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654发布日期:2018-06-19 20:5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气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片状气流的气刀,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调节出气口气流均匀度和气流速度的气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为人们所用,而空气能作为一种情结可再生能源,被越来越多的使用领域纳入研究对象。气刀,也称作风刀,是对空气能的一种典型应用,是最常用的干燥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用于吹气除尘、去液干燥、降温冷却。气刀结构通常包括进气口、气腔室以及喷嘴等,进气口通常位于底面中央或两侧,喷嘴通常为至少一条缝隙或至少一排小孔结构。一般情况下,由于进气口设置于底面中央或者两侧,气幕流速在气刀长度方向上分布不均,高压空气由进气口进入风刀结构后,从喷嘴吹出,在出喷嘴形状的约束下形成带状高压喷射气流即风刀,但传统风刀结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出风流速,一般靠近进气口的位置高、远离进气口的位置低,从而形成单峰状分布的风刀,其气体流速差超过10%,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如采用风刀喷射高温压缩空气法拆卸带元器件废旧电路板工艺,要求风刀各个喷嘴的气体流速差异小于5%;再者,不同的工作环境对风刀喷嘴的气体流速的要求也有不同,为了提高风刀的使用效率,对风刀的喷嘴喷出气流速度的调节也是市场的需求。传统风刀无法满足这类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刀装置,该气刀装置为其上的每一个喷嘴提供一个流速大小均等的气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方便调节喷嘴的流速大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刀装置,包括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与高压气源连通的主腔室,沿所述主体纵长方向等间距布置有若干用于高速气流流出的喷嘴,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每个喷嘴连通的容积相等的副腔室,所述副腔室之间互相独立,所述每个副腔室通过一气体控制阀与所述主腔室连通,所述每个副腔室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其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气刀装置在其主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每个喷嘴连通的副腔室,来自高压气源的高压气体进入主腔室后,通过气体控制阀分别进入各个副腔室,然后经由副腔室从喷嘴排出,此副腔室的设置使得高压气体从主腔室到喷嘴有一个集聚缓冲过程,高压气体先填满副腔室,再从喷嘴排出,由于每个副腔室的容积是相等的,那么此副腔室就起到了补偿每个喷嘴排出气流的均匀度的作用;另外,由于在每个副腔室中还设置有检测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当某个副腔室中的气体压力值不在预设值内时,可以调节该副腔室的气体控制阀,以增大或减小由主腔室进入该副腔室的气流流速,直至该副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值等于预设值,从而达到自动调节气刀装置每个喷嘴处的气流流速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气刀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每个气体控制阀和位于所述每个副腔室内的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气体控制阀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喷嘴与所述副腔室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副腔室的腔体由其底部向所述喷嘴方向逐渐变窄,于所述喷嘴处形成一尖端结构。

较佳地,所述主腔室通过压力阀与所述高压气源连通

较佳地,所述气体控制阀为电磁阀。

较佳地,所述喷嘴为圆形或狭长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副腔室的内壁上涂有降噪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刀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高压气源2连通的主腔室10,沿所述主体1纵长方向等间距布置有若干用于高速气流流出的喷嘴12,所述主体1内还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每个喷嘴12连通的容积相等的副腔室11,所述副腔室11之间互相独立,所述每个副腔室11通过一气体控制阀13与所述主腔室10连通,所述每个副腔室11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其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14。

具有上述结构的气刀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来自高压气源2的高压气体进入主腔室10后,通过气体控制阀13分别进入各个副腔室11,然后经由副腔室11从喷嘴12排出,此副腔室11的设置使得高压气体从主腔室10到喷嘴12有一个集聚缓冲过程,进入主腔室10的高压气体先填满副腔室11,再从喷嘴12排出,由于每个副腔室11的容积是相等的,此副腔室11的设置就起到了补偿主体1上每个喷嘴12排出气流的均匀度的作用。另外,由于在每个副腔室11中还设置有检测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4,当某个副腔室11中的气体压力值不在预设值内时,可以调节该副腔室11的气体控制阀13,以增大或减小由主腔室10进入该副腔室11的气流流速,直致该副腔室11内的气体压力值等于预设值,从而达到自动调节气刀装置的每个喷嘴12处的气流流速的目的,以保证所有喷嘴12处的气流均匀度在5%以下。而且,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还可通过气体控制阀13整体调整每个喷嘴12的气流速度,以达到提高气刀装置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气刀装置的智能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气刀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15,本实施例中采用PLC控制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控制器15。较佳的,本实施例中的气体控制阀13为电磁阀。控制器15与每个电磁阀和每个压力传感器14电性连接。首先在控制器15中预设要求每个副腔室11所达到的压力值,工作时,位于每个副腔室11中的压力传感器14将该副腔室11内的气压值实时传输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将副腔室11的实时压力值与预设值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阀的流量调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腔室10通过压力阀3与高压气源2连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喷嘴12与副腔室11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方便,而且气密性良好,喷嘴12可以采用圆形结构或狭长形结构,当采用狭长形结构时,通过提高喷嘴12处的气流速度还可将该气刀装置用于切割纸张、板材等。为了从结构上提高喷嘴12处的气流速度和排气的流畅性,副腔室11的腔体由底部向喷嘴12方向逐渐变窄,于所述喷嘴12处形成一尖端结构,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副腔室11中排出气流的速度,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副腔室11作为缓冲室的作用。

进一步,为了降低本实用新型气刀装置的噪音污染,在副腔室11的内壁上涂有将澡材料。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气刀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上述结构的气刀装置具有有效调节气流喷出均匀度的效果,而且还能根据需求调节喷嘴12喷出气流的速度,满足多种工作环境的需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