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结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81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结构及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结构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显示器成为人们生活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是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其关系着显示器的画质等一系列重要参数,而背光模组中的电路板又是控制显示的关键部件。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其电路板与模组背板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用双面胶把模组背板与电路板直接粘接起来;二)在电路板及模组背板上开设对应的螺孔,通过螺丝固定。但通过胶黏的话,时间长了,返工或检修的时候很难将电路板拆下来,拆卸过程中也很容易拉伤电路板;在模组背板上加工螺孔的工艺受限于模组背板的厚度,模组背板厚度越薄,加工难度越大。前述的两种连接方式均难以达到加工简单、拆卸方便的效果,增加了生产成本及后续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路板与模组背板之间的固定结构加工难度大,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包括:模组外框、模片、电路板及模组背板,所述模片设于所述模组背板前侧,所述模组外框套设于所述模片外周并能与所述模组背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模片连接,且所述电路板能贯穿所述模组外框并与所述模组背板的后板面连接,所述模组背板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能套装于所述定位凸起上且与所述定位凸起间隙配合的定位框,还包括能对所述电路板在垂直于所述模组背板板面方向上进行定位的辅助固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背板及所述定位凸起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定位框为金属定位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侧面还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在垂直于所述模组背板板面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凸起在垂直于所述模组背板板面方向上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模组背板板面的方向上,所述定位凸起突出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与所述定位框的厚度之差为0.5mm-3mm。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固定结构为固定帽,所述固定帽能与所述定位凸起的后端连接,且所述固定帽的前端面能与所述定位框的后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帽的前端面上设有胶层,所述固定帽的通过胶层与所述定位凸起的后端面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帽为绝缘材质,所述胶层为导电胶层,且所述胶层全部覆盖所述固定帽的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帽上设有向所述固定帽前端面开口的内螺纹孔,所述定位凸起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框外侧的卡板及设于所述模组背板后板面上且能与所述卡板卡接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结构通过将定位框套装于定位凸起上,实现了电路板与模组背板在沿模组背板的板面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辅助定位结构将电路板在垂直于模组背板板面的方向上进行定位,防止电路板弹起,两组定位结构配合能够分散固定电路板所需的外力,使辅助固定结构能够被简化,无需也无需进行大面积的胶黏,定位凸起、定位框及辅助定位结构的加工变得简单,并且使得电路板的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含上述的背光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采用上述的背光模组结构后,使得作为关键部件的电路板的固定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进而有利于缩短显示器整体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C部放大图;

图11为图10的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组外框;2、模片;3、电路板;4、模组背板;5、定位凸起;6、定位框;7、辅助固定结构;71、固定帽;72、胶层;73、内螺纹孔;74、卡板;75、卡扣;751、连接板;752、卡接凸起;753、卡接导向斜面;8、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及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背光模组结构,包括模组外框1、模片2、电路板3及模组背板4,模片2设于模组背板4前侧,模组外框1套设于模片2外周并能与模组背板4连接,电路板3与模片2连接,且电路板3能贯穿模组外框1并与模组背板4的后板面连接,模组背板4上设有定位凸起5,电路板3上设有能套装于定位凸起5上且与定位凸起5间隙配合的定位框6,定位框6的中部设有能套装定位凸起5的留空孔,还包括能对电路板3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方向上进行定位的辅助固定结构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定位框套装于定位凸起上,实现了电路板3与模组背板4在沿模组背板4的板面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辅助定位结构7将电路板3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的方向上进行定位,防止电路板3弹起,两组定位结构配合能够分散固定电路板3所需的外力,使辅助固定结构7能够被简化,无需也无需进行大面积的胶黏,定位凸起5、定位框6及辅助定位结构7的加工变得简单,并且使得电路板3的拆装方便。

具体地,图中未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定位框6的上设有连接通槽,连接通槽与电路板3之间为粘接。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为了方便加工,定位凸起5为圆柱形,定位框6中部的留空孔处为与定位凸起5配合的圆孔。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达到对电路板3装配位置的要求(使电路板3的板面与模组背板4的板面平行),定位框6的前端面及后端面均与电路板3的板面平行。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达到电路板3与模组背板4之间的导电性能要求,模组背板4及定位凸起5均为金属材质,定位框6为金属定位框。在使用时,电路板3通过定位框6能达到与模组背板4电连接的效果。

具体地,定位框6为铜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模组背板4及定位凸起5均为铁质,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导电性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定位凸起5侧面还设有限位凸台8,限位凸台8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定位凸起5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方向上的高度。由于电路板3的折弯程度有限,因此在电路板3达到与模组背板4板面平行的位置后,电路板3的前板面与模组背板4的后板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限位凸台8主要用于对套装后的定位框6在该间距进行限位,即定位框6在与定位凸起5装配后,在垂直于模组背板板面的方向上基本不会有可位移的空间,进而达到防止电路板3在装配后在该间距范围内发生摆动造成导电性能不稳定,影响使用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加工方便,且使电路板3受力均匀,定位凸起5位于限位凸台8的正中部。在装配后,定位框6上留空孔处的四周均能受到限位凸台8的支撑,定位框6不会发生相对限位凸台8的后端面所在平面上的倾斜,进一步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地,为了方便加工并保证导电性,限位凸台8、模组背板4及定位凸起5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的方向上,定位凸起5突出于限位凸台8的高度与定位框6的厚度之差为0.5mm-3mm。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可选择不同的厚度差,保证在装配后定位框6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板面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范围不超过0.8mm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达到防止电路板3弹起的目的,辅助固定结构7可为固定帽71,固定帽71能与定位凸起5的后端连接,且固定帽71的前端面能与定位框6的后端面抵接,即固定帽71在模组背板4板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定位框6留空孔处在模组背板4上的投影面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帽71的前端面上设有胶层72,固定帽71的通过胶层72与定位凸起5的后端面粘接。由于定位凸起5对定位框6在平行于模组背板4板面的方向上已经进行了限位,在垂直于模组背板4的方向上电路板3的回弹力较小,因此,只需很少的粘接面积就能达到防止电路板3弹起的目的,在拆卸时也很方便,对电路板3没有损害,且定位凸起5上无需再加工其他固定结构,能降低模组背板4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减轻装配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电路板3与模组背板4之间的导电性能,固定帽71为绝缘材质,胶层72为导电胶层,且胶层72全部覆盖固定帽71的前端面。胶层72在装配后能够通知粘住定位凸起5及定位框6,使定位框6在装配后不会发生摆动,不仅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还能增强导电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帽71上设有向固定帽71前端面开口的内螺纹孔73,定位凸起5的后端设有与内螺纹孔73配合的外螺纹。固定帽71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定位凸起5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稳固,且在定位凸起5上加工外螺纹的难度也比较小,技工过程较为简单。

具体地,请参阅图6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螺纹连接结构使得定位凸起5的长度增加,装配后,定位凸起5后端面与定位框6后端面的间距大于上述粘接装配后定位凸起5后端面与定位框6后端面的间距。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至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辅助固定结构7包括设于定位框6外侧的卡板74及设于模组背板4后板面上且能与卡板74卡接的卡扣75。卡扣式的连接结构在装卸速度上要由于上述两种类型的辅助定位结构7,其结构也不叫简单,加工难度不高。

优选地,为了降低加工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卡板74与定位框6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扣75具有至少一个,卡扣75包括连接板751及卡接凸起752。连接板751的板面垂直于模组背板4的板面,其前端与卡接凸起752连接,后端与模组背板4连接;卡接凸起752朝向电路板3的方向,卡接凸起752的后端面上设有卡接导向斜面753,在卡接后,卡板74的后板面能与卡接凸起752的前端面抵接。装配时,先将定位框6的留空孔与定位凸起5对准,随后向模组面板4的方向按压定位框6,在导向斜面753的导向作用下,连接板751发生形变,其后端向远离定位凸起5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74的后端面低于卡接凸起752的前端面,此时连接板751的后端回弹到初始位置,卡接凸起752的前端面与卡板74的后端面抵接,装配速度快;拆卸时,用手向远离定位凸起5的方向扳动卡接凸起752,使卡接凸起752的前端面与卡板74的后端面错开,此时电路板3能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弹出定位凸起5,拆卸速度快。采用卡接连接结构后,定位凸起5的长度可以设置的比采用上述两种类型的辅助定位结构7更短,并且同样能够达到对电路板3在平行于模组背板4的方向上的限位效果,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

优选地,为了方便对卡板74进行导向,卡接导向斜面753与模组背板4的后板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由于卡接装卸过程中连接板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连接板751应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可选用与模组背板4相同的金属材质或树脂材质。为了保证弹性,连接板751的厚度一般为2m-4mm左右。

优选地,为了加工方便,卡接凸起752与连接板751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4、图5、图8、图12及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定位框6与电路板3之间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固,定位框6上的连接通槽开设的较深,能使中部的留空孔被分为两层,电路板3上设有与定位框6上的留空孔相配合的通孔,装配后,定位框6及电路板3与定位凸起5之间均为套装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采用上述的背光模组结构后,使得作为关键部件的电路板的固定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能方便的拆卸电路板3对背光模组结构的问题部位进行返工,进而有利于缩短显示器整体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