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11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该工装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均安装于底座上,调节机构,其为滑动调节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调节机构为滑动调节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翻转机构,其通过升降支架架设于调节机构上方一侧,该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内,且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上吸气平台及手柄,所述转轴与支架铰接形成旋转机构,实现以转轴为中心轴且带动上吸气平台及手柄翻转;而所述升降支架带动翻转机构升降平移,形成翻转、平移机构,实现上吸气平台的翻转、下降,从而实现LCD背光屏的贴合。
【专利说明】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手机屏幕制造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实现手机屏幕LCD与背光模组的贴合大多是人工操作,进而工厂需要数量较多操作人员及人工操作中使用的简易的工装,显而易见人工作业的不足使得作业效率低,准确度低且良品率低,简易工装的精度同样不高,且效率也不高,进而无法准确定位,重复性CPK值低于0.6 ;同时人工效率低,速度慢,精度不能保证,不良率高。现有的简易工装的进度CPK精度不大于1,且适应能力差,需要经常跟换成本高。
[0003]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手机屏幕LCD与背光模组的贴合工装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利用调节机构与翻转机构的配合实现LCD屏幕的准确贴合,进而实现机械化生产的目的,降低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该工装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均安装于底座上,其中:
[0007]底座,其为支撑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的支撑构架,该底座上具有与翻转机构相适配的凹槽,形成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
[0008]调节机构,其为滑动调节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该调节机构上端面具有一下吸气平台,且该下吸气平台由调节机构带动并实现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的调节;
[0009]翻转机构,其通过升降支架架设于调节机构上方一侧,该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内,且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上吸气平台及手柄,所述转轴与支架铰接形成旋转机构,实现以转轴为中心轴且带动上吸气平台及手柄翻转;而所述升降支架带动翻转机构升降平移,形成翻转、平移机构,实现上吸气平台的翻转、下降,从而实现IXD背光屏的贴合。
[0010]进一步,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升降支架铰接,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手柄与上吸气平台侧面连接,而上吸气平台套设于转轴上,形成联动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转轴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杆。
[0012]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架为两个平行固定于底座上的升降板,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板铰接,形成架设于调节机构的支架结构,所述每个升降板端头内嵌有滑轨,该升降板沿滑轨实现升降移动。
[0013]进一步,所述每个升降板的端头分别呈英文字母C形状,且其开口处嵌设有滑轨。[0014]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架两端端头处设置有复位弹簧,而该复位弹簧位于底座与升降支架端头之间形成升降支架的弹性复位机构。
[0015]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带有上吸气平台的固定台及设置于固定台的平台调节机构。
[0016]进一步,所述平台调节机构为带动固定台的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即实现X、Y及R方向的调节,所述R为下吸气平台的角度调节,该平台调节机构可为一端铰接的滑块与滑槽配合的调节机构或其他实现X、Y及R方向调节的滑动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根据公开文献想到(所述公开文献包括机械设计手册、设备使用手册及现有的公开专利文件等)。
[0017]进一步,所述底座为一矩形体,其上安装有“几”字形支架,而该支架上开设有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
[001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可与点亮通电机构配套使用,使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测売。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0]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化设备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利用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的配合实现了 LCD屏幕与背光模组之间的准确贴合,进而确保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主视图;
[0023]图3是图2左视图;
[0024]图4是图2右视图;
[0025]图5是图2俯视图;
[0026]图6是图2仰视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IXD背光屏贴合工装,该工装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2及由PLC控制的气缸实现翻转的翻转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2及翻转机构3均安装于底座I上。
[0031]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底座I为一矩形支撑体,其上安装有“几”字形支架11,而该支架11上开设有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12。
[0032]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调节机构2为滑动调节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该调节机构2上端面具有一下吸气平台21,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带有上吸气平台21的固定台及设置于固定台的平台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平台调节机构为带动固定台的横、纵调节机构22、23 (即X、Y调节机构)及R角度调节机构24,其中所述X、Y调节机构22,23均有调节手柄25带动实现调节;该调节手柄25与固定台26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或是伸缩杆之间进行调节;所述螺纹连接为调节手柄25与固定台26配合是实现螺纹连接,进而通过旋入与旋出实现调节,而伸缩杆固定于调节手柄与固定台之间,利用伸缩杆的伸缩功能实现调节;所述R角度调节机构24为下吸气平台21—侧的铰接结构实现,所述铰接结构包括铰接杆27及与该铰接杆配合铰接的下吸气平台21,进而实现角度调节。
[0033]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翻转机构3在未动作时位于所述底座I上的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12内,通过升降支架4架设于调节机构上方一侧,所述升降支架4为两个平行固定于底座上的升降板,所述翻转机构3中转轴31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板铰接,形成架设于调节机构的支架结构,所述每个升降板端头呈英文字母C形状并在其开口处嵌有滑轨41,该升降板沿滑轨实现升降移动,为有效实现复位功能在底座与升降支架端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2。
[0034]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前述翻转机构3且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31,上吸气平台32及手柄33,所述转轴31两端分别与升降支架4铰接,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手柄33与上吸气平台32侧面连接,而上吸气平台32套设于转轴31上,形成联动结构;而所述升降支架4带动翻转机构升降平移,形成翻转、平移机构,实现上吸气平台的翻转、下降,从而实现LCD背光屏的贴合,所述转轴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杆。
[0035]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运动原理如下:
[0036]将带黏贴的产品分别放置于上、下吸气平台32、21上,通过调整X,Y, R调节机构2调整下吸气平台21位置达到预定效果,通过翻转手柄33上吸气平台32调节位置,位置到位后由于翻转平移机构的作用,机构自动平移下行达到上吸气平台的LCD与下吸气平台放置的背光组贴合在一起,人工放置产品到上下吸气平台后就可以达到快速贴合,精度稳定的目的。
[0037]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均安装于底座上,其中: 底座,其为支撑调节机构及翻转机构的支撑构架,该底座上具有与翻转机构相适配的凹槽,形成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 调节机构,其为滑动调节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调节的平台,该调节机构上端面具有一下吸气平台,且该下吸气平台由调节机构带动并实现纵、横两个平面方向及立体角度的调节; 翻转机构,其通过升降支架架设于调节机构上方一侧,该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翻转机构定位容置槽内,且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上吸气平台及手柄,所述转轴与支架铰接形成旋转机构,实现以转轴为中心轴且带动上吸气平台及手柄翻转;而所述升降支架带动翻转机构升降平移,形成翻转、平移机构,实现上吸气平台的翻转、下降,从而实现LCD背光屏的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升降支架铰接,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手柄与上吸气平台侧面连接,而上吸气平台套设于转轴上,形成联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为两个平行固定于底座上的升降板,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板铰接,形成架设于调节机构的支架结构,所述每个升降板端头内嵌有滑轨,该升降板沿滑轨实现升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升降板的端头分别呈英文字母C形状,且其开口处嵌设有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两端端头处设置有复位弹簧,而该复位弹簧位于底座与升降支架端头之间形成升降支架的弹性复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背光屏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带有上吸气平台的固定台及设置于固定台的平台调节机构。
【文档编号】B32B37/00GK203792840SQ201420170002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军, 杨鸿武 申请人:厦门宜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