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识别标签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029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打印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与传统识别方式相比,rfid射频识别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速方便,凭借其准确、高效、安全的方式、以及高防伪功能和对产品实时监控的特点,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商品零售、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动物养殖等各个领域。

rfid标签是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制造的标签,其通常由标签天线与专用射频芯片组成,每个标签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还可以写入被标识物品的信息码。在使用时,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射频信号形成一定范围的有效读写区,当标签进入有效读写区后被激活并将携带的信息反馈给读写器,读写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分析处理,从而确定标签芯片的信息。

rfid标签在制作时,需要在rfid标签纸上打印条码或者其他数据,形成最后使用的rfid标签。而在rfid标签打印时,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头和压纸辊之间的间隙较小,可能会导致rfid标签芯片受到压力作用而损坏。现有技术中,如cn200910173784.7,cn201310078671.5,cn201410198658.8发明专利中所示的,通常时在rfid打印机上设置rfid读写器,对于打印完毕的rfid芯片进行识别,从而确定打印完毕的rfid芯片是否能够使用。但是,该方法仅能够在rfid芯片损坏后进行识别,无法降低rfid芯片打印时的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先申请提出了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在打印介质的上设置粘贴条,从而降低打印头对于rfid芯片的作用力,从而减小rfid芯片的损坏。但是,其将粘贴位置设置于打印介质两侧,距离rfid芯片较远,导致粘贴条承担的作用力较小,从而rfid芯片还会受到一定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在射频识别标签制作完毕后,通过射频识别天线识别rfid芯片的是否损坏后,需要使用打标机进行标记,才能够用于用户辨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能够对于在先申请的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进一步改进。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包括:打印介质输入部,用于输入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打印介质;打印信息输入部,其输入需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信息;打印头,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所需要的字、符号或者图像;压纸辊,与所述打印头对应设置,用于将打印介质引导至打印头进行打印;粘贴部,其在打印介质通过打印头之前,将粘贴条粘贴在打印介质的粘贴区域;射频识别天线,用于对打印后的射频识别标签进行检验;粘贴条去除部,用于在打印介质通过打印头之后,根据射频识别天线的检验结果将粘贴条从打印介质去除;在射频识别标签完整时,粘贴条去除部从打印介质上去除粘贴条;在射频识别标签损伤时,粘贴条去除部不从打印介质去除区域粘贴条。

优选的,在后续流程中,粘贴区域存在粘贴条的射频识别标签确定为损伤的射频识别标签。

优选的,所述打印头为行式热敏头。

优选的,所述粘贴条的厚度略高于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厚度。

优选的,所述粘贴条的厚度约32μm。

优选的,所述打印介质为热敏打印纸。

优选的,包括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用于确定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在确定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时,确定射频识别标签沿着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最高点y1和最低点y2,垂直于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最左侧点x1和最右侧x2;确定经过y1点以及y2点的平行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直线,经过x1点和x2点的垂直于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直线,确定上述直线所围成的区域为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

优选的,包括打印目标位置确定部,用于确定打印区域;所述打印目标位置确定部基于如下方式确定打印区域:通过x1点和x2点垂直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直线确定总区域,将打印信息区域与该总区域的交集作为打印区域。

优选的,包括空白区域确定部,用于确定打印介质中的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确定部将所述总区域去除打印区域以及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后的区域,确定为空白区域。

优选的,所述粘贴条沿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长度为y1点和y2点的距离在打印介质行进方向投影的长度。

优选的,包括粘贴区域确定部,其依据如下方式确定粘贴区域:以粘贴条的宽度的1/4为步长,从打印区域最左侧向左移动判断粘贴条的预测粘贴区域是否全部位于空白区域内,如果所述预测粘贴区域全部位于所述空白区域内,则该预测区域为第一粘贴区域;以粘贴条的宽度的1/4为步长,从打印区域最右侧向右移动判断粘贴条的预测粘贴区域是否全部位于空白区域内,如果所述预测粘贴区域全部位于所述空白区域内,则该预测区域为第二粘贴区域;将所述第一粘贴区域和所述第二粘贴区域合并为粘贴区域;所述粘贴部在所述第一粘贴区域和所述第二粘贴区域分别粘贴粘贴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介质的各个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应当理解,在此描述的各种各样的实施例的特征不互斥,并且能在各种各样的组合和换变过程中存在。

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标签制作设备,参见图1,包括打印介质输入部10,打印信息输入部20,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30,打印区域位置确定部40,空白区域确定部50,粘贴区域确定部60,粘贴部70,压纸辊80,打印头90,射频识别天线100以及粘贴条去除部110。

打印介质输入部10用于输入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打印介质,射频识别标签内具有rfid芯片。打印介质可以是热敏打印纸,其用于在其表面打印用于标示rfid标签的字、符号或者图像。打印信息输入部20,其输入需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信息。打印信息输入部20可以是人机交互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手写屏幕等,打印信息输入部20也可以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接收需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信息。

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30,用于确定打印介质中射频识别标签的位置区域。具体的,参见图2,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30在确定射频识别标签1位置区域时,确定射频识别标签1沿着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最高点y1和最低点y2,垂直于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最左侧点x1和最右侧x2;确定经过y1点以及y2点的平行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直线l1和l2,经过x1点和x2点的垂直于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直线l3和l4,确定直线l1,l2,l3以及l4所围成的区域为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2。

打印区域位置确定部40,其基于需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信息确定该打印信息的打印区域3,具体的,打印目标位置确定部40基于直线l3和l4以及打印介质两侧确定总区域4,将打印信息区域与该总区域4的交集作为打印区域3。

空白区域确定部60,基于射频识别标签位置确定部30以及打印目标位置确定部40的结果,确定打印介质中不存在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打印信息的空白区域5;其中,将总区域4去除打印区域3以及射频识别标签位置区域2后的区域,确定为空白区域5。

粘贴区域确定部60,其确定空白区域5中粘贴区域6的位置。粘贴区域确定部60依据如下方式确定粘贴区域6:以粘贴条的宽度的1/4为步长,从打印区域3最左侧向左移动判断粘贴条的预测粘贴区域是否全部位于空白区域5内,如果预测粘贴区域全部位于空白区域5内,则该预测区域为第一粘贴区域61;以粘贴条的宽度的1/4为步长,从打印区域3最右侧向右移动,判断粘贴条的预测粘贴区域是否全部位于空白区域5内,如果预测粘贴区域全部位于空白区域5内,则该预测区域为第二粘贴区域62;将第一粘贴区域61和所述第二粘贴区域62合并为粘贴区域6。粘贴部70在第一粘贴区域61和第二粘贴区域62分别粘贴粘贴条,粘贴条的厚度设置为略高于射频识别标签厚度,例如32μm,从而使打印头与打印介质接触时,主要的受力作用于粘贴条上,降低对于射频标签的作用,从而减小对于射频标签的损伤。粘贴条沿打印介质行进方向的长度为y1点和y2点的距离在打印介质行进方向投影的长度。

通过上述粘贴区域确定部60的设置,使第一粘贴区域61和第二粘贴区域62位于靠近射频识别标签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减小射频识别标签所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射频识别标签的损伤。

射频识别天线100设置于打印头90的下游区域,用于识别打印后的射频识别标签是否损坏。粘贴条去除部110设置于射频识别天线100的下游区域,用于在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打印介质打印完毕后,根据射频识别标签的检测结果,从打印介质上去除粘贴条;其中,在射频识别标签完整时,从打印介质上去除粘贴条;在射频识别标签损伤时,不从打印介质去除区域粘贴条,从而使后续的处理流程中能够根据粘贴条识别是否为完整的射频识别标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公开内容之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