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559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带有电动滑移门或电动窗的车辆,是通过车门外把手、内把手,车窗按键以及遥控器的触发来实现电动门的运转。当乘客手抱小孩或者货物时,再腾出手去触发以上开关,就显得很不方便,需要将货物放下或借助他人来开门、关门、开窗关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开启关闭汽车门窗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包括:

待机步骤,包括:蓝牙单元对接收到的蓝牙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语音控制单元;

语音判断步骤,包括:语音控制单元进入语音监听模式,等待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当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语音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输入语音信号是否为有效的语音指令,如果是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执行动作执行步骤;

动作执行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语音指令对相应的车门或者相应的车窗执行相应的动作。

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系统,包括:

待机模块,用于:蓝牙单元对接收到的蓝牙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语音控制单元;

语音判断模块,用于:语音控制单元进入语音监听模式,等待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当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语音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输入语音信号是否为有效的语音指令,如果是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执行动作执行模块;

动作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指令对相应的车门或者相应的车窗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通过语音控制单元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判断,从而使得能够通过语音控制汽车门窗的动作,提高了车辆的方便性。同时通过蓝牙单元匹配来降低在休眠时整车静态电流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包括:蓝牙单元对接收到的蓝牙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语音控制单元;

步骤S102,包括:语音控制单元进入语音监听模式,等待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当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语音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输入语音信号是否为有效的语音指令,如果是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包括:根据所述语音指令对相应的车门或者相应的车窗执行相应的动作。

步骤S102和步骤S103配合,实现了通过语音控制汽车门窗动作的 功能。然而,一般来说,语音控制单元为了监听输入语音信号,其所需要的静态电流功耗为毫安级别,造成系统在整车休眠过程中静态功耗过高。为此,本发明在步骤S101中,只有蓝牙单元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匹配成功后才激活语音控制单元,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无信号输出,然后,语音控制单元才进入语音监听模式,否则一直处于休眠模式,从而将语音控制单元在监听模式时的静态电流功耗由毫安级降到蓝牙待机模式的微安级,降低了系统在整车休眠时的静态功耗。

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语音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如下的电路设计:

整车电源通过开关元件(例如三极管)与语音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蓝牙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例如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则当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高电平),则开关元件导通,使得语音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与整车电源导通。

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语音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如下的电路设计:语音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将蓝牙单元的输出端与语音控制单元的中断端连接,则当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时,相对于向单片机发出中断,使得单片机从休眠状态中激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语音指令为对相应的车门或者车窗执行开启动作,则所述语音指令所要求执行开启动作的车门或者车窗为待执行设备,判断整车是否为上锁状态;

如果整车为上锁状态,则:

激活车辆防盗系统认证是否能够监测到有效的钥匙,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能够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激活车身控制单元对待执行设备进行解锁后触发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忽略所述语音指令并保持待执行设备关闭;

如果整车为解锁状态,则触发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

本实施例对整车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是处于解锁状态,则直接执行 开启动作,否则需要激活车辆防盗系统进行认证,避免非法入侵。同时,车辆防盗系统只有整车处于上锁的状态时才被激活,因此也能降低整车的静态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休眠步骤,包括:如果所述语音控制单元在预设指令监听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所述语音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在预设指令监听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输入语音信号,则让语音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能更大程度地降低整车的静态功耗。

语音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可以采用如下的电路设计:

整车电源通过开关元件(例如三极管)与语音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蓝牙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例如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则当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高电平),则开关元件导通,使得语音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与整车电源导通,当蓝牙单元停止输出激活信号,则开关元件关闭,使得语音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与整车电源断开。

如果语音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则语音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也可以是在单片机内部程序中设置进入休眠状态。

优选地,所述语音指令为对车门执行开门动作。

优选地,所述车门为滑移车门,所述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具体包括:

向电动滑移门单元输出开启信号,电动滑移门单元启动滑门驱动电机开启滑移车门。

图2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包括麦克风10、语音控制单元20、蓝牙主设备21、与语音控制单元20通过电子总线30通讯的电动滑移门控制单元40、由电动滑移门控制单元控制的滑门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与滑门驱动电机连接的滑移门50、车辆遥控钥匙60、车身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以及蓝牙从设备61,蓝牙从设备61优选设置在车辆遥控钥匙60上。

图3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以滑移门在关闭位置为例, 语音指令为开启滑门,其包括:

步骤S301,用户携带蓝牙从设备接近汽车,蓝牙主设备作为蓝牙单元接收到蓝牙从设备发出的蓝牙信号,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2,蓝牙主设备检查蓝牙信号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步骤S303,否则无信号输出;

步骤S303,蓝牙主设备输出激活信号激活语音控制单元;

步骤S304,语音控制单元监听作为语音输入设备的麦克风的输入语音信号;

步骤S305,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输入语音信号,如果为有效的开门指令则执行步骤S306,否则无信号输出;

步骤S306,激活电动滑门控制单元,电动滑门控制单元判断整车是否上锁状态,如果是上锁状态,则执行步骤S307,否则触发滑门驱动电机启动,控制滑移门开启;

步骤S307,启动防盗系统认证附件是否有有效的车辆遥控钥匙,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能够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通知车身控制单元解锁,执行步骤S308,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没能够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忽略输入语音信号;

步骤S308,触发滑门驱动电机启动,控制滑移门开启。

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阅读本专利的基础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计成各种类型的声控电动滑门、电动尾门、电动摇窗机、电动天窗等零部件的动作操作。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包括:

待机模块401,用于:蓝牙单元对接收到的蓝牙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语音控制单元;

语音判断模块402,用于:语音控制单元进入语音监听模式,等待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当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语音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输入语音信号是否为有效的语音指令,如果是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执行动作执行模块403;

动作执行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指令对相应的车门或者相应的车窗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语音指令为对相应的车门或者车窗执行开启动作,则所述语音指令所要求执行开启动作的车门或者车窗为待执行设备,判断整车是否为上锁状态;

如果整车为上锁状态,则:

激活车辆防盗系统认证是否能够监测到有效的钥匙,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能够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激活车身控制单元对待执行设备进行解锁后触发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如果在预设认证监听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有效的钥匙,则忽略所述语音指令并保持待执行设备关闭;

如果整车为解锁状态,则触发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休眠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语音控制单元在预设指令监听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所述语音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指令为对车门执行开门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门为滑移车门,所述待执行设备执行开启动作,具体用于:

向电动滑移门单元输出开启信号,电动滑移门单元启动滑门驱动电机开启滑移车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