冷却的效果更快速、更显著。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槽上四个进油口、两个浇油口的设计可以满足在不同行走速度下轴承的润滑、冷却的需求。
[001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板的作用就是满足压路机振动轮在向前或向后转动时,避免出现容纳槽内的润滑油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无油流出出现短油,且轴承在一定短时间内得不到润滑和冷却的现象。该结构可以增加淋油的持续时间,进一步提高轴承润滑冷却的效果。
[0013](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润滑油由流道进口进入流道内部,润滑油通过垂直油道流入轴承的中间位置,再通过水平油道流至轴承的两个端面,使得轴承的各个位置均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冷却。
[0014](4)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容纳槽为四个,所述油盒由隔环以及位于隔环内环面的容纳槽构成,相应容纳槽与隔环内环面构成四个润滑油腔室,所述油盒不仅作为润滑油的预存、浇淋部件,同时还可以作为轴承座之间的隔板。此油盒是通过转动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筒腔内壁处,当压路机行走时,振动轮就会转动,带动振动轮内的油盒同时转动,由于激振器筒内存储了润滑油,所述四个润滑油腔室始终有腔室浸在润滑油里,这样在转动时就会带润滑油到某一高点,润滑油就会通过容纳槽的浇油口浇至在每个振动轴承上以起到润滑振动轴承和相关部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激振器筒与油盒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轴向截面视图。
[0019]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0]10-振动轮20-激振器筒30-传动轴40-偏心轮
[0021]41-第一正转偏心轮42-第二正转偏心轮43-反转偏心轮
[0022]51-轴承52-轴承座53-流道53a_垂直油道53b_水平油道
[0023]60-外部动力源70-油盒71-隔环72-容纳槽721-进油口
[0024]722-浇油口 73-隔板74-转动限位块80-导油管81-前挡板
[0025]90-变向齿轮组B-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0027]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包括与振动轮10同轴套设且随振动轮10转动的激振器筒20,所述激振器筒20内同轴布置有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上套设有偏心轮40,所述传动轴30以及偏心轮40均以轴承51支撑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20内并以外部动力源60驱动作转动动作,所述激振器筒20筒腔内设有油盒70,所述油盒70包括在所述激振器筒20筒腔内壁周向贴合布置的隔环71,所述隔环71的内环面处具备多个用于临时S取和容纳激振器筒筒腔内润滑油的容纳槽72,所述容纳槽72沿隔环71轴线环绕布置且容纳槽72槽长方向与隔环71轴线平行,所述容纳槽72的槽口边沿与所述隔环71的内环面连接形成用于预存润滑油的腔室B,所述容纳槽72的端部设有进油口 721、浇油口722,其中所述浇油口 722靠进槽底布置,所述进油口 721远离槽底布置,用于支撑所述轴承51且与激振器筒20筒腔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座52上设有供润滑油流通且贯穿至轴承所在处的流道53,所述浇油口 82朝向所述流道53的进口布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纳槽72随激振器筒20转动至低位时,即容纳槽72全部浸没在激振器筒20内的润滑油中,润滑油由进油口 721进入容纳槽72与隔环71内环面构成的腔室B中,容纳槽72继续随激振器筒20—起转动至某一高位时,润滑油通过所述浇油口 722精准地浇淋到所述轴承座52内的流道53中,由于该流道53直接贯穿至轴承51所在处,所以轴承51自润滑、自冷却的效果更快速、更显著。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槽72上四个进油口 721、两个浇油口 722的设计可以满足在不同行走速度下轴承51的润滑、冷却的需求。
[0028]所述容纳槽72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垂直于槽底的隔板73,所述隔板73将所述容纳槽72的槽体以及浇油口 722—隔为二,所述隔板73两侧各设一个所述进油口 7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板73的作用就是满足压路机振动轮10在向前或向后转动时,避免出现容纳槽72内的润滑油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无油流出出现短油,且轴承51在一定短时间内得不到润滑和冷却的现象。如果没有隔板73,所述容纳槽72在转动至最高位继续向下转动时,未浇出的润滑油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全部积存在所述容纳槽72的槽底与槽壁的过渡连接处,导致浇油孔722处无油流出,通过增加隔板73,润滑油就会积存在隔板73与槽底的过渡连接处,润滑油可以继续从浇油口 722流出。该结构可以增加浇油的持续时间,进一步提高轴承51润滑冷却的效果。
[0029]所述流道53包括贯穿至轴承51中间位置且与激振器筒20轴向垂直的垂直油道53a,以及贯穿至轴承51两端面且与所述垂直油道53a垂直相通的水平油道53b。即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润滑油由流道53进口进入流道内部,润滑油通过垂直油道53a流入轴承51的中间位置,再通过水平油道53b流至轴承51的两个端面,使得轴承51的各个位置均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冷却。
[0030]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容纳槽72为四个,所述油盒70由隔环71以及位于隔环内环面的容纳槽72构成,相应容纳槽72与隔环71内环面构成四个润滑油腔室B,所述油盒70不仅作为润滑油的预存、浇淋部件,同时还可以作为轴承座52之间的隔板。此油盒70是通过转动限位块74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20筒腔内壁处,当压路机行走时,振动轮10就会转动,带动激振器筒20筒腔内的油盒70同时转动,由于激振器筒20内存储了润滑油,所述四个润滑油腔室B始终有腔室浸在润滑油里,这样在转动时就会带润滑油到某一高点,润滑油就会通过容纳槽72的浇油口 722浇至在每个振动轴承51上以起到润滑振动轴承51和相关部位的作用。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激振器的一种结构形式,沿传动轴的轴向布置有第一正转偏心轮41、第二正转偏心轮4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转偏心轮41、第二正转偏心轮42中间的反转偏心轮43,所述反转偏心轮43通过变向齿轮组90连接、变向以及传递动力。对应所述各偏心轮40的位置在所述激振器筒20内分别设有所述油盒70。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振动压路机中激振器相应位置的油盒70进行了结构改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相应位置处轴承51的自润滑、自冷却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振动轮(10)同轴套设且随振动轮(10)转动的激振器筒(20),所述激振器筒(20)内同轴布置有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上套设有偏心轮(40),所述传动轴(30)以及偏心轮(40)均以轴承(51)支撑固定于所述激振器筒(20)内并以外部动力源(60)驱动作转动动作,所述激振器筒(20)筒腔内设有油盒(70),所述油盒(70)包括在所述激振器筒(20)筒腔内壁周向贴合布置的隔环(71),所述隔环(71)的内环面处具备多个用于临时舀取和容纳激振器筒筒腔内润滑油的容纳槽(72),所述容纳槽(72)沿隔环(71)轴线环绕布置且容纳槽(72)槽长方向与隔环(71)轴线平行,所述容纳槽(72)的槽口边沿与所述隔环(71)的内环面连接形成用于预存润滑油的腔室(B),所述容纳槽(72)的端部设有进油口(721)、浇油口(722),其中所述浇油口(722)靠进槽底布置,所述进油口(721)远离槽底布置,用于支撑所述轴承(51)且与激振器筒(20)筒腔内壁固定连接的轴承座(52)上设有供润滑油流通且贯穿至轴承所在处的流道(53),所述浇油口(82)朝向所述流道(53)的进口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72)端部连通有沿容纳槽(72)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油管(80),所述导油管(80)出口端设有前挡板(81),所述前挡板(81)上设有构成所述浇油口(722)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前挡板(81)靠近容纳槽槽底的一侧,所述容纳槽(72)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垂直于槽底的隔板(73),所述隔板(73)将所述容纳槽(72)的槽体以及浇油口(722) —隔为二,所述隔板(73)两侧各设一个所述进油口(72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53)包括贯穿至轴承(51)中间位置且与激振器筒(20)轴向垂直的垂直油道(53a),以及贯穿至轴承(51)两端面且与所述垂直油道(53a)垂直相通的水平油道(53b)。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72)优选4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润滑结构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环(71)内环面处相邻容纳槽(72)之间凸设有使隔环(71)轴向插接入激振器筒(20)上预设销槽处的转动限位块(74)。
【文档编号】F16C33/66GK205557260SQ20162026855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宋皓, 崔文平, 黄方权
【申请人】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