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19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印刷机滚筒。



背景技术:

印刷机滚筒是印刷机械的核心部件,其表面光洁度、几何精度的高低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印制精美印刷品时,丝毫的误差都会降低印刷品的整体效果。现有印刷机普遍使用单层筒体结构的铸铁材质,由于材料密度比较大,导致滚筒重量和惯量都非常巨大,因此在机器运转过程中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机来带动,采用单层的筒体结构,滚筒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都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滚筒,以解决目前印刷机滚筒耐磨性差、易腐蚀、镀层容易剥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滚筒,包括内筒、外筒和中筒;所述的内筒和中筒之间用筋板连接;所述的外筒套接在中筒上;所述的中筒外表面上设有内凹的梯形燕尾槽;所述的外筒内侧设有外凸的梯形燕尾条;所述的中筒和内筒由镁合金制成;所述的外筒由ZL205A铝合金制成;所述的外筒厚度为5mm;所述的中筒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燕尾槽深度为10mm;所述的梯形燕尾槽共5个,且均布在中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筒上设有一个轴承;所述的内筒直径在220mm~550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筋板数为5条;所述的筋板均布在内筒上,且位于梯形燕尾槽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筒上的梯形燕尾条个数和梯形燕尾槽相同;所述的梯形燕尾条和中筒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刷机滚筒筒体结构至少由三层圆筒构成,中筒内套小内筒,中筒和内筒之间用支撑筋板连接,可以充分保障滚筒的强度和刚性,中筒外面在套接一个ZL205A铝合金制成的外筒进一步加强印刷机滚筒的硬度,降低整体质量,进一步保证滚筒的精度长期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标号说明:内筒1、外筒2、中筒3、筋板4、梯形燕尾槽5、梯形燕尾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所示:一种印刷机滚筒,包括内筒1、外筒2和中筒3;所述的内筒1和中筒3之间用筋板4连接;所述的外筒2套接在中筒3上;所述的中筒3外表面上设有内凹的梯形燕尾槽5;所述的外筒2内侧设有外凸的梯形燕尾条6;所述的中筒3和内筒1由镁合金制成;所述的外筒2由ZL205A铝合金制成;所述的外筒2厚度为5mm;所述的中筒3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燕尾槽5深度为10mm;所述的梯形燕尾槽5共5个,且均布在中筒3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筒1上设有一个轴承;所述的内筒1直径在220mm~550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筋板数为5条;所述的筋板4均布在内筒上,且位于梯形燕尾槽5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筒2上的梯形燕尾条6个数和梯形燕尾槽5相同;所述的梯形燕尾条6和中筒3之间为过盈配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