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776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盒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液体容纳体的盒壳体,该液体容纳体具有容纳液体的袋。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存在具有对墨水袋加压的轴部的盒。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第105195号公报所公开的墨水罐具备袋、墨水导出口、壳体、加压辊、加压辊弹簧。墨水导出口与袋连接。袋由柔软部件形成。壳体将袋封闭。设置于壳体的加压辊弹簧对加压辊施力。被施力的加压辊卷绕于袋并将袋压扁,因此使袋处于加压状态。墨水从处于加压状态的袋经由墨水导出口流出。加压辊支架位于加压辊的两端部的周围。具有锯齿状的凹凸的棘轮引导件对加压辊支架进行引导,同时加压辊移动。棘轮引导件在配置于加压辊的两端部的壁部的内侧的孔部形成。
[0003]为了将加压辊的两端部配置于棘轮引导件,需要将加压辊支架配置在加压辊的两端部,并使加压辊支架插通在壁部内侧的孔部形成的棘轮引导件。因此,对墨水罐的壳体的装配作业复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盒壳体。
[0005]技术方案I的盒壳体是,支撑液体容纳体,该液体容纳体具有容纳液体的袋,所述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在底部具备能够载置所述袋的第一面,并沿与所述第一面平行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壳体,具备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轴部,通过对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延伸并产生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复原力的弹性部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进行卷绕,所述轴部能够利用所述复原力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且卷绕所述袋,所述轴部沿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三方向延伸;第一突出部,其是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端部突出;第二突出部,其是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从所述端部向所述第一面突出,并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对;以及突出端部,分别从所述轴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对端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突出,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引导所述突出端部。
[0006]在此情况下,具有第一突出部的第一壳体和具有第二突出部的第二壳体分体设置。作业者将突出端部配置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一个壳体的突出部后,配置另一个壳体的突出部。由此,将突出端部配置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轴部配置在盒壳体内。因此,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盒壳体的组装容易。
[0007]技术方案2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在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具备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配置在外侧的外壳体的所述一对侧壁与配置在内侧的内壳体的所述一对侧壁的外侧相对地配置。在该情况下,在组装盒壳体时,内壳体的侧壁引导外壳体的侧壁。因此,盒壳体的组装容易。
[0008]技术方案3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中,还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将所述外壳体的至少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或至少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敞开,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并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侧壁相对地延伸,所述外壳体侧突出部和所述侧壁之间的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内壳体的侧壁的宽度大,所述槽部在内侧容纳所述内壳体中的所述一对侧壁。在该情况下,由于外壳体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部具有开口部,因此外壳体能够相对于内壳体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滑动。由于将内壳体的侧壁配置在外壳体的槽部内,因此在外壳体和内壳体相互滑动时,槽部对内壳体的侧壁进行引导,实现顺畅的滑动。因此,能够使外壳体相对于内壳体滑动,并且容易地组装盒壳体。
[0009]技术方案4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面具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壳体凹部,该壳体凹部是具有比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的宽度的凹部,所述壳体凹部能够在内侧配置所述弹性部件。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部件位于壳体凹部的内侧,因此与没有壳体凹部时相比,弹性部件在第三方向不易偏移。因此弹性部件施力的轴部不易倾斜。与在盒壳体组装中轴部倾斜时相比,容易组装盒壳体。
[0010]技术方案5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带口栓支撑部,支撑与所述袋连接的中空状的带口栓;以及安装部,安装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比所述带口栓支撑部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弹性部件发挥作用力是在比安装部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由于安装部位于比带口栓支撑部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因此与安装部位于比带口栓支撑部靠第一方向侧时相比,轴部不易移动至带口栓支撑部。能够降低如下可能性:例如在组装时,轴部移动至带口栓支撑部并跨上带口栓支撑部,第二壳体60翘起的可能性。因此,容易组装盒壳体。
[0011 ] 技术方案6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中,所述带口栓支撑部在所述第一面形成,所述带口栓支撑部在所述第二面侧支撑所述带口栓。在该情况下,在带口栓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部,在袋的第一面侧和弹性部件之间容易产生分离区域。在没有分离区域的情况下,在轴部卷绕袋时,容易发生袋的弯曲或弯折。另一方面,由于本案具有分离区域,因此袋不易弯折。因此,能够降低袋弯折且轴部难以移动的可能性。
[0012]技术方案7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中,所述轴部是圆柱。当外周面在周向上具有凸凹时,在轴部卷绕袋时,存在袋弯折且卷绕后的直径变大的可能性。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直径增大的袋被夹持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而轴部难以移动的情形。
[0013]技术方案8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中,所述轴部的所述外周面具备向所述轴部的内侧凹陷的轴凹部,所述轴凹部卷绕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在没有设置轴凹部时,弹性部件相对于轴部偏移,弹性部件施力的轴部在盒壳体组装中倾斜。根据本技术方案,与没有设置轴凹部时相比,弹性部件不易相对于轴部偏移。因此,由于弹性部件施力的轴部不易倾斜,因此容易组装盒壳体。
[0014]技术方案9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中,所述弹性部件是变载荷的板簧,在将所述板簧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并向所述第二方向拉伸的情况下,所述板簧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的复原力比所述板簧的中央的复原力小。在该情况下,与使用恒定荷载弹簧时相比,能够降低在袋的中央部且在第三方向的端部产生的凹陷变大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被夹持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且轴部难以移动的可能性。
[0015]技术方案10的盒壳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中,在所述轴部位于移动范围中的最靠所述第二方向侧的位置时,所述轴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袋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部的位置靠所述第一方向侧的位置。由此,在轴部和弹性部件之间隔着第二端部。在该情况下,与轴部的第一方向侧端部位于比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部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时相比,轴部能够更切实地卷绕袋。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打印机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盒安装部的立体图。
[0018]图3是盒的立体图。
[0019]图4是盒的立体图。
[0020]图5是液体容纳体的俯视图。
[0021]图6是液体容纳体的左侧视图。
[0022]图7是液体容纳体的主视图。
[0023]图8是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9是第一壳体前端部的立体图。
[0025]图10是盒前端部的仰视图。
[0026]图11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7]图12是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0028]图13是盒的主视图。
[0029]图14是第一壳体前端部的立体图。
[0030]图15A?15D是图3的B-B剖视图。
[0031]图16A?16D是图15D的后续剖视图。
[0032]图17是变形例的液体容纳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的箭头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是打印机I的上下、左右、前后。图2的箭头也相同。
[0034]如图1所示,打印机I是喷墨打印机。打印机I对打印介质(省略图示)喷出液体墨水。本实施方式的打印介质是T恤等的布。打印介质也可以是纸等。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能够向下方喷出五种墨水。打印机I在布上进行彩色打印。五种墨水是白色、黑色、
黄色、青色、品红色。
[0035]打印机I主要具备框体2、压盘驱动机构6、压盘5、托盘4、框体10、引导传动轴9、轨道11、滑架20、支撑部(省略图示)、头单元100、200、驱动带101、驱动电动机19。框体2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右前部具有操作部(省略图示)。操作部具备显示器和操作按钮。显示器显示各种信息。作业者在输入与打印机I的各种动作相关的指示时操作操作按钮。在压盘驱动机构6的内部具有一对引导轨道(省略图示)。一对引导轨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支撑压盘5和托盘4。压盘5和托盘4能够沿着一对引导轨道移动。压盘驱动机构6的驱动源是电动机(省略图示)。电动机位于压盘驱动机构6的后端部。压盘5和托盘4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而沿着一对引导轨道移动。压盘5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并位于框体10的下方。压盘5的上表面载置布。托盘4是矩形形状,并位于压盘5的下方。当作业者将T恤载置于压盘5时,托盘4承接T恤的袖子。因此,袖子不会落入框体2内部。
[0036]框体10是大致长方形的框形,位于框体2的上侧。在框体10的内侧具有引导传动轴9和轨道11。框体10支撑引导传动轴9和轨道11。引导传动轴9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件。轨道11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并与引导传动轴9相对。引导传动轴9和轨道11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
[0037]引导传动轴9和轨道11支撑滑架20。滑架20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并搭载头单元100、200。头单元100、200的各底面具有头部(省略图示)。头部具有多个微细的喷嘴。头部根据压电元件的动作而从喷嘴向下喷出墨水的液滴。
[0038]挠性的驱动带101是在框体10的内侧沿左右方向架设的带状。驱动带101由合成树脂制成。驱动电动机19位于框体10内侧的右前侧。驱动电动机19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引导传动轴9和轨道11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