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23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像卷纸那样的连续纸作为记录介质来使用的图像形成系统,已知有例如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连续纸的供纸装置、以及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过来的连续纸卷取于支承轴并保持为辊状的卷取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一般考虑加工、交货等后续的工序,在图像形成处理结束时,在将连续纸输送至将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卷取于支承轴的位置(卷取完成位置)后使动作停止。

另外,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也有进行在定影辊压接后使连续纸输送规定距离并等到连续纸的输送时的行为稳定后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处理(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在图像形成处理后在使定影辊压接的状态下输送连续纸,并对定影部进行冷却的处理(定影冷却处理)的情况。

然而,例如,在实施正式的图像形成任务之前的校样打印(试打印)或连续地实施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若单纯地连续进行各个处理,则由于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定影冷却处理,并且在将最终图像暂时输送至卷取完成位置后实施下一个图像形成处理,所以会在图像的前后或者任务与任务之间,产生很多废纸(白纸部分)、等待时间。

而且,为了进行在校样打印的情况下形成的图像的确认,需要通过手工作业解开被卷取的连续纸等作业,从而花费用户的劳力和时间。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114564号公报中提出了用于在进行针对连续纸的打印的情况下,抑制纸张的浪费产生的技术。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8-114564号公报中虽然记载有为了抑制由于浓度调整等各种调整而产生的纸张的浪费的产生,间歇地打印指定的页和张数等,但并未提及减少废纸这一点。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114564号公报中记载有在用户进行了停止指示的情况下,以能够通过确认窗口确认图像的方式停止,而在确认图像时会花费用户的劳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针对连续纸的图像形成处理中,能够减少废纸,并且容易进行所形成的图像的确认的图像形成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形成系统,

其具有:

纸张输送部,其输送连续纸;

图像形成部,其在连续纸上形成图像;

定影部,其对形成在连续纸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

控制部,其对由所述纸张输送部、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定影部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控制,

在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选择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纸张输送部进行控制,以便按照在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所述定影部之后,所述最终图像后端位于比第一停止位置靠上游的第二停止位置的方式停止输送,

在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未选择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纸张输送部进行控制,以便按照在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所述定影部之后,所述最终图像后端位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的方式停止输送。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具备:

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所述图像形成部及所述定影部;以及

卷取装置,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分离配置,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连续纸卷取于支承轴,

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是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后端被卷取于所述卷取装置的所述支承轴的位置,

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是成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卷取装置之间的位置。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在未选择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实施将连续纸在与所述定影部接触的状态下输送的定影冷却处理,

在选择了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实施所述定影冷却处理。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在未选择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开始进行图像形成之前,实施通过所述纸张输送部以规定时间输送连续纸的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

在选择了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实施所述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所述定影部具备能够压接以及分离的辊对,

在选择了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的所述辊对的分离时机比未选择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的所述辊对的分离时机早。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具备用户能够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来设定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设定部。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包括确认用的校样打印、连续纸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尺寸是规定长度以下的一个图像打印、以及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连续打印。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在通过所述设定部对所述连续打印设定了所述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判断在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所述定影部之后,是否预约了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在预约了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以所述废纸抑制模式来进行该预约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前一个图像形成动作。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优选

在所述第一停止位置的上游且所述第二停止位置的下游处具备进行连续纸的切断的切断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所示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可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它们并不是要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此,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设定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设定表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通常模式下的停止序列的图。

图7是表示废纸抑制模式下的停止序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1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像形成系统1是将连续纸(卷纸)P作为记录介质来使用,在该连续纸P上形成图像的系统。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沿着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从上游侧开始连接供纸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30、卷取装置50而构成。

供纸装置10具备供纸调整部20,是经由供纸调整部20将连续纸P供给至图像形成装置30的装置。在供纸装置10的框体内,例如如图1所示,将辊状的连续纸P卷绕于支承轴11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在供纸装置10中,被卷绕于支承轴11的连续纸P经由多个辊,以一定的速度被输送至供纸调整部20。其中,在供纸装置10中,连续纸P没必要必须保持成辊状,也可以被折叠而保持。另外,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连续纸P,但也可以保持多个连续纸。

供纸调整部20是用于将从支承轴11输送出的连续纸P输送至图像形成装置30的机构,为了吸收在供纸装置10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速度与在图像形成装置30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速度的速度差,如图1所示松弛地保持连续纸P,并对向图像形成装置30的连续纸P的供纸进行调整。

图像形成装置30是具有在连续纸P上形成图像的功能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30在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上,设置于供纸装置10的下游侧且卷取装置50的上游侧。

卷取装置50具备卷取调整部40,是对经由卷取调整部40从图像形成装置30中输送过来的连续纸P进行卷取的装置。

卷取调整部40是用于将从图像形成装置30输送出的连续纸P输送至卷取装置50的机构,为了吸收在图像形成装置30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速度与在卷取装置50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速度的速度差,如图1所示松弛地保持连续纸P,并对从图像形成装置30的连续纸P的排纸进行调整。

在卷取装置50的框体内,例如如图1所示,连续纸P被卷绕于支承轴51并被保持成辊状。具体而言,在卷取装置50中,从卷取调整部40输送过来的连续纸P经过在经由多个辊暂时在装置上表面露出后再次进入装置内部的输送路径,并且以一定的速度卷取于支承轴51。

在卷取装置50的上表面的连续纸P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切断部52。切断部52例如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移动且在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上为长边的切割刀片,能够在规定的位置切断连续纸P。

另外,卷取装置50与图像形成装置30分离规定距离而设置。因此,连续纸P从图像形成装置30的搬出口30a搬出后暂时露在外部。然后,连续纸P以被设置于卷取调整部40的支承板41支承下表面的状态输送,从设置于卷取调整部40的搬入口40a再次被搬入卷取调整部40的内部。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30的控制结构的功能框图。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30例如具备纸张输送部31、图像形成部32、定影部33、控制部34、存储部35、以及操作显示部36。

纸张输送部31是图像形成装置30内部的连续纸P的输送机构,例如,通过多个辊,将从供纸调整部20输送出的连续纸P输送至图像形成部32,并将经过了图像形成部32以及定影部33的连续纸P输送至卷取调整部40。

图像形成部32通过电子照片处理形成调色剂图像,并转印至连续纸P。

例如,在图像形成部32中,作为图像载体(image carrier),使用感光体鼓(Y、M、C、K)以及中间转印带B(参照图1)。中间转印带B是无接头带,卷绕于多个辊,并以能够行驶的方式被支承。形成于感光体鼓(Y、M、C、K)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B上,而在中间转印带B上形成重叠有各种颜色(Y、M、C、K)的层的调色剂图像(彩色图像)。然后,通过对转印辊T施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连续纸P上。转印辊T通过控制部34的控制,在规定时机下与中间转印带B压接或者分离。

定影部33使被转印至连续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例如,定影部33具备用于夹持连续纸P的、由加热辊331以及加压辊332构成的一对辊。

加热辊331被作为加热源的加热器加热至规定的温度。

加压辊332通过控制部34的控制,在规定时机下与加热辊331压接或者分离。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纸P通过加热辊331与加压辊332的辊隙部被加热和加压,从而调色剂图像熔融定影。

另外,在加压辊332的外周面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测定加压辊332的外周面附近的温度而作为定影部33的温度。

控制部34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部34的CPU读出存储于存储部35的系统程序、处理程序等各种程序并在RAM中打开(open),并根据打开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

例如,控制部34对图像形成装置30所包含的各部进行控制,以预先设定的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通常模式”或者“废纸抑制模式”)输送连续纸P,并且执行在连续纸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动作。

所谓的“通常模式”是被设定为默认值的模式。

具体而言,控制部34在将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以及定影冷却处理(详细内容后述)。另外,在该模式下,控制部34在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将连续纸P输送至将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卷取于支承轴51的卷取完成位置(第一停止位置,图1的P1),并停止该连续纸P的输送。

另外,“废纸抑制模式”是指用于抑制在“通常模式”下产生的白纸部分(废纸)的模式。

具体而言,在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被设定为“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不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以及定影冷却处理。另外,在该模式下,控制部34在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将连续纸P输送至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位于图像形成装置30与卷取调整部40之间的位置,即能够目视图像的位置(第二停止位置,图1的P2),并停止该连续纸P的输送。

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是指在使定影部33的加热辊331与加压辊332压接后使连续纸P输送规定距离(例如4m左右),再使连续纸P的行为稳定的处理。若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则等到连续纸P的行为稳定后,开始图像形成处理。

另外,定影冷却处理是指在图像形成处理后,使定影部33的加热辊331与加压辊332分离以及再次压接,将连续纸P输送规定距离的处理。若实施定影冷却处理,则通过被输送的连续纸P来夺走定影部33的热,能够有效地进行定影部33的冷却。

“废纸抑制模式”优选在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例如是连续打印、校样打印、一个图像打印等情况下使用。

“连续打印”是指连续地执行多个任务的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校样打印”是指用户为了确认形成在连续纸P上的图像,在正式的图像形成之前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一个图像打印”是指将连续纸P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尺寸在规定长度以下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

即,在“连续打印”中,由于连续地执行多个任务,所以在任务的间歇不产生废纸则效率较好。另外,由于“校样打印”是用户为了确认形成在连续纸P上的图像的打印,所以优选在能够确认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的位置停止输送。另外,由于在“一个图像打印”中图像形成区域的尺寸较小,所以与通常相比废纸较多,选用废纸抑制模式效率较好。

存储部35例如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半导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

存储部35中存储有包括由控制部34执行的以系统程序、处理程序为首的各种程序和执行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数据。

例如,存储部35中存储有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所需要的设定信息。具体而言,例如,存储部35中存储有用户使用操作显示部36的设定画面(后述)设定的、图像形成动作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等。

操作显示部36作为设定部具备显示画面,并具备在画面上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的显示部36a以及由用户输入各种指示所使用的操作部36b。

操作显示部36作为设定部,例如在设定变更图像形成动作中的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的情况下等被使用。

图3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6的显示部36a的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是在设定变更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定画面G1。

在设定画面G1上显示有指定“通常模式”的按钮B1以及指定“废纸抑制模式”的按钮B2。

此外,也可以为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设定变更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的结构。

图4是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设定变更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定画面G2的一个例子。

在设定画面G2上显示有表示“通常打印”、“连续打印”、“校样打印”、“一个图像打印”这4种图像形成的项。另外,在设定画面G2上,对图像形成动作的每一项,显示有指定“通常模式”的按钮B1以及指定“废纸抑制模式”的按钮B2。

用户通过对这样的设定画面G1、设定画面G2的按钮B1或者B2进行选择操作,能够设定变更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

另外,对于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由于作为默认值设定有“通常模式”,所以在用户没有进行设定变更操作的情况下,选择“通常模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控制部34对图像形成系统1整体统一进行控制,但也可以是供纸装置10、卷取装置50各装置分别具备控制部的结构。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30也可以是除了图像形成功能以外,还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等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复合机)。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在图像形成系统1中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通常模式下的停止序列的图,图7是表示废纸抑制模式下的停止序列的图。

其中,在图6、7的(A)和(B)中,纵轴表示图像形成部32的转印辊T以及定影部33的加压辊332的移动距离,横轴表示时间。另外,在图6、7的(C)中,纵轴表示连续纸P的输送速度,横轴表示时间。

另外,作为这样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前提,预先设定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

首先,控制部34使图像形成部32的转印辊T以及定影部33的加压辊332压接(步骤S101)。

接下来,控制部34判断作为连续纸P的输送模式,是否设定了“废纸抑制模式”(步骤S102),在未设定“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步骤S103),并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104。

另一方面,在设定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控制部34开始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104)。

接下来,控制部34判断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是否经过了定影部33(步骤S105),在未经过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重复这样的步骤S105。

另一方面,在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经过了定影部33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控制部34开始进行转印辊T的压接解除(图6以及图7的t1)(步骤S106)。

接下来,控制部34判断是否设定了“废纸抑制模式”(步骤S107),在未设定“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预约(步骤S108)。

然后,在没有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预约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控制部34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111。

另一方面,在有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预约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控制部34实施定影冷却处理(图6的t3~t4)(步骤S109),之后,判断最终图像是否经过了第一停止位置(步骤S110)。

然后,在最终图像未经过第一停止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控制部34重复这样的步骤S110的判断。

另一方面,在最终图像经过了第一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图6的t4)(步骤S110:是),控制部34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112。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7中,设定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7:是),控制部34判断最终图像是否经过了第二停止位置(步骤S111)。

然后,在最终图像未经过第二停止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控制部34重复这样的步骤S111的判断。

另一方面,在最终图像经过了第二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图7的t2)(步骤S111:是),控制部34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112。

接下来,控制部34开始进行定影部33的加压辊332的压接解除(图6的t4、图7的t2),停止纸张输送(步骤S112)。

接下来,控制部34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预约(步骤S113),在有预约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返回至上述步骤S101重复之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控制部34结束本处理。

如图6所示,在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以及定影冷却处理,相对于此,如图7所示,在废纸抑制模式下,不实施这些处理。因此,在废纸抑制模式下,省略输送白纸的连续纸P的处理。

另外,如图6所示,在通常模式的情况下,等到转印辊T完成分离后开始加压辊332的分离,相对于此,如图7所示,在废纸抑制模式下,不依赖于转印辊T的状态,在经过图像形成装置30的搬出口30a的时机开始加压辊332的分离。因此,在连续纸上的最终图像位于能够目视的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下停止输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输送连续纸P的纸张输送部31、在连续纸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32、对形成在连续纸P上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33、以及对由纸张输送部31、图像形成部32以及定影部33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4,在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选择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对纸张输送部31进行控制,在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定影部33之后,以最终图像后端位于比第一停止位置靠上游的第二停止位置的方式停止输送,在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未选择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对纸张输送部31进行控制,在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定影部33之后,以最终图像后端位于第一停止位置的方式停止输送。

因此,在废纸抑制模式下,由于能够以最终图像后端位于比通常靠上游的第二停止位置的方式停止输送,所以能够减少废纸,并且容易进行所形成的图像的确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具有图像形成部32及定影部33的图像形成装置30、以及与图像形成装置30分离配置,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30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连续纸P卷取于支承轴51的卷取装置50,第一停止位置是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后端卷取于卷取装置50的支承轴51的位置,第二停止位置是成为图像形成装置30与卷取装置50之间的位置。

因此,在通常模式下,能够将连续纸P输送至对后续的工序有利的第一停止位置并停止。另外,在废纸抑制模式下,在图像形成结束之后立刻停止连续纸P,从而能够减少废纸,并且容易进行所形成的图像的确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未选择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实施将连续纸P在与定影部33接触的状态下输送的定影冷却处理,在选择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不实施定影冷却处理。

因此,在废纸抑制模式下,由于省略定影冷却时的白纸的连续纸P的输送时间,所以能够减少废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未选择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在图像形成部32开始进行图像形成之前,实施通过纸张输送部31以规定时间输送连续纸P的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在选择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不实施蜿蜒行进稳定等待处理。

因此,在废纸抑制模式下,由于省略开始进行图像形成之前的白纸的连续纸P的输送时间,所以能够减少废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影部33具备能够压接以及分离的辊对,在选择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使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的辊对的分离时机比未选择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结束图像形成动作时的辊对的分离时机早。

因此,在废纸抑制模式下,能够实现在连续纸P经过定影部33之后立刻停止连续纸P的输送的控制。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用户能够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来设定废纸抑制模式的操作显示部36。

因此,用户能够任意地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来设定废纸抑制模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包括确认用的校样打印、连续纸P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尺寸是规定长度以下的一个图像打印、以及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连续打印。

因此,在校样打印、一个图像打印、连续打印时,能够设定废纸抑制模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操作显示部36对连续打印设定了废纸抑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4在连续纸P上的最终图像后端经过定影部33之后,判断是否预约了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在预约了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以废纸抑制模式进行该预约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前一个图像形成动作。

因此,在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废纸。例如,在通常模式下的图像形成动作中预约了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废纸抑制模式进行正在执行的图像形成动作(预约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前一个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停止位置的上游且是第二停止位置的下游处,具备进行连续纸P的切断的切断部52。

因此,能够在规定位置切断连续纸P。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用户能够根据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来设定变更模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图像形成动作的种类例如是校样打印、一个图像打印、连续打印的情况下,控制部34自动地选择废纸抑制模式的结构。

将于2015年9月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的日本特愿2015-172438号的所有公开内容全部纳入本申请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