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取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8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拔取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取治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拔取电子产品的镜头模块的拔 取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多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配置相机的镜头 模块。请参阅图5,该图标揭露一镜头模块80和一支承座90。该镜头模块80包括一呈 长方体的底座81及位于底座81顶部的镜头耦合部82,镜头耦合部82向一侧凸设有一凸 块83。支承座90包括一绝缘本体91及包覆于绝缘本体91外部的金属壳体92。金属壳体 92具有数个弹片921。当镜头模块80插设于支承座90中时,该数个弹片921卡持在镜头 模块80的底座81的顶面或抵顶在镜头模块80的底座81的侧面上,从而达到稳定固持镜 头模块80的目的。请参阅图6,该图示揭露了一种可将镜头模块80从支承座90中拆解出来的拔取 治具70。该拔取治具70包括一基体71、一弹簧72及两限位螺丝73 ;基体71包括一基部 711、一第一夹持臂712和一第二夹持臂713,第一夹持臂712和第二夹持臂713左右并列设 置且上端由基部711相连,第一夹持臂712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713的下端分离且大致平 齐。第一夹持臂712、第二夹持臂713与基部711围成一间隙槽714。第一夹持臂712及第 二夹持臂713的相互分离的端面凹设有一嵌槽715。然而,由于上述拔取治具70之间隙槽714通常需采用线切割方法加工,而线切割 方法加工程序复杂,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基体71报废,加工成本高;不易维修,不利于 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 且维修方便的拔取治具。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拔取治具包括一第一夹持臂和一第二夹持 臂,该第一夹持臂上凸伸有一凸台,使第一夹持臂从凸台底端至下端面处形成有一凹陷部, 第一夹持臂下端面凹设有一凹槽;该第二夹持臂下端面凹设有一嵌合槽;第一夹持臂及第 二夹持臂的一端由结合构件相连,而另一端分离且平齐,并由弹性限位件相结合,第一夹持 臂与第二夹持臂围成一狭长的间隙槽,第一夹持臂的凹槽与第二夹持臂的嵌合槽围成一嵌 槽。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为两单独构件,故可以 通过铣、刨、磨等普通机械加工方式制造,因而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维修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拔取治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拔取治具的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与镜头模块配合时的立体图。图5为一适用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的镜头模块及支承座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拔取治具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拔取治具1第一夹持臂10[0017]凹陷部101固定孔102,201[0018]定位块103凸台11[0019]凹槽12间隙槽13[0020]嵌槽14限位槽15[0021]限位孔16第二夹持臂20[0022]定位槽202嵌合槽21[0023]固定螺30弹簧40[0024]限位螺50镜头模块80[0025]底座81镜头耦合部82[0026]凸块83支承座90[0027]绝缘本体91金属壳体92[0028]弹片92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镜头模块80、支撑座90以及一拔取治具的实施例,并配合相关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拔取治具1主要包括一第一夹持臂10、一第二夹持臂 20、两结合构件、一弹性限位件。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夹持臂10呈长方体状,该第一夹持臂10上侧凸伸有 一凸台11,经由该凸台11使第一夹持臂10从凸台11底端至下端面处形成有一凹陷部101, 第一夹持臂10上端面的侧边处设有上下两固定孔102,另,在第一夹持臂10上端面的内侧 凸设有一定位块103,第一夹持臂10下端面则凹设有一凹槽12。所述第二夹持臂20也呈 长方体状,第二夹持臂20上端面的侧边处也设有上下两固定孔201,而在对应第一夹持臂 10的定位块103处则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202,通过该定位块103与定位槽202的配合使 第一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起限位作用,第二夹持臂20下端面也凹设有一嵌合槽21。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20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20 的上端通过结合构件分别穿过第一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所设的固定孔102、201而固 定相连,本实施例中该结合构件为固定螺丝30。第一夹持臂10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20的下端分离且大致平齐,并通过弹性限位件相结合,该弹性限位件包括具有一弹簧40及两限位螺丝50。第一夹持臂10与第二夹持 臂20通过第一夹持臂10所设的凹陷部101围成一狭长的间隙槽13 (如图3所示),使第一 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之间预留有握合时位移的距离。第一夹持臂10的凹槽12与第 二夹持臂20的嵌合槽21则围成一嵌槽14,该嵌槽14用于在拔取操作中罩设于一镜头模块 80外部(如图4所示),故其轮廓是依镜头模块80的外形设置,通常为圆形。请参阅图2、图3及图5,目前业内常用的镜头模块80,均向外侧凸伸设有一凸块 83,相应地,本实施例拔取治具1的嵌槽14的一侧壁上对应该凸块83而开设一用于避让的 限位槽15。第一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上均开设有一限位孔16 ;两限位孔16分别贯穿 第一夹持臂10或第二夹持臂20,弹簧40的一端卡持于第一夹持臂10上的限位孔16内,另 一端卡持于第二夹持臂20上的限位孔16内,两限位孔16的外端均装设有限位螺丝50,该 两限位螺丝50的一端伸入到弹簧40的一端内,凭借该弹簧40及限位螺50夹持于第一夹 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上,俾使第一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具有弹性,当其不再被握 合时第一夹持臂10及第二夹持臂20能自动回复至原位。请参阅图4和图5,当欲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拔取治具1从支承座90内拔取镜头模 块80时,先将镜头模块80的镜头耦合部82嵌套于嵌槽14内,且镜头耦合部82的凸块83 嵌套于限位槽15内。此时,第一夹持臂10与第二夹持臂20将向外侧推顶所述夹持镜头模 块80的数个弹片921,令镜头模块80不再受弹片921的卡扣。然后,用力握合第一夹持臂 10和第二夹持臂20,使嵌槽14的侧壁向内收缩而夹持镜头模块80。随后将夹持有镜头模 块80的拔取治具1整体向上提起,从而将镜头模块80从支承座90中取出。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1的第一夹持臂10、第二夹持臂20为两单独构件, 可以通过铣、刨、磨等普通机械加工方式制造,因而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维修方便。
权利要求一种拔取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夹持臂及一第二夹持臂;该第一夹持臂上凸伸有一凸台,由该凸台使第一夹持臂从凸台底端至下端面处形成有一凹陷部,第一夹持臂下端面则凹设有一凹槽;第二夹持臂与第一夹持臂并列设置,该第二夹持臂下端面凹设有一嵌合槽;该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一端由至少一结合构件相连,而另一端分离且平齐并通过弹性限位件相结合,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由第一夹持臂所设的凹陷部围成一狭长的间隙槽,第一夹持臂的凹槽与第二夹持臂的嵌合槽围成一嵌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端面的侧边设有固 定孔,第二夹持臂上端面的侧边也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结合构件分别锁穿过第一夹 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固定孔,使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相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构件为固定螺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上均开 设有一限位孔;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一弹簧及限位螺丝,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限位孔中,两 端并分别由一限位螺丝穿过限位孔而夹固住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端面的内侧凸设有 一定位块;所述第二夹持臂在对应第一夹持臂的定位块处则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取治具,其包括一第一夹持臂及一第二夹持臂;该第一夹持臂上凸伸有一凸台,由该凸台使第一夹持臂从凸台底端至下端面处形成有一凹陷部,第一夹持臂下端面则凹设有一凹槽;第二夹持臂与第一夹持臂并列设置,该第二夹持臂下端面凹设有一嵌合槽;该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一端由至少一结合构件相连,而另一端分离且平齐并通过弹性限位件相结合,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由第一夹持臂所设的凹陷部围成一狭长的间隙槽,第一夹持臂的凹槽与第二夹持臂的嵌合槽围成一嵌槽。本实用新型拔取治具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为两单独构件,故可以通过铣、刨、磨等普通机械加工方式制造,因而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G02B7/02GK201589884SQ20092026801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迎龙, 杨兵涛, 陈明江, 黄承强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