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4532发布日期:2018-06-30 11: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显示技术的提高,液晶显示装置(LCD)因其功耗小、成本低、无辐射和易操作等特点,已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庭、公共场所、办公场及个人电子相关产品等。

根据用于显示画面的光线的来源,显示装置具有穿透式显示装置和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分类。具体地,穿透式显示装置的光线来源为背光模组,在室外或者强光下,显示画面的对比度会降低;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光线来源为外界光源,在室外及强光下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但很难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色彩品质的显示画面。鉴于穿透式显示装置和反射式显示装置各自的优缺点,出现了一种半透半反射式显示装置,集合了穿透式显示装置和反射式显示装置的优点。

但是传统的半透半反射式显示装置,由于反射区和透射区中液晶的排列具有差异,使得在两个区相邻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相互影响,易导致排列紊乱,造成显示装置的暗态下易发生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传统的半透半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相邻位置处的液晶分子相互影响,易导致排列紊乱,造成显示装置的暗态下易发生漏光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阵列基板、第二阵列基板、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层和对向基板,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反光层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阵列基板、第二阵列基板、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层和对向基板,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反光层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阵列基板、第二阵列基板、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层和对向基板,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反光层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这样,通过层叠设置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并在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之间设置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的反光层,同层内的液晶层在反光区和透光区的交界处的排列一致,不会发生排列紊乱,可以大大降低显示装置在暗态下发生漏光的几率,此外,在反光区和透光区中,光线传播的路程相同,相位差一致,大大降低了反射区和透射区中透过率曲线以及归一化曲线不一致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反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反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透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透射原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图。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一显示区101及围绕所述显示区101的周边区102,所述显示区101主要用于实现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输出功能,所述周边区102主要用于走线等。

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所述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阵列基板111、第二阵列基板112、第一液晶层113、第二液晶层114和对向基板115,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和所述对向基板11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与所述对向基板115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夹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之间,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夹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与所述对向基板115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层(图未示),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靠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图未示),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被施加电压时,形成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113的电场,从而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共同组成第一液晶盒;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靠近所述对向基板1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电极层(图未示),所述对向基板115靠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层(图未示),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均被施加电压时,形成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电场,从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和所述对向基板115共同组成第二液晶盒。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厚度相同,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值只需保证在一定范围之内即可。

所述显示面板110还包括反光层116,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液晶层114之间,所述反光层116的反光面为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114一侧的侧面,所述反光层116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110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1161和透光区1162。

所述显示面板110上与所述反光区1161相对应的区域形成反射式显示模式,所述显示面板110上与所述透光区1162相对应的区域形成透射式显示模式,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10为半透半反射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三电极层与所述对向基板115上的第四电极层通电,被施加电压,而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上的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二电极层未通电,未被施加电压,即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处于电场中,而所述第一液晶层113未处于电场中时,所述显示面板110处于反射模式,反之,当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三电极层与所述对向基板115上的第四电极层通电,被施加电压,并且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上的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二电极层也通电,被施加电压,即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处于电场中,所述第一液晶层113也处于电场中时,所述显示面板110处于透射模式。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不同层的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将透射和反射分开设置,避免透射区和反射区在相邻处的液晶层的排列方向不同,导致的液晶排列紊乱,使得每层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同一,从而解决现实装置由于液晶分子排列紊乱导致的暗态透光的问题。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层116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层叠设置,并且所述反光层116位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一侧,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层116还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靠近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110还包括第一偏振片117、第二偏振片118和补偿膜1110,所述第一偏振片117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层叠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偏振片117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113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片118与所述对向基板115层叠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偏振片118位于所述对向基板115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一侧,所述补偿膜1110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118与所述对向基板115之间。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膜1110为四分之一波长的补偿膜。

相应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均为四分之一波长补偿相位的液晶层,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补偿相位与补偿膜的补偿相位相对应即可。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反射原理示意图之一,图4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反射原理示意图之二。当外界光线较强时,所述显示面板110的背光模组不发光,其中,外界光线的方向是从所述对向基板115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层114的一侧入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远离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10主要使用反射模式进行显示工作,此时,如图3中所示,当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后变为偏振光,再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变为右旋光,在反射模式的显示状态下,所述显示面板110的第二液晶层114处于电场中,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的右旋光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后变为偏振光,之后经过所述反光层116的反光区1161的反射后,再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依然为右旋光,之后在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变为与所述第二偏振片118的偏振方向相同的偏振光,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出射形成可以进行显示的出射光线,所述显示面板110实现亮态显示。

反之,如图4中所示,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后变为偏振光,再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变为右旋光后,而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10的第二液晶层114未处于电场中,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的右旋光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后依然为右旋光,之后经过所述反光层116的反光区1161的反射后,变为左旋光,再次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后依然为左旋光,再之后在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变为与所述第二偏振片118的偏振方向相垂直的偏振光,从而无法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所述显示面板110呈暗态。

本实施方式中,是以所述第二偏振片118的偏振角度为135度,所述第一偏振片117的偏振角度为45度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偏振片117和所述第二偏振片118的偏振角度还可以是其他角度,仅需要将其他膜层的参数进行调整以相互搭配即可。

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图5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透射原理示意图之一,图6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透射原理示意图之二。当外界光线较弱或者无光线时,所述显示面板110主要使用透射模式进行显示工作,此时,如图5中所示,由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偏振片117变为偏振光,在透射模式的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均处于电场中,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变为左旋光,再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后变为偏振光,偏振光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变为左旋光后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出射形成可以进行显示的出射光线,所述显示面板110实现亮态显示。

反之,如图6中所示,由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偏振片117变为偏振光,而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10的第一液晶层113处于电场中,第二液晶层114未处于电场中,经过所述第一偏振片117的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后变为左旋光,再经过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后依然为左旋光,左旋光再经过所述补偿膜1110后变为与所述第二偏振片118的偏振角度相垂直的偏振光,故无法通过所述第二偏振片118,所述显示面板110呈暗态。

这样,通过设置不同层的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并且可以使得第一液晶层的厚度和第二液晶层的厚度相同,可以使得在反射模式下和透射模式下,光线经过的光程相同,所以光线的相位一致,避免了由于光程和相位不一致导致的显示装置中反射区和透射区中的透过率曲线以及归一化曲线不一致带来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是否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111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阵列基板112的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对向基板115的第四电极层施加电压,来控制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模式。当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向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处于电场中,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113不处于电场中时,所述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110处于反射式显示模式,从而使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反射模式,当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113和所述第二液晶层114均处于电场中时,所述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110处于透射模式,从而使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透射式显示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阵列基板、第二阵列基板、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层和对向基板,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液晶层夹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之间,所述反光层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这样,通过层叠设置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并在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之间设置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光区和透光区的反光层,同层内的液晶层在反光区和透光区的交界处的排列一致,不会发生排列紊乱,可以大大降低显示装置在暗态下发生漏光的几率,此外,在反光区和透光区中,光线传播的路程相同,相位差一致,大大降低了反射区和透射区中透过率曲线以及归一化曲线不一致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