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92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线对于物料的夹持及定位是一种常见的需求,尤其对于精密物料的精确夹持及定位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夹持及定位采用电机驱动,部分也有通过凸轮驱动,但通常复杂度较高,精密度难以保证,特别是有一台电机带动多台夹持装置需求的时候,更是复杂度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增大,精度难有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旨在简化设计,提高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凸轮、芯轴、夹持装置、回位模块。

所述蜗轮蜗杆包括蜗轮、蜗杆,蜗轮与蜗杆以齿轮啮合,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其中蜗杆用来连接动力源提供动力,蜗轮用于以与蜗杆齿轮啮合传递动力。

所述凸轮类似椭圆状,包括两最高点凸起、两最低点凸起。

所述蜗轮与凸轮机械固定于芯轴上,芯轴通过凸轮平面中心及蜗轮中心,蜗轮转动可通过芯轴带动凸轮转动,所述凸轮两最高点凸起与两最低点凸起形成交互往复运动。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爪、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爪与第一夹持臂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爪与第二夹持臂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分别通过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驱动相对开合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分别与凸轮圆周接触连接并相对称运动,同时接触凸轮最高点凸起时达到最大行程,同时接触凸轮最低点时达到最小行程。

所述回位模块包括回位弹簧、回位支撑架,所述回位支撑架机械环套于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上,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可穿过回位支撑架运动;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接触凸轮侧挡板接触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回位支撑架接触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卡合于所述挡板与回位支撑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接触凸轮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沿凸轮周边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为U型,U型一端接触凸轮,U型另一端设置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与蜗杆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蜗杆转动。

具体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可以为重复多个联动,由一个动力源带动一个蜗杆转动,一个蜗杆与多个蜗轮通过齿轮啮合运动,多个蜗轮对应带动多个凸轮往复转动,多个凸轮对应带动多个夹持装置开合运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定位装置采用蜗轮蜗杆的的方式实现,具有成本低、设计简单、实现容易,精确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电机传动部分示意图;

图3为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多个联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凸轮130、芯轴108、夹持装置、回位模块。

所述蜗轮蜗杆包括至少一个蜗轮103、蜗杆113,蜗轮103与蜗杆113以齿轮啮合,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其中蜗杆113用来连接动力源提供动力,蜗轮103用于以与蜗杆113齿轮啮合传递动力;所述动力源为电机201;所述电机201通过皮带轮202带动蜗杆113转动,蜗杆113转动带动蜗轮103转动,从而带动凸轮130转动,凸轮130转动带动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动作112,进而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爪101、第二夹持爪102进行卡合动作,即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爪101、第二夹持爪102相向靠近或远离运动,从而完成夹持。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可以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进而所述第一夹持爪101、第二夹持爪102可进行精确夹持,即可以完成定位功能。

所述凸轮130类似椭圆状,包括两最高点凸起、两最低点凸起。

所述蜗轮103与凸轮130机械固定于芯轴108上,芯轴108通过凸轮130平面中心及蜗轮103中心,蜗轮103转动可通过芯轴108带动凸轮130转动,所述凸轮130两最高点凸起与两最低点凸起形成交互往复运动。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爪101、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爪102、第二夹持臂112;所述第一夹持爪101与第一夹持臂111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爪102与第二夹持臂112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爪101、第二夹持爪102分别通过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驱动相对开合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分别与凸轮130圆周接触连接并相对称运动,同时接触凸轮最高点凸起时达到最大行程,同时接触凸轮最低点时达到最小行程。

所述回位模块包括回位弹簧(如图1所示105为其中一个回位弹簧)、回位支撑架106,所述回位支撑架106机械环套于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上,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可穿过回位支撑架106运动;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接触凸轮130侧挡板接触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回位支撑架106接触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卡合于所述挡板与回位支撑架106之间。

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接触凸轮130侧设置有滚轮107,所述滚轮107可沿凸轮130周边运动,用于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与凸轮130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第二夹持臂112为U型,U型一端接触凸轮130,U型另一端设置第一夹持爪101、第二夹持爪102。

如图1、2、3所示:所述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夹持定位装置可以为重复多个联动,由一个动力源带动一个蜗杆113转动,一个蜗杆113与多个蜗轮103通过齿轮啮合运动,多个蜗轮103对应带动多个凸轮130往复转动,多个凸轮130对应带动多个夹持装置开合运动,其中凸轮130运动设置可以为交错设置,即当蜗杆113通过蜗轮103运动带动第一个凸轮130运动至最高点时,依次第二个凸轮130运动至最低点,依次类推,从而完成更多运动动作,进而极大的提高夹持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使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形,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