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778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巨菌草原产于非洲,生长在温带、热带、亚热带,是一种高产优质菌草,巨菌草产量高、品质好,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培养料、养殖饲料,适合做纤维板、乙醇燃料、秸秆生物燃烧发电燃料等。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短缺,人类对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加大,巨菌草作为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

巨菌草的种苗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巨菌草的质量,不合格的巨菌草种苗,即芽节损坏或破损或病虫害巨菌草,不能生长成巨菌草,影响正常巨菌草的亩产量。而目前巨菌草切种方式为人工切种和人工操作切种机切种两种,为了保证巨菌草种苗的合格率,防止芽节被破坏,操作人员常常需通过肉眼识别来确定巨菌草切断的位置,其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目前的巨菌草制种机的自动化程度低,且无法识别已切断的巨菌草种苗是否符合种植标准,导致不合格的巨菌草种苗夹杂在种苗中,后期需要人工进步一筛选,分选效率低进而影响种植效率。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切种效率高且能筛分种苗的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种效率高且能筛分种苗的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切割器、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及用于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归类的分拣装置;

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切割器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与切割器连接;

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与所述切割器的切刀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与分拣装置连接,所述分拣装置设置于所述切割器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转动轴、步进电机及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容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容器的底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容器设有朝向所述切割器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包括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与第二平板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呈V字型或L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包括用于承接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切割器的正下方,所述挡板与所述传送带垂直,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传送带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及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为具有激光测量功能的CCD相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光源,所述摄像光源设置于所述CCD相机的上方或CCD摄像机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送装置的正上方设置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来获取并提取巨菌草的特征信息(芽节等)以代替人眼识别芽节位置,同时间接控制切割器的运行,在确保切割器对巨菌草切割时不会切割在芽节处,减小芽节损伤的同时相对人工控制切割,不仅减小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切割的准确性及连续性,切割效率更高;设置第二视觉机器识别装置进一步识别并提取切割后巨菌草种苗的特征信息以判断种苗是否合格,同时将相应信号传递给分拣装置,并使得分拣装置能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自动分开,无需人工进行判断筛选巨菌草种苗是否合格,提高了后期的种植效率及种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传送装置;2-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3-切割器;4-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5-分拣装置;51-转动轴;52-步进电机;53-容器;

531-第一平板;532-第二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切割器3、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及用于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归类的分拣装置5;

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正上方,所述切割器3位于所述传送装置1的输出端,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与切割器3连接;

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与所述切割器3的切刀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与分拣装置5连接,所述分拣装置5设置于所述切割器3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巨菌草种苗在传送装置上传输过程经过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时,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对巨菌草种苗进行图像识别并经过处理器处理提取其特征信息,如芽节,并将其特征信息传输给切割器,切割器对其进行切割,此时,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对切割后的巨菌草种苗进行图像识别提取特征并与内置的合格种苗的标准进行比对,并将种苗合格与否的信息传递给分拣装置,进而分拣装置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自行分开。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送装置的正上方设置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来获取并提取巨菌草的特征信息(芽节等)以代替人眼识别芽节位置,同时间接控制切割器的运行,在确保切割器对巨菌草切割时不会切割在芽节处,减小芽节损伤的同时相对人工控制切割,不仅减小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切割的准确性及连续性,切割效率更高;设置第二视觉机器识别装置进一步识别并提取切割后巨菌草种苗的特征信息以判断种苗是否合格,同时将相应信号传递给分拣装置,并使得分拣装置能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自动分开,无需人工进行判断筛选巨菌草种苗是否合格,提高了后期的种植效率及种植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转动轴51、步进电机52及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容器53,所述转动轴51与所述步进电机52连接,所述容器53的底部安装于所述转轴51上,所述容器53设有朝向所述切割器3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53包括第一平板531与第二平板532,所述第一平板53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532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转动轴51上,所述第一平板531与所述第二平板532呈V字型或L字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二平板分别安装在转动轴上,当巨菌草种苗是合格的则步进电机可同时带动两块平板正转释放种苗,不合格则反转,进而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分开;也可以是合格步进电机的带动第一平板正转,第一平板变低,使得种苗掉落,不合格则带动第二平板反转,第二平板变低,使得种苗掉落,进而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5包括用于承接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切割器的正下方,所述挡板与所述传送带垂直,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传送带垂直。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上述分拣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后期进行机械化播种,同时,只是将不合格种苗剔除,减小分拣装置的工作量,有利于降低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包括图像采集器及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为具有激光测量功能的CCD相机。

由上述描述可知,增加激光测量技术有助于提高CCD相机对巨菌草芽节识别的精度,使得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获取芽节的准确位置,增加其判断准确性,进而提高切割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光源,所述摄像光源设置于所述CCD相机的上方或CCD摄像机的外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增加摄像光源,有利于保证获取图片的质量,提高切割准确率。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切割器3、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及用于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归类的分拣装置5;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正上方,所述切割器3位于所述传送装置1的输出端,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与切割器3连接;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与所述切割器3的切刀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机器视觉识别装置4与分拣装置5连接,所述分拣装置5设置于所述切割器3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2包括图像采集器及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为具有激光测量功能的CCD相机;还包括摄像光源,所述摄像光源设置于所述CCD相机的上方或CCD摄像机的外侧。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分拣装置做了进一步限定,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转动轴51、步进电机52及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容器53,所述转动轴51与所述步进电机52连接,所述容器53的底部安装于所述转轴51上,所述容器53设有朝向所述切割器3的开口;所述容器53包括第一平板531与第二平板532,所述第一平板53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532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转动轴51上,所述第一平板531与所述第二平板532呈V字型或L字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2的是,其分拣装置5包括用于承接用于承接切割后巨菌草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切割器的正下方,所述挡板与所述传送带垂直,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传送带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巨菌草切断分拣装置,通过在传送装置的正上方设置第一机器视觉识别装置来获取并提取巨菌草的特征信息(芽节等)以代替人眼识别芽节位置,同时间接控制切割器的运行,在确保切割器对巨菌草切割时不会切割在芽节处,减小芽节损伤的同时相对人工控制切割,不仅减小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切割的准确性及连续性,切割效率更高;设置第二视觉机器识别装置进一步识别并提取切割后巨菌草种苗的特征信息以判断种苗是否合格,同时将相应信号传递给分拣装置,并使得分拣装置能将合格种苗与不合格种苗自动分开,无需人工进行判断筛选巨菌草种苗是否合格,提高了后期的种植效率及种植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