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088发布日期:2018-07-07 14:3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瓦楞纸板表面相对比较粗糙,且由于瓦楞的作用使得其表面凹凸不平,固采用柔性印版进行印刷,但是,如果油墨辊上的油墨喷量较大,柔性印版着墨会较厚,造成油墨浪费,甚至影响印刷品质。此外,如果只对油墨辊进行刮墨工序,则难以保证柔性印版的油墨上墨均匀。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将油墨辊和印刷辊上的多余油墨回收,当印刷辊与瓦楞纸板接触后,瓦楞纸板表面的粉屑、毛渣以及其他杂物会进入回收油墨中,重新添加至油桶中再次使用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瓦楞纸板印刷中油墨回收循环使用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以此解决瓦楞纸板印刷机的印刷辊油墨涂抹不均匀,以及刮墨回收的油墨被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循环装置由印刷装置和油墨循环装置组成,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台上部设有印刷辊,后端设有两组牵引辊,所述印刷辊上方相切安装油墨辊,前端安装刮墨板,所述刮墨板下端安装滤斗,并延伸至油墨桶内,所述油墨桶内部插入吸墨管和进墨管,所述吸墨管由油墨桶底部延伸至油墨辊顶端,并安装了喷墨口,所述吸墨管上安装了油泵。

优选的,所述刮墨板上端安装两组刮墨片,分别与印刷辊和油墨辊相触,所述刮墨片为胶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滤斗的斗底安装可拆装滤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油墨桶、吸墨管、刮墨片、滤斗组成了油墨循环装置,印刷剩余的油墨将会循环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刮墨板安装了两组刮墨片,分别与印刷辊和油墨辊相触,并且刮墨片为胶质材料,能够对印刷辊和油墨辊实现了两级刮墨,既能刮走两辊的多余油墨,又能将印刷辊上的油墨涂抹均匀,提升印刷效果;滤斗的斗底安装可拆装滤塞,可以将所刮下来的油墨进行过滤,去除回收墨中的细屑和毛渣等杂质,且方便更换和清洗滤塞,提高回收墨的净度。以上改进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印刷质量,节约油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刮墨板(1)、滤斗(2)、油泵(3)、吸墨管(4)、进墨管(5)、滤塞(6)、油墨桶(7)、牵引辊(8)、印刷台(9)、瓦楞纸板(10)、印刷辊(11)、油墨辊(12)、喷墨口(13)、刮墨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由印刷装置和油墨循环装置组成,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台(9)上部设有印刷辊(11),后端设有两组牵引辊(8),所述印刷辊(11)上方相切安装油墨辊(12),前端安装刮墨板(1),所述刮墨板(1)下端安装滤斗(2),并延伸至油墨桶(7)内,所述油墨桶(7)内部插入吸墨管(4)和进墨管(5),所述吸墨管(4)由油墨桶(7)底部延伸至油墨辊(12)顶端,并安装了喷墨口(13),所述吸墨管(4)上安装了油泵(3)。

所述刮墨板(1)上端安装两组刮墨片(14),分别与印刷辊(11)和油墨辊(12)相接触,所述刮墨片(14)为胶质材料。

所述滤斗(2)的斗底安装可拆装滤塞(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墨桶、吸墨管、刮墨片、滤斗组成了油墨循环装置,印刷剩余的油墨将会循环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刮墨板安装了两组刮墨片,分别与印刷辊和油墨辊相触,并且刮墨片为胶质材料,能够对印刷辊和油墨辊实现了两级刮墨,既能刮走两辊的多余油墨,又能将印刷辊上的油墨涂抹均匀,提升印刷效果;滤斗的斗底安装可拆装滤塞,可以将所刮下来的油墨进行过滤,去除回收墨中的细屑和毛渣等杂质,且方便更换和清洗滤塞,提高回收墨的净度。以上改进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印刷质量,节约油墨成本。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提示,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实施方式进行一定的更变和修改,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