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719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带领学生亲自对芯片进行焊接,焊接一般都是一人一套未拆封的芯片和各种元器件,在焊接之前,都由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区分各种元器件以及电阻的阻值并分开放置,由于元器件都十分小巧,区分起来十分不便,放置时很容易造成混搅,当有学生缺失某元器件时,老师需要在大量的元器件中找出所需的元器件,十分耗时。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可以有效的将区分好的各元器件分开放置,避免了混搅,方便学生焊接,同时也可以将各种元器件分开存放起来,使得找寻元器件更为方便。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包括盒体、海绵块和隔板,在盒体的内部设有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的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与盒体的内壁直接形成多个内腔体,在所述多个内腔体内设有多个海绵块。
[0006]所述的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在盒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内腔体相对应的显示牌。
[0007]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不仅可以将各种元器件区分放置,方便携带和找寻,而且在焊接过程中,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区分好的元器件分开放置,避免了元器件的混搅和丢失,提高了学生焊接的效率,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0]在图中:1、显示牌;2、内腔体;3、海绵块;4、纵向隔板;5、横向隔板;6、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2]结合附图1中给出的结构,所述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包括盒体6、海绵块3和隔板,在盒体6的内部设有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所述的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与盒体6的内壁直接形成多个内腔体2,在所述多个内腔体2内设有多个海绵块3,在盒体6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内腔体2相对应的显示牌I。
[0013]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平时,可将各元器件区分开来,分别放置在盒体6内部不同的内腔体2中,各元器件插在海绵块3上形成固定,避免了碰撞,同时在显示牌I上标明各元器件的名称,使得查找元器件时更为方便;当焊接芯片时,将未盛放元器件的该用具分别发放给每个学生,老师带领学生区分各元器件时,先将所需的各元器件的名称标记在盒体6上表面的显示牌I上,将区分好的元器件分别插在与显示牌I相对应的内腔体2中的海绵块3上,在焊接过程中,可方便快捷的拿取所需的元器件,避免了元器件的丢失,提高了焊接效率。
[001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主权项】
1.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包括盒体(6)、海绵块(3)和隔板,其特征是:在盒体(6)的内部设有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所述的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与盒体(6)的内壁直接形成多个内腔体(2),在所述多个内腔体(2)内设有多个海绵块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其特征是:在盒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内腔体(2)相对应的显示牌(I)。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实用型教学教具,包括盒体(6)、海绵块(3)和隔板,在盒体(6)的内部设有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所述的多个纵向隔板(4)和横向隔板(5)与盒体(6)的内壁直接形成多个内腔体(2),在所述多个内腔体(2)内设有多个海绵块(3);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将区分好的各元器件分开放置,避免了混搅,方便学生焊接,同时也可以将各种元器件分开存放起来,使得找寻元器件更为方便。
【IPC分类】G09B25-02
【公开号】CN204315158
【申请号】CN201420791424
【发明人】宁武, 范伟, 邵雪琳, 林政
【申请人】辽宁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