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898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丝网印刷技艺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产业规模的逐步壮大,丝网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印刷效率、产能、良品率,大部分旧式半自动丝印机都面临升级改造或淘汰。同时由于人工印刷很难控制产品的产能和良率,半自动丝印机升级改造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而现有的半自动改造丝印机不能兼容整面印刷的工艺;网版破损后,油墨会污染机构,维护不便。当前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采取整面印刷的玻璃做为手机的背盖,因此用量非常巨大;而整面印刷工艺大都是半自动的方式作业,生产效率低,现有的单片半自动改造印刷机,只能对承印物的周边或一定范围内进行印刷,而不能对承印物的整面进行印刷,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单片半自动改造印刷机采用正面吸盘的取料方式,而整面印刷后的承印物表面不能用吸盘吸取,会破坏印刷层导致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片半自动改造丝网印刷机不能实现整面印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有输送线机构,沿所述输送线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有第一供收盘机构、背面接料机构和供收料机械手,沿所述供收料机械手的上料方向依次设有中转机构、预定位机构、除尘机构、丝印机和精定位组件,在所述精定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印刷搬运机械手,所述精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丝印机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第一供收盘机构包括用于导向和限位承印物料盘的输送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安装在所述输送线机构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杆之间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承印物料盘的宽度调节轮;在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位置分别设置有可升降移动的用于放盘时承托承印物料盘下降和收盘时托举承印物料盘上升的至少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上分别穿插有可升降和开闭的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杆收盘和放盘的至少一抬升钩,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上开设有供所述抬升钩升降和开闭的相对应的贯穿孔;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上安装有用于人工放料盘时定位的至少一限位块;所述第一供收盘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杆升降移动的支撑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抬升钩升降的第一顶升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抬升钩开闭的开闭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背面接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座、第一真空吸嘴、吸嘴安装板和用于带动所述吸嘴安装板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吸嘴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相连接,所述吸嘴安装板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真空吸嘴穿插在所述滑动孔中并可沿所述滑动孔滑动调节第一真空吸嘴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供收料机械手包括支撑座、移载模组、第二升降气缸、固定板、水平旋转气缸、连接板、第二真空吸嘴、垂直旋转气缸、摆钩和第一真空吸板,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移载模组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移载模组的滑座上并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气缸,所述第二真空吸嘴和所述垂直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水平旋转气缸的转轴上,所述摆钩锁在所述垂直旋转气缸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安装在所述摆钩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预定位平台、用于定位承印物的可沿X轴移动的多个X轴定位柱和可沿Y轴移动的多个Y轴定位柱、用于带动所述X轴定位柱移动的X轴驱动皮带、用于驱动所述X轴驱动皮带的X轴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Y轴定位柱移动的Y轴驱动皮带、用于驱动所述Y轴驱动皮带的Y轴驱动器、浮动轴承以及凸缘轨道,所述预定位平台上开设有供所述X轴定位柱和Y轴定位柱移动的移动孔,在所述预定位平台上还开设有用于承印物定位后固定的第一真空吸孔,其中所述Y 轴定位柱安装在由所述浮动轴承带动的固定块上,所述浮动轴承在所述凸缘轨道上滚动并根据所述凸缘轨道表面的高低带动所述Y轴定位柱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印刷搬运机械手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模组固定座,在所述模组固定座上安装有模组,在所述模组的滑座上安装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升降气缸和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和第四升降气缸上分别安装有吸嘴安装块和安装在所述吸嘴安装块上的多个第三真空吸嘴,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上还安装有平推气缸,在所述平推气缸上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由所述平推气缸带动伸缩移动的第二真空吸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精定位组件包括精定位面板、位于所述精定位面板下方的移动板和带动所述移动板升降的至少一第五升降气缸,且所述移动板通过至少一精密导柱导向,在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精定位面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定位承印物的可沿X轴移动的多个第一精定位柱和可沿Y轴移动的多个第二精定位柱、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精定位柱移动的第一精密同步带、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精密同步带的第一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精定位柱移动的第二精密同步带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精密同步带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精定位组件还包括可穿过所述精定位面板中间位置的顶升吸嘴和带动所述顶升吸嘴移动的第二顶升气缸;所述精定位面板上开设有第二真空吸孔、用于穿插所述第一精定位柱和第二精定位柱的柱槽和用于穿插所述顶升吸嘴的顶升吸嘴过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中转平台、可升降的转接吸嘴和用于带动所述转接吸嘴升降的第六升降气缸,在所述中转平台上开设有供所述转接吸嘴穿插的转接吸嘴过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所述输送线机构远离所述第一供收盘机构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二供收盘机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在实现现有单片半自动改造印刷机印刷范围的同时,设计了巧妙的背面取料及放料机构,有效的解决了整面印刷后的承印物取放料问题,并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进行选择印刷模式,在现有单片半自动改造丝印机增加少量的成本的基础上,就能实现承印物整面印刷工艺,同时实现承印物局部和整面印刷的兼容;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包括机架、供收盘机构、输送线机构、背面接料机构、供收料机械手、预定位机构、除尘机构、印刷搬运机械手、丝印机、精定位组件、中转机构于一体,最大化利用场地和丝印机,提高生产效率,从各个方面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在不影响承印物部分印刷精度及品质的情况下,增加了整面印刷功能,可以根据印刷需求进行功能切换,大大增强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并且在精定位组件中加入了防油墨污染设计,便于维护;另外,巧妙的背面取放料结构设计,在现有大多数半自动改造丝印机成本基础上,只增加了很少成本,就实现了整面印刷工艺的整合,并且体积与现有大多数半自动改造丝印机一致,大幅提高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第一供收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背面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供收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印刷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精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中的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的结构及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输送线机构2,沿输送线机构2的输送方向设置有第一供收盘机构3、背面接料机构4 和供收料机械手5,沿供收料机械手5的上料方向依次设有中转机构6、预定位机构7、除尘机构8、丝印机20和精定位组件9,在精定位组件9的一侧设置有印刷搬运机械手10,精定位组件9安装在丝印机20上。其中第一供收盘机构3是用于将未印刷的承印物的料盘逐个释放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还可以包括第二供收盘机构30,以便用于将印刷后的承印物的料盘逐个堆叠起来。另外,输送线机构2、除尘机构8和丝印机20均是现有技术的结构,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2所示,第一供收盘机构3包括用于导向和限位承印物料盘的输送的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安装在输送线机构2的两侧,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导向杆31与第二导向杆32之间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承印物料盘的宽度调节轮33;在靠近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位置分别设置有可升降移动的用于放盘时承托承印物料盘下降和收盘时托举承印物料盘上升的至少一支撑杆34;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上分别穿插有可升降和开闭的用于配合支撑杆34收盘和放盘的至少一抬升钩35,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上开设有供抬升钩35升降和开闭的相对应的贯穿孔(图中未标示);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上安装有用于人工放料盘时定位的至少一限位块36;第一供收盘机构3还包括用于带动支撑杆34升降移动的支撑气缸 37、用于带动抬升钩35升降的第一顶升气缸38、用于带动抬升钩35开闭的开闭气缸3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抬升钩35的数量共四个,支撑杆34的数量为四个,限位块36的数量为四个,抬升钩35、支撑杆34和限位块36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分别各设计两个,其中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抬升钩35通过连接体40相连且该连接体40由一个开闭气缸39驱动进而实现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抬升钩35由一个开闭气缸39驱动控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抬升钩35的数量共两个,支撑杆34的数量为两个,限位块36的数量为两个,抬升钩35、支撑杆34和限位块36在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 32分别各设计一个。开闭气缸3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驱动两侧的抬升钩 35相对运动或相反运动,实现抬升钩35的开闭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抬升钩 35可以直接由第一顶升气缸38驱动升降;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供收盘机构 3还包括支撑板50,该支撑板50由第一顶升气缸38驱动升降,抬升钩35安装在支撑板50上,进而被第一顶升气缸38驱动,同时支撑板50通过导杆60 导向升降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气缸37和第一顶升气缸38也可以用电机与丝杆配合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供收盘机构30的结构与第一供收盘机构3的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背面接料机构4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固定座41、第一真空吸嘴42、吸嘴安装板43和用于带动吸嘴安装板43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44,第一升降气缸44安装在固定座41上,吸嘴安装板43与第一升降气缸44相连接,吸嘴安装板43上开设有滑动孔45,第一真空吸嘴42穿插在滑动孔45 中并可沿滑动孔45滑动调节第一真空吸嘴42的位置。整面印刷时,第一真空吸嘴42由第一升降气缸44带动上升并吸住承印物,然后第一升降气缸44 下降,将承印物44放入料盘中。承印物局部印刷时,背面接料机构4的第一升降气缸44处于下降位置,不用动作。

如图4所示,供收料机械手5包括支撑座51、移载模组52、第二升降气缸53、固定板54、水平旋转气缸55、连接板56、第二真空吸嘴57、垂直旋转气缸58、摆钩59和第一真空吸板70,支撑座51安装在机架1上,移载模组52安装在支撑座51上,第二升降气缸53安装在移载模组52的滑座上并通过固定板54连接水平旋转气缸55,第二真空吸嘴57和垂直旋转气缸58安装在连接板56上,连接板56固定在水平旋转气缸55的转轴上,摆钩59锁在垂直旋转气缸58的转轴上,第一真空吸板70安装在摆钩59上。其中,第二升降气缸53驱动第二真空吸嘴57升降取放料,水平旋转气缸55用于承印物特殊摆放角度时转成一致的角度放料,垂直旋转气缸58用于驱动第一真空吸板70旋转接料及避位,实现对整面印刷后的承印物无损伤搬运。当承印物为局部印刷时,垂直旋转气缸58不动作,第一真空吸板70处于上旋避位,直接由第二升降气缸53带动第二真空吸嘴57对承印物进行取放料;当承印物为整面印刷时,从料盘中取料时,由第二升降气缸53带动第二真空吸嘴57 下降取料并搬送至预定位机构7中,然后移送至中转机构6上方,由垂直旋转气缸58带动第一真空吸板70旋转到承印物下方进行接料,而后搬送至料盘上方由背面接料机构4进行转接放料。

如图5所示,预定位机构7包括预定位平台71、用于定位承印物的可沿 X轴移动的多个X轴定位柱72和可沿Y轴移动的多个Y轴定位柱73、用于带动X轴定位柱72移动的X轴驱动皮带74、用于驱动X轴驱动皮带74的X 轴驱动器75、用于带动Y轴定位柱73移动的Y轴驱动皮带76、用于驱动Y 轴驱动皮带76的Y轴驱动器77、浮动轴承78以及凸缘轨道79,预定位平台 71上开设有供X轴定位柱72和Y轴定位柱73移动的移动孔(图中未标示),在预定位平台71上还开设有用于承印物定位后固定的第一真空吸孔(图中未标示)。其中Y轴定位柱73安装在由浮动轴承78带动的固定块(图中未标示) 上,浮动轴承78在凸缘轨道79上滚动并根据凸缘轨道79表面的高低带动Y 轴定位柱73升降,因此当Y轴驱动器77带动Y轴定位柱73张开时,浮动轴承78滚动至凸缘轨道79的最低端,Y轴定位柱73下降至低于预定位平台 71,从而不妨碍除尘滚轮作业。在本实施例中,X轴定位柱72的数量为四个, Y轴定位柱73的数量也为四个,在其它实施例中,X轴定位柱72和Y轴定位柱73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六个等。X轴定位柱72和Y轴定位柱73用于居中定位承印物,第一真空吸孔用于承印物预定位后固定,防止除尘作业时承印物移动造成滑伤。X轴驱动器75和Y轴驱动器77可以是马达或电机等。

如图6所示,印刷搬运机械手10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模组固定座101,在模组固定座101上安装有模组102,在模组102的滑座上安装有安装板103,在安装板10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升降气缸104和第四升降气缸105,第三升降气缸104和第四升降气缸105上分别安装有吸嘴安装块106和安装在吸嘴安装块106上的多个第三真空吸嘴107,在第三升降气缸104上还安装有平推气缸108,在平推气缸108上通过连接块109安装有由平推气缸108带动伸缩移动的第二真空吸板110。平推气缸108控制第二真空吸板110伸缩,第三升降气缸104和第四升降气缸105控制升降作业。当承印物为部分印刷时,第二真空吸板110保持缩回状态,直接由第三升降气缸104和第四升降气缸 105带动第三真空吸嘴107对承印物进行取放料作业;当承印物为整面印刷时,由于印刷面不能进行真空吸附,因此吸嘴安装块106旋转一定的角度避位,由平推气缸108和第三升降气缸104驱动第二真空吸板110从承印物的背面取料。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升降气缸105控制的第三真空吸嘴107是用来上料的,即用于搬运待印刷的承印物;第三升降气缸104控制的第三真空吸嘴107 和第二真空吸板110是用于下料的,即搬运印刷后的承印物,其中第三升降气缸104控制的第三真空吸嘴107是局部印刷时用于下料;第三升降气缸104 控制的第二真空吸板110是整面印刷时用于下料。

如图7所示,精定位组件9包括精定位面板91、位于精定位面板91下方的移动板92和带动移动板92升降的至少一第五升降气缸93,且移动板92通过至少一精密导柱94导向,在移动板92背离精定位面板9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定位承印物的可沿X轴移动的多个第一精定位柱95和可沿Y轴移动的多个第二精定位柱96、用于带动第一精定位柱95移动的第一精密同步带97、用于驱动第一精密同步带97的第一驱动器98、用于带动第二精定位柱96移动的第二精密同步带99以及用于驱动第二精密同步带99的第二驱动器100;精定位组件9还包括可穿过精定位面板91中间位置的顶升吸嘴120和带动顶升吸嘴120移动的第二顶升气缸130;精定位面板91上开设有第二真空吸孔(图中未标示)、用于穿插第一精定位柱95和第二精定位柱96的柱槽(图中未标示)和用于穿插顶升吸嘴120的顶升吸嘴过孔(图中未标示)。承印物整面印刷完后,顶升吸嘴120上升吸住承印物并抬升一定的高度,使印刷搬运机械手10的第二真空吸板110能够伸入到承印物的下方并打开真空,然后顶升吸嘴120下降将承印物交接到第二真空吸板110上。其中,第一精定位柱 95、第二精定位柱96、第一精密同步带97、第二精密同步带99、第一驱动器 98、第二驱动器100安装在移动板92背离精定位面板91的一侧是为了防止丝印网版破裂时油墨流入上述设备,造成机械故障,不便维护。第一驱动器 98和第二驱动器100可以是电机或马达等。

精定位组件9还可以包括用于手动调节精定位面板91进而调节承印物的第一调节手柄140和第二调节手柄150、以及锁紧手柄160,第一调节手柄140 和第二调节手柄150用于首次印刷时承印物与丝印网版对位调节,调节完成后用锁紧手柄160进行固定。

如图8所示,中转机构6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中转平台61、可升降的转接吸嘴62和用于带动转接吸嘴62升降的第六升降气缸63,在中转平台61 上开设有供转接吸嘴62穿插的转接吸嘴过孔(图中未标示)。整面印刷时,转接吸嘴62由第六升降气缸63带动上升并吸住印刷搬运机械手10中第二真空吸板110上印完后的承印物,然后第二真空吸板110后退继续进行取料,随后供收料机械手5带动第一真空吸板70移动至转接吸嘴62上方,垂直旋转气缸58驱动第一真空吸板70旋转,使第一真空吸板70来到承印物下方,并保持与承印物平行,同时打开真空,然后转接吸嘴62带动承印物下降,将承印物转交到第一真空吸板70上,最后第一真空吸板70移动至料盘上方进行放料作业。当承印物局部印刷时,此转接吸嘴62处于下降位,不用动作。

上述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的整面印刷工作方法具体包括:首先由第一供收盘机构3排出一盘装有待印刷的承印物的料盘至输送线机构2上,然后输送线机构2将该料盘输送至背面接料机构4处,此时背面接料机构4的第一真空吸嘴42处于下降位,输送线机构2停止运转;随后供收料机械手5的第二升降气缸53下降使第二真空吸嘴57从料盘中吸取一片待印刷的承印物,并搬送至预定位机构7的预定位平台71上,预定位机构7对待印刷的承印物进行居中预定位并将其真空吸紧固定;随后除尘机构8驱动除尘滚轮运转对待印刷的承印物表面进行除尘作业;然后印刷搬运机械手10由第四升降气缸 105控制的第三真空吸嘴107移动至预定位机构7上方,从预定位机构7的预定位平台71上直接吸取待印刷的承印物并搬送至精定位组件9的精定位面板91上方,丝印机20对待印刷的承印物进行整面印刷作业,精定位组件9的顶升吸嘴120上升吸住印刷好的承印物并抬升一定高度,然后印刷搬运机械手 10的第三升降气缸104下降,平推气缸108将第二真空吸板110推至整面印刷后的承印物下方,随后第二真空吸板110打开真空,第三升降气缸104带动第二真空吸板110上升吸起印刷好的承印物,同时顶升吸嘴120破掉真空下降,完成印刷后的承印物取料交接;印刷搬运机械手10携带印刷后的承印物搬送至中转机构6上方,此时印刷搬运机械手10由第四升降气缸105控制的第三真空吸嘴107刚好在预定位机构7上方进行取料;然后中转机构6的转接吸嘴62上升吸住印刷搬运机械手10的第二真空吸板110上的印刷后的承印物,第二真空吸板110破真空并退回,完成印刷后的承印物交接至中转机构6的过程;随后印刷搬运机械手10再携带从预定位机构7吸取的待印刷的承印物进行上料;同时供收料机械手5将待印刷的承印物放入预定位机构7 后,移动至中转机构6上方,由垂直旋转气缸58带动第一真空吸板70旋转至承印物下方,随后打开真空,中转机构6的转接吸嘴62破真空下降,将印刷后的承印物放至第一真空吸板70上,然后供收料机械手5将印刷后的承印物搬送至背面接料机构4处的料盘上方,随后背面接料机构4的第一真空吸嘴42上升吸住印刷后的承印物,供收料机械手5的第一真空吸板70破真空并旋转复位,最后背面接料机构4的第一真空吸嘴42带动印刷后的承印物下降将其放入收料盘中,然后供收料机械手5移动继续从收料盘中吸取下一片待印刷的承印物移送至预定位机构7中进行供料,如此往复。当整盘料都印完后,第一供收盘机构3再排出一料盘,输送线机构2将其输送至背面接料机构4处,同时装有印好的承印物料盘移送至第二供收盘机构30处进行收集。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但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