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车门锁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8962阅读:1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整车门锁扣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车门锁扣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装配领域,需要一道工序是为了确保车门关闭力轻重而对车门锁扣进行的调整。由于这道工序需要对车门的关闭力轻重问题进行测试,因此需要检测人员主观感觉并进行相应的微调。因此目前主要采用的工具为榔头和錾子。而使用榔头和錾子对车门锁扣与车门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比较不便,而且可能会对工件产生损害,生产效率不高,也会影响产品合格率。因此亟需一种针对车门锁扣进行调整的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便,生产效率不高,容易对工件产生损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门锁扣调整的易于使用的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整车门锁扣工装,所述工装包括一根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设有提拉工位、按压工位,连杆中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对固设于连杆上且与连杆同轴的圆柱状限位块、位于限位块之间的动力锤,所述动力锤内部设有与连杆同轴的圆柱状内腔,动力锤通过内腔与连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动力锤来回在连杆上撞击限位块做功的方式提供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动力,改变了以往利用榔头和錾子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式,减少了对加工工件的伤害。提拉工位和按压工位的设置分别针对车门锁扣调整工序中向外、向内两个方向调整的需求,做到一物多用,有效提升了生产率,降低了工装的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提拉工位呈弯钩状,提拉工位对应的圆心角在90度至135度之间,提拉工位的作用是将车门锁扣向上或向外调整,弯钩状工位起到拉住锁扣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工位包括固设于连杆一端且与连杆同轴设置的呈柱状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端面沿径向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凹槽。按压工位的作用是将车门锁扣向下或向内调整,位于按压头上的凹槽用于限制待调整锁扣与工装之间的相对位移,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之间间距大于动力锤轴向长度的两倍。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为动力锤的作用行程,该行程应至少大于动力锤长度的两倍,以便提供较大的向内或向外的力,加强工装的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锤呈哑铃状,动力锤内腔两端设有沉头孔,限位块与所述沉头孔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圆台状裙边。呈哑铃状的动力锤,中间部分外径较小便于操作,内腔两端的沉头孔与限位块上的圆台状裙边的设置增加了动力锤与两限位块在碰撞过程中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工装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延长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锤内腔中设有与连杆同轴的轴承。这样使得动力锤在连杆的运动方式由滑动改为滚动,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动力锤与连杆之间的摩擦,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锤侧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使得操作更加方便,不宜打滑,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使用简单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率;同时不易对工件产生损害,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调整车门锁扣工装,所述工装包括一根连杆1,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设有提拉工位2、按压工位3,所述提拉工位呈弯钩状,提拉工位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所述按压工位包括固设于连杆一端且与连杆同轴设置的呈柱状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端面沿径向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凹槽31。连杆中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对固设于连杆上且与连杆同轴的圆柱状限位块4、位于限位块之间的动力锤5,所述限位块之间间距为动力锤轴向长度的三倍,所述动力锤如图2所示:动力锤呈哑铃状,其内部设有与连杆同轴的圆柱状内腔6,所述内腔中设有与连杆同轴的轴承62,内腔两端设有沉头孔61,限位块与所述沉头孔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圆台状裙边41,动力锤侧面设有防滑层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需要调整的方向:如果需要向外或向上调整,则利用提拉工位拉住车门锁扣,再用手握住动力锤并让其在限位块之间来回移动并撞击限位块产生作用力达到调整的目的,如果需要向内或向下调整,则利用按压工位卡住车门锁扣并操作动力锤进行调整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使用简单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率;同时不易对工件产生损害,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