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粉容器、色粉提供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90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色粉容器、色粉提供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 使用的用于收纳色粉的色粉容器、可装卸地安装该色粉容器的色粉提 供装置、以及具有该色粉提供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作为 在色粉容器的色粉提供孔上设置的开闭设备的挡板开闭机构的构成。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具有这些装置中的至 少两个的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从显影装置向感光体提供显影剂,并通过显影剂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 影显影,在感光体上形成显影剂的图像,将显影剂的图像从感光体转 印到记录纸上,并对记录纸进行加热及加压,使显影剂的图像定影在 记录纸上。在显影装置中,例如对混合色粉和磁性载体而成的双成分显影剂 进行搅拌,使色粉带电,使显影辊旋转的同时使双成分显影剂附着到 显影辊表面上,向显影辊和感光体间的显影区域输送提供双成分显影 剂,通过双成分显影剂的色粉使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显影辊具 有圆筒状的套筒、和配置在套筒内的磁铁,使套筒旋转的同时,通过 套筒内的磁铁的磁场将双成分显影剂吸附到套筒表面,将双成分显影 剂从套筒输送提供到感光体。此外,在显影装置中,色粉作为双成分显影剂使感光体上的静电 潜影显影,从而被消耗,因此必须由色粉提供装置向显影装置逐次补 给该消耗的部分。色粉提供装置如下构成在中间料斗部(色粉补给 槽)中安装用于收纳色粉的色粉容器,其中所述中间料斗部暂时收纳 补给到显影装置的色粉,以向显影装置提供需要量的色粉。在中间料 斗部中安装色粉容器的部位上,以构成为可将色粉容器装卸到中间料 斗部的方式设置有安装机构,在该安装机构上形成有用于连接色粉容 器的色粉提供孔和中间料斗的补给路径。从而,色粉从包含色粉盒或 色粉瓶等色粉容器的色粉提供装置补给到显影装置,在色粉容器内的 色粉基本耗尽时,由用户适当地将色粉容器更换为新的色粉容器。作为这种色粉容器公开有如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曰本专利特开2004-333854号公报)容器主体在轴线方向一端面部形成突起片,该突起片在搭载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与主体侧连接部 以可传递绕轴线的旋转驱动力的方式扣合,并且在轴线方向一端面部 上设置有用于补给显影剂的补给孔、以及可装卸地安装在该补给孔的 周边部的盖部件,该盖部件,在突起片与主体侧连接部扣合的状态下, 被设置在由主体侧连接部覆盖的位置上。该色粉容器,在容器主体的 大致中央形成色粉排出孔,并由大致筒形状的支撑部件支撑包括形成 了该色粉排出孔的部位的色粉容器的大致中央部。在该支撑部件的与 容器主体的色粉排出孔对应的部位,形成色粉提供孔,在该色粉提供 孔上设置有可在色粉容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开闭的挡板开闭机构。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色粉容器上设置的挡板开闭机构, 是可通过在色粉容器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而简单地进行开闭的结构,因 此,例如在更换或搬运色粉容器时,会因意外的负载等误打开挡板开 闭机构的开闭部件,从而在安装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挡板开闭机构 的开闭部件打开,导致色粉容器内的色粉泄漏或飞散,从而弄脏用户 等的手或衣服。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鉴于现有的色粉容器及色粉提供装置所具有的上述 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在色粉提供装置的 中间料斗部上时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部件才开始打开的、
新颖且改良后的色粉容器、色粉提供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色粉容器, 能够装卸到色粉提供装置中,该色粉提供装置向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 的显影装置提供色粉,该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其 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收容部、和色粉排出孔,所述色粉排出孔,通过 色粉收容部以其轴线为旋转轴旋转驱动,而将色粉收容部内的色粉排 出到在色粉收容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色粉提供凹部中;以及支撑部件, 沿着容器主体的旋转方向以包含形成有色粉提供凹部的区域的方式包 围外周面,并能够旋转地支撑容器主体,并且具有用于将从色粉排出 孔排出到色粉提供凹部内的色粉提供到外部的色粉提供孔,在支撑部 件上设置有挡板开闭机构,该挡板开闭机构包括能够在一定方向上移 动以开闭色粉提供孔的大致板状的开闭部件,在支撑部件的挡板开闭 机构上设置有滑动防止部,该滑动防止部用于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到色 粉提供装置之前限制开闭部件的移动。根据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滑动防止部预先防止在将色粉容器设 置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因意外的负载误将色粉提供孔上设置的挡板 开闭机构的开闭部件打开。此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挡板开闭机构,在将色粉 容器安装到色粉提供装置中时,与安装动作连动,将滑动防止部对开 闭部件的移动的限制解除,打开色粉提供孔;在将色粉容器从色粉提 供装置拆下时,与拆卸动作连动,通过开闭部件的移动关闭色粉提供 孔。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将色粉提供孔的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功能一 体构成,因此可以确保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功能简洁,并且可以提高 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功能的可靠性。 此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支撑部件中的挡板开闭 机构的设置面上,在支撑部件的外部和滑动防止部之间,设置有相对 于设置面竖立的竖立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预先防止以下情况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到色 粉提供装置上后,第三者使手指等进入到挡板开闭机构内,从而操作 滑动防止部、板状部件。因此,可以提高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功能。此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容器主体上贴设有将色 粉排出孔密封的密封部件,在由支撑部件保持容器主体时,将密封部 件的与密封色粉排出孔侧相反侧的端部与支撑部件扣合。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将色粉容器的容器主体固定到支撑部件上, 因此在色粉提供装置出厂时可以预先防止色粉容器因意外的负载等而 旋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色粉 提供装置,其包括填充有色粉的色粉容器;和中间料斗部,安装有 色粉容器,暂时储存从该色粉容器排出的色粉后,将该色粉提供到图 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该色粉提供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色 粉容器,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任意一种色粉容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滑动防止部使在色粉容器的色粉提供孔 上设置的挡板开闭机构为锁定状态,因此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到色粉提 供装置上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而不会使色粉泄漏,可以提高作业性 及维护性。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在色粉容器上设置的滑动防止部,可以预 先防止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误将在色粉提供孔 上设置的挡板开闭机构的开闭部件打开。因此,用户在操作时等对色
粉容器单独进行处理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处理而不会使色粉泄漏,不会产生因从色粉容器泄漏的色粉弄脏用户或图像形成装置等的情况,可以提高作业性及维护性。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 方式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构成的局部 详细说明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输送路径的构成的 说明图。图4是表示构成图3所示的纸张输送路径的分支后的纸张输送路径及使其连通的分支爪的构成的局部详细说明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备的显影装置和色 粉提供装置的构成的简要侧面剖视图。图6是表示从图5的P方向看到的该实施方式的色粉提供装置的 构成的简要主视图。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组装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从图8的Q方向看的侧视图。图IO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主视图。图11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与主体侧连接部连接的一 侧的端部的透视图,图IIB表示该端部的主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色粉排出孔周边的构 成的局部透视图。图13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的第一支撑部件的构成的透 视图,图13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的第二支撑部件的构成的 透视图。图14A是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支撑部件中包含的第一支撑部 件的侧视图,图14B是从该第一支持部件的底面侧看的平面图。 图15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所具备的开闭部件的构成的从正面看的透视图,图15B是从该开闭部件的背面看的透视图, 图15C是表示该开闭部件在第一支撑部件上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中间料斗部设置色粉容器的设置面的主要 部分的局部透视图。图17A是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构在解除滑动防止 功能前的动作说明图,图17B是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 构在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的动作说明图,图17C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 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构在解除滑动防止功能、使开闭部件滑动而将 其打开后的动作说明图。图18A是将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设置到中间料斗部中、解除滑 动防止功能后开始向S方向滑动时从第一支撑部件的底面侧看的平面 图,图18B是将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设置到中间料斗部中、解除滑 动防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时第一支撑部件的挂钩部附近的侧视图。图19A是将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设置到中间料斗部中、解除滑 动防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而打开开闭部件时从第一支撑部件的底面 侧看的平面图,图19B是将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设置到中间料斗部 中、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而打开开闭部件时第一支撑部 件的挂钩部附近的侧面图。图20A是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构在开始关闭开闭 部件时的动作说明图,图20B是该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 构在开闭部件正在关闭期间的动作说明图,图20C是该实施方式的色 粉容器的挡板开闭机构在关闭开闭部件后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 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 标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

使用本发明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 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 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该图像形成装 置的装置主体的构成的局部详细说明图。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1A,将读入到扫描器 等的图像数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通过电子照相方式以黑白(单 色)图像等输出形成到作为记录介质的预定的片状的记录纸(以下成 为纸张)上。该图像形成装置1A具有可载置多张纸张P的供纸盘8; 纸张输送部59,将从该供纸盘8提供的纸张P输送到图像形成部U;以及纸张输送装置7,将在图像形成部14打印而形成有未定影色粉的 纸张P,输送到使未定影色粉熔融定影的定影单元6。该图形成装置1A,可基于与预先设定的多个排出处理模式对应的纸张P的输送速度,根 据打印请求选择性地控制纸张P的输送速度,从供纸盘8自动地将纸张P提供到排纸盘9。图像形成装置1A,如图l所示,主要由装置主体1A1和自动原稿 处理装置1A2构成,所述装置主体1A1包括曝光单元1、显影装置2、 色粉提供装置30、感光鼓3、带电器4、除电装置41、清洁单元5、定 影单元6、纸张输送装置7、纸张输送路径7a、供纸盘8、排纸盘9、 及转印机构10等。在装置主体1A1的上面部,设置有用于载置原稿的由透明玻璃构 成的原稿载置台21,在该原稿载置台21的上方,可向上方自由摇动打 开地设置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A2,另一方面,在该原稿载置台21的下 方,配置有作为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原稿读取部的扫描部22。在该扫描部22的下方,配置曝光单元l、显影装置2、感光鼓3、 带电器4、除电装置41、清洁单元5、定影单元6、纸张输送装置7、 纸张输送路径7a、排纸盘9、及转印机构10,进而在其下方配置收纳
有纸张P的供纸盘8。曝光单元1具有如下功能根据从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输出的图 像数据,向通过带电器4而均匀地带电的感光鼓3的表面照射激光来 进行曝光,从而在该感光鼓3的表面上写入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该曝光单元l,被配置在扫描部22的正下方及感光鼓3的上 方,包括具备激光照射部11及反射镜12的激光扫描单元(LSU) 13a、 13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高速打印处理,采用如下方法利用 多个激光来降低照射时序的高速化的方法,例如双光束法。另外,在 本实施方式中,在曝光单元1中使用了激光扫描单元(LSU) 13a、 13b, 但也可以使用将发光元件排列为阵列状的装置、例如EL、 LED写入头。感光鼓3大致呈圆筒形状,被配置在曝光单元1的下方,由未图 示的驱动设备及控制设备控制,以向预定方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 旋转。如图2所示,沿着该感光鼓3的外周面,以图像转印结束后的 位置为基准,向感光鼓旋转方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纸张剥离爪31、 清洁单元5、作为电场发生部的带电器4、显影装置2、除电装置41。纸张剥离爪31被配置为可在螺线管32的作用下与感光鼓3的外 周面离接(抵接分离)。该纸张剥离爪31,在与感光鼓3的外周面抵 接的状态下,在感光鼓3上的未定影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时,剥 离粘附在该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纸张P。另外,作为纸张剥离爪31的 驱动设备,可以使用驱动用电机或其他驱动设备,来替代螺线管32。显影装置2,用黑色色粉将感光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在 感光鼓旋转方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上的带电器4的下游侧、并在 感光鼓3的侧方大致水平地(图中右侧)进行配置。在该显影装置2 的下方,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侧配置有定位辊15。色粉提供装置30,将从填充有色粉的色粉容器300排出的色粉暂 时储存在中间料斗部33,之后提供到显影装置2,与显影装置2相邻 地配置。另外,在下文详细说明色粉提供装置30。定位辊15,由未图示的驱动设备及控制设备进行动作控制,以使 从供纸盘8提供的纸张P的前端与感光鼓3上的色粉图像一致,将该 纸张P输送到感光鼓3和转印带103之间。带电器4,是用于使感光鼓3的表面以预定的电位均匀带电的带 电设备,在感光鼓3的上方与其外周面靠近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 式中,使用充电型的带电器4,但也可以使用接触型的辊方式或刷方式 的带电器来进行替代。除电装置41,是为了将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的色粉图像容易地 转印到纸张P上、而使感光鼓3的表面电位下降的转印前除电设备, 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的显影装置2的下游侧、且在感光鼓3的下方与 其外周面靠近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电装置41采用除电电 极而构成,但可以替代该除电电极,而使用除电灯,或通过其他方式 除电。清洁单元5,用于除去/回收在显影/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的 表面上的色粉,其在夹着感光鼓3与显影装置2大致相对的位置、在 感光鼓3的侧方大致水平(图中左侧)地配置。如上所述,在感光鼓3上显影的静电图像,通过从转印机构10将 与静电图像所具有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场施加到输送的纸张P上,而 被转印到纸张P上。例如,静电图像具有(-)极性的电荷时,转印机 构IO的施加极性为(+ )极性。转印机构10由配置有转印带103的转印带式单元构成,该转印带 103由驱动辊101、从动辊102以及其他辊架设,并且具有预定的电、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lX109 lX1013Q'cm的范围),该转印机构10 配置在感光鼓3的下方,以使转印带103的表面与感光鼓3的外周面 的一部分接触。通过该转印带103,在向感光鼓3按压纸张P的同时输 送该纸张P。在感光鼓3和转印带103的接触部104 (图2)配置有弹 性导电性辊105,该弹性导电性辊105具有与驱动辊101及从动辊102 不同的导电性,并可施加转印电场。弹性导电性辊105,由弹性橡胶、发泡性树脂等软质材料构成。 该弹性导电性辊105具有弹性,从而不是与感光鼓3及转印带103线 接触,而使具有被称为转印夹持的预定宽度的面接触,因此可以提高 在输送来的纸张P上的转印效率。进而,在转印带103的转印区域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在转印 带103的背面侧,配置有除电辊106 (图2),该除电辊106用于对在 转印区域施加到输送的纸张P上的电场进行除电,以顺利地进行向下 一工序的输送。此外,如图2所示,在转印机构10中配置有清洁单元107,去 除转印带103上因残留色粉而造成的污染;和多个除电机构108,进行 转印带103的除电。作为该除电机构108中使用的用于进行除电的方 法,包括经由装置接地的方法;或积极地施加与转印电场的极性相 反极性的方法。在转印机构IO中转印到纸张P上的静电图像(未定影色粉),被 输送到定影单元6并进行加压/加热,从而将未定影色粉熔融而定影在 纸张P上。定影单元6,如图2所示,具有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在 由该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夹持纸张P的状态下,使加热辊6a旋转, 并使该纸张P通过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之间,从而使转印到纸张P 上的色粉图像熔融定影。在定影单元6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 有输送纸张P的输送辊16。
加热辊6a,在其外周部配置纸张剥离爪611、作为辊表面温度检 测部件的热敏电阻612、辊表面清洁部件613,在其内周部设置有使加 热辊表面为预定温度(定影设定温度大约160 200。C)的热源614。 加压辊6b,在辊的两端部配置有能够使加压辊6b以预定压力与加热辊 6a压接的加压部件621,进而在加压辊6b的外周,与加热辊6a的外周 同样地,配置有纸张剥离爪622、辊表面清洁部件623。定影单元6,如图2所示,在被称为定影夹持部的加热辊6a和加 压辊6b的压接部600处,通过加热辊6a将输送来的纸张P上的未定 影色粉加热熔融,通过由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的压接力而产生的在 纸张P上的粘固作用,将未定影色粉定影到纸张P上。供纸盘8(图l)用于预先积存多张输出(打印)图像信息的纸张, 形成在图像形成部14的下侧,该图像形成部14由曝光单元1、显影装 置2、感光鼓3、带电器4、除电装置41、清洁单元5、定影单元6等 构成。在该供纸盘8的排纸侧上部,配置有纸张拾取辊8a。该纸张拾取辊8a,从最上层逐张地拾取供纸盘8内堆积收容的纸 张P,并将其向下游侧(为了方便是指纸张P的流出侧,换言之,纸盒侧为上游,排纸侧为下游)输送到纸张输送路径7上的定位辊(也称 为"导辊(idle roller)" ) 15侧。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为了进行高速打印处理,在 图像形成部14的下方配置可在各个盘中收纳500 1500张定型尺寸的 纸张P的多个供纸盘8,另一方面,在装置侧面配置可大量收纳多个纸 张种类的大容量供纸盒81,并且在该大容量供纸盒81的上方,设置有 主要与不定型尺寸的打印等对应的手动盘82。排纸盘9配置在与手动盘82相反侧的装置侧面上。此外,可以替
代排纸盘9,选择性地配置进行排出纸张的装订、穿孔处理等的后处理 装置、多级排纸盘等。纸张输送装置7,形成在上述感光鼓3和供纸盘8之间,使从供 纸盘8提供的纸张P,经由纸张输送装置7所具有的纸张输送路径7a, 逐张地输送到转印机构10,并将在转印机构10中从感光鼓3转印了色 粉图像的纸张输送到定影单元6,在定影单元6将未定影色粉图像定影 到纸张上后,通过根据指定的排纸处理模式形成的纸张输送路径或分 支爪,输送纸张。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作为预先设定的排出处理模式, 设定有单面打印模式及双面打印模式。在单面打印模式中,作为排出 处理设定有将打印面朝向上方排出的面朝上排出;及将打印面朝向 下方排出的面朝下排出。在此,参照附图对纸张输送装置7所具有的纸张输送路径7a进行 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输送路径的 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构成该纸张输送路径的分支后的纸张输送 路径及使其连通的分支爪的构成的局部详细说明图。纸张输送路径7a,如图3、 4所示,主要包括从供纸盘8至定位 辊15的第一纸张输送路径7al;从定位辊15经由转印机构10通过定 影单元6至下游侧的输送辊16的第二纸张输送路径7a2;从输送辊16 至用于向排纸盘9排纸的排纸辊17的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从输送 辊16使纸张P反转的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与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 连通、直至将纸张P输送到定位辊15的反转输送辊18的第五纸张输 送路径7a5;从排纸辊17反转而输送纸张P的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 与第六纸张输送路径连通并避开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的第七纸张输 送路径7a7;以及与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连通直至回转辊(switch-back roller) 19的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 ; 并且,在纸张输送路径7a内,根据处理模式配置多张纸张P。在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纸张输送路径7a内配置(1) (8) (图中带圆圈的数字所示)的8张纸张P。纸张输送路径内可容许的纸 张P的张数可根据纸张输送路径的构成而改变。此外,在纸张输送路 径7a内,根据选择的处理模式来选择纸张输送路径,在纸张输送路径 的分支点处设置有改变纸张P的输送路径的多个分支爪。如图4所示,在输送辊16的下游侧附近,可摇动移位地设置有使 之与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或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连通的分支爪 20a。该分支爪20a在未图示的螺线管的作用下动作。在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的下游侧,可摇动移位地设置有使第四 纸张输送路径7a4与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连通、或使第五纸张输送路 径7a5与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连通的分支爪20b。该分支爪20b在未 图示的弹簧部件和纸张P的弹力的作用下动作。在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的下游侧,可摇动移位地设置有使之与 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或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连通的分支爪20c。该 分支爪20c在未图示的螺线管的作用下动作。在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的下游侧,可摇动移位地设置有使第七 纸张输送路径7a7与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连通、或使第五纸张输送路 径7a5与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连通的分支爪20d。该分支爪20d在未 图示的螺线管的作用下动作。在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使第四纸张输送 路径7a4及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与该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顺利连续 的分支爪20e。
通过如上构成的纸张输送路径7a,可根据请求的处理模式使分支 爪20a 20d动作,选择与处理模式对应的纸张P的输送路径。接下来,参照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 装置和色粉提供装置的构成。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中所具备的显影装置和色粉提供装置的构成的简要侧面剖视图,图6 是表示从图5的P方向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色粉提供装置的构成的简 要主视图。显影装置2,如图5所示,在形成外装部的料斗200的与色粉提 供装置30所具备的用于提供色粉的开口部30a抵接的部位,形成有用 于导入色粉的色粉导入口 201。在料斗200内部设置有显影辊202、 搅拌辊(paddle roller) 203、混合辊204、输送辊205、隔板206、及作 为限制部件的刮刀207。在料斗200中,将从色粉提供装置30提供并从色粉导入口 201导 入的色粉,通过输送辊205输送到混合辊204,与磁性载体混合,形成 双成分显影剂。用搅拌辊203搅拌该显影剂的同时,将其提供到用于 使静电潜影显影的显影辊202,并输送到感光鼓3上承载的静电潜影上。 此外,提供到显影辊202的显影剂,由刮刀207限制提供量,限制后 的剩余显影剂由隔板206回流到远离刮刀207的位置。色粉提供装置30被配置为与显影装置2相邻,将从填充有色粉的 色粉容器300排出的色粉暂时地储存在中间料斗部33中后,提供到显 影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中,色粉容器300构成为,填充有色粉的容器 主体310由支撑部件350可旋转地支撑。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310的一端侧,如图6所示,与图像形 成装置1A的主体侧设置的主体侧连接部800连接。主体侧连接部800, 具有通过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A的电机等驱动源805的驱动力而旋转的
大致圆盘状的接头承受部801,并连接该接头承受部801和容器主体 310。对其连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接头承受部801上设置与在容器 主体310的一端侧设置的嵌合凸部311及补给盖312为嵌合关系的凹 型承受部802,在使容器主体310的形成有嵌合凸部311及补给盖312 的一端朝向接头承受部801的方向(图6所示的S方向)上,移动色 粉容器300,从而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1A上,此时, 嵌合凸部311及补给盖312嵌入到接头承受部801上形成的凹型承受 部802中,容器主体310与接头承受部801连接。此外,在容器主体 310与接头承受部801连接的状态下,将色粉容器300载置到中间料斗 部33中,容器主体310的支撑部件350上形成的色粉提供孔300a与 中间料斗部33上形成的开口部33a成为可连通的位置关系。接头承受部801,如图6所示,以与贯通图像形成装置1A的框体 808的旋转轴804的旋转中心一致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轴804上,在框 体808和接头承受部801之间的旋转轴804上,安装有压縮螺旋弹簧 等弹簧部件803。弹簧部件803对接头承受部801向离开框体S08的方 向施力。因此,以成为色粉提供装置30按压接头承受部801的状态的 方式,由未图示的限制部件限制色粉提供装置30沿着安装方向的移动。如上所述,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A上的色粉提供装置30中, 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A的驱动源805的驱动力,经由齿轮等减速装置 806及旋转轴804传递到接头承受部801,通过该接头承受部801的旋 转,容器主体310以圆筒轴为中心旋转,填充在容器主体310内的色 粉被排出,并该色粉从支撑部件350上形成的色粉提供孔300a被输送 到中间料斗部33。如上所述,输送到中间料斗部33的色粉,在中间料斗部33内首 先由搅拌部件34搅拌。搅拌部件34,如图6所示,在搅拌轴34a上设 置有搅拌叶片34b,通过搅拌轴34a的旋转,搅拌叶片在搅拌轴34a周 围旋转,对从色粉容器300提供的中间料斗部33内的色粉进行搅拌。
这样一来,由搅拌部件34搅拌的色粉,通过搅拌部件34的搅拌动作, 经由输送辊35 (图5)输送到提供辊36 (图5)侧。提供辊36,将从 搅拌部件34经输送辊35输送的色粉,输送到开口部30a,从而将该色 粉提供到显影装置2,所述开口部30a形成在中间料斗部33的与显影 装置2抵接的部位上。此外,在色粉容器300的支撑部件350的底面侧(在图像形成装 置1A上安装色粉容器300时的下表面),如图5所示,设置有用于对 色粉提供孔300a进行开闭的挡板开闭机构400,该色粉提供孔300a用 于将从色粉容器300提供的色粉排出到支撑部件350外部。即,通过 挡板开闭机构400使支撑部件350的色粉提供孔300a为打开状态时, 色粉提供孔300a和中间料斗部33上设置的开口部33a成为连通状态, 从色粉容器300排出的色粉被提供到中间料斗部33。另外,在下文说 明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的构成及动作。接下来,参照

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构成。图7是本 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组装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 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从图8的Q方向看的侧视图。另外, 图7及图8是从与图5中的P方向相反的方向看的侧视图。此外,图 IO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主视图,图II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 的容器主体的与主体侧连接部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透视图,图IIB表 示该端部的主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色粉排 出孔周边的构成的局部透视图,.图13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 的第一支撑部件的构成的透视图,图13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 件的第二支撑部件的构成的透视图。色粉容器300 (图7),如上所述,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容器主体 310和支撑部件350。容器主体310,如图8及图9所示,由组合大致 半圆筒形成的第一支撑部件350a和第二支撑部件350b而构成的支撑 部件350可旋转地支撑。 》
容器主体310,如图10所示,由三个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容器部315、 第二容器部316、第三容器部317构成,各容器部例如通过将聚苯醚或 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吹塑成型而一体成型地制造。上述第三容器部317 设置在第一容器部315和第二容器部316之间,上述第一容器部315 及第二容器部316分别具有作为圆筒状的容器主体310的底面的底部 318、 319。该结构的容器主体310,包括在内部收容色粉的色粉收容部, 在容器主体310的第三容器317的大致中央的外周面上,设置向半径 方向内方凹陷的色粉提供凹部313,在该色粉提供凹部313的一端,如 下文所述,设置有用于排出在容器主体310内收容的色粉的色粉排出 孔314 (图8)。将这种结构的容器主体310的第三容器部317用支撑 部件350支撑的同时,以容器主体310的长度方向的圆筒轴AX为中心 旋转容器主体310,从而将色粉从色粉排出孔314排出到在容器主体 310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色粉提供凹部313。另外,图8的Q方向和圆筒 轴AX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第一容器部315(图8、图IO),成为配置在设置于上述图像形成 装置上的主体侧连接部800 (参照图6)上的一侧。因此,在第一容器 部315的底部318上,如图IIA、图11B所示,作为与主体侧连接部 800连接的连接部,设置有从底部318突出的四个嵌合凸部311。分别 配置嵌合凸部311,以使得相对于底部318的中心、即大致圆筒状的容 器主体310的圆筒轴AX,彼此相对的嵌合凸部311位于彼此大致对称 的位置上。经由这些嵌合凸部311将色粉提供装置30安装到图像形成 装置1A的主体侧连接部800上,从而容器主体310受到来自图像形成 装置1A的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作用,而以圆筒轴AX为中心旋转。此外,在底部318上进一步设置有贯通底部318的一部分而开口 的色粉补给口 320,并且相对于色粉补给口 320可装卸地安装有补给盖 312。色粉补给口 320被设置为用于向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310补 给色粉,在底部318的中央部上以上述圆筒轴为中心形成为圆 l。此
外,补给盖312覆盖色粉补给口 320整体而将该色粉补给口 320密封。 该补给盖312被安装为,不会因容器主体310以圆筒轴为中心的旋转 而从色粉补给口 320脱离。进而,在从色粉补给口 320向容器主体310 补给色粉时,补给盖312从色粉补给口 320脱离。在上述第一容器部315的内表面(以下称为内周面)中,设置有 多个输送部321,以向圆筒轴方向输送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310内 的色粉。这些输送部321,形成为从内周面向朝向圆筒轴AX的方向(容 器主体310的径向)突出,并且在第一容器部315的圆周方向以及圆 筒轴方向上距离预定间隔而形成。此外,输送部321形成为在圆筒轴 方向上彼此平行。此外,上述输送部321,为了从底面318侧向第三容器部317 (图 10)方向输送色粉,输送部321被形成为相对于内周面中与容器主 体310的沿着圆筒轴A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艮P, 相对于以圆筒轴为中心的容器主体310的旋转方向,该输送部321的 下游侧与上游侧相比,更靠近具有色粉排出孔314 (图8)的第三容器 部317侧。第二容器部316,如图10所示,设置在大致圆筒状的容器主体310 中的与配置在主体侧连接部800 (参照图6)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上, 具有容器主体310的底部319,所述主体侧连接部800设置在图像形成 装置1A上。第二容器部316的内径形成为与第一容器部315的内径相 等。在第二容器部316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输送部322,以将容器 主体310内的色粉在沿着圆筒轴AX的方向上进行输送。这些输送部 322形成为从内周面向圆筒轴方向突出,在第二容器部316的圆周方向 以及朝向圆筒轴AX的方向上,距离预定间隔而形成。上述输送部322 彼此平行地形成。
此外,上述输送部322,为了从底面319侧向第三容器部317方 向输送色粉,输送部322被形成为相对于内周面中与容器主体310 的沿着圆筒轴A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即,相对于 以圆筒轴为中心的容器主体310的旋转方向,该输送部322的下游侧 与上游侧相比,更靠近具有色粉排出孔314的第三容器部317侧。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310中,在 第一容器部315和第二容器部316之间设置有第三容器部317,因此第 二容器部316上形成的输送部322的倾斜,与上述第一容器部315上 形成的输送部321的倾斜为相反反向。从而,通过容器主体310以圆 筒轴为中心旋转(图9中的R方向),收容在第一容器315侧的色粉、 以及收容在第二容器部316中的色粉,分别从容器主体310的底部318、 319沿着输送部321、 322引导到第三容器部317。第三容器部317,如上所述,在由支撑部件350可旋转地支撑的 部位形成,并且如图8及图10所示,其内周的直径比第一容器部315 及第二容器部316的内周直径大一些。从而,可以切实地将从第一容 器部315及第二容器部316输送的色粉输送并落入到第三容器部317 中,因此在第三容器部317内总是可以保持恒定量的色粉。因此,即 使在容器主体310的旋转停止时,第三容器部317也保持有预定量的 色粉,因此在容器主体310再次旋转驱动之后,也可以立刻稳定地进 行色粉的提供。此外,即使在容器主体310内的色粉的剩余量变少时, 第三容器部317中也可以保持恒定量的色粉,因此可以长期稳定地进 行色粉的提供。第三容器部317,如图12所示,形成有色粉提供凹部313,该色 粉提供凹部形成为沿着容器主体310的旋转方向在容器主体310的外 周面上延伸,并沿着容器主体310的圆筒轴AX方向以预定的长度进行 配置。该色粉提供凹部313形成为,从第三容器部317的周面的外表
面(以下称为外周面)向朝向圆筒轴AX的方向凹陷。该色粉提供凹部313成为保持从容器主体310排出的色粉的空间,并且如后所述,用作 从色粉提供凹部313向支撑部件350上设置的色粉提供孔300a (图7、 9)输送色粉的空间。此外,色粉提供凹部313在第三容器部317的外 周面上设置为凹状,因此可以降低容器主体310旋转时第三容器部317 和支撑部件350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容器主体310旋转时,可以降 低支撑部件350和容器主体310之间的摩擦,实现色粉容器300的容 器主体310的顺利的旋转。此外,色粉提供凹部313,如图12所示,具有端壁部313a、底壁 部313b、第一侧壁部313c、第二侧壁部313d。端壁部313a,设置在色 粉提供凹部313中相对于容器主体310的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的端部 上,并且相对于色粉提供凹部313的外周面大致垂直地形成。在端壁 部313a中,为了将容器主体310内收容的色粉排出到色粉提供凹部313 内,形成有贯通容器主体310而开口的色粉排出孔314。底壁部313b被设置为在旋转方向R上延伸,相对于旋转方向R, 其下游侧的端部与端壁部313a连通,上游侧的端部圆滑地与第三容器 部317的外周面连通。S卩,底壁部313b,以相对于外周面大致平行地 方式,形成为比第三容器部317的外周面靠近圆筒轴AX。上述第一侧壁部313c及第二侧壁部313d,在色粉提供凹部313 中沿着容器主体310的圆筒轴AX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置,并且形成 为彼此大致平行,且相对于第三容器部317的外周面及底壁部313b垂 直。上述第一侧壁部313c及第二侧壁部313d,在相对于容器主体310 的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分别与端壁部313a连接设置,在上游侧与第 三容器部317的外周面连接设置。此外,在第三容器部317上,如图12所示,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 的密封件330 (密封部件),其用于将色粉提供凹部313上设置的色粉200710136602.X说明书第21/31页排出孔314接合密封。密封件330,如图9、 12所示,沿着容器主体 310的形成有色粉排出孔314的端面,在容器主体310的圆周方向上具 有预定宽度地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密封件330的一端330a,与色粉提 供凹部313的色粉排出孔314接合,以密封该色粉排出孔314。另一方 面,密封件330的另一端330b,通过设置扣合孔部331并将该扣合孔 部331与支撑部件350所具备的支撑部件侧扣合凸部351 (图9)扣合, 而固定在支撑部件350上。通过这样构成容器主体310的第三容器部317,在通过色粉容器 300的容器主体310的旋转来进行密封件330的剥离操作时,使容器主 体310向箭头R方向旋转,从而密封件330的另一端330b被拉引向支 撑部件350的扣合凸部351,因此密封件330的另一端330b从色粉排 出孔314脱离,色粉排出孔314打开。另一方面,使容器主体310向 与箭头R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密封件330的另一端330b与支撑部 件350 (第一支撑部件350a)上设置的支撑部件侧扣合凸部351扣合, 因此可以防止容器主体向该相反方向的旋转,在容器主体300进行输 送时,容器主体310稳定而不会晃动。另外,作为密封件330的材料,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等,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通气性且滑动性良好、可以将色 粉排出孔314接合密封的材料即可,例如还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 无纺布等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聚酯(PET)等形成的纸上涂覆作为由极细的聚乙烯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的f'工求y株式会社制造的 "夕^《y夕(注册商标)"而形成。另一方面,支撑部件350,如上所述,组合大致半圆筒形成的第 一及第二支撑部件350a、 350b而构成,该支撑部件350可旋转地支撑 位于容器主体310的大致中央的第三容器部317。第一支撑部件350a,如图13A所示,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在内侧25
曲面部353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上述色粉提供孔300a。此外,在第一 支撑部件350a的内侧曲面353a的端部的大致中央,形成有与限制部件 405b (图15)嵌合的限制凹部358,所述限制部件405b用于限制后述 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 (图15)的关闭动作的移动范围(在 图13A中示出了与限制部件405b嵌合的状态)。此外,在由支撑部件350支撑容器主体310时,为了确保容器主 体310的旋转等的间隙(clearance)、及由支撑部件350支撑容器主体 310的稳定性,在内侧曲面部353a上形成有一对凸状的容器主体扣合 部359a(图13)。该容器主体扣合部359a,以与第三容器部317的宽 度(沿着圆筒轴AX的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间隔平行地设置,组 合第一支撑部件350a和第二支撑部件350b而构成支撑部件350时, 进一步与后述第二支撑部件350b上形成的容器主体扣合部359b连接。 通过这样构成的一对容器主体扣合部359a、 35%和内周曲面353a、 353b,来支撑第三容器部317,从而将容器主体310可旋转地支撑在支 撑部件350上。进而,在内侧曲面部353a的两端部(与第二支撑部件350a的连 接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凸缘部354a、第二凸缘部355a。两个凸缘部 354a、 355a的各自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嵌合凹部356a、 357a,与在 后述的第二支撑部件350b的两个凸缘部354b、 355b的各自的两端部 上形成的嵌合凸部356b、 357b嵌合。此外,在第一凸缘部354a的大 致中央,设置用于与在密封件330 (图8)的另一端330b上形成的扣 合孔部331扣合的支撑部件侧扣合凸部351。进而,在第一支撑部件 350a的形成有色粉提供孔300a的部位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对色粉 提供孔300a进行开闭的挡板开闭机构400 (图14)。另外,在下文说 明挡板开闭机构400的构成及动作。第二支撑部件350b,如图13B所示,为大致半圆筒形状,,第一 支撑部件350a同样地,在由支撑部件350支撑容器主体310时,为了 确保容器主体310的旋转等的间隙、及由支撑部件350支撑容器主体310的稳定性,在内侧曲面部353b上形成有一对凸状的容器主体扣合 部359b。该容器主体扣合部359b,以与第三容器部317的宽度大致相 同的间隔平行地设置。此外,在内侧曲面部353b的两端部上,设置有 第一凸缘部354b、第二凸缘部355b。两个凸缘部354b、 355b的各自 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嵌合凹部356b、 357b,与在上述第一支撑部件 350a的两个凸缘部354a、355a的各自的两端部上形成的嵌合凸部356a、 357a嵌合。此外,在第一凸缘部354b的大致中央,设置用于与在第一 支撑部件350a的第一凸缘部354a上形成的扣合凸部351扣合的扣合凹 部352。这样一来,通过使第一支撑部件350a及第二支撑部件350b为上 述构成,使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第一凸缘部354a和第二支持部件350b 的第一凸缘部354b接合,并使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第二凸缘部355a 和第二支持部件350b的第二凸缘部355b接合,组装大致圆筒形状的 支撑部件350,该支撑部件350可以经全周可旋转地支撑容器主体310。接下来,参照

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支撑部件中包含 的第一支撑部件所具备的挡板开闭机构的构成。图14A是本实施方式 的色粉容器的支撑部件中包含的第一支撑部件的侧视图,图14B是从 该第一支持部件的底面侧看的平面图,图15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挡 板开闭机构所具备的开闭部件的构成的从正面看的透视图,图15B是 从该开闭部件的背面看的透视图,图15C是表示该开闭部件在第一支 撑部件上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第一支撑部件350 (图14),如上所述,形成大致半圆筒形状,在 内侧曲面部353a的大致中央(图13A)形成色粉提供孔300a,在内侧 曲面部353a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一凸缘部354a、第二凸缘部355a。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底面侧,如图HA、图14B所示,彼此并
排地形成有板状的第一固定部件360和第二固定部件361 (图14B), 其相对于内侧曲面部353a向外侧竖立,用于将色粉容器300安装并固 定到色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 (图5)上。即,第一固定部件 360和第二固定部件361起到对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设置面进行支撑 的支撑台的功能,将由支撑部件350支撑的容器主体310 (图5)大致 保持水平。此外,在位于第一固定部件360和第二固定部件361之间 的色粉提供孔300a(图14A)的下游侧设置有挡板开闭机构400,该挡 板开闭机构400,通过将色粉提供孔300a的下游侧的开口切换为打开 状态/关闭状态,来控制从容器主体310提供的色粉向外部的排出。因 此,第一固定部件360和第二固定部件361被调整为可以确保支撑部 件350和色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的间隙的高度,以使挡板 开闭机构400发挥作用。挡板开闭机构400,如图14B所示,包括用于开闭色粉提供孔 300a的开闭部件401;在开闭部件401的侧部形成的第一限制部件402、 第二限制部件403;以及滑动防止肋404,相对于开闭部件401的滑动 面,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底面上竖立形成。开闭部件401,是例如由POM (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等具 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和硬度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 从将开闭部件401打开的方向侧(以后称为前端侧)的一端延伸设置 有向一定方向引导开闭部件401的开闭动作的引导部405。引导部405 与开闭部件401 —体成形,如图15A所示,在引导部405的两侧部竖 立设置的竖立片405a倾斜,从与开闭部件401连接的基端侧朝向前端 侧,高度逐渐变低。在引导部405的前端侧形成用于限制开闭部件401 的关闭动作的移动范围的限制部件405b,该限制部件405b在与引导部 405的与竖立片405a相反侧的面上竖立为大致〕字型,如上所述,通 过与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内侧曲面353a的端部的大致中央形成的限 制凹部358 (图13A)嵌合,来限制开闭部件401的关闭动作的移动范 围。
第一限制部件402,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之前, 限制开闭部件401的移动,如图15A、图15B所示,其包括 一端与 开闭部件401的侧部连接、另一端向前端侧延伸的大致L字状的主体 部402a;和在该主体部402a的前端侧形成、并向外侧(图14中的左 侧)突出的挂钩部402b。通过该挂钩部402b与滑动防止肋404(图14B) 抵接,从而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之前的阶段,成为 防止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打开的滑动防止部。换言之, 通过第一限制部件402和滑动防止肋404的组合,构成在色粉容器300 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之前防止开闭部件401的滑动的滑动防止部。第 一限制部件402,由例如POM (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等具有某 种程度的弹性和硬度的材质形成,可在开闭部件401的宽度方向上滑 动。另外,在下文说明第一限制部件402和滑动防止肋404进行的开 闭部件401的滑动防止动作。第二限制部件403用于限制开闭部件401的移动,特别是在将一 度打开的开闭部件401关闭时使用。该第二限制部件403,如图15A 所示,具有大致L字状的主体部403a,其一端与挡板部401a的侧部 连接,另一端向与第一限制部件402相反侧的方向延伸;和挂钩部403b, 形成在该主体部403a的和开闭部件401的连接侧的相反侧端部上,相 对于色粉提供孔300a向相反侧(图15中的上侧)突出。第二限制部 件403也与第 一 限制部件402同样地,优选由例如POM (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等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和硬度的材质形 成。另外,在下文详细说明第二限制部件403限制开闭部件401的移 动的动作。此外,在开闭部件401的背面,如图15B所示,向开闭部件401 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支撑部件406,其对上述支撑部件350的形成有 色粉提供孔300a的开闭部件引导部370(图15C),可滑动地进行支撑。 即,如图15C所示,滑动支撑部件406,通过在两端以向内侧(另一端
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挂钩部406a,可滑动地支撑在开闭部件引导部 370上形成的滑动凹部370a。进而,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底面侧、即第一支撑部件350a中 的挡板开闭机构400的设置面侧,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外部和第一 限制部件402及滑动防止肋404之间,设置有相对于该底面竖立的一 对竖立部362 (图14),以防止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 时手指等从外部接触第一限制部件40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竖立部 362以与引导部405的前端相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底 面侧的端部上。接下来,参照

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设置在中间料 斗部33 (图5)上的设置面的构成。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料斗部 设置色粉容器的设置面的主要部分的局部透视图。另外,在图16中, 图示了中间料斗部的色粉容器设置面中相对于主体侧连接部SOO(图6) 位于相反侧的设置面。此外,在该图中,将朝向主体侧连接部设置色 粉容器300的方向标记为S方向,将该S方向的起点侧标记为上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支撑部件350a的中间料斗部33的色粉 容器设置面340上,如图16所示,在与支撑部件350上设置的色粉提 供孔300a (图13A)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在挡板开闭机构400处于 打开状态时与色粉提供孔300a连通的开口部33a。即,在将色粉容器 300 (图7)设置到色粉容器设置面340上后,由挡板开闭机构400打 开支撑部件350a的色粉提供孔300a时,在可以接收从色粉提供孔300a 排出的色粉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部33a。相对于色粉容器设置面340的开口部33a,在上游侧设置有用于将 限制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的移动的滑动防止功能解除的 挡板块341,在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上时该挡板野,闭机 构400关闭支撑部件350的色粉提供孔300a。该挡板块341是具有斜 面部341a (图18B)的大致三角柱形状的凸状部件,挡板块341的长 度方向与S方向大致平行。此外,挡板块341的下游侧端部与开口部 33a的距离,与从开闭部件401 (图15A)到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 部402b (图15A)的距离基本相同。通过在设置面340的开口部33a 的上游侧设置挡板块341,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上 时,挡板块341与挂钩部402b抵接,从而第一限制部件402的主体部 402a向内侧弯曲,挂钩部402b不与滑动防止肋404 (图14B)抵接, 因此解除了滑动防止肋对开闭部件401的移动的限制。此外,在色粉容器设置面340的挡板块341的下游侧,在与开口 部33附近设置的后述第二扣合凸部343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扣 合凸部342。该第一扣合凸部342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将色粉容器300 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上并使之向S方向滑动时与开闭部件401(图15) 抵接的位置。因此,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在中间料斗部33上,将限制 开闭部件401的移动的滑动防止功能解除后向S方向滑动时,第一扣 合凸部342与开闭部件401的下游侧的端部抵接,从而随着色粉容器 300向S方向的移动,而将开闭部件401打开。进而,在色粉容器设置面340的挡板块341的下游侧,在开口部 33a的附近,如上所述以与第一扣合凸部342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扣 合凸部343。该第二扣合凸部343,在将色粉容器300从色粉提供装置 30的中间料斗部33拆下时,与挡板开闭机构400的第二限制部件403 (图15A、图15B)的挂钩部403b勾挂,从而经由第二限制部件403, 开闭部件401将色粉提供孔300a关闭。gp,与色粉容器300从中间料 斗部33的拆卸动作连动,使开闭部件401移动,关闭色粉容器300的 色粉提供孔300a。此外,在色粉容器设置面340上开口部33a的挡板块341的上游 侧形成有一对支撑片344,其在安装有色粉容器300时,用于支撑容器 主体310的后端部(第二容器部316的底面319 (图7)侧的端部)。
该支撑片344,用于在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310和色粉容器设置面 340之间获得预定的间隙,使容器主体310顺利地旋转。这些支撑部件 344的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可以使色粉容器300的容器主体 310顺利旋转的形状及材料即可。接下来,参照

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所具备的挡板 开闭机构400的开闭动作。图17A是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 板开闭机构在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前的动作说明图,图17B是本实施方 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板开闭机构400在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的动作 说明图,图17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板开闭机构400 在解除滑动防止功能、使开闭部件401滑动而将其打开后的动作说明 图。此外,图18A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 33中、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开始向S方向滑动时从第一支撑部件350a 的底面侧看的平面图,图18B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设置到 中间料斗部33中、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时第一支撑部件 350a的挂钩部附近的侧视图。进而,图19A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 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中、解除滑动防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而 打开开闭部件401时从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底面侧看的平面图,图19B 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设置到中间料斗部33中、解除滑动防 止功能后向S方向滑动而打开开闭部件401时第一支撑部件350a的挂 钩部附近的侧面图。此外,图20A是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 板开闭机构400在开始关闭开闭部件401时的动作说明图,图20B是 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板开闭机构400在开闭部件401正在 关闭期间的动作说明图,图20C是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的挡板 开闭机构400在关闭开闭部件401后的动作说明图。另外,图17及图 20的左侧是从色粉容器设置面340侧看的简要平面图,用于说明开闭 部件401、第一限制部件402、第二限制部件403、色粉提供孔300a、 挡板块341、第一扣合凸部342、及第二扣合凸部343的位置关系,以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动作。图17及图20的右侧是 简要局部剖视图,用于说明开闭部件401、第一限制部件402、第二限 制部件403、色粉提供孔300a、挡板块341、第一扣合凸部342、及第 二扣合凸部343的位置关系,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 的动作。首先,对解除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的滑动防止功能、 并将开闭部件401打开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7A所示,将色粉容器 300 (图5)设置在中间料斗部33 (图16)的色粉容器设置面340 (图 16)上。此时,滑动防止肋404不与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部402b (图15A)抵接,因此没有通过挡板块341将由第一限制部件及滑动 防止肋404防止开闭部件401的滑动功能解除。接下来,如图17B所示,使色粉容器300向S方向滑动,从而在 色粉容器设置面340上设置的挡板块341与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 部402b (图15A)抵接。并且,挡板块341使第一限制部件402向内 侧滑动,使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部402b从滑动防止肋404脱离, 第一限制部件402和滑动防止肋404的滑动防止功能被解除。此时如 图18B所示,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部402b与挡板块341抵接的部 位是斜面402c,因此通过挡板块341的内侧的斜面部341a,挂钩部402b 容易向滑动防止肋404的内侧脱离。另外,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 色粉容器设置面340上时,在第一限制部件402的挂钩部402b与挡板 块341抵接的情况下,此时,第一限制部件402和滑动防止肋404的 滑动防止功能被解除。上述滑动防止功能被解除后,使色粉容器300向S方向滑动时, 如图17C所示,第一扣合凸部342与开闭部件401的端部抵接,从而 伴随着色粉容器300 (支撑部件350)向S方向的移动,开闭部件401 被打开,色粉提供孔300a与中间料斗部33的开口部33a连通。即,在 本实施方式中,使色粉容器300向S方向滑动并使开闭部件401移动 到色粉提供孔300a被完全打开的位置时,如图19A所示,通过竖立部 362限制开闭部件401在S方向上的移动。
接下来说明使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关 闭的动作。在由于更换色粉容器300 (图5)等而将色粉容器300从色 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拆下时,首先如图20A所示,使色粉 容器200向与S方向(图17)相反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二限制部件 403的挂钩部403b (图15)与第二扣合凸部343扣合后,如图20B所 示,经由第二限制部件403,开闭部件401向关闭的方向(S方向)移 动,因此开闭部件401将色粉提供孔300a关闭。即,将色粉容器300 从色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拆下时,与该拆卸动作连动地使 开闭部件401移动,将色粉提供孔300a关闭。其后,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将色粉提供孔300a完全 关闭,进而使色粉容器300 (支撑部件350)滑动时,第二限制部件403 受到滑动产生的作用力,向上方弹性变形而弯曲,第二限制部件403 的挂钩部403b从第二扣合凸部343脱离,将色粉容器300从中间料斗 部33拆下后,色粉容器300的挡板开闭机构400所具备的开闭部件401 被完全关闭,可以预先防止色粉容器300中剩余的微量的色粉从色粉 提供孔300a泄漏。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00上设置的挡板开闭机构400 具备开闭部件401的滑动防止功能,从而在将色粉容器300设置到色 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之前,可以防止开闭部件401滑动而 打开,可以防止因意外的负载等误将色粉提供孔300a上设置的挡板开 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打开。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挡板开闭机构400,在将色粉容器300安装 到色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上时,与该安装动作连动,解除 滑动防止部对开闭部件401的移动的限制,将色粉提供孔300、打开, 在将色粉容器300从色粉提供装置30的中间料斗部33拆下封,与拆 卸动作连动,通过开闭部件401的移动将色粉提供孔300a关闭。因此,
在确保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功能的构成简洁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挡板开闭机构400的开闭部件401的开闭功能的可靠性。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 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 容易地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这些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在黑白用的图像 形成装置中设置的色粉容器,但在彩色用的色粉容器中也可以应用本 发明的挡板开闭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色粉容器,能够装卸到色粉提供装置中,该色粉提供装置向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提供色粉,该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其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收容部、和色粉排出孔,所述色粉排出孔,通过上述色粉收容部以其轴线为旋转轴旋转驱动,而将上述色粉收容部内的色粉排出到在上述色粉收容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色粉提供凹部中;以及支撑部件,沿着上述容器主体的旋转方向以包含形成有上述色粉提供凹部的区域的方式包围上述外周面,并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容器主体,并且具有用于将从上述色粉排出孔排出到上述色粉提供凹部内的色粉提供到外部的色粉提供孔,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挡板开闭机构,该挡板开闭机构包括能够在一定方向上移动以开闭上述色粉提供孔的大致板状的开闭部件,在上述支撑部件的上述挡板开闭机构上设置有滑动防止部,该滑动防止部用于在将上述色粉容器设置到上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限制上述开闭部件的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挡板开闭机构,在将上述色粉容器安装到上述色粉提供装置中时,与安装动作连动,将上述滑动防止部对上述开闭部件的移动的 限制解除,打开上述色粉提供孔;在将上述色粉容器从上述色粉提供 装置拆下时,与拆卸动作连动,通过上述开闭部件的移动关闭上述色 粉提供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中的上述挡板开闭机构的设置面上,在上述支撑部件的外部和上述滑动防止部之间,设置有相对于上述设置面竖立的 竖立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中的上述挡板开闭机构的设置面上,在上述支撑部件的外部和上述滑动防止部之间,设置有相对于上述设置面竖立的 竖立部。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容器主体上贴设有将上述色粉排出孔密封的密封部件,在由上述支撑部件保持上述容器主体时,将上述密封部件的与密封上述 色粉排出孔侧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件扣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容器主体上贴设有将上述色粉排出孔密封的密封部件,在由上述支撑部件保持上述容器主体时,将上述密封部件的与密封上述 色粉排出孔侧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件扣合。
7. —种色粉提供装置,其包括填充有色粉的色粉容器;和中间 料斗部,安装有上述色粉容器,暂时储存从该色粉容器排出的色粉后, 将该色粉提供到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该色粉提供装置的 特征在于,上述色粉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具有填充色粉的色粉收容部、和色粉排出孔, 所述色粉排出孔,通过上述色粉收容部以其轴线为旋转轴旋转驱动, 而将上述色粉收容部内的色粉排出到在上述色粉收容部的外周面上形 成的色粉提供凹部中;以及支撑部件,沿着上述容器主体的旋转方向以包含形成有上述色粉 提供凹部的区域的方式包围上述外周面,并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容器 主体,并且具有用于将从上述色粉排出孔排出到上述色粉提供凹部内 的色粉提供到外部的色粉提供孔,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挡板开闭机构,该挡板开闭机构包括能 够在一定方向上移动以开闭上述色粉提供孔的大致板状的开闭部件, 在上述支撑部件的上述挡板开闭机构上设置有滑动防止部,该滑 动防止部用于在将上述色粉容器设置到上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限制上 述开闭部件的移动,能够装卸地设置上述色粉容器。
8.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粉 提供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色粉容器,能够装卸到色粉提供装置中,该色粉提供装置向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提供色粉。该色粉容器包括填充色粉的容器主体;及支撑部件,沿着容器主体的旋转方向以包含形成有色粉提供凹部的区域的方式包围外周面,并能够旋转地支撑容器主体,并且具有用于将从色粉排出孔排出到色粉提供凹部内的色粉提供到外部的色粉提供孔,在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挡板开闭机构,该挡板开闭机构包括能够在一定方向上移动以开闭色粉提供孔的大致板状的开闭部件,在支撑部件的挡板开闭机构上设置有滑动防止部,该滑动防止部用于在将色粉容器设置到色粉提供装置之前限制开闭部件的移动。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105672SQ2007101366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
发明者见原幸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