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亮边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80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亮边背光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无亮边背光源。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的非常之多,其为一种背动显示器件,本身不会发光,依靠背光源将光线穿过显示面板。现有的背光源,其胶框围设一区域,增光膜设置于该区域,在增光膜与胶框之间存有间隙,便于增光膜的膨胀。但是,现有的背光源,当其处于高温环境时,增光膜因高温膨胀,和胶框的配合面发生挤压,从而引起增光膜褶皱,褶皱会降低背光源的显示效果。或者,加大增光膜与胶框之间的间隙,但是,易在该配合处聚光,从而产生亮边。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亮边背光源,其将增光膜设置于胶框的下部,由胶框与铁框结构固定容于其内的反射膜、导光板、增光膜,保证增光膜与胶框之间无间隙,同时,满足增光膜的膨胀。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亮边背光源,包括铁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增光膜和胶框;所述铁框具有内槽及其槽壁、外壁;所述灯条经导电胶粘附于所述槽壁;所述内槽从下向上顺序设置反射膜、导光板和增光膜;所述胶框扣连于所述外壁,所述胶框抵住所述增光膜。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在所述槽壁上设置通风孔。在所述胶框上设置通风孔。所述槽壁的通风孔正对所述胶框的通风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增光膜设置于胶框的下部,由胶框与铁框结构固定容于其内的反射膜、导光板、增光膜,保证增光膜与胶框之间无间隙,同时,满足增光膜的膨胀。本实用新型,灯条经导热胶粘附于铁框的槽壁,灯条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铁框,从而便于灯条的散热。进一步,铁框与胶框上设置有通风口,通够将内部的热量通过对流的方式散到外部的空气中,提高了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亮边背光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铁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铁框11内槽111槽壁112外壁113灯条12反射膜13导光板14增光膜15胶框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无亮边背光源,包括铁框11、灯条12、反射膜13、导光板14、增光膜15和胶框16。铁框11是灯条12和反射膜13的安装基础。灯条12具有灯板和灯体,灯体发光,伴随灯体发光灯板会产生热量。铁框11具有内槽111及其槽壁112、外壁113。灯条12经导电胶粘附于槽壁112;内槽111从下向上顺序设置反射膜13、导光板14和增光膜15,灯体、反射膜13、导光板14和增光膜15构成一光路,使得灯体发出的光从增光膜15出射。胶框16扣连于外壁113,胶框16抵住增光膜15。将增光膜15设置于胶框16的下部,由胶框16与铁框11结构固定容于其内的反射膜13、导光板14、增光膜15,保证增光膜15与胶框16之间无间隙,同时,满足增光膜15的膨胀。本实用新型,灯条12经导热胶粘附于铁框11的槽壁112,灯条12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铁框11,从而便于灯条12的散热。在槽壁112上设置通风孔,亦在胶框16上设置通风孔,槽壁112的通风孔正对胶框16的通风孔。铁框11与胶框16上设置有通风口,通够将内部的热量通过对流的方式散到外部的空气中,提高了散热效果。整体来看,本实用新型无亮边背光源,先将铁框11平放,安装灯条12,再顺序放入反射膜13、导光板14和增光膜15,最后扣上胶框16,生产效率高,整体散热效率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