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46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模塑成型方式制作植物纤维(或纸浆)制品的全自动成 型机;适用于制造一次性非平面的纤维纸浆立体制品,尤其适用于制造一次性非平面的纸 质日用品(如纤维纸浆餐具、纤维纸浆托盘、纤维纸浆工业品防震垫及包装托)、一次性非 平面的纤维纸浆装璜装饰立体墙板以及一切一次性非平面的纤维(纸浆)立体制品。
背景技术
植物纤维(纸浆)模塑制品的制作过程是植物纤维或纸浆先经过吸滤成型制成 湿坯,再把湿坯移取到热压模具内,由热压模具合模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制成各种形 状的植物纤维(纸浆)模塑制品。常规的一些植物纤维模塑生产装置,比如现有常用的三 工位全自动植物纤维(纸浆)模塑成型机(如图1所示),含有上机架1、下机架la、设置在 下机架中间位置的吸滤成型装置2、位于吸滤成型装置2左右两侧的带左热压上模和左热 压下模的左热压定型装置3及带右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下模的右热压定型装置4,吸滤成型 装置2的上方有一个湿坯转移装置7,湿坯转移装置7安装固定在上机架Ib上,湿坯转移 装置7中的湿坯转移模7a能上下移动;并且左热压下模3c和右热压下模4c分别由左移动 缸和右移动缸驱动,分别沿水平导轨交替地进入湿坯转移装置的下方以接纳从湿坯转移装 置转移过来的湿坯(湿坯转移时,湿坯转移装置的湿坯转移模7a中的气管吹气、与之对接 的左热压下模或右热压下模中的气管负压吸气,所述吹气和吸气二者可以都发生动作或二 者中的一个动作,把湿坯转移模7a上的湿坯转移到左热压下模或右热压下模中并返回到 左热压上模或右热压上模的正下方,左热压上模由左热压上模移动缸驱动向下与左热压下 模合模并对湿坯进行热压定型(或者右热压上模由右热压上模移动缸驱动向下与右热压 下模合模并对湿坯进行热压定型),直至湿坯干燥定型并开模出制品。如此周而复始,循环 生产。例如中国专利03209714. X公开的“全自动纸浆模塑成型机”就是这种典型的生产装 置。现有技术中也有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侧或右侧只带其中一侧的单侧热压定型装置的生 产装置,其生产方式和上述过程相同。只是一个吸滤成型装置配一个热压定型装置,产量低 一些而已。对于这样一种自动生产装置,要使它工作并生产出高质量制品,最为重要的是 (1)湿坯要具有一定的干度;(2)湿坯转移模7a保持干燥、清洁,湿坯转移模7a不能有滴水 现象。湿坯含水率过高造成湿坯移取到热压模具内进行热压干燥定型时耗能大,而且含水 率过高的湿坯(特别是湿坯边缘含水率过高)在高压、高温下进行热压干燥定型时会造成 制品边缘破损(行业内称为制品炸边,特别是湿坯边缘含水率高的炸边概率更大),制品炸 边时湿纤维喷溅到热压模具表面,特别是喷溅到热压下模表面;粘在热压模具上的湿纤维 会变焦变黄最后变成焦炭,这些细小的焦炭会飘入吸滤成型装置和热压定型装置的待定型 制品上,造成制品黄斑和黑点现象。另外如果湿坯转移模7a滴水现象严重,湿坯转移模7a 上的水滴落到吸滤成型模具2c的湿坯表面,会造成湿坯表面形成环形坑现象而损害制品 外观质量。另一方面,如果湿坯转移模7a在进行湿坯转移时水滴落到热压下模表面,这些含有细小纤维的水滴也会造成热压下模表面上的湿纤维变焦变黄最后变成焦炭现象,这些 细小的焦炭也造成制品黑点现象。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的方法是在湿坯成型时增加对湿坯的负压抽吸时间以减 少湿坯的含水量。其结果是即便是把湿坯的含水量减少到极限,湿坯转移模7a的滴水现象 仍无明显改变;而且更令人感到棘手的是(1)许多水滴是从湿坯转移模7a的制品型腔以 外的平面处的非吸滤区域或非接触区滴下来的;可湿坯转移时,湿坯转移模7a型腔以外的 其他部位表面与吸滤成型模具2c没有接触,这显然与湿坯的含水率没有关系;(2)生产中 发现,在吸滤成型装置中已经具有一定干燥度的湿坯,转移到湿坯转移模7a及热压下模时 含水率反而更高了(这个过程中湿坯转移模7a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水源),导致的后果是经 常造成大量废品且需要经常停机清理模具,因不能连续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且能耗也 很大。因此要有一种方法和装置用来实现湿坯转移过程中不会增加湿坯含水率以及实 现湿坯转移过程中无滴水现象。另一方面,当生产染色制品时,湿坯在吸滤成型模具2c内成型之前,有时浆液表 面浮着的大量泡沫在湿坯成型后附着在湿坯表面,从而影响制品成型后制品的颜色均勻 性。因此又要有一种方法和装置用来去除浆液表面浮着的大量泡沫以免影响成型后 制品的颜色均勻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 成型机;该成型机应能有效消除湿坯转移模中的水滴现象,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 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包括机架、控制装置、设置在机 架中部的吸滤成型装置、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右两侧的带左热压上模和左热压下模的左热 压定型装置及带右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下模的右热压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塑成型机还 设置一多功能辅助装置,多功能辅助装置位于成型机的二根水平导轨的下边,包括相互平 行且水平安装在吸滤成型装置两侧的两个导柱或导轨,可滑动地定位在导柱或导轨上的一 组杆件组,杆件组上装有至少一根风淋杆或/和助剂杆,另有一驱使该风淋杆或/和助剂杆 沿着导柱或导轨在吸滤成型装置的上边前后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该风淋杆及助剂杆上分 别设置着一组喷口朝下以对吸滤成型下模喷气或喷洒液体的喷嘴,风淋杆及助剂杆还分别 通过带有开关阀的导管连通气源或液源。在吸滤成型模具上方水平往复移动的杆件组中的风淋杆上装有风淋杆喷嘴,以使 风淋杆喷嘴喷出的气流均勻地从吸滤成型模具上方完全扫过。杆件组在辅助装置左导柱和辅助装置右导柱组成的水平导柱上作水平移动,其驱 动动力是无杆气缸或有杆气缸,或者是电机带动的同步带,或者是电机带动转动的螺杆来 驱动杆件组。风淋杆通过装有开关阀的软管与风机或压缩空气连通。[0014]助剂杆由开关阀控制与提供阻燃剂或着色剂或其他助剂的管路连接,以喷洒出阻 燃剂或着色剂或其他助剂;清水杆由开关阀控制与清水压力管道连接,工作时清水杆喷洒 出清水。吸滤成型装置中的吸滤成型浆槽,其进浆口位于吸滤成型浆槽底板的四周,吸滤 成型浆槽进浆口是2个或4个或6个成偶数分布。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多功能辅助装置中设置的风淋杆或助剂杆,在无杆气 缸或其他动力的推动下,由风淋杆或/和助剂杆组成的杆件组9a沿着滑轨可以在吸滤成型 装置2及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前后往复移动,喷出的空气可以均勻等距地射到吸滤成型模 具2c的表面以及吸滤成型装置2内侧的其他地方以去除滞留在吸滤成型模具2c非吸滤区 域的少量浆液和积水;并且当生产染色制品时,在吸滤成型模具2c内充满浆液、湿坯在吸 滤成型模具2c内成型前,杆件组9a可以在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前后往复移动,风淋杆喷 嘴9. Ia喷出的气流把浆液表面浮着的大量气泡从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区推出并使其进 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周边从而被溢流带走;另外,助剂杆能够对成型前、后的吸滤成型模 具2c和湿坯喷洒特定的液体,该液体可以是阻燃剂、着色剂、其他助剂或其他根据工艺设 计的液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即杆件组)配 置了二根以上的风淋杆或助剂杆,成型机能够完全消除现有设备存在的湿坯变湿以及湿坯 转移模滴水的缺陷,进而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助剂杆能够够对成型前、后的吸滤成 型模具2c和湿坯喷洒阻燃剂、着色剂、其他助剂或其他根据工艺设计的液体,以满足特定 工艺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装有多功能辅助装置的模塑成型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有多功能辅助装置的模塑成型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多功能辅助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即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多功能辅助装置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Ia-下机架;Ib-上机架;Ic-拉杆;2_吸滤成型装置; 2a-吸滤成型浆槽;2a. 1_吸滤成型浆槽侧壁;2a. 2_吸滤成型浆槽底板;2a. 3_吸滤成型浆 槽进浆口 ;2b-抽吸槽体;2c-吸滤成型模具;2c. 1-模具脱水孔;2c. 2-湿坯;2c. 3-吸滤模 具压网框;2c. 4-吸滤模具金属丝网;3-左热压定型装置;3a-左热压上模;3b_左热压上模 移动缸;3c-左热压下模;3c. 1-左热压下模加热板;3c. 2-左热压下模隔热垫;3d-左移动 缸;3e-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g-左热压上模安装板;3 j-左热压上模定模板;3 j. 1-左热压 上模定模板导套;3h-左热压上模安装板导柱;3k-左热压上模定模板垫块;4-右热压定型 装置;4a-右热压上模;4b-右热压上模移动缸;4c-右热压下模;4c. 1_右热压下模加热板; 4c. 2-右热压下模隔热垫;4d-右移动缸;4e-右热压下模安装板;4g-右热压上模安装板; 4 j-右热压上模定模板;4j. 1-右热压上模定模板导套;4h-右热压上模安装板导柱;4k-右热压上模定模板垫块;5-左输送机;5. 1-左输送带;6-右输送机;6. 1-右输送带;7-湿坯 转移装置;7a-湿坯转移模;7b-湿坯转移模移动缸;7c-湿坯转移模安装板;7d-湿坯转移 模安装板导柱;7e_湿坯转移装置定模板;7e. 1_湿坯转移装置定模板导套;7f-湿坯转移 装置定模板垫块;水平导轨8 ;10_热压下模表面金属丝网。9-多功能辅助装置;9a_杆件组;9. T-清水杆;9. 2c-清水杆喷嘴;9. 1_风淋杆; 9. Ia-风淋杆喷嘴;9. 2-助剂杆;9. 2a-助剂杆喷嘴;9. 3-成型装置左导柱;9. 3. 1-多功 能辅助装置左导套;9. 3. 2-左固定板;9. 4-成型装置右导柱;9. 4. 1-多功能辅助装置右导 套;9. 4. 2-右固定板;9. 5-无杆气缸(或有杆气缸);9. 6-连接板;9. 7-软管;9. 8-开关 阀;9. 9-第二开关阀;9. 10-第三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的结构(参见图1),含有由拉杆lc、下机架Ia和上机 架Ib组成的机架1,设置在机架中间部位的吸滤成型装置2和分别位于该装置左右两侧的 带左热压上模3a和左热压下模3c的左热压定型装置3、带右热压上模4a和右热压下模4c 的右热压定型装置4。吸滤成型装置2由吸滤成型模具2c、吸滤成型浆槽2a和一个其底部 带有能与汽水分离箱连接的接管2d的抽吸槽体2b组成,汽水分离箱与真空泵联接,在需要 时向吸滤成型模具2c提供负压并分离出吸滤过程中脱出来的水。其上方有一个湿坯转移 装置7,该装置包括一个湿坯转移模7a、湿坯转移模移动缸7b、湿坯转移模安装板7c,其中 湿坯转移模7a通过湿坯转移模安装板7c连接在固定于上机架Ib的湿坯转移模移动缸7b 上,并由湿坯转移模移动缸7b带动(沿着湿坯转移模安装板导柱7d)作上、下往复移动。吸滤成型模具2c固定在吸滤成型浆槽的底部;该模具上有一个或多个用来预制 湿坯的型腔(型腔形状为制品形状,吸滤成型模具2c与湿坯转移模7a配合互为凹、凸模, 即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为凹模则湿坯转移模7a型腔为凸模;反之也可),吸滤成型模具 2c上预制湿坯的型腔范围内布置一定数量且规律分布的脱水孔2c. 1,型腔表面贴有与型 腔表面形状吻合的金属丝网,所有模具脱水孔2c. 1与其底端的负压腔(由抽吸槽体2b围 成)连通;模具脱水孔2c. 1的分布区域称为吸滤成型模具2c的吸滤脱水区域,吸滤成型模 具2c型腔范围之外的区域(不能设置脱水孔)称为吸滤成型模具2c的非吸滤脱水区域。上述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是先在吸滤成型装置中进行吸滤成型把浆 液(纤维与水的混合物)或纸浆制成湿坯(纸浆或浆液定量或连续注入吸滤成型装置中 的吸滤成型浆槽内,浆液中的水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型腔内的脱水孔2c. 1中排出,而纤维被 吸附在型腔的金属丝网上预制成制品形状称为湿坯;吸滤成型结束后,吸滤成型浆槽内的 浆液的水完全被吸走,湿坯留在型腔内;也可采用另一种方式把浆液不断地输入吸滤成 型浆槽内,当吸滤成型快结束时,吸滤成型模具2c在浆液内边吸滤边上升,直至露出液面, 浆液中的水被吸走,露出液面的吸滤成型模具2c只在型腔内留下湿坯,完成湿坯成型);接 着,湿坯转移模7a竖直下移与吸滤成型模具2c合拢,(而湿坯转移模7a型腔范围以外的 区域与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范围以外的区域互不接触,称为非接触区,主要是非吸滤区 域构成非接触区)。为了把湿坯转移到热压模具内进行压干定型,还须把湿坯从吸滤成型 模具2c内转移到湿坯转移模7a型腔内;其过程是吸滤成型模具2c型腔脱水孔2c. 1接 通压缩空气(使脱水孔2c. 1喷气)而湿坯转移模7a型腔接通负压,开模后湿坯转移模7a
6向上提升,湿坯被负压吸引到湿坯转移模7a的型腔内并跟随湿坯转移模一同上升,接着左 热压下模3c (或和右热压下模4c)水平滑动至成型机的中央与湿坯转移模7a上下对正 ’然 后湿坯转移模7a又下移与热压下模具合模(此时湿坯转移模7a型腔内的负压消失,对湿 坯的负压吸力同时消失),湿坯即转移到热压下模具;最后,左热压下模3c (或和右热压下 模4c)带着湿坯水平滑回原处,由上下两个热压模具进行合模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成 为制品,干燥完成后送出制品。经过大量的实验,实用新型人发现了在湿坯在转移过程中含水率增加以及产生滴 水现象的原因。具体是当吸滤成型结束后,吸滤成型模具2c型腔外的非吸滤区域总有少 量浆液不能完全自流进入型腔内而滞留在非吸滤区域的表面。这些少量浆液理论上不与湿 坯接触,也不与湿坯转移模7a相接触,湿坯转移过程中湿坯变湿现象以及湿坯转移模7a滴 水现象从表面上看与它无关。实际上,当浆液中的水被吸走后,吸滤成型模具2c露出液面, 只在型腔内留下湿坯;但由于吸滤成型模具2c的非吸滤区域没有脱水孔2c. 1,所以有少量 浆液遗留在吸滤成型模具2c的非吸滤区域。湿坯转移模7a与吸滤成型模具2c合拢时,湿 坯转移模7a型腔只与湿坯接触,而湿坯转移模7a与吸滤成型模具2c的其他表面不接触。 湿坯转移模7a型腔与吸滤成型模具2c型腔合拢后吸滤成型模具2c型腔脱水孔2c. 1接通 压缩空气而湿坯转移模7a型腔接通负压,湿坯在压缩空气的推动和负压的吸力作用下被 转移到湿坯转移模7a的型腔内,在湿坯转移模7a带着湿坯与吸滤成型模具2c分开的很短 时间内,压缩空气的气流继续从吸滤成型模具2c的脱水孔2c. 1中向上喷发,而此时湿坯转 移模7a带着湿坯与吸滤成型模具2c只分开一小段距离,压缩空气的气流会直接喷向吸滤 成型模具2c上方带着湿坯的湿坯转移模7a,由于湿坯转移模7a与吸滤成型模具2c分开的 距离还很小,压缩空气会从湿坯转移模7a反弹回到吸滤成型模具2c,冲击并扬起滞留在吸 滤成型模具2c非吸滤区域的少量浆液和积水。这些被扬起的非吸滤区域的少量浆液和积 水射向正带着湿坯离开而又没走远的湿坯转移模7a。造成湿坯转移过程中变湿以及湿坯转 移模7a粘上水滴。针对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在湿坯成型后,湿坯转移模吸合吸滤成型模具中的湿坯之前,由一多功能吸滤成 型辅助装置(即杆件组)对准吸滤成型装置的吸滤成型模具2c有规律地前后吹风,把滞留 在吸滤成型模具2c的非吸滤区域的少量浆液和积水吹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而被负压 吸走或吹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周边而流走;这样,就消除了湿坯转移过程中变湿以及湿坯 转移模7a粘上水滴的现象。另外,气流不会冲坏湿坯2c. 2的表面而使湿坯2c. 2完好无损, 气流反而可以使湿坯2c. 2周边上的细小毛刺挤入湿坯2c. 2,使得湿坯2c. 2周边更加整齐。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该模塑成型机的配置了一多功能辅助装置。该多功能 辅助装置含有风淋杆9. 1,风淋杆喷嘴9. la,助剂杆9. 2,助剂杆喷嘴9. 2a ;风淋杆上安装 着一组开口朝下的风淋杆喷嘴9. la,风淋杆上也安装着一组开口朝下的助剂杆喷嘴9. 2a ; 风淋杆9. 1通过装有开关阀的软管9. 7与气源(风机或压缩空气气罐)连通,为工作时的 风淋杆9. 1提供压缩空气;助剂杆9. 2通过装有开关阀的软管9. 7与液源(提供阻燃剂、着 色剂或其他助剂的容器)连通,可以喷洒出阻燃剂或着色剂或其他助剂;另外,还可配备一 清水杆9. T,该清水杆也通过装有开关阀(开关阀均为电磁阀)的软管与清水压力管道连 接,工作时清水杆9. T喷洒出清水。[0034]连成一体的杆件组9a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导套9. 3. 1和右导套9. 4. 1上,左导套和 右导套又分别可滑动地定位在左导柱9. 3和右导柱9. 4上。通过左导套9. 3. 1和右导套 9. 4. 1,杆件组9a可在成型装置左导柱9. 3和成型装置右导柱9. 4组成的水平导柱组(或 水平导轨组)上作水平移动,其动力可以是无杆气缸(或有杆气缸)9. 5;也可以是电机通 过同步带驱动杆件组9a在水平导柱组上做水平移动;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电机驱动螺杆 传动等)来驱动杆件组9a在吸滤成型装置2及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作水平移动。杆件组9a的两端可滑动地定位在导柱上,其中一端与无杆气缸连接,并在无杆气 缸的带动下作水平移动。完成风淋和喷液功能后,杆件组9a可以停留在吸滤成型浆槽的一 侧,以让出空间使得湿坯转移模7a进行上下移动。风淋杆9. 1通过风淋杆喷嘴9. Ia喷出 的气流可以从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均勻、完全地扫过,把滞留在吸滤成型模具2c的非吸滤 区域的少量浆液和积水吹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而被负压吸走或吹入吸滤成型模具2c 的周边而流走;另外,气流不会冲坏湿坯2c. 2的表面而使湿坯2c. 2完好无损,气流反而可 以使湿坯2c. 2周边上的细小毛刺挤入湿坯2c. 2,消除湿坯边缘不整齐的细小纤维,使得湿 坯2c. 2周边更加整齐。助剂杆9. 2上的助剂杆喷嘴9. 2a可以把特定的液体均勻地喷洒 在吸滤成型模具2c的各个湿坯2c. 2上或湿坯成型前后的吸滤成型模具2c上。在湿坯吸 滤成型前后,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工艺,助剂杆9. 2上的助剂杆喷嘴 9. 2a向成型以前的型腔或成型以后的湿坯喷洒特定的液体,它可以是阻燃剂、着色剂、其他 助剂、其他工艺特定的液体。另外,在生产染色制品时,当吸滤成型模具2c内充满浆液、湿坯在吸滤成型模具 2c内成型前,杆件组9a在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水平来回移动,风淋杆喷嘴9. Ia喷出的气 流,能够把浆液表面浮着的大量气泡推出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区而推入吸滤成型模具 2c的周边使其随同溢流一起流走。当杆件组9a完成其功能后,即停留在吸滤成型装置2的上方的一侧以避让上下移 动的湿坯转移模7a ;便于湿坯转移模7a顺利地把吸滤成型模具2c型腔内的湿坯2c. 2转 移到热压模具内,接着热压模具合模对湿坯进行热压干燥定型。实施例1 配置在传统的全自动植物纤维(纸浆)模塑成型机上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新型全自动植物纤维(纸浆)模塑成型机,其结构由图1至 图6所示;该成型机中的吸滤成型装置2上方还装有一个多功能辅助装置9,它位于二根水 平导轨8的下方,以避免与交替地进入湿坯转移装置的下方以接纳从湿坯转移装置转移过 来的湿坯并返回到左热压上模或右热压上模下方的左热压下模3c、右热压下模4c发生干 涉。该多功能辅助装置含有风淋杆9. 1,风淋杆喷嘴9. la,助剂杆9. 2,助剂杆喷嘴 9. 2a,、清水杆9. T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配置不同的杆子),清水杆9. 2c。连成一体的杆件 组9a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导套9. 3. 1和右导套9. 4. 1上。通过左导套9. 3. 1和右导套9. 4. 1, 杆件组9a可在左导柱9. 3和成型装置右导柱9. 4组成的水平导柱上做水平移动。其动力 可以是无杆气缸(或有杆气缸)9. 5 ;也可以是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的杆件组9a在水平导 柱组上作水平移动;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来驱动杆件组9a作水平移动。完成风淋和喷液功 能后,风淋杆9. 1和助剂杆9. 2构成的杆件组9a可以停留在吸滤成型浆槽的一侧以避让上 下移动的湿坯转移模7a ;风淋杆9. 1通过风淋杆喷嘴9. Ia喷出气流可以均勻地从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完全扫过;助剂杆9. 2上的助剂杆喷嘴9. 2a可以把特定的液体均勻地喷洒 在吸滤成型模具2c的各个湿坯2c. 2上。风淋杆喷嘴9. Ia喷出的气流可以把附着在吸滤 成型模具非吸滤区域的少量浆液推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而被负压吸走或推入吸滤成 型模具2c的周边而流走。气流不会冲坏湿坯2c. 2的表面而使湿坯2c. 2完好无损,气流反 而可以使湿坯2c. 2周边上的细小毛刺挤入湿坯2c. 2,使制品边缘尽量整齐。在湿坯吸滤成 型前后,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工艺,助剂杆9. 2上的助剂杆喷嘴9. 2a 向成型以前的型腔或成型以后的湿坯喷洒特定的液体,它可以是阻燃剂、着色剂、其他助剂 或其他工艺特定的液体。左热压下模3c与左热压下模加热板3c. 1合成一体固定在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 上,在左热压下模加热板3c. 1与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之间有一左热压下模隔热垫3c. 2 ; 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与左热压下模安装板滑块3f固定在一起,二根水平导轨8固定在下 机架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和右热压下模安装板4e分别与左移动缸3d 和右移动缸4d连接,在左移动缸和右移动缸的作用下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上的左热压下 模3c和右热压下模安装板4e上的右热压下模4c沿着二根水平导轨8可交替地进入湿坯 转移装置的下方以接纳从湿坯转移装置转移过来的湿坯并返回到左热压上模或右热压上 模下方,左热压上模由左热压上模移动缸带动向下与左热压下模合模并进行热压定型,直 至开模出制品。装有左输送带5. 1的左输送机5固定在左热压下模安装板3e的左侧;装有右输送 带6. 1的右输送机6固定在右热压下模安装板4e的右侧。当湿坏加热干燥定型后,左热压 上模3a开模并吸附制品上移时,左输送带5. 1随左热压下模3c向湿坯转移模7a所在位置 右移而正好位于左热压上模的正下方,制品被吹落在左输送带5. 1上;此后随着左热压下 模的复位,左输送带5. 1将制品送出机外。同样,右热压上模4a开模并吸附制品上移时,右 输送带6. 1随右热压下模4c向湿坯转移模7a所在位置左移而恰好位于右热压上模的正下 方,制品被吹落在右输送带6. 1上,此后右热压下模复位时,右输送带6. 1将制品送出机外。 因此,左、右热压下模上连接的左、右输送带,可实现制品自动卸出机外,而无须人工干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工作过程是先向吸滤成型浆槽 2a定量注入浆料,在吸滤成型装置2中的吸滤成型模具2c内形成湿坯2c. 2 ;该成型机中的吸滤成型装置2的上方杆件组9a在无杆气缸(或有杆气缸或电机 通过同步带)的驱动下沿水平导柱组在吸滤成型装置2中的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作水平 移动,风淋杆喷嘴9. Ia喷出的气流把附着在吸滤成型模具非吸滤区域的少量浆液或积水 推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型腔而被负压吸走或推入吸滤成型模具2c的周边而流走。气流不 会冲坏湿坯2c. 2的表面而使湿坯2c. 2完好无损,同时气流使湿坯2c. 2周边上的细小毛剌 挤入湿坯2c. 2,使制品边缘尽量整齐。在湿坯吸滤成型前后,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可以根据 不同的制品工艺,助剂杆9. 2上的助剂杆喷嘴9. 2a向成型以前的型腔或成型以后的湿坯喷 洒特定的助剂,比如阻燃剂、着色剂或其他特定工艺的助剂。当杆件组9a完成喷出气流和喷洒特定的助剂功能后停留在吸滤成型装置2的上 方的一侧以避开上下移动进行湿坯转移的湿坯转移模7a。此后由湿坯转移模移动缸7b带 动湿坯转移模7a向下移动,且在吸附湿坯后再向上复位;与此同时,杆件组9a可根据需要 再沿水平导柱组在吸滤成型装置2中的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作水平移动喷出清水以冲刷
9吸滤成型模具2c。湿坯转移模7a向上复位到位后,左热压下模3c在左移动缸3d带动下向 右水平移动,直至湿坯转移模7a下方;当湿坯转移模7a上的湿坯被释放到左热压下模后, 左移动缸3d又带动左热压下模返回并复位到左热压上模3a的下方;接着左热压上模3a在 左热压上模移动缸3b的带动下与左热压下模3c合模并进行热压定型,直至开模把制品吹 落在左输送带5. 1上。每次左热压下模作复位运动后,右移动缸4d带动右热压下模4c向 左水平移动,并在湿坯转移模7a向上复位后,右热压下模4c到达湿坯转移模7a下方,然后 湿坯转移模7a向下移动且与右热压下模合模(湿坯转移模7a就把湿坯转移模7a上的湿 坯转移到右热压下模内),右移动缸4d又带动右热压下模返回到右热压上模4a的下方,然 后右热压上模4a由右热压上模移动缸4b带动向下与右热压下模4c合模并进行热压定型, 直至开模把制品吹落在右输送带6. 1上。周而复始动作,即可连续生产出所需的模塑制品。本实施例所述的模塑成型机,它的主机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带动左热压上模3a 的左热压上模移动缸3b、带动右热压上模4a的右热压上模移动缸4b、带动湿坯转移装置中 的湿坯转移模7a上下移动的湿坯转移模7a移动缸7b,及左移动缸3d和右移动缸4d均为 液压油缸或气缸,也可以是气液增压缸。本实施例所述的模塑成型机,它的主机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它的吸滤成型装置 2包含有吸滤成型浆槽2a、抽吸槽体2b和吸滤模2c,其中抽吸槽体2b的底部带有一个能与 汽水分离箱连接的接管2d,并且抽吸槽体2b上装有一个能控制压缩空气进入吸滤成型浆 槽的底部的压缩空气通断阀。当湿坯在吸滤成型浆槽2a成形,且湿坯转移模7a向下、将向 上吸提湿坯的瞬间,压缩空气通断阀被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抽吸槽体2b,同时将该湿坯从吸 滤模2c中向上吹起;因此湿坯的上提更及时、更可靠。本实施例所述的模塑成型机,还具有均润功能,当制品需要设备具有均润功能时, 即在湿坯吸滤成型以后对其表面进行均勻地喷洒水雾使其表面颜色保持均勻或热压定型 后颜色保持均勻。只要在吸滤成型装置2中形成湿坯2c. 2后,先在把开关阀9. 8打开(第 二开关阀9. 9关闭),多功能辅助装置9中的助剂杆9. 2接通喷洒水,喷洒水通向助剂杆9. 2 并从助剂杆喷嘴9. 2a喷出(此时风淋杆9. 1的开关阀9. 10关闭)。
权利要求1.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包括机架(1)、控制装置、设置 在机架中部的吸滤成型装置(2)、位于吸滤成型装置左右两侧的带左热压上模和左热压下 模的左热压定型装置(3)及带右热压上模和右热压下模的右热压定型装置(4);其特征在 于该模塑成型机还设置一多功能辅助装置,该多功能辅助装置位于成型机的二根水平导轨 (8)的下边,包括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在吸滤成型装置两侧的两个导柱或导轨,可滑动地定 位在导柱或导轨上的一组杆件组(9a),杆件组上装有至少一根风淋杆(9. 1)或/和助剂 杆(9. 2),另有一驱使该风淋杆或/和助剂杆沿着导柱或导轨在吸滤成型装置的上边前后 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该风淋杆及助剂杆上分别设置着一组喷口朝下以对吸滤成型下模喷 气或喷洒液体的喷嘴,风淋杆及助剂杆还分别通过带有开关阀的导管(9. 7)连通气源或液 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其特征在 于在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水平往复移动的杆件组(9a)中的风淋杆(9. 1)上装有风淋 杆喷嘴(9. Ia),以使风淋杆喷嘴喷出的气流均勻地从吸滤成型模具(2c)上方完全扫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其 特征在于,杆件组(9a)在辅助装置左导柱(9. 3)和辅助装置右导柱(9. 4)组成的水平导柱 上作水平移动,其驱动动力是无杆气缸(9. 5)或有杆气缸,或者是电机带动的同步带,或者 是电机带动的转动的螺杆来驱动杆件组(9a)。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其特征 在于,风淋杆(9. 1)通过开关阀及软管(9. 7)与风机或压缩空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其特征在 于,助剂杆(9.2)由开关阀控制与提供阻燃剂或着色剂或其他助剂的管路连接,以喷洒出 阻燃剂或着色剂或其他助剂;清水杆(9.T)由开关阀控制与清水压力管道连接,以在工作 时喷洒出清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其特征在 于吸滤成型装置(2)中的吸滤成型浆槽,其进浆(2a. 3)位于吸滤成型浆槽底板(2a. 2)的 四周,吸滤成型浆槽进浆口(2a. 3)是2个或4个或6个成偶数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模塑成型方式制作植物纤维(或纸浆)制品的全自动成型机;目的是提供的成型机应能有效消除湿坯转移模中的水滴现象,并且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技术方案是带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全自动植物纤维模塑成型机,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吸滤成型装置、左热压定型装置及右热压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塑成型机还设置一多功能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在吸滤成型装置两侧的两个导柱或导轨,可滑动地定位在导柱或导轨上的一组杆件组,杆件组上装有至少一根设置着喷嘴的风淋杆或/和助剂杆,另有一驱使该风淋杆或/和助剂杆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风淋杆及助剂杆还分别通过带有开关阀的导管连通气源或液源。
文档编号D21J3/00GK201785676SQ2010202830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丁士琴, 何益峰, 唐厚广, 杨仁党, 求亚珍, 章琳, 董薇薇, 赵焕忠, 郑卓, 郑天波, 郑晓香, 陈克复 申请人:杭州欧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